学术投稿

老年吸入性肺炎80例临床分析

杨晓燕;李栋

关键词:老年, 吸入性肺炎, 细菌性炎症, 回顾性分析, 胃内容物, 临床特点, 固体物质, 病例资料, 危重症, 化学性, 分泌物, 液体, 食物
摘要:吸入性肺炎(AP)是指吸入食物、口咽分泌物、胃内容物及其他液体或固体物质引起肺的化学性或合并细菌性炎症.老年吸入性肺炎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为了解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我们对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本院确诊的老年吸入性肺炎80例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重症甲型H1N1流感9例的护理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2009年11月22日至12月22日,我院收治了9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儿,经过治疗与护理,治愈8例,因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我们对其护理经验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87例宫腔镜检查结果分析

    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有明显的特殊性,一般临床表现为绝经后的不规则阴道流血.随着内镜检查的广泛应用,在诊断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也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价值.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我院对87例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进行了官腔镜检查和治疗,现将其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胡小娟;程晓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五参汤加减佐治室性过早搏动效果观察

    室性过早搏动(早搏)是一种常见病,对于伴有自觉症状的频发室性早搏患者,临床上一般都主张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我们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五参汤加减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并与不加五参汤作比较,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甲型H1N1流感并发支气管肺炎80例临床分析

    关于甲型H1N1流感的报道较多,但对甲型H1N1流感并发支气管肺炎的报道少见.为了解甲型HlN1流感并发支气管肺炎的情况,我们将2009年我院收治的80例甲型H1N1流感并发支气管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分析.

    作者:袁刚;曾传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宫内节育器盆腔异位38例临床分析

    笔者结合1995年6月至2009年6月间我站收治的38例宫内节育器(IUD)盆腔异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就IUD盆腔异位发生的原因、治疗及预防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吴天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76例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甲氨蝶呤(MTX)用于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已较成熟,米非司酮为抗孕激素类药物,与MTX合用有协同作用[1].但应用过程中可出现胃肠道反应、口腔溃疡等不良反应.用药前进行宜教,治疗过程中护士注意观察、加强护理.对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减轻不良反应所致的不适有重要意义.现结合我院收治的76例异位妊娠患者,将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所致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赵美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输液反应残留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的分析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各种原因引起的失血、失液、休克等危重患者均要通过此方法达到抢救生命、治疗疾病、控制感染的目的.但在输液过程中,输液反应却时有发生,除了被人们所熟知的细菌污染反应,热原反应外,由不溶性微粒引起的微粒污染反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为此,我们对输液反应残留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污染进行研究,以探讨静脉输液过程中减少输液微粒污染的方法.

    作者:王铁英;李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口腔护理预防老年轻症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效果观察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h后发生的肺炎.误吸口咽部定植菌是HAP主要的发病机制.口腔护理可减少和清除口腔内的定植菌,降低胃-口咽-下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本文通过对老年轻症脑卒中患者实施口腔护理,来观察其对HAP发生率的影响,探讨常规口腔护理对预防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意义.

    作者:谢文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并发气漏11例胸部X线表现分析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是狭义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特指因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引起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气漏是HMD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容易被X线检查发现.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本院共收治HMD患儿91例,其中合并气漏11例(12.1%).我们对这11例气漏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其胸部X线特征,提高对HMD并发气漏的诊断水平.

    作者:斯海燕;金英兰;王煜晅;应旦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8例临床分析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6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其诊疗特点.

    作者:杨高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老年吸入性肺炎80例临床分析

    吸入性肺炎(AP)是指吸入食物、口咽分泌物、胃内容物及其他液体或固体物质引起肺的化学性或合并细菌性炎症.老年吸入性肺炎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为了解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我们对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本院确诊的老年吸入性肺炎80例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杨晓燕;李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宁波市郵州区2004-2008年高龄孕妇妊娠及结局分析

    为了解鄞州区高龄孕妇的情况及高龄产对母儿的影响,为围生保健咨询和诊治提供依据,我们对2004-2008年鄞州区26 129例孕妇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此期间在鄞州区进行孕产妇系统管理并录人生育健康电子监测系统的26 129例常住人口孕妇,其中高龄孕妇1682例,计人高龄组,非高龄孕妇24 447例,计人非高龄组.

    作者:吴旭维;蒋颖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脑卒中患者49例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脑卒中后早期病人及家属往往注重于生命的存在,忽略了生命体征稳定后功能的康复锻炼,因此对功能锻炼特别是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依从性较差.2006年8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脑卒中病人共49例,笔者对其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胡水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经皮空心螺钉治疗髂棘骨折11例

    我院2006年7月至2009年1月共诊治髂棘骨折11例,予以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魏尧森;刘斌;徐成;张立岩;徐建军;陈日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严重多发伤96例早期救治分析

    随着现代社会工业、交通业、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意外事故导致创伤的发生率逐渐增多.其中对患者生命威胁大的是多发伤,严重多发伤占创伤的1%~1.8%[1].因此,如何提高多发伤的救治水平已成为急诊医学和创伤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将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治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徐子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老年肺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

    糖尿病是以慢性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糖尿病合并感染的患病率为32.7%~90.5%,尤以肺部感染为主,约占糖尿病合并感染的45%[1].为提高糖尿病合并肺炎的认识,笔者对2005年9月至2009年7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整理,将其分为合并糖尿病(2型)组和非糖尿病组,并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振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脑卒中吞咽障碍30例早期康复护理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多数患者伴有构音障碍和摄食困难,若不及时治疗,易导致患者液体缺失、营养不良和吸人性肺炎的发生.我院于2006年12月至2008年5月,对3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金英;范莉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会阴侧切全层间断褥式缝合1026例临床分析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常用的手术,目的在于缩短第二产程,加速分娩;保护胎头,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防止自然分娩和手术助产所造成的严重会阴裂伤;其术式及缝合方法多样.我院产科采用会阴侧斜切开、全层间断褥式缝合术,现将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庞红梅;何凤兰;高红爱;赵玲娥;代晓峰;朱志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85例的护理

    重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病死率较高.传统的糖肽类药物如万古霉素存在潜在毒副作用,而且近出现了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利奈唑胺(斯沃)是人工合成的新型噁唑烷酮类抗菌药,效果良好,但有一定的肾毒性.我院于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治疗重症MRSA肺炎85例,效果满意.我们对其护理经验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婧婧;张丹如;黄凡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女性手术患者50例简易式导尿术效果分析

    留置导尿术由单人操作,操作难度大,是一项繁琐、较难以掌握的护理技术.2000年以来,我院将女性手术患者的留置导尿术前准备工作从病房转移到手术室,并在麻醉后开始操作,简化了操作程序,改单人式操作为双人协助式操作,其方法简易可行,现将方法和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翁晓美;刘素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