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尧森;刘斌;徐成;张立岩;徐建军;陈日勇
术中开放静脉通路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能及时给予病人合理的药物、输血或输液,为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保证.然而,术中不同部位的穿刺对病人的术中管理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笔者就112例肿瘤手术病人采用颈外静脉与上肢静脉留置针在术中的应用价值做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方有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重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病死率较高.传统的糖肽类药物如万古霉素存在潜在毒副作用,而且近出现了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利奈唑胺(斯沃)是人工合成的新型噁唑烷酮类抗菌药,效果良好,但有一定的肾毒性.我院于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治疗重症MRSA肺炎85例,效果满意.我们对其护理经验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婧婧;张丹如;黄凡 刊期: 2011年第04期
5.10 血友病血友病是一组因遗传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包括血友病A、血友病B及遗传性FIX缺乏症,其中以血友病A为常见.血友病以阳性家族史、幼年发病、自发或轻度外伤后出血不止,血肿形成及关节出血为特征.有关节出血者应在替代治疗的同时,进行固定及理疗等处理;对反复关节出血而致关节强直及畸形的患者,可在补充足量凝血因子的前提下,行关节成型或人工关节置换术.目前,血友病的治疗仍以替代疗法为主,即补充缺失的凝血因子,是防治血友病出血重要的措施.主要制剂有新鲜冷冻血浆,含所有的凝血因子;冷沉淀物,主要含第Ⅷ因子(F Ⅷ)、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纤维蛋白原等,但F Ⅷ浓度较血浆高5~10倍.
作者:葛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真菌为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微生物,可随食物进入胃腔.真菌系一种条件致病菌,其感染发生在长期消耗性疾病或大剂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药的患者以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的患者[2].胃真菌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诊断有一定难度,误诊率、漏诊率较高.笔者收集本院2004年5月至2010年5月确诊的胃真菌病28例的病例资料,对其胃镜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内镜及临床医师对胃真菌病的诊治水平.
作者:周翔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支原体感染对多脏器有损害作用,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笔者对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81例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楼英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笔者结合1995年6月至2009年6月间我站收治的38例宫内节育器(IUD)盆腔异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就IUD盆腔异位发生的原因、治疗及预防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吴天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由于其病情复杂,目前还没有一种特效治疗药.我院在丹参酮、胞磷胆碱钠(尼可林)治疗基础上加用葛酮通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并与丹参酮联合尼可林治疗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飞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2009年11月22日至12月22日,我院收治了9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儿,经过治疗与护理,治愈8例,因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我们对其护理经验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是狭义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特指因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引起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气漏是HMD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容易被X线检查发现.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本院共收治HMD患儿91例,其中合并气漏11例(12.1%).我们对这11例气漏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其胸部X线特征,提高对HMD并发气漏的诊断水平.
作者:斯海燕;金英兰;王煜晅;应旦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泌尿系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尤其是慢性疾病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对病原菌的防御较差易感染,临床症状多样,常表现为不典型,用药复杂造成病原菌的种类不断变迁,不同的耐药菌株逐年上升,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难度.为此,我们通过对诊断为慢性泌尿系疾病的588例患者的尿液进行培养,并分析耐药情况,以期为临床抗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周文聪;饶冠利;吴晓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通过前四讲的学习,我们基本掌握了心电图发生原理、心电图波形命名、心电图测量方法、如何数心率、如何判断心电轴以及心电图伪差,现在介绍正常心电图图形和各波段正常值.
作者:薛松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逆行尿路造影是泌尿外科的重要检查手段,但以往由于医患间配合问题及医生对造影剂的推注速度,压力掌握得不好,检查结果难以令人满意,近年来,我们对逆行尿路造影进行改进,采用可控电子推注法逆行尿路造影诊断尿道狭窄,判别输尿管梗阻原因,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缪江伟;张斌斌;黄翔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儿科喘息性疾病包括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这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诊断和治疗上也有一些异同.只有积累临床经验、学习一些病理学知识和免疫学知识才能有效地识别它们,给予恰到好处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董宗祈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数量多,病情往往进行性加重,后发展成呼吸衰竭,是需要机械通气的主要对象之一.对该类患者清除痰液、保持气道通畅至关重要.我们尝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沐舒坦)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行肺泡灌洗,治疗COPD取得满意效果.这些COPD患者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期呼吸衰竭,并行机械通气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国良;梅国丰;徐建彪;李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我们应用布地奈德(普米克令舒)和硫酸沙丁胺醇(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井设常规的地塞米松和α-糜蛋白酶联用治疗作对照.
作者:顾红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我院2006年7月至2009年1月共诊治髂棘骨折11例,予以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魏尧森;刘斌;徐成;张立岩;徐建军;陈日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关于甲型H1N1流感的报道较多,但对甲型H1N1流感并发支气管肺炎的报道少见.为了解甲型HlN1流感并发支气管肺炎的情况,我们将2009年我院收治的80例甲型H1N1流感并发支气管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分析.
作者:袁刚;曾传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随着现代社会工业、交通业、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意外事故导致创伤的发生率逐渐增多.其中对患者生命威胁大的是多发伤,严重多发伤占创伤的1%~1.8%[1].因此,如何提高多发伤的救治水平已成为急诊医学和创伤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将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治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徐子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特别适用于需化疗和长期静脉营养支持疗法的恶性肿瘤患者.近年来,我们对201例PICC置管穿刺困难患者进行大胆尝试,结果置管成功率高,现分析置管困难原因,并总结对策.
作者:王春妹;陈美谦;彭凌;陈妃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慢性宫颈炎常因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病原体隐藏于宫颈黏膜内形成慢性炎症.它多见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侵入宫颈而引起感染.临床治疗方法虽然较多,但药物治疗不理想,激光、微波及射频治疗易出现组织结痂出血,本站2007年6月至2009年l2月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512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月花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