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液反应残留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的分析

王铁英;李勤

关键词:输液反应, 残留液, 不溶性微粒, 微粒污染, 输液过程, 静脉输液, 治疗手段, 治疗疾病, 细菌污染, 危重患者, 热原反应, 控制感染, 方法, 休克, 失血, 生命, 抢救, 临床
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各种原因引起的失血、失液、休克等危重患者均要通过此方法达到抢救生命、治疗疾病、控制感染的目的.但在输液过程中,输液反应却时有发生,除了被人们所熟知的细菌污染反应,热原反应外,由不溶性微粒引起的微粒污染反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为此,我们对输液反应残留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污染进行研究,以探讨静脉输液过程中减少输液微粒污染的方法.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我们应用布地奈德(普米克令舒)和硫酸沙丁胺醇(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井设常规的地塞米松和α-糜蛋白酶联用治疗作对照.

    作者:顾红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512例临床分析

    慢性宫颈炎常因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病原体隐藏于宫颈黏膜内形成慢性炎症.它多见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侵入宫颈而引起感染.临床治疗方法虽然较多,但药物治疗不理想,激光、微波及射频治疗易出现组织结痂出血,本站2007年6月至2009年l2月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512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月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五参汤加减佐治室性过早搏动效果观察

    室性过早搏动(早搏)是一种常见病,对于伴有自觉症状的频发室性早搏患者,临床上一般都主张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我们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五参汤加减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并与不加五参汤作比较,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儿童喘息性疾病的诊治要点

    儿科喘息性疾病包括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这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诊断和治疗上也有一些异同.只有积累临床经验、学习一些病理学知识和免疫学知识才能有效地识别它们,给予恰到好处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董宗祈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肺肉质变1例

    患者男,58岁,近半个月咳嗽加剧,痰中带血一次来诊,患者一个月前有寒战、高热史,未经正规治疗.查血常规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CT示左肺下叶前基底段见一2.0cm × 2.0cm × 2.5cm大小软组织块影.平扫CT值36.2HU,增强后CT值70HU,强化明显,居块影外侧缘见一小圆形透亮影,边缘部分模糊,沿肺门方向见增粗血管影,无毛刺,邻近斜裂增厚.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涂片:未见肿瘤细胞.镜下见:小片肺组织纤维组织增生,肉质变伴炎性细胞浸润.病理诊断:左肺慢性炎性肉质变.经积极治疗一个月后复查,病灶逐渐吸收缩小.两个月后再次复查CT,病灶已基本吸收,唯残留少许纤维性病灶及胸膜反应.

    作者:徐金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PDCA循环法在轮转护士头皮静脉穿刺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为使新护士短时间内正确、熟练的掌握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能,提高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我院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输液室轮转护士进行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能强化培训,达到了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飞亚;张笑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小儿重症甲型H1N1流感9例的护理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2009年11月22日至12月22日,我院收治了9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儿,经过治疗与护理,治愈8例,因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我们对其护理经验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自发性气胸52例临床分析

    自发性气胸以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肺结核为常见.诊治是否及时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本院2001年3月至2009年3月,共收治了52例自发性气胸,笔者将其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占发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脑卒中患者49例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脑卒中后早期病人及家属往往注重于生命的存在,忽略了生命体征稳定后功能的康复锻炼,因此对功能锻炼特别是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依从性较差.2006年8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脑卒中病人共49例,笔者对其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胡水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简易呼吸气囊使用技术考试结果分析

    近年来,医护人员的心肺脑复苏(CPCR)培训和考核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1].本院在组织低年资护士考核时发现,护士的简易呼吸气囊使用技术基本都机械地执行操作步骤,对实施的有效性和灵活性都存在明显不足.笔者对其操作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并进行了分析.

    作者:李立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肾上腺素与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对比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是儿科常见急症,临床上常用支气管扩张药雾化吸人治疗.但有学者持不同观点.胡晓红认为[1],肾上腺素早期在改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症状上更具优势.本文就肾上腺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和硫酸沙丁胺醇(万托林)作临床对比观察.

    作者:郑健;陈来舒;章风霜;林德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出血性输卵管炎误诊为输卵管妊娠5例

    我院自2004年来共收治5例出血性输卵管炎患者,由于对其认识不足,全部误诊为输卵管妊娠.因误诊而行剖腹探查术,造成了一些症状轻、经保守治疗即可痊愈的患者经历不必要的手术创伤.为吸取教训,加深对本病的认识,现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宋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困难原因分析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特别适用于需化疗和长期静脉营养支持疗法的恶性肿瘤患者.近年来,我们对201例PICC置管穿刺困难患者进行大胆尝试,结果置管成功率高,现分析置管困难原因,并总结对策.

    作者:王春妹;陈美谦;彭凌;陈妃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经皮空心螺钉治疗髂棘骨折11例

    我院2006年7月至2009年1月共诊治髂棘骨折11例,予以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魏尧森;刘斌;徐成;张立岩;徐建军;陈日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第五讲正常心电图分析

    通过前四讲的学习,我们基本掌握了心电图发生原理、心电图波形命名、心电图测量方法、如何数心率、如何判断心电轴以及心电图伪差,现在介绍正常心电图图形和各波段正常值.

    作者:薛松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宫内节育器放置480例分析

    随着剖宫产率上升,剖宫产术后要求行宫内节育器放置(上环)的妇女也日益增多.由于剖宫产后子宫瘢痕的存在,血管和神经的损伤,以及与周围组织粘连等,可能使子宫解剖位置和形态特征发生变化,导致上环困难,上环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增高.本文对480例患者上环手术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素玲;林美菊;王利菊;方琴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严重多发伤96例早期救治分析

    随着现代社会工业、交通业、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意外事故导致创伤的发生率逐渐增多.其中对患者生命威胁大的是多发伤,严重多发伤占创伤的1%~1.8%[1].因此,如何提高多发伤的救治水平已成为急诊医学和创伤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将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治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徐子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甲型H1N1流感并发支气管肺炎80例临床分析

    关于甲型H1N1流感的报道较多,但对甲型H1N1流感并发支气管肺炎的报道少见.为了解甲型HlN1流感并发支气管肺炎的情况,我们将2009年我院收治的80例甲型H1N1流感并发支气管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分析.

    作者:袁刚;曾传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8例临床分析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6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其诊疗特点.

    作者:杨高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颈外静脉与上肢静脉留置针在肿瘤病人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术中开放静脉通路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能及时给予病人合理的药物、输血或输液,为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保证.然而,术中不同部位的穿刺对病人的术中管理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笔者就112例肿瘤手术病人采用颈外静脉与上肢静脉留置针在术中的应用价值做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方有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