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手术用于妇科疾病疗效分析

姜仙姣

关键词:电视腹腔镜手术, 妇科疾病,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腹腔镜技术, 住院时间, 治疗效果, 异位妊娠, 术后观察, 手术治疗, 开腹, 疾病诊治, 疾病患者, 微创伤, 并发症, 痛苦, 临床, 接收, 恢复
摘要:腹腔镜技术因其微创伤、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而逐渐被应用于临床[1],尤其在妇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近年来,我院妇科共接收异位妊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等妇科疾病患者196 例,分别采用电视腹腔镜手术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经术后观察,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治疗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四君子汤联合纤维膳食改善老年肠屏障功能的效果观察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各方面机能均处于衰退状态,尤其是肠道功能出现较早老化现象.肠道老化、肠内微生态失衡时,动脉硬化、心脑血管事件、老年痴呆、恶性肿瘤等患病率皆大幅上升.肠道老化还可导致肠功能紊乱,营养低下.为改善老年患者肠屏障功能,我们采用四君子汤联合纤维膳食对其加以调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外伤性脾破裂207例的护理

    外伤性脾破裂是外科常见的损伤性疾病,主要由交通事故、高空坠落、腹部钝性损伤等所致.2000年1月至2009年12 月我院收治该类患者共207 例,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获得较满意疗效,现将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毛秀玲;林木青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萧山医院2009-2010年手术室护理缺陷因素的调查

    手术室有着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加之手术和麻醉的不可预知性等因素,决定了手术室的高风险性,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随着患者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们对院内165 位手术室护士展开了调查,以探讨手术室护理缺陷的因素及应对策略.

    作者:王欣;王金萍;潘灵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钩虫病误漏诊120例分析

    钩虫在肠道线虫中危害严重,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使人体长期慢性失血,重度感染者会产生严重贫血.另外,还可引起皮炎、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等.临床上对钩虫病的误诊误治情况很常见,不仅增加了病人身体上的痛苦,延误病情,还造成病人的经济损失.2010 年8 月至2011 年1 月我院门诊及病房粪便标本中共有120 例检测出钩虫卵,确诊钩虫病前均被误漏诊.

    作者:徐晓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银杏叶提取物存在配伍禁忌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沈阳药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为白色疏松块状物,临床广泛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注射液(河北神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为黄色的澄明液体,用于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笔者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发现二者存在配伍禁忌.对此现象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报道,并进行了实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乃芬;曹妙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腔镜手术用于妇科疾病疗效分析

    腹腔镜技术因其微创伤、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而逐渐被应用于临床[1],尤其在妇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近年来,我院妇科共接收异位妊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等妇科疾病患者196 例,分别采用电视腹腔镜手术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经术后观察,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治疗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作者:姜仙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严重手外伤128例术后护理要点

    我院2008 年9 月至2010 年12 月共收治因操作机器不当而引起严重手外伤患者513 例,其中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严重手外伤128 例,通过术后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手功能均恢复良好.现将术后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俞利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第十三讲 ST段改变与心肌缺血

    ST 段反映了心室复极早期电位变化.ST 段改变可分为ST 段抬高和ST 段压低两大类.ST 段抬高多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损伤性改变(有关ST 段抬高的内容,将在心肌梗死及早复极变异中讲述).心肌缺血常表现为ST 段压低,ST 段压低以基线(TP 段)为准.

    作者:薛松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24例临床分析

    支原体肺炎临床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但近年发现,部分患儿在应用足量、足疗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后,仍表现为病情迁延不愈甚至有进展趋势,即所谓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本文对我院2008 年9 月至2010 年9 月收治的24 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文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心力衰竭患者护理要点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症,临床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抢救生命的关键,但护理工作也至关重要.我院2007年1 月至2010 年1 月共收治心力衰竭患者140 例,除12例因病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我们在对其护理过程中总结了一定的临床护理经验,笔者现就其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金淑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社区高血压576例健康教育联合个体化低成本药物治疗效果观察

    为有效控制高血压,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我们自2010年1 月开始对本社区高血压患者576 例,以健康教育联合噻嗪类利尿药为基础,辅以尼群地平及卡托普利的NAH 个体化治疗方案和其他低成本药物治疗方案,干预高血压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晓昀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提高老年痴呆病人用药安全性的护理对策

    由于老年痴呆病人记忆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自知力的不全、行为紊乱、社会生活功能障碍或丧失等,易发生药物误用、漏用、滥用及毒副作用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现象.我们在总结过去三年痴呆病人安全用药教训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措施,有效地减少了用药环节给病人带来的不良影响.现将护理方面的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江文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化疗药物配制箱的制作及防护效果观察

    化疗药物广泛应用于治疗恶性肿瘤,而大多数化疗药物为细胞毒剂,对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均有抑制作用,可致畸、致癌、诱变及刺激性等毒副反应.护士在稀释配制化疗药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溶胶可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吸收、消化道吞食等途径进入机体,长期处于这种接触状态可对人体产生损害,如白细胞下降、乏力、上呼吸道感染、毛发脱落、食欲降低、月经失调等[1].

    作者:章哲华;边春鸽;俞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先兆流产效果观察

    先兆流产的发生原因较多,40% 左右的患者是因为血清性激素下降[1].经多年的临床研究,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维持女性的妊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早期妊娠中,胎盘还没有完全形成之前[2].我院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治疗先兆流产,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雍安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医辨证论治辅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体质较弱的小儿在较长的时间里反复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疾病.其临床特点是反复发作,年感染8 次以上,病程较长,部分患儿发病后可迅速发展为支气管炎或肺炎,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笔者从2008 年3 月起,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论治来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项建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尿α1微球蛋白在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检测中的意义

    为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肾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方法,我们对本院近一年来的窒息足月新生儿在生后48~72h 内进行尿α1 微球蛋白、血肌酐(Cr)及血尿素氮(BUN)的检测,并与同期本院无窒息的足月新生儿做对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素素;瞿尔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气急等,临床上往往应用抗生素、抗病毒药、支气管扩张药等治疗,疗效不明显[1].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贝莱)治疗此病,并与常规治疗作比较,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章丽琼;黄显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在全麻插管术后应用的效果分析

    全麻插管常对病人的呼吸道黏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而产生炎症反应,拔管后常并发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从而使病人出现咽喉疼痛、咳嗽、多痰、声嘶、咽喉部异物不适感,重者可窒息死亡.近年来,我院将超声雾化吸入疗法用于全麻气管内插管术后病人,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李富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Castleman病5例临床分析

    Castleman 病(简称CD)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巨大淋巴结增生、血管瘤淋巴结错构瘤,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本病临床上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出现误诊、漏诊,延误疾病的诊治.我院2005-2010 年收治5 例,均经手术活检和病理确诊.

    作者:王铭铭;吴建波;钟巨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系统化健康教育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妇在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甚至抽搐、昏迷等多种症状和体征的一种综合征,其发生率占孕妇的9%~10%,是导致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也是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初产妇、双胞胎、羊水过多的孕妇其发病率高于一般孕妇[1].

    作者:鲁淑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