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astleman病5例临床分析

王铭铭;吴建波;钟巨辉

关键词:Castleman病, 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巨大淋巴结增生, 淋巴结肿大, 血管瘤, 手术活检, 临床表现, 病因不明, 病理确诊, 特异性, 滤泡性, 错构瘤, 诊治, 误诊, 特征, 漏诊
摘要:Castleman 病(简称CD)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巨大淋巴结增生、血管瘤淋巴结错构瘤,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本病临床上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出现误诊、漏诊,延误疾病的诊治.我院2005-2010 年收治5 例,均经手术活检和病理确诊.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手术用于妇科疾病疗效分析

    腹腔镜技术因其微创伤、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而逐渐被应用于临床[1],尤其在妇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近年来,我院妇科共接收异位妊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等妇科疾病患者196 例,分别采用电视腹腔镜手术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经术后观察,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治疗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作者:姜仙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提高老年痴呆病人用药安全性的护理对策

    由于老年痴呆病人记忆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自知力的不全、行为紊乱、社会生活功能障碍或丧失等,易发生药物误用、漏用、滥用及毒副作用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现象.我们在总结过去三年痴呆病人安全用药教训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措施,有效地减少了用药环节给病人带来的不良影响.现将护理方面的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江文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采荷社区老年高血压的社区管理效果初探

    高血压因其较高的患病率和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严重损害而成为世界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002 年的全国居民营养、健康情况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9.8%,高血压患者约占全国人口的11.4%.但由于高血压患者通常缺乏对此病的认识,高血压防治任务非常艰巨.

    作者:雷进红;卢跃棣;胡萍;吴颖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9例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因骨缺损、骨折粉碎,常合并严重的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易发生骨筋膜室高压、感染,以致感染性骨不连.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治疗创伤及感染所引起的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一种新方法[1].我科于2008 年1 月至2010 年6 月对9 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和精心护理,均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戈勤妹;王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严重手外伤128例术后护理要点

    我院2008 年9 月至2010 年12 月共收治因操作机器不当而引起严重手外伤患者513 例,其中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严重手外伤128 例,通过术后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手功能均恢复良好.现将术后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俞利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76例效果观察

    鼻息肉是一种鼻部常见疾病,并非真性肿瘤,通常认为是由于慢性感染和变态反应导致鼻腔鼻窦黏膜极度水肿,在重力作用下逐渐下垂而形成.近年来,我院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获得较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周依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Castleman病5例临床分析

    Castleman 病(简称CD)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巨大淋巴结增生、血管瘤淋巴结错构瘤,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本病临床上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出现误诊、漏诊,延误疾病的诊治.我院2005-2010 年收治5 例,均经手术活检和病理确诊.

    作者:王铭铭;吴建波;钟巨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心力衰竭患者护理要点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症,临床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抢救生命的关键,但护理工作也至关重要.我院2007年1 月至2010 年1 月共收治心力衰竭患者140 例,除12例因病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我们在对其护理过程中总结了一定的临床护理经验,笔者现就其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金淑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小儿恙虫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3例的护理

    噬血细胞综合征是一组以发热、肝脾增大、出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1].恙虫病是一种急性自然疫源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急性起病,突然发热,特征性焦痂,淋巴结肿大及皮疹,严重者出现肝肾损害及心力衰竭[2].

    作者:潘婧婧;翁月兰;缪芳芳;温润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性传播疾病门诊患者525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分析

    近年来,因临床滥用抗生素较多,导致支原体耐药菌株不断增加.我院性传播疾病(STD,以下简称性病)门诊于2005 年开展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为了解本地区性病门诊患者人型支原体(Mh)、解脲脲原体(Uu)感染的发生率及药物敏感情况,笔者对2009 年1 月至2010 年5月间525 例性病门诊患者进行了统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卫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普外科术后影响患者疼痛及护理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普外科患者往往发病突然,病情严重,需要行手术治疗的比重较大.在术后诸多方面的护理中,疼痛因主观性较大,对病情的影响相对间接,护理工作往往重视不够,或缺乏标准的疼痛护理知识.事实上,疼痛护理对于减轻患者疼痛、稳定情绪,使其在相对良好的身心状态下尽快恢复是有积极意义的[1-2].为了更有效地开展疼痛护理,我们对疼痛护理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洪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复杂性肾结石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多通道与单通道的效果比较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随着经皮肾穿刺取石术(PNL)的发展,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有了很大地提高.PNL 是经皮穿刺肾结石所在的肾盏,建立手术通道,以利于碎石、取石.由于复杂性肾结石向肾盏生长的多样性,PNL 需要在术中建立一个至数个手术通道,才能达成手术预期效果.

    作者:俞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先兆流产效果观察

    先兆流产的发生原因较多,40% 左右的患者是因为血清性激素下降[1].经多年的临床研究,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维持女性的妊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早期妊娠中,胎盘还没有完全形成之前[2].我院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治疗先兆流产,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雍安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24例临床分析

    支原体肺炎临床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但近年发现,部分患儿在应用足量、足疗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后,仍表现为病情迁延不愈甚至有进展趋势,即所谓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本文对我院2008 年9 月至2010 年9 月收治的24 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文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银杏叶提取物存在配伍禁忌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沈阳药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为白色疏松块状物,临床广泛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注射液(河北神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为黄色的澄明液体,用于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笔者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发现二者存在配伍禁忌.对此现象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报道,并进行了实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乃芬;曹妙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栏(五十八)梅花磁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技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多发病,是导致前列腺癌的主要因素之一.BPH 可以概括为前列腺症状、前列腺组织增生、膀胱出口梗阻三个方面,三者可单独存在,也可交错在一起.导致前列腺组织增生的重要因素是神经内分泌调节的异常,尤其与雄激素、雌激素及二者的比例有密切关系.

    作者:张必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内科疾病处方用药解析(58)

    6.15 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这种瘤持续或间断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嗜铬细胞瘤占高血压病因的0.5%~1%.嗜铬细胞瘤位于肾上腺者占80%~90%,大多为一侧性.多为良性,恶性者约占10%.嗜铬细胞瘤一旦确诊并定位,应及时切除肿瘤.

    作者:葛建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社区高血压576例健康教育联合个体化低成本药物治疗效果观察

    为有效控制高血压,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我们自2010年1 月开始对本社区高血压患者576 例,以健康教育联合噻嗪类利尿药为基础,辅以尼群地平及卡托普利的NAH 个体化治疗方案和其他低成本药物治疗方案,干预高血压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晓昀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系统化健康教育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妇在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甚至抽搐、昏迷等多种症状和体征的一种综合征,其发生率占孕妇的9%~10%,是导致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也是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初产妇、双胞胎、羊水过多的孕妇其发病率高于一般孕妇[1].

    作者:鲁淑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医辨证论治辅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体质较弱的小儿在较长的时间里反复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疾病.其临床特点是反复发作,年感染8 次以上,病程较长,部分患儿发病后可迅速发展为支气管炎或肺炎,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笔者从2008 年3 月起,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论治来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项建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