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栏(二十九) 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技术

王顺

关键词:国家, 医药管理, 农村, 中医, 技术推广, 专栏, 透穴刺法, 治疗, 中风后, 小脑性共济失调, 前庭功能障碍, 临床症候群, 语言障碍, 小脑梗死, 小脑出血, 本体感觉, 致残率, 多发病, 常见病, 不协调
摘要:中风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病死率、致残率极高的病种之一.中风包括小脑梗死和小脑出血,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共济失调是一组临床症候群,是因小脑、本体感觉及前庭功能障碍所导致的运动笨拙和不协调,可累及四肢、躯干及咽喉肌,引起姿势、步态和语言障碍.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第五讲社区预防与保健第二章营养与健康

    第一节营养素 一、营养素 (一)蛋白质 1、生理功能:①供给各种氨基酸;②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水分在体内的分布;③传递遗传信息,参与机体免疫;④供给热能.

    作者:纪颖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自拟回乳汤回乳 50 例临床观察

    哺乳期妇女给婴幼儿断母乳(断奶)之后回乳时,常伴有严重的乳房胀痛,或因疼痛导致坐卧不安,彻夜不眠,饮食不下,有的甚至发热恶寒,十分痛苦.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会遇到患者要求回乳,解除身体上的痛苦,但查阅一些资料,多以一两味中药简而言之,疗效又因人而异,难以满足临床工作之需要,于是从2005年2月开始,我们对50例要求回乳的患者使用自拟回乳汤(以下称方钱主回乳汤)回乳,通过临床观察,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钱主;晚凤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婴幼儿重症感染与血清降钙素原相关性分析

    婴幼儿败血症等严重感染因早期缺乏可靠的诊断指标,往往造成临床延误治疗或过度治疗.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我院对重症感染的婴幼儿做了血清降钙素原(PCT)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温慈;邵山鹰;陈清;张宇;黄晓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社区急救是猝死抢救成功的关键

    心肺复苏术是指在心搏呼吸骤停、意识丧失的意外情况发生时,迅速而有效地给予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使其呼吸和循环得以恢复.社区急救是提高猝死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急救成功的关键是前10分钟,而前10分钟内的急救技术,普通群众通过培训也可以掌握.在专业人员到达之前,急救需要患者家属、社区居民和目击者及时参与,其时效性大于其后的专业抢救.因此,向社会公众推广和普及心肺复苏等相关急救知识,规范社区急救流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心肺复苏术相关急救知识介绍如下:

    作者:郭学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真菌性角膜炎 76 例护理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发病率高,多与植物外伤有关,在我国以农民患病率占首位,在炎热、潮湿地区和夏末秋初农作物收获季节发病率高,故应以预防为主,加强科普宣传,特别是农忙季节注意防护,避免角膜外伤.2004年6月至2008年4月我院共收治76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现将临床资料及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钱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产后晕厥发生的原因及护理防范

    产后晕厥[1]是指产妇在产后起床活动时产生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两眼发黑的暂时意识障碍,时间一般很短,只持续1~2分钟,之后自然清醒,随之感到周身疲惫乏力.醒后多无后遗症,但跌倒时易发生骨折、颅脑损伤等意外.

    作者:胡晓秋;朱冬月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栏(二十九) 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技术

    中风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病死率、致残率极高的病种之一.中风包括小脑梗死和小脑出血,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共济失调是一组临床症候群,是因小脑、本体感觉及前庭功能障碍所导致的运动笨拙和不协调,可累及四肢、躯干及咽喉肌,引起姿势、步态和语言障碍.

    作者:王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急性阿维菌素中毒11例护理体会

    阿维菌素(AVM)是十六元环大环内酯类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剂[1].由于阿维菌素的广谱、高效、低毒、使用安全等诸多优点,使其在畜牧业及农业生产中获得广泛应用.现将我院2005年4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11 例急性阿维菌素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丽静;孔蓓蕾;张青峰;叶兰芳;罗娇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兰索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 38 例临床观察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甚至口咽部.该病与婴幼儿时期反复发作性肺炎、哮喘及支气管炎、窒息、婴儿猝死综合征有密切关系.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明显减少患儿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我们对临床使用兰索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效果及其安全性进行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杏芬;俞峻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新毕业护士静脉输液操作考核中存在问题分析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技术,操作不当也易引起差错或事故.我们2005年至2007年对新毕业的护士进行了静脉输液操作考核,并将其在考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指导其岗前教育和规范化培训.

    作者:潘红英;吴丽仙;毛守英;苏慧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依那普利联合卡维地洛、螺内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2002年10月至2003年9月我院心内科收治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00例,经依那普利、卡维地洛、螺内酯联合治疗并随访3年,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章高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新生儿听力筛查 1837 例资料分析

    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08年9月采用TEOAE筛查型耳声发射仪对本院出生新生儿1837例进行筛查,现将筛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干艳慧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高锰酸钾溶液在手足口病患儿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疾病中的一种,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少数由埃可病毒、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毒引起.临床表现为口痛、厌食及低热,亦可不发热,口腔内可见散在性小泡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腭等处较多,偶然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 [1].我院2008年5月1日至6月25日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99例,均给予高锰酸钾溶液口腔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瑶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输入性疟疾 1 例并文献复习

    疟疾是全球流行的重要寄生虫病,随着人群的频繁流动和劳工的不断输出,输入性疟疾的病例仍有在国内发生.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防止误诊,笔者将遇到的1例输入性疟疾报道如下,并就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作者:胡芳琴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我院自2006年以来,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加用依达拉奉后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英花;全红梅;朴春姬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效果观察

    目前支气管哮喘尚不能根治,主要依靠药物治疗.由于治疗哮喘药物的靶器官是支气管和肺,故采用吸入疗法具有作用直接迅速、剂量小、副作用小等优点.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米克令舒)联合特布他林(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贺其根;王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老年自发性气胸 38 例分析

    自发性气胸是基层医院较为常见的急症病种,多见于伴有心、肺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自发性气胸发生时临床症状往往比较凶险且易被误诊,若处理不当,病死率高.现将1997年2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山惠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针药结合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52 例效果观察

    膝关节为负重及运动量较大的关节,损伤的机会亦较多,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为临床常见病.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运用针灸、中药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5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应用Boomerange型血管封堵器止血的临床护理体会

    随着心脏介入技术的快速发展,经股动脉行冠脉造影(CAG)和介入治疗(PCI)仍然是重要的途径.由于股动脉粗,加之围术期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使穿刺部位的止血更加困难.我院采用Boomerange型血管封堵器止血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丽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新生儿麻疹 3 例报告

    我院自2007年至2008年春季收治新生儿麻疹 3例,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3例中男1例,女2例;日龄20~26天;均为母乳喂养;发病时间3~6月份.患儿母亲情况:5天前曾患麻疹1例,正在患麻疹2例;有麻疹接种史2例,不详1例.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