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光云
肝胆管结石即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高发区其肝胆管结石在结石性胆道疾病中占80%以上[1].本病以病变广泛、病情复杂、并发症发生率高、复发率高为特点.因此对肝胆管结石病人进行准确诊断和进行彻底性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本文综合相关文献资料,就该病的成因、分类、诊断与外科治疗作一简述.
作者:金汇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道阻塞为主要特征的严重呼吸道疾病之一,由于反复的呼吸道炎症,使气道黏膜纤毛运动减弱,功能降低,尤其老年病人,往往有咳痰无力和反应迟钝,使痰液不易排出,不利于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我们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胸部物理排痰法和湿化呼吸道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痰液的排出,为呼吸道炎症的治疗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近年来,我们收治COPD伴呼吸道感染病人106例,现将排痰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许建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肠道寄生虫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感染性疾病,为了解我市学龄前儿童的寄生虫感染情况,搞好防治工作,我院采用透明胶带粘贴肛门法对4869名托幼儿童进行了寄生感染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华;于丛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直肠肿瘤再手术会阴肛门重建,是消化道治疗与康复的新课题,已行腹壁造瘘的部分直肠肿瘤患者要求恢复会阴排便,或保留肛门术后局部复发再手术,仍然要求会阴排便者,可选择性原位肛门重建,本文结合手术体会进行讨论,并报告如下:
作者:丁仕章;盛桂仙;罗叔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小儿急性中毒在农村基层医院急诊中较常见,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各种小儿急性中毒4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医学科学的进步,中成药的品种日渐增多,这极大地方便了临床用药,同时也促进了祖国医药事业的发展.但是在临床治疗中发现,部分中成药虽组方严谨,而疗效欠佳,使得一些医生和患者对中成药产生怀疑.因此,有必要探讨其有关原因,以便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及时采取解决措施.
作者:王佩萱;李伶;梁德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笔者在1999年2月~2003年8月治疗胃下垂4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41例中,女32例,男9例,年龄24~60岁,病程2~15年.轻度胃下垂(胃小弯降至双髂嵴连线下不足6cm)11例(26.8%);中度胃下垂(胃小弯降至双髂嵴连线下6~11cm)22例(53.7%);重度胃下垂(胃小弯降至双髂嵴连线下11cm以上)8例(19.5%).
作者:尹书恩;王佰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9.3 Rh血型系统及其鉴定Rh血型的发现是继ABO之后临床意义大的一个血型系统,也是为复杂的一个系统.其重要性与临床意义就在于:一旦输入Rh血型不合的血液或母胎Rh血型不合的妊娠因同种免疫作用,而产生Rh抗体.当其产生Rh抗体后输入Rh血型不合的血液时,将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分娩后婴儿将出现Rh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HDN,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 born),一旦确诊应尽早实施换血疗法.
作者:任麒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病例摘要患者,女,18岁,学生.因生气后心慌、出汗、神志恍惚约2小时,于2005年9月5日上午11时20分急诊入院.
作者:王秀华;杨长恩;刘春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维生素A维生素A主要用于防治夜盲症、干眼病等维生素A缺乏症;对治疗感染、烫伤和皮肤病也有一定疗效.成年人每天需要量为4200~5600U,作为预防量每日2000~4000U,治疗量为每日7.5万U,分三次服.
作者:王瑞娟;杜玉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为了解铜陵县预防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现状,进一步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我县预防保健机构的人力资源,加快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本文对2004年12月31日在编的人员现状作一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6骨质坏死骨质坏死是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形成死骨的原因主要是血液供应的中断.组织学上是骨细胞死亡、消失和骨髓液化、萎缩.在早期骨小梁和钙质含量没有变化,此时X线上也无异常表现.当血管丰富的肉芽组织长向死骨,则出现破骨细胞对死骨的吸收和成骨细胞的新骨生成.这一过程延续时间很长.
作者:姚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前临床使用的抗生素品种繁多,特别是在基层如何合理选择抗生素,制订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案,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院选择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宇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第三节婴幼儿腹泻一、诊断要点(一)常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为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二)临床类型1.急性婴幼儿腹泻(发病后两周内治愈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轻、重两种类型
作者:王桂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是妇科常见病.近年来随着各种诊断技术的进步,早期诊断率不断提高,为药物保守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我院采用甲氨蝶呤(MTX)配伍米非司酮治疗EP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姚云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是目前护理改革的重大举措,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有计划、有措施、有评价的教育过程,使病人获得增进健康的知识,参与治疗和护理活动,早日康复[1].本文仅就我院内科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姚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肠钩虫病是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疾病,是人体消化道寄生线虫中危害大的一种,临床上以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一般根据症状、粪便检查找到钩虫卵可明确诊断[1].但钩虫感染造成肠黏膜损伤引起的消化道症状无特异性,重度感染者还可发生消化道出血,其临床表现不易与胃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相鉴别,易造成漏诊与误诊.1999年10月~2004年10月,我校附属医院共收治30例肠钩虫病患者,其中6例(20.0%)误诊为其他疾病.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笔者对这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王瑞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胆管癌手术行胆肠吻合后,可发生吻合口狭窄,这与术中缝合技术及术后复发有关.此类病人处理可选择再次手术或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但均有缺点.我院在2004年收治4例术后吻合口狭窄的病人,均经PTCD管行胆道内支架置入术(PTBS),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陈国锋;蔡国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九、治疗的总体目标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超声波探测是诊断局限性肝疾病必不可少的诊查手段,已为国内外学者所肯定.但肝弥漫性疾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暴发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的超声图像与正常肝脏图像常难以鉴别.目前随着超声探测仪器的发展和探测技术的提高,其图像分析能力有了飞跃进步,可观察肝脏与周围脏器和血管内微细变化,诊断肝弥漫性疾病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作者:柯有侠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