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案(36)心慌、多汗、神志恍惚2小时

王秀华;杨长恩;刘春生

关键词:病案, 神志恍惚, 急诊入院, 学生, 患者, 病例
摘要:1病例摘要患者,女,18岁,学生.因生气后心慌、出汗、神志恍惚约2小时,于2005年9月5日上午11时20分急诊入院.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合理用药

    老年人由于重要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其药动学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改变,特别是老年人一般患有多种疾病,应用的药物品种较多,使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几率增高.一项统计资料表明: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用药后ADR发生率为15.4%,是一般成年人的2.5倍[1].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全球1/3死亡人中,死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不合理用药所致,尤其是老年人.老年人ADR增多的原因,主要是与其生理功能及药动学特点发生变化有关.因此,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药动学特点,才能正确掌握临床合理用药,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匡玉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甘露醇导泻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探讨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卫生院急诊抢救中多的病症.在中、重度中毒经过积极有效抢救症状缓解后,仍有10%~15%的病人出现反跳甚至猝死.笔者自1998年以来,对口服有机磷农药中、重度中毒52例患者(治疗组),经5~7d甘露醇导泻,与以前的54例(对照组)相比,能减少阿托品用量,有效遏制反跳现象,降低病死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谷元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42例

    我院自2002年以来,采用推拿配合针刺腰痛穴治疗急性腰扭伤42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1例,女11例.年龄19~45岁,平均31.4岁,40岁以上2例.均有腰部急性扭伤病史,如长时间蹲位或弯腰,突然改变姿势为转身、站立、侧弯时腰部突发剧烈疼痛,以至不能活动.但要除外腰椎间盘突出、骨折等疾病.

    作者:孟德军;崔金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急性乳腺炎是妇女哺乳期常见病、多发病,但由于部分病人重视不够,治疗不及时,可迅速化脓,少数病人需要切开引流治疗,因此导致病程长,医疗费贵,痛苦增多.

    作者:向大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排痰护理的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道阻塞为主要特征的严重呼吸道疾病之一,由于反复的呼吸道炎症,使气道黏膜纤毛运动减弱,功能降低,尤其老年病人,往往有咳痰无力和反应迟钝,使痰液不易排出,不利于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我们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胸部物理排痰法和湿化呼吸道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痰液的排出,为呼吸道炎症的治疗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近年来,我们收治COPD伴呼吸道感染病人106例,现将排痰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许建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效果观察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较为常见的眼病,发作时眼球剧烈疼痛,视力明显下降.如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可导致视功能损害,甚至失明,患者有较重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所以在积极治疗青光眼的同时,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亦十分重要.我院在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施行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共10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亚波;周奇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肝胆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肝胆管结石即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高发区其肝胆管结石在结石性胆道疾病中占80%以上[1].本病以病变广泛、病情复杂、并发症发生率高、复发率高为特点.因此对肝胆管结石病人进行准确诊断和进行彻底性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本文综合相关文献资料,就该病的成因、分类、诊断与外科治疗作一简述.

    作者:金汇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升胃散治疗胃下垂41例

    笔者在1999年2月~2003年8月治疗胃下垂4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41例中,女32例,男9例,年龄24~60岁,病程2~15年.轻度胃下垂(胃小弯降至双髂嵴连线下不足6cm)11例(26.8%);中度胃下垂(胃小弯降至双髂嵴连线下6~11cm)22例(53.7%);重度胃下垂(胃小弯降至双髂嵴连线下11cm以上)8例(19.5%).

    作者:尹书恩;王佰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陈夏六君子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分泌性中耳炎55例

    分泌性中耳炎是由于咽鼓管的功能障碍,或中耳黏膜防御系统被破坏,体液生成过多和吸收障碍,后形成中耳积液的一种耳鼻喉科常见病.本病若治疗不当,终将造成严重的听力损害.我院五官科自1998年以来运用陈夏六君子汤加三子养亲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本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雄伟;王奕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影响中成药质量与疗效原因浅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医学科学的进步,中成药的品种日渐增多,这极大地方便了临床用药,同时也促进了祖国医药事业的发展.但是在临床治疗中发现,部分中成药虽组方严谨,而疗效欠佳,使得一些医生和患者对中成药产生怀疑.因此,有必要探讨其有关原因,以便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及时采取解决措施.

    作者:王佩萱;李伶;梁德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第三讲社区常见疾病第四章儿科常见疾病

    第三节婴幼儿腹泻一、诊断要点(一)常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为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二)临床类型1.急性婴幼儿腹泻(发病后两周内治愈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轻、重两种类型

    作者:王桂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邹平县中医院2002~2004年度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分析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抗高血压药新品种不断出现,探讨其临床用药发展趋势,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我院是一所拥有300多张病床位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用药情况在县级医疗单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作者:刘则宗;李玉霞;王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胸椎结核误诊为多发性骨髓瘤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2岁,农民.因胸背部疼痛2个月,在当地医院行理疗按摩及止痛药物治疗好转.1月前轻微外伤后感双下肢麻木无力,入我院就诊.病史中无低热、盗汗、乏力、纳差,亦无体表肿块出现,体重无显著变化.既往无结核及其他特殊病史.查体:T36.5℃,P80次/分,R20次/分,BP110/80mmHg.

    作者:陈志强;常晓;张东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桡尺骨下段骨折88例

    儿童桡尺骨下段骨折临床较为常见,自1996年2月至1999年12月我们采用牵引提按复位法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此类骨折88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伟;翟伟;李瑞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脚踏式升降座椅提高儿童静脉穿刺效率观察

    我院门诊输液室,每天进行300人次左右的小儿静脉输液,其中4~10岁的儿童大约占1/2,这部分儿童坐在与成人一样高的座椅上行静脉穿刺.笔者对输液室护士进行调查显示:操作时弯腰幅度特别大,眼与穿刺静脉之间距离较大,影响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工作效率.因此,我们对患儿座椅作了研究,采用带扶手脚踏式能升降座椅,穿刺时调整到合适的高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优军;王稀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骨关节的基本病变X线表现

    1.6骨质坏死骨质坏死是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形成死骨的原因主要是血液供应的中断.组织学上是骨细胞死亡、消失和骨髓液化、萎缩.在早期骨小梁和钙质含量没有变化,此时X线上也无异常表现.当血管丰富的肉芽组织长向死骨,则出现破骨细胞对死骨的吸收和成骨细胞的新骨生成.这一过程延续时间很长.

    作者:姚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是目前护理改革的重大举措,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有计划、有措施、有评价的教育过程,使病人获得增进健康的知识,参与治疗和护理活动,早日康复[1].本文仅就我院内科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姚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维胺酯胶囊联合迪维霜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自1998年3月~2001年3月,我院皮肤科用维胺酯胶囊联合迪维霜治疗寻常痤疮13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与病例分组选择门诊240例痤疮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符合寻常痤疮的诊断标准.240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130例,男84例,女46例,年龄18~34岁,平均21.8岁;病程4个月~9年,平均4.7年;入选病例皮疹按pillsbury分型[1],其中Ⅰ度47例(36.15%),Ⅱ度60例(46.15%),Ⅲ度23例(17.69%).B组110例,男68例,女42例;年龄17~35岁,平均20.6岁;病程2个月~11年,平均3.4年;其中Ⅰ度45例(40.91%),Ⅱ度51例(46.36%),Ⅲ度14例(12.73%).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大体相似.

    作者:杨建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规范抗菌药物应用之我见

    尽管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提出关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和滥用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抗感染药物的临床疗效在过去的20年里,却是不断下降,同时耐药性、二重感染、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等不良后果日益严重,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为确保抗菌药物安全、有效,抗菌药物应用规范化已势在必行.

    作者:张艳;刘道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可吸收线治疗髌骨骨折43例报告

    髌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部骨折患者的2%.治疗方法多以手术为主,目的是大限度恢复关节功能,避免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我院骨科自2003年7月至2005年1月,采用可吸收线治疗各种类型髌骨骨折43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继恒;蒋国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