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92例低出生体重儿胃肠道功能障碍的观察与护理

孙玉华

关键词:低出生体重儿, 胃肠道功能障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重度窒息, 临床资料,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宫内窘迫, 新生儿颅内出血, 新生儿肺出血, 新生儿败血症, 资料与方法, 新生儿肺炎, 坏死性肠炎, 肺透明膜病, 功能损害, 低体重儿, 早产儿, 病诊断, 住院, 胎龄
摘要: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8年6月~2003年5月在我院住院并有胃肠功能损害表现的低体重儿92例,男56例(60.87%),女36例(39.13%);胎龄26~39周,其中≥32周68例(73.91%),<32周24例(26.09%);出生体重750~2500g,其中<1000g10例(10.87%),1000g~29例(31.52%),1500~2500g 53例(57.61%).有宫内窘迫或/及出生时窒息史48例(52.17%),包括只有宫内窘迫而无出生时窒息3例(3.26%);其中轻度窒息35例(72.92%),重度窒息13例(27.08%).原发病诊断:早产儿53例(57.61%),新生儿肺出血4例(4.35%),坏死性小肠结肠炎6例(6.53%)(以下简称坏死性肠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3例(3.26%),新生儿肺炎9例(9.78%),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7例(7.61%),新生儿颅内出血5例(5.43%),新生儿败血症5例(5.43%).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利多卡因局麻致过敏反应1例报告

    利多卡因是酰胺类局麻药,因其作用快,时效强及过敏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阻滞麻醉、浸润麻醉、表面麻醉(包括在胸腔镜检查或腹腔手术时做黏膜麻醉).临床使用通常不做药敏试验,但在实际工作中,偶也遇到过敏反应.

    作者:张卫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心电图基本知识(13)第十二讲 常用的心电图药物试验和其他心电图检查

    一、常用的心电图药物试验应用某些药物后,可以使心电图出现一些特征性改变,从而对某些疾病进行诊断或鉴别诊断,常用的心电图药物试验主要有:

    作者:黄宝晨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康复的影响

    脑卒中后遗偏瘫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康复治疗与护理对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1].我们对13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药物治疗、预防性康复护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患肢早期功能恢复情况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3例报告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是一种较少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现将我院2003~2004年收治的3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月海;赵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乳头炎的临床观察

    我院自2002年至2004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乳头炎85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前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创伤性膈疝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创伤性膈疝是腹腔内或腹膜后脏器或组织,由于外界暴力通过膈肌的先天性或获得性缺陷进入胸腔所形成.由于病因及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无统一标准,所以易被其他合并伤所掩盖,从而影响早期诊断和治疗,给病人增加痛苦,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在回顾创伤性膈疝诊断和治疗中的错误,在分析错误形成的原因中,找到正确的预防错误发生的方法.

    作者:汪树峰;刘一翠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新生化颗粒辅助药物流产效果观察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用于终止早孕已广泛用于临床,并已被证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目前临床上应用药物流产越来越多,并被广大早孕妇女所接受.为了提高药物流产的完全流产率、减少出血量并缩短出血时间,我院自2002年起使用新生化颗粒辅助米非司酮终止早孕,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邹萍;吴惠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18例癫癎持续状态的发作诱因分析

    癫癎持续状态是内科常见急症,其中常见的是强直-阵挛发作,需要及时发现、有效处置.为了加深对癫癎持续状态的认识,现将我们收治癫癎持续状态患者的处置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陈铀;方玫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

    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抢救和治疗中的一项基本操作,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直接影响到患儿的抢救和治疗.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降低复针率,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不断探讨的课题之一.

    作者:王桂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小儿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5例误诊分析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简称SSSS)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引起的严重皮肤感染,主要发生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近年来国内报告逐渐增多.本病发病急骤,病情变化快,若不及时诊治有生命危险,因而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基层医院由于对本病特点认识不足,临床经验缺乏,现将笔者所在的两家医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0月共接诊的15例SSSS误诊总结教训分析如下.

    作者:王坚英;陈小燕;郑锦银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疏胆通胶囊与胆石通胶囊治疗胆石症疗效比较研究

    2001年8月至2004年8月,我们用疏胆通胶囊治疗胆石症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淑华;关新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右室心肌梗死(RVMI)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特殊类型,单纯RVMI不常见(2.4%),多数和左心室下后壁梗死并存[1].RVMI与左室梗死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完全不同,治疗措施亦有很大差别.因此,掌握其特点,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文分析了48例RVMI患者早期的临床表现及误漏诊情况,并就早期诊断和治疗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马秀萍;张友逊;赵新闻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18)

    21硝苯地平-苯巴比妥实例:患者,男,36岁.因头晕、头痛1个月就诊.既往有癫癎大发作病史1年.血压:170/100mmHg.初步诊断:①原发性高血压;②癫癎.应用硝苯地平降血压,应用苯巴比妥抗癫癎.

    作者:葛建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保肾康治疗糖尿病肾病36例临床观察

    糖尿病肾病(DN)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保肾康治疗DN36例,于用药前后进行尿蛋白、肾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测定,观察保肾康治疗DN对蛋白尿、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云生;陆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青年闭锁综合征2例报告

    闭锁综合征是脑桥基底部病变引起的四肢瘫痪,缄默不语而神志清楚的一种特殊状态,易误诊为昏迷,此综合征相对少见.现将本院近期收治的2例中青年脑血管病所致的闭锁综合征报告如下.

    作者:殷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92例低出生体重儿胃肠道功能障碍的观察与护理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8年6月~2003年5月在我院住院并有胃肠功能损害表现的低体重儿92例,男56例(60.87%),女36例(39.13%);胎龄26~39周,其中≥32周68例(73.91%),<32周24例(26.09%);出生体重750~2500g,其中<1000g10例(10.87%),1000g~29例(31.52%),1500~2500g 53例(57.61%).有宫内窘迫或/及出生时窒息史48例(52.17%),包括只有宫内窘迫而无出生时窒息3例(3.26%);其中轻度窒息35例(72.92%),重度窒息13例(27.08%).原发病诊断:早产儿53例(57.61%),新生儿肺出血4例(4.35%),坏死性小肠结肠炎6例(6.53%)(以下简称坏死性肠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3例(3.26%),新生儿肺炎9例(9.78%),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7例(7.61%),新生儿颅内出血5例(5.43%),新生儿败血症5例(5.43%).

    作者:孙玉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肌间沟局部痛点联合阻滞加针刀松解治疗肩周炎50例

    1临床资料50例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0~65岁.单侧肩周炎40例(80.0%),两侧肩周炎10例(20.0%).夜间疼痛20例(40.0%);三角肌及肩前区疼痛15例(30.0%),肩后区疼痛15例(30.0%).50例患者合并颈椎病、冠心病、糖尿病等10例(20.0%).全组X线摄片示颈椎C4~7前后缘增生与韧带钙化9例(18.0%),其中明确诊断颈椎病3例.

    作者:巩海燕;张忠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急诊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20例临床分析

    我院胃镜室自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共收治上消化道异物患者20例共22件异物,均通过胃镜顺利取出,成功率100%,随访2~3周无明显并发症.报告如下.

    作者:范光学;孙淑芬;黄绪志;盖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婴幼儿腹泻对心肌酶影响观察

    小儿腹泻病是儿科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其中80%是由病毒感染引起.20世纪70年代国外证明了病毒性肠炎的病原主要为轮状病毒,其次是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肠腺病毒等[1].轮状病毒性肠炎多发生于每年10月份至来年4月份,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发现轮状病毒还可能有肾脏、循环、神经等系统的损伤.本人对2002~2003年期间的101例腹泻住院患儿进行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田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小针刀治疗膝关节强直15例临床观察

    膝关节强直是骨伤科疑难病.多为膝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损伤术后长期固定所致.多数患者经过长时间的理疗和功能锻炼后关节功能可恢复,但有少数患者恢复困难,甚至终身残疾.笔者运用小针刀结合手法治疗本病15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王岁珠;韩晓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