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所会;李霞
1 病历简介患者50岁,孕2产2.因月经量过多2年,经期延长9天,于2004年7月1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月经规律,经量中等,无痛经,2年前无诱因出现月经过多,约为以往的2~3倍,有血块,不伴腰腹痛,因月经周期及经期无改变,未曾诊治.今因月经9天未止来诊.发病以来无明显消瘦,有时乏力,无白带增多,无尿频、尿急、尿痛、腹泻、便秘等.高血压病史3年,20年前行输卵管结扎术.妇科检查示宫体如孕70天大小,质硬.宫腔镜检查:宫颈光滑,子宫底部前壁下压1/5,子宫右壁下段有一直径0.5cm息肉状物,顶部紫红,其余内膜局部血管充盈,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镜下诊刮息肉状物,颜色黄白、质脆,送病理检查.
作者:袁贞明;张春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34岁.因停经39+4周,阵发性腹痛3小时入院.入院查体:心肺(一).胎方位枕左前位,胎心144次/分,宫口开大2cm,胎膜未破,宫缩规律.入院3小时后,产妇经阴道分娩一女婴,总产程6小时10分.新生儿娩出后6分钟,胎盘胎膜娩出完整.会阴Ⅰ度裂伤,给予缝合.
作者:张衍平;王志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产后出血可在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即胎儿娩出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达到或超过400ml.临床表现为胎盘娩出前出血,胎盘娩出后出血,隐性出血.全身情况有产妇头晕、打呵欠、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出现休克,可危及生命.现对51例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胡素慧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白细胞的退行性改变与中毒性颗粒的出现:重症感染性疾病及化脓性病变如败血症、肺炎、猩红热、腹膜炎、大面积烧伤及放射线治疗后,均可见中性粒细胞的退行性改变和中毒性颗粒的形成,具体表现为胞浆空泡、颗粒增多、中毒颗粒(粗大的紫蓝色颗粒)、RNA包涵体.镜检方法:镜下计数100个中性粒细胞,其中有中毒性颗粒时以百分率报告,或用积法报告.通常认为中毒颗粒细胞、中毒颗粒的多少与临床感染程度成正比.
作者:任麒陞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旧称Ceelan病,是一种少见的铁代谢异常的疾病,经常误诊.现将近年误诊的3例小儿IPH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林韬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溃疡病4个并发症之一,而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病、多发病,二者均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溃疡穿孔大多有溃疡病病史,且多在溃疡病发作期,突然发生上腹部持续性、刀割样剧烈疼痛,迅速波及满腹,有明显腹膜刺激征,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X线检查膈下有游离气体,腹穿可抽出淡黄色混浊液体.急性阑尾炎是以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为特点的急腹症,二者的诊断理应不困难.但对于无溃疡病病史,以右下腹疼痛为主,X线检查无气腹的溃疡穿孔,与起病急、进展快、症状重的急性阑尾炎二者容易混淆.我院自1986~2003年共收治81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其中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2例(14.8%);收治急性阑尾炎307例,误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8例(2.6%).本文就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与急性阑尾炎相互误诊原因作一分析.
作者:朱景胜;孙学兰;王海军;张德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婴幼儿由于肢体血管细小,不合作,采集血标本难度大.我院输液室自2002年1月~2003年12月对两岁以下的婴幼儿通过头皮针在输液前进行血标本采集[1].2年来共采集228例,成功率高,现将此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俞雅娟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临床上的重要问题,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轻则减弱机体抵抗力,易引发感染,重则导致出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因此,产科医生多年来一直重视产后出血问题的研究.本文收集200例产后出血资料,总结出血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作者:陈作芬;宋以娟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深静脉血栓(DVT)是妇科肿瘤术后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妇科良性疾病术后DVT的发生率在6.2%~29.1%,恶性肿瘤术后DVT发生率在19.6%~37.9%之间,国内尚无妇科肿瘤术后DVT发病率的统计学数字报道.由于血栓形成可引起肺栓塞及下肢功能障碍,故对妇科肿瘤术后DVT的预防及护理十分重要.本文总结了我院妇科肿瘤术后24例并发DVT的诊治要点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胡爱荣;王玉兰;王秀云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根据感染部位及有无合并症,可将尿路感染分为单纯性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单纯性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依照其病程又可分为急性和反复发作性.急性单纯性上、下尿路感染多见于门、急诊患者,病原菌80%以上为大肠埃希菌;而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除仍以大肠埃希菌为多见(30%~50%)外,也可为肠球菌属、变形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等;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尚可为葡萄球菌属、念珠菌属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叶酸是一种对人体红细胞发育成熟起辅助作用的水溶性B族维生素.20世纪80年代前,叶酸主要用于防治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之后的药理与临床研究发现叶酸对心脑血管病、肿瘤、新生儿神经管畸形及老年性精神疾病等亦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刘卫科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自1999年以来,我科与肛肠科合作,采用局麻复位术治疗产妇内痔嵌顿8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7例患者中,年龄大37岁,小22岁;病程长24小时,短2小时;伴肛缘水肿者32例(36.8%);既往有痔疮病史者54例(62.1%)
作者:张所会;李霞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输液是儿科的常见治疗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多种原因,有时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输液反应).为分析小儿输液反应的早期临床表现,有效地防止输液反应对各系统、多脏器造成的不良损害,本文将本院2002至2003年住院病例中出现的输液反应58例的临床症状探讨、分析如下.
作者:俞信光;陈波;王庆丰;沈素娟;陈小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1 病历摘要患者,女,40岁,农民.因精神失常3年,反复抽搐2小时于2003年2月7日下午6时急入院.患者于3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生活懒散,抽烟、喝酒,不主动做家务和参加劳动,以后症状逐渐加重,对家里的任何事情不闻不问,喜欢到人多的地方聊天,喜开玩笑,表现为兴奋话多,见到任何人都打招呼,不注意个人卫生,不修边幅,逐渐的不知羞耻,随地大小便.
作者:褚苍霞;吴淑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破伤风抗毒素是含有抗破伤风毒素抗体的马血清制剂,同时又具有抗原性的异性蛋白.因此,注射后易出现过敏反应.下面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几个较典型的例子.
作者:沈妙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新生儿早期由于生理或病理的特点,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可以出现黄疸.其发病机制复杂,据有关资料调查结果[1]:2.08%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发生胆红素脑病,0.59%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死于胆红素脑病.因此,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使其胆红素维持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很有必要.我们于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应用培菲康散剂、小儿化积口服液口服干预新生儿黄疸,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信光;陈波;王庆丰;沈素娟;陈小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胎物滞留西医称宫腔内组织残留,系因不全流产、人流不全、药流不全、产后胎盘胎膜残留所致.临床表现为阴道出血持续不断,甚至休克,宫内感染、残留物与宫壁黏连、机化,导致治疗困难.自2001年以来,我们应用生化汤加减配合西医治疗胎物滞留,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汝琴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输卵管因素是引起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宫腔镜直视下选择性输卵管口插管,为诊断和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提供了很好的依据.2003年8月~11月我院妇产科对31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在宫腔镜下行输卵管通液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志学;王月云;王秀云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输卵管梗阻是造成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输卵管通液术是诊断和治疗输卵管梗阻的常用方法之一,以往多使用通水器作通液术.当输卵管梗阻严重时,使用通水器效果不佳,或两侧输卵管一侧通畅时,未在B超下进行通液术可出现双侧输卵管通畅假象.
作者:张桂美;曹淑玲;曹文霞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进入21世纪,人们多将医院建设的重点放在了医院业务建设,包括医院的设备更新、人才引进及医疗质量的管理,而忽视了医院的文化.其实医院的文化建设关系着医院的发展,决定医院的建设步伐.医院文化有很深的内涵.
作者:张红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