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炎片治疗鼻炎、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陈贞鑫

关键词:鼻炎片, 治疗, 鼻窦炎, 实用耳鼻咽喉科学, 全身慢性疾病, 诊断标准, 疗效显著, 选择符, 鼻中隔, 鼻息肉, 资料, 应用, 方法, 病例, 报告
摘要:我科自2002年10月~2003年10月应用鼻炎片治疗鼻炎、鼻窦炎200例,近期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 资料方法1.1 病例选择符合<实用耳鼻咽喉科学>[1]诊断标准.排除有全身慢性疾病者,合并鼻息肉、鼻中隔明显偏曲者,不按规定用药者.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鼻炎片治疗鼻炎、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我科自2002年10月~2003年10月应用鼻炎片治疗鼻炎、鼻窦炎200例,近期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 资料方法1.1 病例选择符合<实用耳鼻咽喉科学>[1]诊断标准.排除有全身慢性疾病者,合并鼻息肉、鼻中隔明显偏曲者,不按规定用药者.

    作者:陈贞鑫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颈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观察和护理

    颈动脉注射尿激酶能使尿激酶尽快地、更直接地作用于脑梗死部位,迅速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减轻神经元损伤.2002年1月至2004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共采用颈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86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红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肺结核误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分析

    1 病历资料患者女,19岁,学生.因全身广泛性淤点、淤斑,鼻腔内出血4天,门诊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收住院.两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发热,畏寒,以上呼吸道感染治疗1周后症状减轻,时咯少量黏痰,虽经治疗,咳嗽仍时断时续.

    作者:王荣忠;王顺民;丁俊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六合仪加穴位注射治疗面瘫12例

    本人采用六合仪治疗面瘫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2例患者,男8例,女4例;大年龄17岁,小年龄3岁;左侧5例,右侧7例.

    作者:许旦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缺血性与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彩超结果比较研究

    本研究对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与非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彩超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桑怡芳;孔印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中药内服外敷配合三棱针点刺放血治疗带状疱疹

    2003年2月~2004年2月间,笔者共治疗带状疱疹31例,效果良好.现就该病总结出其治法并报告如下.

    作者:杨希均;陈昌雄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如何看胸片(下)

    第五讲胸部肿瘤肺部肿瘤主要有原发和转移两种,少数为肉瘤.肺癌的组织类型:肺癌发生于支气管至终末支气管上皮、腺上皮及肺泡上皮.在病理上分为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及大细胞癌.鳞癌多发生在肺段及肺段以上支气管,肿瘤易发生坏死,发展慢,转移晚.腺癌则刚好相反,多发生于外围,肿瘤内多形成瘢痕,容易转移.小细胞肺癌较少见,发病年龄较低,发生于40岁以下较多.早期即可发生转移.大细胞肺癌组织类型较少见.

    作者:姚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眼睑带状疱疹并发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11例报告

    眼睑带状疱疹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眼睑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眼支所致.除眼睑皮肤损害外,50%以上合并有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及眼肌麻痹等眼部症状[1],错过治疗时机或处理不妥,可遗留角膜斑翳,虹膜前、后粘连,继发性青光眼,严重影响视力,临床处理较为棘手.现将我院眼科近年来诊治眼睑带状疱疹并发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11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浅谈糖尿病眼病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糖尿病眼病也随之增多,为引起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足够重视,现将有关糖尿病眼病的情况概述如下.

    作者:朱爱华;裴的善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不宁腿综合征的中西医诊治探讨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 syndrome,RLS)又称不安腿综合征.是以休息时两小腿深部出现难以忍受的不适感,经按摩或活动后症状可暂时缓解,常反复发作,多累及下肢,病程较长,查体无阳性体征为特点的病症.因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缺乏特异性治疗.笔者现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对其进行探讨如下.

    作者:钟道利;隋卫;孟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伤寒疗效观察

    伤寒曾经是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尤其是若不能及时有效控制其病情而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将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及早治疗至关重要.本文系东阳市人民医院自2002年5月至2004年2月应用左氧氟沙星(可乐必妥)治疗伤寒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浅谈乡镇卫生院的出路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的枢纽,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宏伟目标的重要依托;是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新型合作医疗、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中心.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乡镇卫生院陷入难以为继的困境.如何扭转这一局面,巩固乡镇卫生院这一农村卫生工作的基础,这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笔者就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作者:缪忠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阑尾系膜囊状水瘤1例报告

    患者,女,14岁.因腹痛6小时就诊.腹痛开始于脐周,后渐转移至右下腹部,为阵发性剧痛.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约20ml.查:T 36.8℃,R16次/分,P 86次/分,BP 115/80mmHg.腹软,右下腹压痛,反跳痛不明显,似可触及一包块.血常规,Hb120g/L,RBC4.1×1012/L,WBC 9.6×109/L,N 0.78,L 0.21,M 0.01.腹部B超示:右下腹部有一形态规则多房状的液性暗区,大小为10cm×5cm×9.5cm,包膜清晰,厚约3mm,与子宫附件无关.临床以急性阑尾炎、腹部包块性质待诊,行剖腹探查手术.

    作者:林玉萍;孙法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77例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是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会引起角膜水肿、内皮失代偿、白内障、虹膜前粘连、无功能性滤过泡等并发症,导致手术失败.我科2000年至2003年77例各类型青光眼病人,术后发生浅前房30眼,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胡桂芬;王学英;包英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胃炎停口服液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8年6月至2002年12月,对胃炎停口服液治疗慢性胃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经胃镜、病理和HP检测阳性,确诊为慢性胃炎的患者,分组治疗.治疗组126例,男72例,女54例;年龄15~62岁,平均34.12岁,病程<1年36例(28.6%),≥1年90例(71.4%).对照组92例,男54例,女38例,年龄16~60岁,平均33.2岁;病程<1年26例(28%),≥1年者66例(71.7%).两组情况大体相似.

    作者:魏益廷;秦秀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误诊为脾脓肿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4岁,因左肋部疼痛伴发热数十天入院.查:T39.6℃,贫血貌,营养差,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正常,腹平坦,肝肋下未触及,脾位于肋下5cm.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5g/L,红细胞2.98×1012/L,白细胞18×109/L,中性粒细胞0.84,血小板600×109/L;血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正常,HBsAg阴性.B超示:脾实质内液性暗区,可见粗大光点沉着.胸片无异常.初步考虑:脾脓肿.予以抗感染治疗5天,但仍然持续高热,继行脾切除术.

    作者:王升敏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胰岛素泵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异常及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基本环节,持续高血糖可直接损伤B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致血糖进一步升高而形成恶性循环[1],故积极控制血糖对B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将产生有利影响.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在早期主要表现为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消失.随着病程延长,B细胞功能逐渐衰竭,胰岛素分泌第二时相也越来越低平.本研究在于观察外源性胰岛素快速控制血糖后,对早期2型糖尿病B细胞功能的变化.

    作者:齐昆青;师延斌;刘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88颗人工种牙的临床观察

    目前,国内应用本国生产的人工种植体日趋广泛、完善.本人应用三种国产种植体为部分或全口缺牙做人工牙,根植后再进行义齿修复,取得良好的远期效果.1 材料与方法

    作者:张庆顶;矫秋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颅脑外伤后张力性气颅1例的护理体会

    张力性气颅在颅脑外伤中并不少见,通过X线拍片或CT检查发现.其气体来源及发生机理主要是颅脑外伤后出现颅骨骨折、骨折线经过气窦、脑膜破裂或分离,及外伤病人大声叫喊、咳嗽、呕吐时,气体大量进入颅内所致.病人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头部活动时有气过水声,积气过多时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并呈进行性加重[1].我科于2003年8月14日收治1例上述病人,采取预防颅内感染、穿刺抽吸等综合治疗和护理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鸿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静脉输液致液体外渗的处理

    静脉输液是抢救病人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措施,要求医务人员有过硬的穿刺技术.如果穿刺次数多,输液过多过快,或血管细、血管壁薄等原因,容易造成液体外渗,给病人带来痛苦,也给以后穿刺带来困难.

    作者:赵军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