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华
我院自2001年1月~2002年6月应用昆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络泰粉针剂治疗脑梗死71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明英;逄桂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奈福泮Nefopam(平痛新)是人工合成阿片类镇痛药,适用于各种手术后疼痛、癌痛、牙痛,肌骨性挫伤及烧伤等.笔者在临床应用中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炎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高血压脑出血,在非手术治疗无效时,既往国内外多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但该项手术对脑组织有继续损伤,并加重脑水肿.1999年6月~2000年2月我院内科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4例,效果较好,但对术后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谭维萍;袁晓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膝关节炎是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时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此病多由创伤、风湿、骨质增生、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传统治疗以抗炎、止痛、抗风湿为主,效果多不理想,我院近两年来对该病采用曲安奈德(痛息通)与玻璃酸钠(施沛特)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50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延青;陈湘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患者,女,58岁,2001年12月27日下午3点半来院就诊.主诉:上感、胸闷、气短3天.查体:神志清,痛苦病容,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4 mm,对光反应存在,心脏听诊无异常,双肺呼吸音粗糙.
作者:杨丽京;李东海;黄燕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随着螺旋CT在各级医疗单位的普及,静脉注射对比剂进行强化扫描已普遍应用于临床.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实践,就病人强化扫描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许秀丽;吴海雪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随着母婴保健法的颁发和实施,卫生保健工作的全面展开,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逐年下降,经济发达地区已基本消灭新生儿破伤风,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边远山区仍时有发生.现将我县1995年至2001年间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潘红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浪费,提高疗效,2001年7~1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对372份痰液培养阳性的标本中分离出的致病菌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本地区肺部感染患者致病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了较科学的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倪代梅;班文明;朱付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作者:沈建良;杨平地;岑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眩晕是一种运动幻觉,是多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其临床特点是起病比较突然,常伴恶心、呕吐、耳鸣、视物旋转、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在老年性眩晕病因中,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病变为主要原因[1].自1996年以来,笔者试用利多卡因、东莨菪碱、氟桂利嗪(西比灵)联合治疗老年性眩晕28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陆圣雄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采用胸腺素穴位注射联合三联疫苗、左旋咪唑治疗干扰素无效的慢性乙型肝炎4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荣;鲁提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管状消化道吻合器在消化道手术中应用较多,为消化道手术提供了方便,但如应用不当会引起许多并发症.我院在临床实践中逐步提高了吻合器应用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焕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骨髓炎是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属骨科常见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活,按病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作者:陈传和;曾光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一般来说,精神刺激或者叫精神创伤,指的是使人感到苦恼,悲痛的不良刺激,这种不良刺激现在叫不良性应激.
作者:赵友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作者:郭冀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肠易激综合征,是以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排便后缓解,伴有大便次数和形状的改变,和(或)排便异常,有下述表现2项以上:排便次数改变、大便形状改变、排便过程异常、排便不尽感、黏液便.常伴腹部胀气及不适,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全身表现,如失眠、焦虑、健忘、神经过敏、头痛等.胃肠道器质性病变除外.
作者:任水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药物引起的水溶性维生素缺乏症1.1维生素B1亦称硫胺,主要在小肠经主动转运吸收,一般很少发生维生素B1缺乏,据报道,阿司匹林能增加维生素B1从尿中的排出.大量饮酒者会因为硫胺缺乏而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炎和韦尼克氏脑病.
作者:高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一般认为偏执状态和偏执性精神病是一回事.偏执这一词的意思,指的就是妄想,也就是说,偏执状态或偏执性精神病的临床表现是以妄想为主要症状的.
作者:赵友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提高疫情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度,建立科学的管理方式,我们对全县法定传染病报告卡的报告质量进行了评价.
作者:杨丽丽;王世英;赵子明;曹际菊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