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巴克络致过敏性休克2例

陈志武;彭玉香;彭英歌

关键词:葡萄糖注射液, 肌内注射, 地塞米松, 月经不调, 意识丧失, 医院就诊, 血压, 维持用药, 肾上腺素, 皮下注射, 脉搏, 临床资料, 静脉注射, 静脉滴注, 患者, 异丙嗪, 维生素, 非那根, 安络血, 增强
摘要:1临床资料1.1病例1 女性,27岁,因月经不调而在上级医院就诊,并带卡巴克络(安络血)回家进行肌内注射,肌内注射10 mg约8分钟后患者诉有头晕、眼黑、气促、喉紧,出冷汗后昏倒、意识丧失、皮肤潮湿、脸色苍白发紫、触及不到脉搏、血压测不到,即皮下注射1‰肾上腺素1mg,吸氧,异丙嗪(非那根)25 mg肌内注射,而后用地塞米松10 mg+50%葡萄糖注射液40 ml静脉注射,约10分钟后苏醒,心率100次/分、心音增强,血压为120/90mmHg(1mmHg=0.133 kPa),脉搏有力,续用维生素C100 mg+地塞米松5 mg+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g静脉滴注维持用药.观察24小时后,患者无其他不适.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内科学讲座(4)心悸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跳动,心慌不安.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因惊而悸者谓之惊悸,时作时止,病情较轻;无所触动而悸者,谓之怔忡,发作无时,病情较重.一般怔忡多伴惊悸,惊悸日久可发展为怔忡.现代医学中的器质性病变或功能性病变,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以及各种心律失常等,均可参照心悸病证进行辨证论治.

    作者:雷顺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一起院内鼠伤寒沙门菌交叉感染调查

    2000年10月本县某医院儿科病房患儿中,接连发生院内感染性腹泻,为查明原因及流行环节,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切断传播途径,有效控制疾病在院内传播和流行.我们对该院儿科病房的患儿及陪人、医护人员以及病房和治疗室等外环境进行了调查.

    作者:魏曰兴;张树锡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中的几个问题

    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救治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洗胃方法,合理应用阿托品及复能剂,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就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对上述几个问题做一综述.

    作者:金海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96例疗效观察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及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治疗时间长,易复发.我院自1997年12月~2000年6月用自制海白散合用呋喃唑酮、法莫替丁治疗溃疡病9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田;庞秀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腰椎间盘突出发生机制与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它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常发生在腰椎退行性变之后,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脊髓等组织所引起的腰痛,并且以伴有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等下肢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病变.本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腰腿痛疾患之一,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男女发病之比约为6:1,其发病部位以腰4~腰5之间为多见,腰5~骶1之间次之,腰3~腰4较少见.

    作者:柏立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深化卫生改革中的以德治院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给医院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管理标准.以德治院作为医院管理科学化的保障措施,在医院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事医院管理的人员必须不断探讨以德治院的新思路,丰富其内容,提高其水平.

    作者:丁印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我们自1999年4月以来,用干扰素(INFα-2b)与拉米夫定(3Tc)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107例,取得理想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军;王秀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卡巴克络致过敏性休克2例

    1临床资料1.1病例1 女性,27岁,因月经不调而在上级医院就诊,并带卡巴克络(安络血)回家进行肌内注射,肌内注射10 mg约8分钟后患者诉有头晕、眼黑、气促、喉紧,出冷汗后昏倒、意识丧失、皮肤潮湿、脸色苍白发紫、触及不到脉搏、血压测不到,即皮下注射1‰肾上腺素1mg,吸氧,异丙嗪(非那根)25 mg肌内注射,而后用地塞米松10 mg+50%葡萄糖注射液40 ml静脉注射,约10分钟后苏醒,心率100次/分、心音增强,血压为120/90mmHg(1mmHg=0.133 kPa),脉搏有力,续用维生素C100 mg+地塞米松5 mg+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g静脉滴注维持用药.观察24小时后,患者无其他不适.

    作者:陈志武;彭玉香;彭英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论>,方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四味药组成,主治身热下利,是一首解表清里的名方.笔者常用本方加味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多获满意的疗效.兹录近期治疗的病例2则如下.

    作者:饶军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46例疗效观察

    我院心内科自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在常规抗心衰药物应用的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口服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魏永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护患纠纷与防范

    随着人们法律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医疗活动中的护患纠纷也呈上升趋势.如何防范纠纷,处理好护患关系,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林文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的护理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度的加快,加强对老年人的保健、疾病防治和高质量的护理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减少疾病,还可以使他们保持身心健康,延长寿命,让他们享受到更多的人间欢乐.

    作者:徐加辉;李凤霞;孟庆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1990~2000年,我们共手术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38~62岁.术后死亡3例(15.0%).以胰头部为主呈片状坏死及出血型8例(40.0%);胰尾部坏死型3例(15.0%);全胰腺以出血为主5例(25.0%);小点片状坏死和出血侵犯全胰腺4例(20.0%).

    作者:许晓亮;李夏民;孙庆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继发性脑室内出血的分型和治疗

    继发性脑室内出血发病率较高,我院自1998年1月~2001年6月收治此类病人36例,根据CT片示,应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因而需要分型,因此病目前尚无分型报道,我们根据临床提出初步分型意见,以供商榷.

    作者:乔志正;孙卫国;王红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鼻窦炎

    鼻窦炎中医称鼻渊,常以鼻塞、流鼻涕或脓性鼻涕,而且有明显的时间性头痛而确诊.西医认为由于窦口狭窄不利排泄分泌物或弱体质及过敏等因素,使本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1999年以来,本人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鼻渊102例,疗效明显,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安民;陈淑俊;李军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第二讲社区常见症状诊断、鉴别诊断与处置

    第一节发热1发热(fever)的诊断1.1成年人腋下体温超过37℃、口腔体温超过37.3℃、直肠体温超过37.6℃,并且能够除外生理性体温增高,即可诊断发热.1.2根据发热的程度可以分为低热(38℃以下),中等度热(38~39℃)、高热(39~40℃)和超高热(40℃以上).1.3长期低热是指低热持续1个月以上,长期中等度与高热是指该种程度发热持续2周以上.

    作者:林继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1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调查

    1中毒经过2001年7月28日,旭升乡双山村村民王某从明水商业街买回生牛肉,加工后出售.本村10余名建筑民工从王某处买回熟牛肉未再加工处理,聚餐后先后出现中毒症状.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经抗生素治疗后,患者很快恢复健康.

    作者:陈秀香;李羡亭;李卫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上期病案(5)分析

    1 患者有双上肢不自主粗大震颤,逐渐出现乏力、食欲不振,轻微口渴、饮水增多,继之反复出现肌阵挛样抽搐.

    作者:曾显成;宋海英;马学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肾囊药物注射法用于肾病治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作者:于仲元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亚硝酸盐中毒100例临床分析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发病急骤,短时间内可因严重缺氧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近几年来,在急诊抢救中较为常见.笔者查阅有关文献,将我院1996年5月至2001年10月收治的100例报告如下.

    作者:罗翠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