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名医印会河教授临床抓主症经验集粹(23)

陈庆平;徐蒙;王诗雅;马明

关键词:名医, 印会河, 临床, 中日友好医院, 胸骨后不适, 浅表性胃炎, 胃镜检查, 肝胃不和, 传染病史, 食管炎, 肺结核, 主诉, 症状, 诊断, 心悸, 胃窦, 睡眠, 活动, 肝炎, 反酸
摘要:2.6肝胃不和(胃炎、食管炎)辛某,女,48岁,中日友好医院病案号:379910.初诊:1990年4月16日.主诉:胸骨后不适半年.病史:近半年来,胸骨后中、下段不适,烧心、呃逆、反酸,睡眠差,活动后心悸,急躁生气后症状加重.1989年12月28日胃镜检查示:胃窦大弯侧可见两条纵行发红带,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否认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史.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鼻出血病人的整体护理

    鼻出血(曾名鼻衄)是五官科的常见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为鼻腔出血、头晕、心悸、出汗、皮肤粘膜苍白、呼吸急促、四肢湿冷、烦躁不安,严重者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作者:陈晓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在护理工作中,重视对老年患者心理的研究,了解老年患者基本的需求,掌握他们心理活动的规律,是做好心理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将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迎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中风先兆丸的制备与疗效观察

    中风先兆丸是我院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下简称TIA)的有效方剂,我们从1998年12月至2000年12月经过反复验证,疗效显著,并交制剂室制出该中药复方制剂.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爱凤;赵彦青;王伟民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法与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方法比较

    多年来,我们在饮食从业人员体检中,采用的是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此方法操作程序较为复杂、费时、费工.现在我们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法和血凝抑制试验两种方法检测HBsAg,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兆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100例CT造影增强的护理体会

    临床CT检查中广泛使用含碘造影剂作增强扫描,以增加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密度差别,提高病变的显示率与诊断的准确性.一年来,笔者配合CT室进行了100例造影增强检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立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莫雷西嗪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莫雷西嗪(乙吗噻嗪)为酚噻嗪类衍生物,具有与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相类似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我院自1996年10月至2001年10月试用莫雷西嗪口服治疗268例各类心律失常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关红艳;侯开环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改良式剖宫产术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比分析

    我院自1999年5月以来开展了新式剖宫产术,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秦素霞;曹素玲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不孕症子宫内膜病理变化及临床意义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除了输卵管因素,卵巢、子宫因素也是不孕症常见原因之一.子宫内膜活检是临床检查卵巢功能、子宫内膜病变手段之一.自1990年元月至2001年元月我院积累了578例女性不孕症的子宫内膜活检资料及临床资料,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秀云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一起以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的流感爆发流行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季.在炎热的夏季,以腹泻、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流感爆发流行少有报道,现将发生这次流感爆发流行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霞;李朝宏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阿托品过量的教训分析

    2000年笔者在应用大剂量阿托品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时曾遇3例因阿托品过量中毒患者,3例均为中年男性.现将诊治观察中的体会报到如下.

    作者:周家铭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成功抢救肝、脾破裂1例体会

    我院是所农村卫生院,条件非常简陋,创院近三十年来,仅开展过下腹部常规手术.近期成功抢救肝、脾破裂1例,报告如下.

    作者:蒋旭凌;曾斌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病房护理工作管理

    病房是病人接受治疗,祛除疾病,恢复健康的场所.病房护理要求工作时间准确及时、技术操作安全有效.笔者认为病房护理应重点做好如下管理工作.

    作者:洪美娟;吴小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十味龙胆花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急性支气管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以咳嗽、咳痰、喘息为主要症状,治疗不当易致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因此,如何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止咳、祛痰药物是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重要措施.我们选用西藏自治区藏药厂生产的十味龙胆花颗粒,对12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婷;杨文卓;孙宗芝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疗效欠佳原因分析

    我院自1985~2000年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349例,其中33例术后疗效欠佳,现就其原因,并结合我们的体会讨论分析如下.

    作者:李修运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小儿急性二氧化硫气体中毒7例诊治体会

    急性二氧化硫(SO2)气体中毒在成人多为职业中毒,而在小儿尚属少见.因小儿在废品收购站附近玩耍,收废品者打碎装有SO2气体钢瓶,发生大量SO2气体泄漏,而使附近7名儿童中毒.现将其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司淑荣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解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47例

    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47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生高;高永强;雷宏飞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注射精制狂犬疫苗致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

    1病例介绍患者季某,女性,51岁,农民.因右侧臀部被疯狗咬伤,30分钟后在乡村医生处注射精制人用狂犬疫苗(地鼠肾细胞)(大连高新生物制药公司生产,批号0103013,失效期:2002.3)2.5IU.

    作者:顾志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腹部超声讲座(8)胆道(1)

    1胆曩胆囊为一薄壁的梨形囊状器官,附着于肝脏的胆囊窝内(有系带者游离).胆囊分底、体和颈三部分.胆囊壁由外向内分别为浆膜、平滑肌及内膜(粘膜)三层结构.胆囊颈起始处的膨大部称哈氏囊,与颈相连接的为胆囊管.胆囊颈和胆囊管由于细,粘膜皱襞又呈螺旋瓣状,故是结石嵌顿的好发部位.

    作者:郁士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血清淀粉酶、淀粉酶同工酶在胰外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血清淀粉酶(Amy)活性增高除出现在胰腺、唾液腺疾病外,还可出现在一些胰外疾病,如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肠道梗阻、胆道疾患、异位妊娠破裂、急性阑尾炎等疾病中,原因之一就是这些患病组织含有淀粉酶,在炎症时通过各种途径入血引起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本文对140例胰外疾病血清淀粉酶及其淀粉酶同工酶(即胰型淀粉酶P-和唾液型淀粉酶AmyS-Amy)活性进行了检测,以探讨血清淀粉酶和淀粉酶同工酶在胰外疾病诊断的意义.

    作者:贾立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