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都市青羊区居民伤害2006年哨点监测资料分析

奉雪冬;黄世蓉

关键词:创伤和损伤, 哨点监测
摘要:目的 了解成都市青羊区伤害病例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伤害预防提供线索.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年在成都市青羊区哨点医院就诊的伤害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伤害患者男性多于女性(1.66∶1);平均年龄为31.70±18.88岁;发生时间有一定的集中趋势,20点为高(1 220例,8.63%);发生地点主要是家中(4 410例,31.20%)、公路/街道(3 501例,24.77%);伤害程度多为轻度(10 344例,73.11%);经诊治后多回家休养(10 532例,74.52%);以意外伤害为主(12 309例,87.09%);受伤部位的前3位分别为头部(5 140例,36.37%)、上肢(3 390例,23.98%)和下肢(2 476例,17.52%);伤害的前3位原因分别为跌倒/坠落(4 289例,30.35%)、机动车车祸(2 178例,15.41%)和钝器伤(1 955例,13.81%).结论 伤害严重影响成都市青羊区劳动力人群的健康,应加强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艾滋病病人自杀意念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艾滋病人自杀意念的发生率,探讨艾滋病人产生自杀意念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 选择3个艾滋病项目县中能随访到的175名艾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用自制的艾滋病人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生活经历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家庭功能量表(APGAR)、生命质量量表对目标人群进行调查.结果 过去曾有过自杀行为的有12人(占6.9%),其中有6人(50.0%)自杀的主要目的是解脱痛苦;有62人(35.4%)曾想过自杀或故意伤害自己;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生活质量和抑郁程度与是否产生自杀行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杀意念的产生与性别、配偶感染HIV的情况、家庭功能和抑郁程度因素有关.结论 艾滋病人自杀意念的产生是多种社会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改善艾滋病人抑郁程度和家庭功能状况是降低艾滋病人自杀意念率和自杀行为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者:吴红燕;孙业桓;张秀军;张泽坤;曹红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辽宁省城乡居民伤害流行特征研究

    目的 了解辽宁省城乡居民伤害发生水平与愈后特征,为伤害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基本信息.方法 采用多级抽样方法,对辽宁省3市3县18 583名居民过去1 a中的伤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伤害发生率为19.16%,标化率为18.86%,农村(22.28%)明显高于城市(15.19%).伤害类型前5位依次为锐器割刺伤(7.67%)、跌倒(3.55%)、撞击挤压伤(2.04%)、机动车交通事故(1.24%)和运动伤(1.20%),每例伤害平均失能时间为12.57 d,伤害治疗率农村高于城市,致残率城市高于农村.结论 辽宁省每年约1/5居民发生伤害,致残率为0.84%,急需开展有针对性的伤害防控工作.

    作者:那军;于传友;富增国;于全福;杨晓丽;张淑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实验室化验值正常范围标化方法探讨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多中心临床试验均使用中心实验室进行实验室指标的检测,可大大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1].但我国由于经费、标本储存等诸多原因,大多数临床试验实验室指标的评价不能采用国际通用的中心实验室,而代之以在每个临床单位各自的实验室进行.而各中心可能由于测试仪器、试剂以及化验值正常范围不同,以至对化验结果不能进行统一的定量评价,为终的临床试验数据分析带来了很大问题[2].

    作者:贾宣;成小如;王杨;李卫;李一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校外青少年的艾滋病高危行为及其社会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校外青少年与艾滋病相关的高危行为及其社会影响因素,为在校外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自填问卷,于2005年10月调查辽宁省鞍山市从事餐饮、娱乐、服务工作和社区无业/待业的校外青少年584人.结果 校外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率为42.6%,男性(62.3%)高于女性(37.7%),其中31.6%的人很少或从不使用安全套,近一次性行为中51.2%的人未使用安全套;28.2%的调查对象曾发生过性交易.22人(3.8%)使用过摇头丸、K粉等毒品,使用过毒品者性行为、性交易发生率高于未使用过毒品者.艾滋病知识水平以及对艾滋病易感性的认知影响校外青少年安全套使用频率.结论 校外青少年存在不安全性行为、毒品使用等艾滋病高危行为,增加其对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改善其不安全性行为.

    作者:胡虹;陈磊;常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河南省城市伤害哨点监测资料描述性分析

    目的 了解河南省医院急诊为基础的伤害事件的发生数量及特征,探索伤害哨点医院监测模式,为伤害预防与控制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3家综合性医院作为哨点医院(其中2家为三级医院,1家为二级医院),采用统一标准,对在2004年1月~12月在哨点医院首次就诊并被诊断为某种伤害的病例进行统一监测.结果 1 a内共报告有效病例6 948例,其中男女比例为2.3:1,66.1%的伤害病例年龄在15~44岁,职业构成中工人占31.9%.伤害发生主要原因依次为钝器伤(28.1%),交通伤害(23.0%),跌落(18.3%),刺伤(10.3%)和中毒(6.5%);发生地点前3位依次为公路/街道(37.9%)、家中(23.4%)、工作场所(22.6%);伤害性质以浅表损伤居首位(28.7%),其次为开放性伤口(25.1%),再次为骨折(16.3%);以非故意伤害(70.7%)及轻度伤害(53.4%)为主;伤害发生时的活动,工作占27.2%.结论 青壮年人群的交通伤害和职业伤害及老年人的跌落伤害为干预重点;加强安全生产保障措施,完善交通安全管理,改善社区和家庭环境是主要的预防措施.

    作者:周刚;张书岭;李爱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疾病的疗效随访观察

    关节镜技术在临床医学上已被广泛采用,尤其在骨外科关节疾病的内部结构的认识、识别、诊断和治疗方面.从1934年首次报告采用关节镜治疗退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开始,已形成利用关节镜技术对肩、肘、膝、踝、髋等关节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本文着重对关节镜治疗的膝关节疾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为指导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疾病提供临床资料.

    作者:高新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我国医疗机构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性调查分析

    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质量直接影响着传染病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监测信息的深入分析和利用,以及早期识别传染病爆发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郭青;施小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广州市常住居民吸烟现状调查

    吸烟和被动吸烟正在从多个方面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1],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开展控烟工作[2].目前尚无广州市常住居民吸烟状况的研究资料,笔者对广州市不同职业的常住居民进行调查,以期了解广州市城乡居民吸烟、被动吸烟和戒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可行的控烟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茳;马文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克拉玛依市2000~2004年伤害死亡与减寿分析

    伤害是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世界性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是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由伤害造成的残疾及社会经济负担更为惊人[1].

    作者:陈志萍;彭元章;许德民;宋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大连市10690例申请企业医保补助的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调查

    目的 了解2004年大连市参加企业医保补助的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检出情况及其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申请企业医保补助的高血压患者10 690人,收集其临床资料和体检结果,分析流行特征.结果 10 690名高血压患者中视网膜病变检出率为68.36%,脑卒中检出率为61.08%,糖尿病检出率为38.84%,冠心病检出率为11.72%,肾病检出率为11.61%,并发症的发生与性别及病程有关.结论 申请企业医保补助的高血压患者并发症以视网膜病和脑卒中检出率较高,提示高血压患者应重点预防视网膜病变和脑卒中的发生,为该市今后的企业医保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梅华;乔晶;高晓虹;李晓枫;任晓南;宋丹;邹飒枫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香港多伤员车祸的特征分析

    在世界各地,车祸是创伤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在香港不例外,在香港发生的车祸每年约有15 000宗,造成约18 000人伤亡(图1),其中包括约150人死亡及3 000人以上重伤.本研究的目的是收集1999~2004年这5 a车祸资料,将涉及多伤员的车祸情况加以分析,找出这类车祸的风险因素并讨论干预前景.

    作者:邝子宪;胡家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安徽省疟疾发病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目的 建立疟疾发病地理信息系统模型,对疟疾发病情况进行空间分析.方法 收集1950~2005年疟疾发病资料,使用Epi Info 3.3.2软件建立数据库并拟合地理信息系统模型.结果 1970~1999年,疟疾发病率高达到12 156.42/10万,低仅为1.32/10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平均下降速度为27.01%;2000~2005年,疫情出现回升,6年间疟疾发病率平均上升速度61.91%.结论 安徽省疟疾历史上严重流行区在长江以北,重点在沿淮淮北地区;现阶段疟疾高发地区仍然徘徊在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但发病范围可能有所扩大.

    作者:刘永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上海市松江区公共浴室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研究

    1987年国务院颁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以及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上海市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在此之后有较大改观,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逐步增强.

    作者:张战赛;高金莲;赵艳芳;刘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呼伦贝尔市1956~2005年流行性出血热监测报告

    呼伦贝尔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东经115°30'-126°04',北纬47°05'-53°20',总面积25.3万km2.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部和南部同蒙古国交界.

    作者:刘侃儒;洪丽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河北省2005年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病原学监测分析

    2005年河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合格实验室的要求,完成456例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脊灰病毒学监测工作.为总结经验,更有效对发挥脊灰病毒学监测作用,现将2005年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陈玫;郭玉;张振国;宋慧军;张晓晔;张俊棉;刘燕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应急心理干预探讨

    大工业的发展带来的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导致的事故后果常常可以和战争相提并论[1,2],其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恐慌和应急时产生的心理危机已经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并逐渐被人们重视.

    作者:邢娟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清原县居民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2000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研究显示,伤害占全球死亡的9%,占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的12%,中国是世界上伤害死亡率和DALY高的国家之一[1].

    作者:于传友;于丽娅;张希新;王丽;孙玉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3622例道路交通伤害住院患者的疗效和转归分析

    目的 找出影响道路交通伤害住院患者疗效和转归的因素,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某综合医院1999~2004年间所有道路交通伤害住院患者的病案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诊断分类,对近2 a部分患者进行随访核实病历资料,建立数据库,进行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结果 院前时间在10 h以内、车祸发生在城市、村镇交通区为治愈的有利因素;面部损伤不是危险性因素;酒后驾车、锐器伤、钝器伤、曾受伤害均为治愈的不利因素;钝器伤、曾受伤害、曾于半年前受伤害均为住院死亡的危险性因素.结论 道路交通伤害对城乡居民的健康危害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受伤者的生活质量,应通过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开展健康教育等措施,防制伤害的发生.

    作者:李悫;李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公众对HIV感染的性伴通知意愿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性伴通知是指调查性病患者的性接触史,采用某种方法通知其性伴,使性伴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1].我国关于性伴通知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对湖北省随州市的一般人群进行调查,以了解该地区一般人群对HIV感染者的性伴通知现状、通知意愿及影响因素等.

    作者:许珊丹;朱长才;曾婧;张玲;吴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学生院外应急救护能力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密度的增加,交通事故、暴力事件及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愈来愈常见,自然灾害也愈来愈频发,致残的事件逐年上升,创伤已成为常常威胁人体生命的主要因素,创伤救护也已成为应急救护重要的内容之一.

    作者:马可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