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合并心脏病161例临床分析

夏敏;徐爱群

关键词:妊娠, 心脏病疾病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对母儿预后的影响. 方法对我院1992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161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检出率为45.7/万(161/35 240),后5年检出率62.0/万,较前5年检出率30.0/万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2)先天性心脏病常见,占42.9 %(69/161),其次是风湿性心脏病,占 21.7 %(35/161) ,心律失常占第三位,为16.2 %(26/161);(3)阴道分娩占32.5 %(52/160),剖宫产占67.5 %(108/160),剖宫产组心功能明显差于阴道分娩组(P<0.05);(4)心脏病组的孕产妇死亡率3.1 %及围生儿死亡率7.5 %均高于非心脏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心脏病患者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非心脏病者(P<0.05). 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仍是产科一种严重合并症,需要严密监护、认真处理.9 %(69/161),其次是风湿性心脏病,占 21.7 %(35/161) ,心律失常占第三位,为16.2 %(26/161);(3)阴道分娩占32.5 %(52/160),剖宫产占67.5 %(108/160),剖宫产组心功能明显差于阴道分娩组(P<0.05);(4)心脏病组的孕产妇死亡率3.1 %及围生儿死亡率7.5 %均高于非心脏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心脏病患者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非心脏病者(P<0.05). 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仍是产科一种严重合并症,需要严密监护、认真处理.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同胞兄弟同患Klinefelter综合征

    先证者男,33岁,结婚4年不育就诊.体格检查:体型瘦长,身高1.81 m,姿态似女性,四肢细长,肩部较窄,骨盆类似女性,皮下脂肪多,肌肉不发达,皮肤细腻.男性第二性征发育差,平日少语,声音细高,喉结不明显,胡须及体毛稀疏,乳房轻度发育,阴毛呈女性分布,睾丸小而硬,性欲低下,精液分析无精子.细胞遗传学检查:外周血常规培养,G显带,计数30个分裂相,分析5个核型,核型为47,XXY,诊断为克氏综合征.

    作者:顾菊萍;张振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不良围生结局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不良围生结局及相关因素. 方法通过对150例ICP患者胎儿电子监测(NST)、脐血流(S/D)、胆汁酸、肝酶、胆红素及围生儿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ICP患者NST、S/D与围生儿结局无明显关系,胆汁酸水平升高4倍以上者早产率明显增加,胆酸与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超过100 U/L)水平升高者羊水粪染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增加,胆酸与胆红素水平升高者围生儿死亡率增加. 结论 ICP患者不良围生结局的预测应综合多项检测结果分析,一旦有不良倾向,应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改善围生儿预后.

    作者:刘凌芝;李丽君;李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卫生部就免费开展婚前保健咨询和指导发出通知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人正常宫颈鳞状上皮基因表达模式的研究

    目的研究人正常宫颈鳞状上皮基因表达模式.方法应用基因表达系统性分析方法(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SAGE)建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基因表达的SAGE文库.结果经SAGE分析获得20 880个特异标签,从中得到2 935个特异基因信息,93.6 %基因呈低表达,其余6.4 %基为呈中、高表达.结论宫颈的鳞状上皮细胞中有众多的基因表达,其中绝大多数基因呈低表达,只有为数很少的基因呈高表达,对今后宫颈癌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康宏伟;耿力;赵玲;韩劲松;郭红燕;张璐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第15届国际艾滋病大会

    作者:心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体表超声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体表超声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2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采用心脏超声治疗机治疗,对2组病人在体温恢复时间、硬肿消退时间、住院天数、治疗前后血小板、血糖、尿素氮、二氧化碳结合力、心电图、医技检验指标方面进行比较,借以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在治疗后心电图2组均有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实验室检查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 WTBZ〗;体温恢复时间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25.5,P>0.05);轻、中度硬肿消退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住院天数治疗组平均为(9.5±3.3) d,对照组为(13.6±4.5) d,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有效率高达 90.0 %(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63.3 %(19/30),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体表超声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操作简单、无痛苦、无副作用、疗效高、经济方便的新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耿秀娟;李海永;孟宪芳;王晓静;巩德强;蒋宝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期妊娠引产硬膜外自控镇痛

    目的研究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孕妇的影响. 方法将1 02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除不给PCEA外,其它产科处理措施与观察组相同.观察比较2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 结果观察组的Mulleet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PCEA用于引产镇痛产程时间短,对孕妇无不良影响,是一种理想的引产镇痛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亚丽;张秀玲;孟亚丽;刘培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981~2000年前置胎盘发生率变化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发生率的变化,分析其发生原因并寻求防治对策. 方法以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年间分娩的601例前置胎盘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前置胎盘发生率为11.6 ‰(601/51 595 ).中央性前置胎盘孕次、产次、人流清宫次数高于部分性和边缘性,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前置胎盘组孕次、产次、人流清宫次和人流清宫史多于正常位置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中央性前置胎盘发生的构成比近15年明显上升(P<0.001). 结论人流和清宫次数的增加可能是当前前置胎盘发生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作者:易念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生育健康社会科学研究视角与出生人口性别比

    近,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要把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问题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大事之一,为女孩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平衡.同时,在一些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省份和地区 ,集中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共同关注和解决这个问题(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讯).本文试图从生育健康社会科学研究的视角,结合文献回顾,分析和研究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现状及干预措施.

    作者:陈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卫生部号召坚决制止母乳代用品的违规促销活动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卫生部启动新周期降消项目

    作者:心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胚胎着床机制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人工流产术连续3次漏吸1例报告

    患者 29岁,孕2产1, 因停经40 d到当地卫生院检查诊为宫内孕并行人工流产术,术后第8天恶心呕吐早孕反应未消失到当地计生服务站复查,经B超检查诊断宫内孕,即施行人工流产术,术毕经B超复查孕囊仍完整无损,再在B超监视下行人工流产术未成功,特转县计划生育指导站求治.

    作者:杨银钊;龚登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美国德克萨斯州A&M大学专家来京考察

    作者:李智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热性惊厥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热性惊厥(febrile convulsions,FC或febrile seizu res,FS)是小儿时期因体温升高诱发的一种特殊的癫痫综合征,约5 %~6 %的小儿发生过热性惊厥.尽管多数患儿呈良性经过,但约3 %的患儿可在以后转变成无热惊厥(癫痫)[1].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免疫炎症过程、细胞因子反应和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在热性惊厥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热性惊厥及很多癫痫综合征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但多年来对FC的遗传方式研究结论不一,近年来国内外对FC进行了大量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和相关的基因定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作者:陈志越;戚豫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802例高危孕产妇资料分析

    为了对高危妊娠进行科学的管理,掌握围生儿死亡及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确定围生期保健重点,早期筛查、预测高危人群,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本文就我院2002年1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2 425例孕产妇中802例高危孕产妇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高彩凤;丁海霞;刘向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层决策者需提高性别分析能力

    作者:陈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出生缺陷高发区与低发区孕早期妇女叶酸知信行现况比较

    目的了解出生缺陷高发区与低发区孕早期妇女叶酸知信行状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与对比研究,对出生缺陷高发与低发4个地区共1 554名孕早期妇女的叶酸知识的了解情况、服用叶酸增补剂的态度及叶酸增补剂服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出生缺陷高发区孕早期妇女听说过叶酸的比例(农村22.7 %、城市60.7 %)、知道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作用的比例(农村 18.1 %、城市51.5 %) , 低于出生缺陷低发区妇女(农村85.1 %、城市85.6 %;农村、城市 76.1 %);对于叶酸增补剂佳服用时期,高发区农村孕早期妇女知晓率为16.3 %、城市为35.9 %,低于出生缺陷低发区 (农村68.2 %、城市68.8 %);出生缺陷高发区妇女认为有必要服用叶酸增补剂的比例(农村20.4 %、城市50.7 %)远低于出生缺陷低发区(农村76.1 %、城市79.7 %);出生缺陷高发区城市与农村妇女叶酸增补剂服用率仅为8.5 %和31.1 %,低于出生缺陷低发区(农村 63.4 %、城市67.5 %). 结论出生缺陷高发区孕早期妇女叶酸知识缺乏,叶酸增补剂服用率低.应通过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出生缺陷高发区育龄妇女对叶酸的认识和增补率.

    作者:张乐;任爱国;李智文;章斐然;李印忠;翟瑞琴;李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心脏病16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对母儿预后的影响. 方法对我院1992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161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检出率为45.7/万(161/35 240),后5年检出率62.0/万,较前5年检出率30.0/万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2)先天性心脏病常见,占42.9 %(69/161),其次是风湿性心脏病,占 21.7 %(35/161) ,心律失常占第三位,为16.2 %(26/161);(3)阴道分娩占32.5 %(52/160),剖宫产占67.5 %(108/160),剖宫产组心功能明显差于阴道分娩组(P<0.05);(4)心脏病组的孕产妇死亡率3.1 %及围生儿死亡率7.5 %均高于非心脏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心脏病患者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非心脏病者(P<0.05). 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仍是产科一种严重合并症,需要严密监护、认真处理.9 %(69/161),其次是风湿性心脏病,占 21.7 %(35/161) ,心律失常占第三位,为16.2 %(26/161);(3)阴道分娩占32.5 %(52/160),剖宫产占67.5 %(108/160),剖宫产组心功能明显差于阴道分娩组(P<0.05);(4)心脏病组的孕产妇死亡率3.1 %及围生儿死亡率7.5 %均高于非心脏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心脏病患者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非心脏病者(P<0.05). 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仍是产科一种严重合并症,需要严密监护、认真处理.

    作者:夏敏;徐爱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湖南面临三大生育健康难题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育生优育;中国优生优育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