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集束化干预策略对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 呼吸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杨璐丹;谢曼英;叶海连;余幸儿;林慧绒

关键词: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集束化干预, 呼吸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对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舒适护理、基础护理、气道管理、并发症预防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呼吸功能、主要治疗指标、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用力呼气量、肺活量、潮气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气道峰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口鼻黏膜损伤、声带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集束化干预策略有助于改善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全髋置换术与内固定手术骨折患者情绪特点分析 及临床心理护理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全髋置换术与内固定手术骨折患者情绪特点及临床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该院行全髋置换术与内固定手术的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行全髋置换术与内固定手术的骨折患者实施临床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建立起治愈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宁;王明燕;丛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产前与产后不同阶段初产妇产母角色认同、心理状况及 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产前与产后不同阶段初产妇产母角色认同、心理状况及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 将171例于本院进行产褥期检查的初产妇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并比较产前与产后不同阶段初产妇产母角色认同、心理状况及自我效能评分.结果 产前、产后1周及产褥期初产妇SAS、SDS评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前、产后1周及产褥期初产妇产母角色认同各维度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前、产后1周及产褥期初产妇自我效能得分分别为(25.91±4.25)分、(27.34±6.46)分、(28.83±7.71)分,不同阶段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初产妇产母角色认同与心理状况呈负相关(r=-0.574,P<0.05),初产妇心理状况与自我效能呈负相关(r=-0.612,P<0.05),初产妇产母角色认同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r=0.703,P<0.05).结论 随着初产妇随分娩事件增进,产母角色认同程度增加,心理状况改善明显,自我效能水平明显提高.

    作者:周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偏头痛患者的护理措施与实践效果

    目的 探讨偏头痛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与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的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及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头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 、精神状况、近期支持、健康状况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8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式对偏头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陈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膜透析容量超负荷层级对应护理模式应用观察

    目的 对腹膜透析容量超负荷层级对应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择2016年1~8月腹膜透析中心的110例腹膜透析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55例试验组与55例对照组,对照组接受腹透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层级对应式护理模式,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病例干预后护理需求满足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例,重度容量超负荷患者纠正时间、护理平均用时显著低于对照组,轻中度容量超负荷患者及时发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腹膜透析患者中应用容量超负荷层级对应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腹透患者容量管理护理需求满足度和容量管理效果,节省护理时间.

    作者:曾金萍;姚嘉萍;吴丹丹;张红娣;黄仲良;白建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早期康复护理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 和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改善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于该院神经外科接受颅内血肿清除术的102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2例HICH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各51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术后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昏迷程度﹝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分变化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GCS评分、MBI评分、SIS评分均升高,且康复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康复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不仅能有效改善HICH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康复有利.

    作者:师惠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临床效果、心理状态及 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临床效果、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确诊为肺结核并咯血患者84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全程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研究组DLQ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进行全程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治疗后DLQI评分显著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永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理评估及干预对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评估及干预对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评估及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患者的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压疮、非计划性拔管、低血糖、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评估及干预能够提高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陈丽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个性化护理对脑肿瘤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脑肿瘤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的70例脑肿瘤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脑肿瘤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急诊快捷护理路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的效果

    目的 探讨急诊快捷护理路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救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110例实施常规急救护理;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救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150例采用急诊快捷护理路径.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绿色通道停留时间,相关辅助检查抽血送检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早期病死率等指标.结果 实施前急诊快捷护理路径抽血送检时间、绿色通道停留时间及入院至溶栓(DNT时间)与实施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急诊快捷护理路径后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实施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急诊快捷护理路径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急诊快捷护理路径后患者的早期病死率显著低于实施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急诊快捷护理路径救治能明显缩短绿色通道停留时间,从而缩短DNT时间,使患者在短的时间得到溶栓治疗,提高了血管再通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早期病死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有积极意义.

    作者:唐玉清;王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信息支持协同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信息支持协同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NICU收治的早产儿11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早产儿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早产儿在此基础上实施信息支持协同护理干预,出院后定期返院复查评估.结果 干预组早产儿母亲发育支持知识技能优于对照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6、12月龄随访,干预组早产儿身长、头围、体质量高于对照组早产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早产儿发育商高于对照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早产儿脑瘫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息支持协同护理能促进早产儿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改善其预后,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

    作者:刘红;王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集束化护理对ICU气管插管患者预防非计划拔管的作用

    目的 在循证基础上采用集束化的护理措施,探索其预防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住612例气管插管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住665例气管插管患者使用集束化护理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拔管发生密度和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非计划拔管的发生密度由0.2例/百导管日下降为0.05例/百导管日,发生率由1.63%下降为0.45%.结论 对ICU气管插管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可以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的发生.

    作者:顾丽华;戴月琴;沈梅芬;梅彬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规范化管理对胃癌患者术后经鼻空肠营养管肠内 营养的应用效果

    目的 对该院收治的胃癌术后经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患者进行分析,探讨规范化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术后行经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营养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规范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患者护理前后的营养状态、免疫功能进行调查,并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腰围及体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腰围及体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中转铁蛋白、血红蛋白、总白蛋白、白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血中CD3+、CD4+水平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中CD4+/CD8+水平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中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泻、反流呕吐致误吸及腹胀腹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胃癌患者术后采用规范化管理经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艳颖;李文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靶细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细胞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在该院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出院指导;选取2016年1~12月在该院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通过微信交流群、微信公众号等对患者进行出院延续性护理.结果 比较两组间遵医嘱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的不同情况,发现观察组遵医嘱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总体得到改善,且对护理满意度较高.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出院患者的遵医嘱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降低护理成本,有助于医患双赢.

    作者:占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认知行为干预改善Ⅱ度烧伤患者预后的运用价值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改善Ⅱ度烧伤患者预后的运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Ⅱ度烧伤患者共9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并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在术后2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79,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9,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Ⅱ度烧伤患者提供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更好地改善预后,值得临床运用.

    作者:叶梅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重症监护患者临床效果 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重症监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重症监护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采用格拉斯哥等级评分法(GCS)对患者意识受损程度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采用长海痛尺数字疼痛量表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情况,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两周后两组患者意识受损程度得到有效改善,实验组的格拉斯哥等级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重症监护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明显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重症监护患者的意识受损程度,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周雪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行剖宫产的产妇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一体化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及负性情绪.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母乳喂养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提高母乳喂养率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改善产妇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晨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浮动肘关节损伤患者围术期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浮动肘关节损伤患者围术期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选取32例浮动肘关节损伤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6例.其中实验组在围术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在围术期实行专科护理.结果 对照组治愈6例、基本治愈5例、好转5例;通过采用正确的专科护理,结合有特色的中医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实验组治愈13例、基本治愈2例、好转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确的专科护理和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护理有利于提高肘关节损伤患者的治愈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英;王小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反思性学习对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知识、 态度及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反思性学习对中青年2型糖尿病(T2 DM)患者饮食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3月该院内分泌代谢科的中青年T2 DM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组,2016年10~12月入院的56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1~3月入院的52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饮食干预方法,实验组采用反思性学习模式的糖尿病饮食干预方法,比较两组干预后3个月糖尿病饮食自我管理量表中知识维度、态度维度、行为维度各维度得分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饮食自我管理量表中知识维度、态度维度、行为维度各维度得分均显著提高,FPG、2hPG、HbA1c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实验组糖尿病饮食自我管理量表中的知识维度、态度维度、行为维度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FPG、2hPG、HbA1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思性学习可以有效提高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饮食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健康饮食行为,改善血糖控制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巧艳;尹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知信行模式对宫颈癌术后留置尿管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知信行模式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留置尿管的影响.方法 行宫颈癌根治术、术后留置尿管的70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知信行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遵医行为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的知信行调查表中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知信行调查表中各维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膀胱刺激征发生率、尿管见结晶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知信行模式对宫颈癌术后留置尿管患者实施干预,能够加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医嘱行为依从率,减少尿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旷双红;何玉珍;陈然;邓小云;邹爱萍;陈芙蓉;程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叙事护理在胃肠道术后患者抬臀及踝泵运动依从性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在胃肠道术后患者抬臀及踝泵运动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患者抬臀及踝泵运动依从性、胃肠道恢复、并发症的发生及对护士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依从性高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DVT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护士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叙事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术后抬臀及踝泵运动的依从性,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沈跃兰;徐慧;于秀娟;张玲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