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雪飞;张丽芬
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s,RSA)被定义为与同一性伴侣发生连续3次或3次以上在妊娠24周前的流产.而现在国际上将2次或2次以上发生在妊娠20周之前的妊娠产物或胎儿丢失(体重<500g)称为复发性流产(RSA).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育龄妇女中1%-5%经历过反复自然流产.现就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冯晓玲;陈璐;赵颜;王磊;邹晓庆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氟西汀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及住院95人患FD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以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加用氟西汀口服治疗.结果 治疗8周后统计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氟西汀与多潘立酮联合使用可提高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减少复发率.
作者:赵天海;田明顺;王金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中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轻微、散光轻、术后视力恢复快,易于操作,费用低廉,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三叉神经由于位置深,分支多,制作难度较大,本文从材料,制作方法和体会等方面介绍了制作三叉神经标本的一些体会.
作者:郜飞;史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双源CT在隐匿性肋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有明确外伤史,临床怀疑肋骨骨折而X线检查未发现明确骨折病例的影像资料,采用原始薄层轴住图像结合MPR、MIP、VR后处理技术进行肋骨重建、分析.结果 27例患者中,骨折位于第1、2肋5例,胸肋关节处4例,腋中线处7例,后肋近肋椎关节处5例,膈下肋骨3例,肋软骨3例.同时合并有其他骨及胸腹部脏器损伤.结论 双源CT扫描得到的原始薄层轴位图像与多种重建图像相结合能对隐匿性肋骨骨折准确诊断,明显优于X线平片,是肋骨隐匿性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鲍红梅;苏雷娟;刘帆;李运奇;毛亚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0月本院分离的125株铜绿假单胞菌(PA)在医院感染中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PA的培养与分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20E鉴定卡进行细菌的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25株PA,44株分布于重症监护室(ICU),占35.2%,23株分布于呼吸科,占18.4%,以疾液标本多.PA对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头孢吡肟、氨曲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PA是医院病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且在抗生素治疗中极易变异,产生多重耐药,临床上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莫清江;赵峰;汪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踝臂脉搏波速度(baPWV)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2011年来我院健康体检的941人为研究对象,全部受检者控制饮食后在清晨空腹安静状态下采静脉血检测UA、血糖(Glu)、血脂,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同时采集既往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病史;采用身高体重电子测量仪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通过肢体动脉检测仪获得踝臂脉搏波速度(baPWV),对该人群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踝臂脉搏波速度(baPWV)、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BMI等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组年龄、BMI、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LDL、血尿酸水平均高于正常血压组,而HDL却低于正常血压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的baPWV均值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男性组与女性组比较收缩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年龄、舒张压无明显差异(P>0.05).男性组baPWV值虽稍高于女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级别的高血压患者的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级别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baPWV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与正常血压组在各项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高血压患者的baPWV值较正常血压组明显增高,PWV可作为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改变的检测指标之一.不同级别的高血压患者baPWV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血压水平越高,对动脉弹性影响越大.
作者:高楠楠;孙鑫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系统护理观察动脉粥样硬化伴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痛患者劲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斑块,血脂TC、TG、LDL-C、HDL-C的改善情况.方法 采用ATL3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劲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斑块,同期检侧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评价动脉粥样硬化伴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痛患者采用系统护理(行为、饮食、心理)后,病情改善状况.结果 动脉粥样硬化伴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护理前后劲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内膜斑块消退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护理前后血脂变化的比较,TC、TG、LDL-C、HDL-C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通过行为、饮食、心理调理,可改善劲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斑块的大小以及血TC、TG、HDL-C、LDL-C水平.
作者:李金梅;李莲萍;毛祚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血小板生成素(TPO)对人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DAMI)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巨核细胞,将不同浓度TPO加入细胞培养液,CCK-8法检测TPO佳刺激浓度;培养液中加入TPO,台盼蓝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巨核细胞乙酰胆碱脂酶染色检测细胞集落.流式细胞仪检测巨核细胞CD4l表达,结果 TPO浓度为250ng/ml时刺激作用明显.培养液中加入TPO后,巨核细胞集落计数、CD4l表达均明显增加.结论 TPO促进体外巨核细胞增殖、分化.
作者:徐敏;武希润;王慧纬;刘筱薇;王晶芳;王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联合疗法治疗消化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间入院治疗的10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奥美拉唑(奥克)、克拉霉素250mg、甲硝唑200mg进行联合治疗;B组采用奥美拉唑(洛赛克)、克拉霉素、甲硝唑200mg进行联合治疗;C组采用雷贝拉唑10mg、克拉霉素250mg、甲硝唑200mg进行联合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组34例患者中,症状消失率为94.12%,症状缓解率为97.06%,总有效率为94.12%,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其他方法相比较,运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的联合治疗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较好.
作者:赵春林;李仙琼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PFN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术中克氏针撬拨、临时固定的应用.方法 2004年6月-2011年10月,治疗3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19例,女15例,年龄69-88岁,平均75岁,85%合并内科疾病.所有患者均为股骨单侧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手术间隔为1-7d,平均4.5d,均行PFN治疗,且不同程度行采取克氏针临时固定技术,术后3d,第1、2、6、9个月随访,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拍摄髋关节正侧位,临床疗效评价采用Harris碗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 34例患者手术时间40-90min,平均50min,术中出血量100ml-200ml,平均150ml,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随访,术后未出现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及断钉等并发症,2例发现防旋螺钉穿出股骨头进入髋关节,1例加压螺钉滑出.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卒为89%.结论 PFN治疗复杂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优点多,并发症少,手术过程中克氏针撬拨、临时固定技术对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良好的辅助手术效果,提高手术速度,节约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
作者:贾文杰;杨占辉;史宏伟;郭恒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用治疗小儿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5例颌面部血管瘤患儿采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及利多卡因进行瘤体多点腔内注射治疗,注射后至瘤体表面皮肤或黏膜变白,用无菌棉球按压针孔2-3min,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患儿临床疗效、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结果 45例患儿中,治愈34例(75,56%),基本治愈8例(17.77%),有效3例(6.67%),总有效率为100%,随访1年后患儿均未见血管瘤复发.结论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颌面部血管瘤临床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微创,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宏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血清胱抑素C(Cyc-C)、尿微量白蛋白(mALB)浓度在早期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汤阴县人民医院肾病科确诊为肾功能损伤患者74例,同期选择在本院健康体检的年龄相当正常人6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清Cyc-C、尿素氯(Urea)、血肌酐(Scr)及mALB浓度,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 肾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正常和肾功能代偿期血清Cyc-C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肾功能失代偿期及肾功能衰竭期血清Cyc-C、Urea、Scr及mALB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血清Cyc-C与Ccr呈负性相关(P<0.001);肾病患者血清Cyc-C及尿mALB单项检测阳性率高于Scr及mALB;多项联合检测能提高肾病的早期诊断.结论 肾病早期血清Cyc-C能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及肾功能的变化,血清Cyc-C和mALB联合检测能提高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性,对早期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丹丹;王晶;王丽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初步探讨磁共振显微线圈(microscpy coil,MC)MR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在颞颌关节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优化后的PDWI序列分别用显微线圈和头颈联合线圈颞颌下关节扫描,分别对23名正常志愿者双侧颞颌下关节闭口位磁共振成像,并由3名高年资医师分别对两组线圈图像进行解剖结构的显示进行评分.结果 显微线圈在对颞颌下关节盘、关节窝、髁突骨质形态、关节间隙、盘周组织、翼外肌显示具有一定优势(P<0.001);头颈联合线圈较利于外耳道及乳突结构解剖形态显示较好,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化后的PDWI序列在显微线圈成像能较好显示颞颌下关节解剖细节,获得高空间分辨力的优质图像.高分辨MR显微成像技术的应用,能提高颞颌下关节解剖精细结构的显示能力,从而提高诊断.
作者:梁联保;苏欢欢;马晓芬;李黎明;文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伤痛宁胶囊中延胡素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ikma Diamonsil C18柱,以甲醇-0.1%磷酸(55:4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0nm.结果 延胡素乙素的线性范围为0.1150-0.6900μg;平均回收率为99.74%,RSD为0.7%(n=9).结论 所用方法测定样品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伤痛宁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罗黎霞;赵子剑;赵紫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前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Ki67作为一种与增殖细胞相关的核抗原,被公认为是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较为准确、可靠、理想的标记物.期望通过对Ki67与一些常见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能为我们今后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马志君;吉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观察卵巢功能围早衰患者血清白介素(IL-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卵巢早衰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39例卵巢围早衰患者及20例健康妇女血浆IL-2和TNF-α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围早衰组IL-2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围早衰组TNF-α低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和肿瘤坏死因子改变相关的免疫因素可能是卵巢早衰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丽霞;杨柳明;黄晓利;赵燕;梁晓云;林青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局部脑葡萄糖代谢减低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2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脑氧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F-FDG PET显像)与头部CT所见的低密度病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局部脑葡萄糖代谢减低与临床症状、体征相关,局部脑葡萄糖代谢减低部位较CT所示的病灶少.结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18F-FDG PET显像)可以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较头部CT所示病灶的临床相关性更好.
作者:刘建祥;万志方;张俊安;何小燕;陈俊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益生菌DNA对卵清蛋白(OVA)诱发的变应性鼻炎疗效的动物模型研究.方法 培养益生菌,提取DNA,取6-8周Balb/c小鼠OVA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益生菌DNA滴鼻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5只.用已提取的益生菌DNA液滴鼻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代替.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gE及IL-4,IL-10,IFN-γ,IFN-γ/IL-4.结果 益生菌DNA滴鼻组Ig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益生菌DNA鼻组IL-10,IFN-γ,IL-4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FN-γ/IL-4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生菌DNA干预治疗通过调整模型动物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对变应性鼻炎起一定防治作用.
作者:张黎燕;刘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奥曲肽Octreotide(OA)玻璃体腔内注射对正常兔眼视网膜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的成年有色素兔32只,每组8只8眼,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右眼为实验眼,玻璃体腔分别注射OA0.2mg/0.1ml、0.4mg/0.1ml、0.8mg/0.1ml和0.1ml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注药前及注药后1、2、4周分别对所有实验动物进行眼压、裂隙灯、眼底及ERG检查,注药后4周,摘除眼球行光镜和电镜观察视网膜的组织结构.结果 实验组及对照组均未见眼前节和眼底异常,光镜及电镜下视网膜组织结构均未见明显异常,注药后1周ERG波幅轻度下降,各剂量组的下降幅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到观察期末b波波幅恢复到给药前水平.结论 正常兔眼玻璃体腔注射OA≤0.8mg/0.1m1是相对安全的.
作者:焦小丽;李双农;郭乾乾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