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功能围早衰患者血清IL-2和TNF-α变化的临床研究

陈丽霞;杨柳明;黄晓利;赵燕;梁晓云;林青梅

关键词:卵巢早衰, 细胞因子, 白介素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卵巢功能围早衰患者血清白介素(IL-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卵巢早衰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39例卵巢围早衰患者及20例健康妇女血浆IL-2和TNF-α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围早衰组IL-2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围早衰组TNF-α低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和肿瘤坏死因子改变相关的免疫因素可能是卵巢早衰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海藻酸钠立体培养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力学特性研究

    目的 运用微管吸吮技术对海藻酸钠培养的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力学特性进行定量分析,为软骨组织工程中相关力学因素的研究提供相应的技术参数并为终利用组织工程治疗软骨损伤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 2月龄新西兰白兔6只,无菌条件下分离其双膝关节,以培养液配制的0.4%Protease酶、0.025%Ⅱ型胶原酶顺序消化兔软骨分离细胞,以4×106/ml浓度与海藻酸钠混合,通过硅胶盘模制成圆形柱状细胞盘(25μl/个),CaCl2溶液中凝胶化5min,DMEM/F12无血清培养基加20%FBS(fatalbloodsolution)于6孔培养板中培养.于1、2、4周取出细胞盘,采用微管吸吮技术结合半无限体模型分析软骨细胞的力学特性(瞬时模量E0、平衡模量E∞、表现黏性μ).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1、2、4周软骨细胞的凋亡.结果 1、2、4周软骨细胞两两相比软骨细胞的早期凋亡和活细胞比较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培养的软骨细胞黏弹性明显低于1周和2周(P<0.05),1周与2周之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4周软骨细胞表现均为典型的黏弹性固体蠕变特征.结论 通过微管吸吮力学测量海藻酸钠立体培养软骨细胞的力学特性相对较稳定,适合作为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种子细胞.

    作者:郭振业;卫小春;曹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帕瑞昔布预处理对切口痛大鼠皮质醇及血糖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预处理对切口痛大鼠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n=12):完全空白对照组(K)、切口痛模型组(F)、帕瑞昔布预处理组(Y),其中,Y组再各分为术后2、8、24h3个亚组,每亚组12只.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血清皮质醇浓度,应用血糖仪测定血糖浓度.结果 与K组比较,F组、Y8h组、Y24h组皮质醇浓度及血糖浓度明显升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Y2h组比较,F组、Y8h、Y24h组皮质醇浓度及血糖浓度明显升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Y2h组与K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Y2h组与F组、Y24h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Y2h组比较,Y8h组皮质醇浓度及血糖浓度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瑞昔布对切口痛大鼠应激反应有影响.

    作者:王敬轩;程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系统护理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脂质水平及斑块消退的影响

    目的 通过系统护理观察动脉粥样硬化伴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痛患者劲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斑块,血脂TC、TG、LDL-C、HDL-C的改善情况.方法 采用ATL3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劲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斑块,同期检侧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评价动脉粥样硬化伴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痛患者采用系统护理(行为、饮食、心理)后,病情改善状况.结果 动脉粥样硬化伴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护理前后劲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内膜斑块消退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护理前后血脂变化的比较,TC、TG、LDL-C、HDL-C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通过行为、饮食、心理调理,可改善劲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斑块的大小以及血TC、TG、HDL-C、LDL-C水平.

    作者:李金梅;李莲萍;毛祚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ATD对Graves病患者甲状腺24小时摄131Ⅰ率及131Ⅰ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抗甲状腺药物(antlthyrold drugs,ATD)停药时间对Graves病患者甲状腺24小时摄131Ⅰ率(24-h RAIU)及131Ⅰ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266例Graves病患者分为3组,未服药组60例,他巴唑组(MMI)137例,丙基硫氧嘧啶组(PTU 组)69例.用药组按131Ⅰ治疗前停药时间分为3-7d组、8-14d组、15-30d组.所有患者131Ⅰ治疗前进行甲状腺RAIU及FT3、FT4的测定,131Ⅰ治疗后随访6-24个月.结果 MMI组和PTU组各停药时间段24-h RAIU与未服药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FT3及FT4值均低于未服药组(P<0.001).MMI各停药时间组及停用PTU 8-30d者131Ⅰ疗一次治愈率与未服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停用PTU 3-7d组其治愈率明显低于未服药组(P<0.05).结论 131Ⅰ治疗前停用ATD至少3-7d甲状腺24-h RAIU已明显升高,FT3及FT4水平仍然较低,是适合131Ⅰ治疗的佳停药时间.131Ⅰ疗前应用PTU会降低131Ⅰ治疗疗效,MMI对131Ⅰ疗效果影响不大.建议对131Ⅰ疗前服用PTU的Graves病患者停药时间较短时应考虑增加131Ⅰ的治疗剂量.

    作者:牛荣;王建锋;耿会霞;刘晔;晋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显微线圈在颞颌关节的应用价值的初步研究

    目的 初步探讨磁共振显微线圈(microscpy coil,MC)MR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在颞颌关节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优化后的PDWI序列分别用显微线圈和头颈联合线圈颞颌下关节扫描,分别对23名正常志愿者双侧颞颌下关节闭口位磁共振成像,并由3名高年资医师分别对两组线圈图像进行解剖结构的显示进行评分.结果 显微线圈在对颞颌下关节盘、关节窝、髁突骨质形态、关节间隙、盘周组织、翼外肌显示具有一定优势(P<0.001);头颈联合线圈较利于外耳道及乳突结构解剖形态显示较好,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化后的PDWI序列在显微线圈成像能较好显示颞颌下关节解剖细节,获得高空间分辨力的优质图像.高分辨MR显微成像技术的应用,能提高颞颌下关节解剖精细结构的显示能力,从而提高诊断.

    作者:梁联保;苏欢欢;马晓芬;李黎明;文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及对NT-proBNP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NT-proBN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采取随机双盲对照.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美托洛尔2次/d,25mg/次,稳心颗粒3次/d、1包/次,疗程8周;对照组:美托洛尔2次/d、25nag/次,疗程8周.8周后对冠心病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室性期前收缩,NT-proBNP的疗效及毒副作用进行评估.结果 8周后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显效率为60%,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50%和总有效率80%(P<0.01).8周后临床症状改变,治疗组显效60%,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43.33%和总有效率86.67%.8周后NT-proBNP明显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NT-proBNP的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郭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抗幽门螺杆菌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比对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联合疗法治疗消化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间入院治疗的10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奥美拉唑(奥克)、克拉霉素250mg、甲硝唑200mg进行联合治疗;B组采用奥美拉唑(洛赛克)、克拉霉素、甲硝唑200mg进行联合治疗;C组采用雷贝拉唑10mg、克拉霉素250mg、甲硝唑200mg进行联合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组34例患者中,症状消失率为94.12%,症状缓解率为97.06%,总有效率为94.12%,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其他方法相比较,运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的联合治疗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较好.

    作者:赵春林;李仙琼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临床血液灌流常见凝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发生凝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通过对进行血液灌流治疗患者的观察,按照规范操作程序进行预冲,保证血流量、全身肝素化.结果 在本科进行25例、共78次血液灌流治疗中,4例患者发生Ⅰ级及Ⅰ级以上血液灌流凝血10次,其中患者合并肿瘤、糖尿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发生血液灌流凝血的比例明显增高.结论 熟练掌握原理及操作技术与方法,加强责任心,密切观察,是预防凝血发生的基本保障.

    作者:李小卿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011年常熟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常熟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带菌率及抗体水平,为预防和控制流脑的暴发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按流脑监测方案,选择0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39岁、大于40岁共8个年龄组的健康人群,共202人分别进行健康人群带菌调查及人群流脑A群、C群和W135群流脑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采集的健康人群中在15-19岁年龄组检出脑膜炎双球菌(B群)2株,其余均有阴性,202份健康人群带菌率为0.99%;202份血清中流脑A群抗体的阳性率为69.31%,平均抗体滴度为6.13;C群抗体的阳性率为64.85%,平均抗体滴度为6.18;W135群抗体的阳性率为34.16%,平均抗体滴度为4.58.结论 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率很低.由于施行预防接种,<6岁人群AC流脑免疫水平较高,而7-14岁年龄组人群AC群流脑免疫水平明显下降,同时人群对W135的免疫水平普遍较低,应进一步加强流脑的监测并且采取更为有效的方法提高人群免疫力.

    作者:黄颖芝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焦虑抑郁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辅以心理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焦虑及抑郁的疗效.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对2009年6月-2011年6月住院的20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评分,调查结直肠癌患者中抑郁焦虑的发生情况.将终伴抑郁或(和)焦虑的15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帕罗西汀组、心理治疗组以及帕罗西汀+心理治疗组,以HAMD-24和HAMA评分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 与非肿瘤住院患者相比,结直肠癌患者中抑郁焦虑的发生率较高(P<0.05),治疗后帕罗西汀组、心理治疗组HAMD-24、HAMA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心理治疗组较帕罗西汀组疗效明显(P<0.05),联合干预组较单独采用帕罗西汀或心理治疗评分下降为显著(P<0.05).结论 帕罗西汀辅以心理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其抗焦虑抑郁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海;翟刚;乔小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Ki67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目前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Ki67作为一种与增殖细胞相关的核抗原,被公认为是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较为准确、可靠、理想的标记物.期望通过对Ki67与一些常见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能为我们今后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马志君;吉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敏C反应蛋白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表达及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老年冠心痛患者57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正常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LDL-C和hs-CRP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患者比较,老年冠心病患者LDL-C和hs-CRP明显增高,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痛患者出现脂质代谢紊乱,LDL-C和hs-CRP可作为老年冠心病的诊断指标.

    作者:张红星;莫艳萍;申明月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益生菌DNA对变应性鼻炎疗效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 益生菌DNA对卵清蛋白(OVA)诱发的变应性鼻炎疗效的动物模型研究.方法 培养益生菌,提取DNA,取6-8周Balb/c小鼠OVA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益生菌DNA滴鼻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5只.用已提取的益生菌DNA液滴鼻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代替.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gE及IL-4,IL-10,IFN-γ,IFN-γ/IL-4.结果 益生菌DNA滴鼻组Ig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益生菌DNA鼻组IL-10,IFN-γ,IL-4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FN-γ/IL-4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生菌DNA干预治疗通过调整模型动物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对变应性鼻炎起一定防治作用.

    作者:张黎燕;刘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s,RSA)被定义为与同一性伴侣发生连续3次或3次以上在妊娠24周前的流产.而现在国际上将2次或2次以上发生在妊娠20周之前的妊娠产物或胎儿丢失(体重<500g)称为复发性流产(RSA).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育龄妇女中1%-5%经历过反复自然流产.现就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冯晓玲;陈璐;赵颜;王磊;邹晓庆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TPO对体外巨核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血小板生成素(TPO)对人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DAMI)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巨核细胞,将不同浓度TPO加入细胞培养液,CCK-8法检测TPO佳刺激浓度;培养液中加入TPO,台盼蓝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巨核细胞乙酰胆碱脂酶染色检测细胞集落.流式细胞仪检测巨核细胞CD4l表达,结果 TPO浓度为250ng/ml时刺激作用明显.培养液中加入TPO后,巨核细胞集落计数、CD4l表达均明显增加.结论 TPO促进体外巨核细胞增殖、分化.

    作者:徐敏;武希润;王慧纬;刘筱薇;王晶芳;王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卵巢功能围早衰患者血清IL-2和TNF-α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卵巢功能围早衰患者血清白介素(IL-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卵巢早衰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39例卵巢围早衰患者及20例健康妇女血浆IL-2和TNF-α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围早衰组IL-2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围早衰组TNF-α低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和肿瘤坏死因子改变相关的免疫因素可能是卵巢早衰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丽霞;杨柳明;黄晓利;赵燕;梁晓云;林青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以教学需求培养本硕学生临床能力的实践研究——在耳鼻咽喉科轮回见习中

    目的 探讨依据教学需求在耳鼻咽喉科轮回见习培养本硕学生方法与意义.方法 依据学生的教学需求与教学大纲制定耳鼻咽喉科轮回见习教学内容.结果 医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需求明显提高,临床能力及对耳鼻咽喉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明显增强.结论 对耳鼻咽喉科教学内容改革及培养本硕学生的临床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郎雪南;王斌全;周芸;黄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聚-DL-乳酸防粘连膜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51例

    目的 观察分析聚-DL-乳酸防粘连膜用于脊柱手术后防止硬膜外粘连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行脊柱手术患者103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使用指定术式.术后于观察组硬膜外放置可吸收防粘连膜,对照组则不放置该膜.术后随访,并以Frankel评分对两组患者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观察组Frank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聚-DL-乳酸防粘连膜是安全有效的防粘连材料.

    作者:钟喜红;吴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125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0月本院分离的125株铜绿假单胞菌(PA)在医院感染中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PA的培养与分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20E鉴定卡进行细菌的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25株PA,44株分布于重症监护室(ICU),占35.2%,23株分布于呼吸科,占18.4%,以疾液标本多.PA对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头孢吡肟、氨曲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PA是医院病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且在抗生素治疗中极易变异,产生多重耐药,临床上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莫清江;赵峰;汪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高血压患者踝臂脉搏波速度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踝臂脉搏波速度(baPWV)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2011年来我院健康体检的941人为研究对象,全部受检者控制饮食后在清晨空腹安静状态下采静脉血检测UA、血糖(Glu)、血脂,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同时采集既往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病史;采用身高体重电子测量仪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通过肢体动脉检测仪获得踝臂脉搏波速度(baPWV),对该人群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踝臂脉搏波速度(baPWV)、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BMI等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组年龄、BMI、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LDL、血尿酸水平均高于正常血压组,而HDL却低于正常血压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的baPWV均值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男性组与女性组比较收缩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年龄、舒张压无明显差异(P>0.05).男性组baPWV值虽稍高于女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级别的高血压患者的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级别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baPWV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与正常血压组在各项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高血压患者的baPWV值较正常血压组明显增高,PWV可作为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改变的检测指标之一.不同级别的高血压患者baPWV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血压水平越高,对动脉弹性影响越大.

    作者:高楠楠;孙鑫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