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鸿
目的 探究口腔疾病患者在口腔护理中使用风险管理后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入的90例口腔疾病患者,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另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管理对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78%)显著比对照组(88.89%)高(χ2=6.352,P<0.05),且不良事件发生率(2.22%)比对照组(8.89%)低(χ2=4.240,P<0.05).结论 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口腔护理中,不仅能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还能提升护理满意度,该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唐国华;唐子为;文旭敏;冯惠琼;李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在我国医疗事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医疗技术不断创新,医院高值耗材的使用率越来越高,由于高值耗材具有价值规模的特点,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对其管理,但当前一些医院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到位的方面,需要引起重视.该文对医院高值耗材管理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首先对当前我国一些医院在高值耗材管理方面基本情况特别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医院高值耗材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旨在为医院更好地开展高值耗材管理工作、提升高值耗材质量和效率提供参考.
作者:吉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基于PDCA循环病案管理流程的优化和改进措施.方法 通过分析传统病案管理流程,总结病案管理流程的优化措施.结果 供应组、编目组、整理组、签收组等分工较为明确,而且是环环相扣的,因此如果前面工作没有完成,后面的工作就无法进行或滞后.结论 科学的病案管理流程可减少或避免重复劳动,进而提高了病案管理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因此病案管理工作应坚持PDCA循环管理,不断地优化、改进,实现医院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输血是临床上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关乎到患者生命,一旦临床用血不充足,会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也会使部分患者失去生命,导致严重医患纠纷.为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保障充足、安全的临床用血是所有血站的日常首要任务.当血液采集之后,需要进行适当管理,保证无偿献血事业持续发展.该文对采供血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并给出解决办法.
作者:秦强国;杨瑞芳;胡霄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针对神经阻滞体表定位、穿刺角度与深度技术难点,探讨在神经阻滞教学中应用体表解剖及三维数字化虚拟人技术进行教学改革初探.方法 将贵州医科大学2013级麻醉学专业A、B两个班随机分为教学改革班和传统讲授班;神经阻滞教学理论课时4课时,见习课时1课时;教改班按照教学改革方案进行教学,传统讲授班按照现行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以客观理论考试、主观问卷调查为指标比较2种教学方法的差异性,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两组理论考试成绩:教学改革班优良33人、合格68人、平均分(75.35±8.30)分,传统讲授班优良13人、合格86人、平均分(69.41±8.34)分,两组理论课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问卷调查教改班从体表标志辨识能力(7.35±0.641)分、局部解剖空间构想能力(6.51±0.641)分、神经穿刺方向与深度把握能力(6.72±0.743)分、神经阻滞并发症预防(7.06±0.559)分、学习满意度(8.44±0.754)分5个维度自我评分均高于传统讲授班(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机结合体表解剖与数字化虚拟人技术在神经阻滞中教学方法的改进促进了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学以致用的缺点.
作者:陆巍;姚旌;王林;沃春新;张忠杰;于子龙;陈渔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方法 对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实施前(2011-2013年)与实施后(2014-2016年)各50例模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收集,对比实施前后的检验误差率、民众满意度以及有效控制时间.结果 相较于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实施前,实施后的检验误差率更低,民众满意度更高,报告发出时间、有效控制时间更短(P<0.05).结论 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显著,能够将风险性降低,促使民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作者:李玉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门诊作为医院的窗口,门诊分诊护士作为医院形象的直接表现,可以说分诊护士的工作质量的高低以及言行举止可以对科室乃至医院的整体水平直接反映出来.分诊能得到有效追踪,预约分诊人员不足,低年资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有待提高等.合理增加门诊分诊人员,用目测与咨询评估患者是否存在风险,提高门诊一对一服务,改善门诊就诊流程与环境,减轻医生工作量,提高服务质量,填补第一预检分诊漏洞,保障患者安全,完善患者生命体征的测量,引导非急诊患者到门诊就诊等,可促进二级分诊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该文观察、分析在医院门诊中,新型导医分诊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
作者:田坤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提高产房护理管理质量,分析在工作中实施助产士分层管理与Excel模板绩效核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随机将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该院产房工作的助产士中选取5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管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名,其中接受助产士常规管理措施的设为对照组,接受助产士分层管理与Excel模板绩效核算的设为观察组,比较不同管理措施对各评估指标的影响.结果 研究表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评估指标如会阴切开率、产房转剖宫产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助产士分层管理与EXCE模板绩效核算应用于产妇的质量管理中,不仅能够减少会阴切开率、产房转剖宫产率,而且能够提高产妇护理管理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车庆梅;常红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公立医院作为改革的主体单位,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在此契机下,绩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应该及时转变管理思路,力求提高医院的经济管理效率,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该文在充分阐述当前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医改政策,重点分析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工作面临的难点与挑战,讨论下一步绩效管理工作的侧重点与建议.
作者:金丽霞;刘毅;刘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消毒供应中心主要负责手术器械设备的清洗、灭菌等工作,是医院及其重要的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关乎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然而由于物理、化学等各方面因素的关系,手术器械清洗后常常会出现蚀损斑、金属有机物残留等问题,为确保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非常有必要研究这些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该文主要分析了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后常见的几点问题,并总结了有效的处理措施.
作者:徐明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的效果.方法 该院自2015年开始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调查对象选取该院150名护理人员,分别对比2014年5月-2015年4月未实施质控管理(对照组)与2015年5月-2016年4月实施质控管理(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5项质控质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医院手术室实施质控小组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未实施前相比有明显下降,护理质量水平显著提高.
作者:马晶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针对医院影响较大的大型医疗设备,研究其KPI指标及指标的科学计算方法,建立可量化的大型医疗设备综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方法 建立大型医疗设备的综合绩效考核评价的数学模型,将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为大型医疗设备综合绩效管理提供更准确的量化信息和依据.结果 实施以可量化的KPI指标为基础建立的大型医疗设备综合绩效评价体系,运用合理的干预手段,医疗设备的综合绩效管理具有可操作性.结论 通过可量化的KPI指标建立大型医疗设备的综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具有可行性.
作者:苑保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感染科护理人员进行规范性职业风险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前在编护理人员42名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该院在编护理人员42名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职业管理,观察组行规范性职业风险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疾病感染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对职业风险管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对感染科护理人员规范性职业风险管理的重视可显著减少护理人员疾病感染及不良事件纠纷发生,并可提高护理人员的管理满意度.
作者:李荣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医院管理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德医风,关系到医院整体的职业面貌.近年来,党和政府对于医院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采取相关的策略.
作者:姜艳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社会的发展逐步加快,我国为紧随社会脚步,对国家卫生制度进行不断改善.政府为了扶持卫生制度发展,在其中投入大量建设资金,并吸纳大量全方位人才,共同服务卫生项目资金管理.虽然近几年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上取得了不错成效,但仍存在一定问题.该文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和挑战进行讨论,并探讨解决方法与对策.
作者: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在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开展集束化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7年10月该院老年压疮患者38例,依据护理管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9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管理、集束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57.89%;观察组护理后压疮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能够减轻压疮程度,提升压疮治疗效果,可推广.
作者:张文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康复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激励机制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康复科在2015年实行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2016年初,科室深入总结之前的护理管理经验,同时与自身实际工作特点相结合,在传统护理管理工作中引入激励机制,记录好不同时间段科室医生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护理人员自身工作满意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通过统计学分析之后得到结论.结果 2016年医生、护理人员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均明显好于201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激励机制引入到康复科常规护理管理中,可以显著提升其护理工作质量,帮助其维持良好的医护关系和护患关系,并为患者疗效及预后提供保障.
作者:周文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研究乙肝疫苗应用后不同时期人群血清流行病学,了解乙肝感染状况和乙肝免疫水平.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长春市某社区于1992-2016年出生的人群3880人,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抗-HBs、抗-HBc,统计乙肝疫苗首针及时率、全程接种率以及HBV感染率.结果 1992-2003年出生人群的首针及时率为65.17%,全程接种率为72.05%,乙肝病毒感染率为44.04%;2004-2016年出生的人群首针及时率为83.87%,全程接种率为93.78%,乙肝病毒感染率为22.41%,两个时间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乙肝疫苗的推广应用以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率和接种率显著提高,HBV感染率显著降低,乙肝的传播得到了有效控制.
作者:赵燕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讨论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该院126例骨科手术治疗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护理管理后的相关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院内感染发生率、护理过程中的差错事件及护患纠纷和患者投诉事件的发生概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常规护理,在手术室加强护理管理后,实验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概率降低,术后恢复情况显著改善,取得了更多患者对于护理的认可,对于改善护患关系有积极作用.
作者:闫玉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6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比2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及不良问题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75例(100.00%)高于对照组60例(80.00%),不良问题发生率1例(1.33%)低于对照组13例(17.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中应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问题发生率,促进护患之间保持和谐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莹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