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复律治疗妊娠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盘珂

关键词:直接体外直流电复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摘要:目的 对体外直流电复律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妊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 将3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住院妊娠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给予体外同步直流电复律治疗;对照组18例,先用普罗帕酮药物进行复律,复律不成功或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再次给予电复律,比较两组的转复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转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性.结论 体外直流电复律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妊娠患者,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癌的CT检查与手术治疗

    目的 研究食管癌的CT检查与手术治疗的符合率.判断CT在食管癌术前的诊断价值.方法 食管癌患者88例,其中鳞癌82例,腺癌5例,腺鳞癌1例.比较CT、手术治疗发现转移、CT诊断标准与手术标准的符合率.结果 CT诊断与手术确认的真实情况比较,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5%、94.1%、88.9%、80%,均属于良好及以上的诊断符合率.食管癌CT分期与手术对照显示:一期到四期的符合率都在87%以上.结论 CT和手术的诊断符合率良好,达到了80%及以上.因此,食管癌患者进行术前的CT诊断是必要的,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

    作者:张合明;张喜军;原爱杰;林枫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诊断试验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准确性.方法 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检索1994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等文献数据库,纳入经颅多普勒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试验.由2名评价者共同评价所纳入研究的质量,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 Man5.0软件和Meta-DiSc1.4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数据处理.结果 共纳入11个符合要求的研究,共包括病例1172例.Meta分析显示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灵敏度为87.04%,特异度为86.32%.ROC曲线远离中间的对角线,并十分接近左上角,曲线下面积为0.94,接近大值1.阳性似然比(PLPR)为6.20,阴性似然比(NLR)为0.16,诊断性的比数比(DOR)值为52.44.结论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方面具有良好的诊断准确性和较强的诊断效力,拥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均.加上其无创、方便、床旁的特点,使其成为诊断SAH后CVS的优秀诊断方法.

    作者:李晋川;王宏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严重多发性创伤急诊救治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严重多发性创伤急诊救治效果.方法 对2002年3月-2009年10月本院救治的328例严重多发性创伤进行急诊救治分析.结果 急诊救治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328例,临床脱险292例,抢救成功率达89.03%,效果明显.结论 严重多发性创伤救治难度大,病情复杂,快速有效地急诊抢救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王载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参黄合剂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血脑屏障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症胰腺炎时参黄合剂对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治疗组、模型组;治疗组、模型组制作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治疗组用参黄合剂进行治疗干预,测定各组TNF--α、IL-6、ET、S-100b水平.结果 模型组血清中ET、IL-6、TNF-α、S-100b明显升高,用参黄合剂干预后,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结论 参黄合剂可以治疗IETM和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有利于SAP时IETM的治疗及血脑屏障的保护.

    作者:李辉;李文星;沈小凯;胡耀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疗效的比较研究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强松激素及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芩桂术甘汤加减治疗.两组疗效均为6个月.主要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胆固醇等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和63.6%,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的变化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苏中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高频超声诊断子宫圆韧带囊肿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子宫圆韧带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子宫圆韧带囊肿患者进行临床症状及超声声像图特征性回顾及分析.结果 7例诊断正确,2例合并斜疝未被检出,超声声像图表现为:腹股沟区梭形无回声包块,边界清晰,内可透声良好,亦可见光带分隔或光点分布,探头加压及改变体位,病灶不能回纳或大小形态未有明显改变,CDFI未能探及明显血流信号.结论 高频超声无痛,检查方便,对该病能作出较明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黄嘉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析护理晨会交接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探讨展会交接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 对护士晨会交接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规范晨会交接班制度,完善交接班内容.结论 规范展会交接班,能够提高护士责任心.

    作者:仇翠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山西省医务人员对丙型肝炎职业暴露及防护的认知调查

    目的 了解山西省医务人员对丙型肝炎职业暴露及防护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为医务人员开展预防丙型肝炎职业暴露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对山西省23所二级、三级综合医院2300名医院人员进行丙型肝炎职业暴露及防护认知调查分析.结果 问卷正确率:低14.8%,高98.3%,平均59 8%;三级医院52.0%,二级医院48.0%;医生40.0%,护理人员40.0%,辅助科室工作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20.0%;32.3%进行过培训,67.7%未进行过培训;82.3%意识到丙型肝炎职业暴露危险,63.4%采取防护措施.结论 山西省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并不理想,必须进一步加强培训学习,以便有效的预防丙型肝炎职业暴露感染.

    作者:卢宁;赵龙凤;王勤英;杨慧;陈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双源CT血管造影860例护理方法与体会

    目的 总结双源CT血管造影检查中的护理方法,减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血管造影的图像质量.方法 对860例血管造影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出现轻度不良反应6例,中度不良反应1例,无重度不良反应,860例图像质量均符合诊断要求.结论 严格按照血管造影护理操作规程,科学细致地做好护理工作是顺利完成双源CT血管造影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Vital Stim电刺激疗法治疗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9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电刺激治疗组、针灸组及吞咽训练组,电刺激治疗组和针灸组在药物治疗及吞咽训练基础上分别配合应用电刺激治疗和针灸.三组治疗前、治疗第7d及第14d采用VFSS(吞咽障碍程度分级评分)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后,三组VFSS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电刺激组VFSS评分明显高于针灸组和吞咽训练组(P<0.01);电刺激组治疗第7d、第14d后有效率明显高于针灸组和吞咽训练组(P<0.05).结论 电刺激疗法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效果优于吞咽训练和针灸治疗.

    作者:许红;孔岳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垂体后叶素子宫多点注射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

    目的 观察垂体后叶素子宫多点注射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剖宫产术中出血500ml以上的210例病例按信封法随机分成A、B两组,A组105例,B组105例;A组采用垂体后叶素多点注射,B组加大缩宫素用量,以观察两组措施的优劣.结果 垂体后叶素子宫多点注射在剖宫产术中能有效控制出血量.结论 垂体后叶素价格低廉,便于存放,取效快捷,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张美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Chiari-Ⅰ畸形两种手术方式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Chian-Ⅰ畸形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我科2000年-2010年收治的98例Chiari-Ⅰ畸形患者按不同的手术方式(单纯后颅窝骨性减压+硬膜扩大成形为A组44例;单纯后颅窝骨性减压+硬膜扩大成形+蛛网膜下腔探查,下疝小脑扁桃体切除为B组54)分组讨论,对其手术疗效和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按Tator等的评价标准,两组手术疗效有统计学意义,A组44例中好转30例,稳定13例,恶化1例.好转率为68%.B组56例中好转49例,稳定6例,恶化1例,好转率为87.5%.好转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B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3例,A组发生9例,但P>0.05无意义.结论 单纯后颅窝骨性减压+硬膜扩大成形+蛛网膜下腔探查,下疝小脑扁桃体切除是治疗Chiari-Ⅰ畸形较为理想的术式.

    作者:王传宝;王跃彬;许建新;张翼;许国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360度培训体系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探讨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是医院人力资源培训合理化和科学化的前提,本文在原360度培训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医疗行业的特点和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我院的360度培训体系,并探讨了9个培训项目的 具体内涵和运用,以及在培训项目的 制定、实施、控制和运行中的障碍等问题.

    作者:黄庆军;朱诗锡;蔡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探讨针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外科2008年2月-2011年2月收治120例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48h的疼痛程度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的患者在无疼痛率和有效率均显著优于仅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干预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 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镇痛药物的使用,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建月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冠心痛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79例冠心痛(CHD)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CHD组血清HCY、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CHD组HCY水平与载脂蛋白a(Lp(a)具有相关性.结论 HCY是CHD的一个独立因素.HCY水平与Lp(a)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CHD患者的诊断与防治.

    作者:钱明;袁君君;吕雪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26例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术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6例行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监测生命体征、体位护理、排痰护理、胃肠减压护理、引流管护理、并发症护理及饮食护理等一系列护理干预.结果 术后并发吻合口瘘2例,呼吸衰竭1例;随访23例,失访3例,随访1-3年,患者术后1、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6.92%及46.15%.结论 精心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巩固食管癌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杨灵慧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实施中医临床路径可行性分析

    本文从临床路径的概念及其国内外发展趋势,探讨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的理论基础,分析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论:没有中医临床路径参与的医疗改革是不完整的,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

    作者:刘善军;梁珂;黄良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善宁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善宁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48例则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5d,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9.2%,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善宁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丙泊酚与东莨菪碱合用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丙泊酚与东莨菪碱合用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4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组,n=16)、丙泊酚(Pro组,n=16)、东莨菪碱组(Sco组,n=16)、丙泊酚+东莨菪碱组(Pro+Sco组,n=16).Pro组、Pro+Sco组大鼠腹腔注射丙泊酚50mg/kg作为诱导剂量,待翻正反射消失后在腹腔追加50mg/kg加深麻醉.每组的一半大鼠在注射丙泊酚后12h开始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另外的一半大鼠在注射丙泊酚后3d开始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连续3d,Pro+Sco组、Sco组大鼠在每天水迷宫测试前20 min腹腔注射东莨菪碱0.8 mg/kg.结果 与Con组比较,Sco组大鼠出现了学习记忆障碍;与Sco组比较,Pro+Sco组腹腔注射丙泊酚后1、2d学习记忆障碍加重,而注射丙泊酚后3~6d学习记忆功能测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泊酚与东莨菪碱合用可以短暂加重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

    作者:郭龙龙;程桥;林贞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宫腔填塞纱条在剖宫产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剖宫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6例剖宫产产后因宫收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剥离面渗血,止血困难者,采用宫腔填塞纱条止血,结合注射缩宫素、手法按摩,观察止血效果.结果 填纱条塞后,36例患者宫腔出血均迅速减少,12-24h后取出纱条后均无活动性出血,血压、脉搏平稳,患者预后良好,无近远期并发症,无1例切除子宫,成功率为100%.结论 宫腔纱条填塞术,方法简便、止血迅速,无创伤,无需特殊设备,对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减少创伤及痛苦有积极意义,适合在基层卫生单位推广应用.

    作者:宋月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