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鹏英;王莉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68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及临床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8%,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随访均未发现骨不连、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不良情况.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佳的内固定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喻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食管癌的CT检查与手术治疗的符合率.判断CT在食管癌术前的诊断价值.方法 食管癌患者88例,其中鳞癌82例,腺癌5例,腺鳞癌1例.比较CT、手术治疗发现转移、CT诊断标准与手术标准的符合率.结果 CT诊断与手术确认的真实情况比较,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5%、94.1%、88.9%、80%,均属于良好及以上的诊断符合率.食管癌CT分期与手术对照显示:一期到四期的符合率都在87%以上.结论 CT和手术的诊断符合率良好,达到了80%及以上.因此,食管癌患者进行术前的CT诊断是必要的,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
作者:张合明;张喜军;原爱杰;林枫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重症胰腺炎时参黄合剂对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治疗组、模型组;治疗组、模型组制作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治疗组用参黄合剂进行治疗干预,测定各组TNF--α、IL-6、ET、S-100b水平.结果 模型组血清中ET、IL-6、TNF-α、S-100b明显升高,用参黄合剂干预后,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结论 参黄合剂可以治疗IETM和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有利于SAP时IETM的治疗及血脑屏障的保护.
作者:李辉;李文星;沈小凯;胡耀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8年2月-2011年2月期间我院感染科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0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实验组给予患者异甘草酸镁治疗,疗程完成后,对疗效及肝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前后AST、TBIL、ALT等肝功能指标相比,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前后的差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慢性乙肝的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较高安全性,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赵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与开腹术两种术式治疗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63例肝囊肿患者行开窗引流术,其中腹腔镜组35例,开腹组2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 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开窗术治疗肝囊肿较开腹治疗创伤小、患者恢复快、花费小,且更安全可靠,疗效相当.
作者:钟志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本文从临床路径的概念及其国内外发展趋势,探讨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的理论基础,分析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论:没有中医临床路径参与的医疗改革是不完整的,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
作者:刘善军;梁珂;黄良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暧宫贴的主要成分是铁粉、水、木粉、活性炭、食盐等,可在氧分子的作用下发生放热反应,产生红外线辐射,高温度65℃,平均53℃,维持时间不少于12h.本文就近年来暖宫贴用于妇产科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赖春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检测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Pyk2)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表达,探讨Pyk2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Western-blot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Pyk2在35例SLE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结果 SLE活动期Pyk2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LE非活动期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非活动期Pyk2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LE惠者PBMC中Pyk2的表达上调,活动期患者升高更为明显,提示Pyk2可能通过作用于淋巴细胞参与SLE的发生发展.
作者:杨洁;刘秀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对体外直流电复律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妊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 将3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住院妊娠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给予体外同步直流电复律治疗;对照组18例,先用普罗帕酮药物进行复律,复律不成功或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再次给予电复律,比较两组的转复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转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性.结论 体外直流电复律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妊娠患者,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盘珂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4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硬腰联合组(n=20)和硬膜外组(n=20),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硬腰联合组患者的麻醉用药量及胎儿娩出时间显著低于硬膜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硬膜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腰联合麻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减少胎儿宫内窘迫时间,术后便于硬膜外镇痛,是目前剖宫产首选的麻醉方式.
作者:余小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认识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是早期肺癌的表现,预防早期肺癌的误诊和漏诊,对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我院2000年1月-2008年1月住院的873例肺癌患者中,39例是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分析肺外表现症状与肺癌的病理分型之间的联系.结果 有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39例,其中杵状指常见,为41.0%,内分泌异位综合征为33.3%,神经副癌综合征为25.6%,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为12.8%,下肢血栓性静脉炎为10.3%,肺栓塞2例,全身紫癜2例.结论 具有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患者缺乏呼吸道症状和体征或者肺外表现出现在呼吸道症状之前,约(37/39)94.9%的具有副癌综合征的早期肺癌被误诊.因此,对有上述综合征的患者应进一步查找有无隐匿性肺癌病灶,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谢红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及骨科手术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早期防治.方法 选取2004年4月-2011年4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严重创伤及骨科手术发生脂肪栓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后将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实验室阳性检查诊断后治疗预后效果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严重创伤及骨科手术发生脂肪栓塞的患者临床表现出现后进行治疗的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影像学、实验室阳性检查诊断检查治疗,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严重创伤及骨科手术并发脂肪栓塞综合的早期防治中,出现临床症状后进行治疗预后效果好.临床表现是重点指证,特异性和敏感性都较高.对脂肪栓塞并发症的防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9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电刺激治疗组、针灸组及吞咽训练组,电刺激治疗组和针灸组在药物治疗及吞咽训练基础上分别配合应用电刺激治疗和针灸.三组治疗前、治疗第7d及第14d采用VFSS(吞咽障碍程度分级评分)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后,三组VFSS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电刺激组VFSS评分明显高于针灸组和吞咽训练组(P<0.01);电刺激组治疗第7d、第14d后有效率明显高于针灸组和吞咽训练组(P<0.05).结论 电刺激疗法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效果优于吞咽训练和针灸治疗.
作者:许红;孔岳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以脑心浸液琼脂(BHIA)、胰大豆蛋白胨琼脂(TSA)、哥伦比亚(Columbia)琼脂为基础培养基配制的马血巧克力培养基对流感嗜血杆菌(Hi)的分离效果.方法 将458份标本和流感嗜血杆菌标准菌株ATCC10211分别接种于3种培养基上,比较3种培养基对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计算标准菌株ATCC10211在3种培养基上的生长指数(GI).结果 Columbia、BHIA、BHIA三种培养基上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3.4%、32.8%和32.5%.流感嗜血杆菌标准菌株ATCC10211在三种培养基上的GI值分别为14.28(±1.54)、6.96(±1.56)和8.16(±1.98).Columbia培养基上的GI值与其他两种培养基上的GI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马血Columbia巧克力培养基是一种分离Hi的首选培养基.
作者:黎静华;王文婧;麦惠简;冯淑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我院自制去腐生肌膏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46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实验组23例患者进行去腐生肌膏治疗,对照组23例患者进行常规方法治疗,治疗过程中进行观察对比,判断疗效.结果 去腐生肌膏治疗各期压疮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去腐生肌膏治疗各期压疮在治愈率及缩短疗程上,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卢立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垂体后叶素子宫多点注射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剖宫产术中出血500ml以上的210例病例按信封法随机分成A、B两组,A组105例,B组105例;A组采用垂体后叶素多点注射,B组加大缩宫素用量,以观察两组措施的优劣.结果 垂体后叶素子宫多点注射在剖宫产术中能有效控制出血量.结论 垂体后叶素价格低廉,便于存放,取效快捷,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张美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两种医用胶粘合剖宫产刀口的临床效果.方法 1224例产妇采用瞬康医用胶粘合刀口(观察组),1216例产妇采用WAB生物粘合剂粘合刀口(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例的甲级愈合率,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甲级愈合率(99.42%)略高于对照组(98.69%),但没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病例愈合后均皮肤平整,呈一条淡红色细线状瘢痕,皮下无硬结.两组病例平均住院时间无差异.结论 医用胶粘合剖宫产刀口效果好,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瞬康医用胶粘合力强,操作更简便.
作者:田敬霞;李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痛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79例冠心痛(CHD)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CHD组血清HCY、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CHD组HCY水平与载脂蛋白a(Lp(a)具有相关性.结论 HCY是CHD的一个独立因素.HCY水平与Lp(a)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CHD患者的诊断与防治.
作者:钱明;袁君君;吕雪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关注其检测的价值,旨在为临床观察肝癌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帮助.方法 收集120例肝癌患者血清标本作为观察组,选择80例良性肝病、80例正常体检的成人血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AFP、CEA和VEGF的表达,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AFP、CEA和VEGF在肝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三者的表达与肿物体积、肿瘤数量及是否伴有肝硬化有关.结论 肝癌患者血清中AFP、CEA和VEGF高表达,三者可能在肝癌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联合检测对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均有意义.
作者:谭劲赟;孟蔚(韦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强松激素及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芩桂术甘汤加减治疗.两组疗效均为6个月.主要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胆固醇等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和63.6%,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的变化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苏中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