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静华;王文婧;麦惠简;冯淑文
目的 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关注其检测的价值,旨在为临床观察肝癌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帮助.方法 收集120例肝癌患者血清标本作为观察组,选择80例良性肝病、80例正常体检的成人血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AFP、CEA和VEGF的表达,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AFP、CEA和VEGF在肝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三者的表达与肿物体积、肿瘤数量及是否伴有肝硬化有关.结论 肝癌患者血清中AFP、CEA和VEGF高表达,三者可能在肝癌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联合检测对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均有意义.
作者:谭劲赟;孟蔚(韦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新的罗马Ⅲ诊断标准为肠易激综合症(IBS)患者90例,随机性分成3组:药物组(匹维溴铵),心理组(心理干预治疗),研究组(匹维溴铵+心理治疗),所有患者疗程均为12周,记录治疗前后各例患者的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及症状学评分,比较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症状均为改善,且研究组较药组及心理组效果更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能更有效地治疗肠易激综合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黄汝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探讨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使用ATG发生过敏性休克1例临床治疗和护理.要求医务人员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药源性过敏性休克予以密切配合积极抢救,根据病例过敏症状,实施对症及专科护理,降低单倍体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相关死亡率.
作者:肖梅芳;吕翠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展会交接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 对护士晨会交接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规范晨会交接班制度,完善交接班内容.结论 规范展会交接班,能够提高护士责任心.
作者:仇翠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枸橼酸氯米芬胶囊联合胰岛素增敏剂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排卵的效果.方法 选择97例具有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以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实验组以罗格列酮联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各组均治疗3个月,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中排卵情况.结果 单纯氯米芬治疗组恢复排卵率63.42%(33/52),罗格列酮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组恢复排卵率82.22%(37/45),两组排卵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格列酮能明显改善PCOS患者的内分泌紊乱症状,胰岛素水平显著下降,实验组对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具有协同作用,可有效提高排卵率,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作者:卢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并发低血压的原因、治疗和转归.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18例在治疗期间并发低血压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18例患者年龄均大于65岁,其中年龄大于80岁者13例,占72%:治疗前收缩压低于110mmHg者14例,占77.8%;联合使用了吗啡、呋塞咪、血管扩张药者12例,占66.7%.结论 对高龄、血压较低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时要注意并发低血压的可能.
作者:朱伟雄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重症胰腺炎时参黄合剂对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治疗组、模型组;治疗组、模型组制作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治疗组用参黄合剂进行治疗干预,测定各组TNF--α、IL-6、ET、S-100b水平.结果 模型组血清中ET、IL-6、TNF-α、S-100b明显升高,用参黄合剂干预后,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结论 参黄合剂可以治疗IETM和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有利于SAP时IETM的治疗及血脑屏障的保护.
作者:李辉;李文星;沈小凯;胡耀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9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电刺激治疗组、针灸组及吞咽训练组,电刺激治疗组和针灸组在药物治疗及吞咽训练基础上分别配合应用电刺激治疗和针灸.三组治疗前、治疗第7d及第14d采用VFSS(吞咽障碍程度分级评分)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后,三组VFSS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电刺激组VFSS评分明显高于针灸组和吞咽训练组(P<0.01);电刺激组治疗第7d、第14d后有效率明显高于针灸组和吞咽训练组(P<0.05).结论 电刺激疗法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效果优于吞咽训练和针灸治疗.
作者:许红;孔岳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食管癌的CT检查与手术治疗的符合率.判断CT在食管癌术前的诊断价值.方法 食管癌患者88例,其中鳞癌82例,腺癌5例,腺鳞癌1例.比较CT、手术治疗发现转移、CT诊断标准与手术标准的符合率.结果 CT诊断与手术确认的真实情况比较,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5%、94.1%、88.9%、80%,均属于良好及以上的诊断符合率.食管癌CT分期与手术对照显示:一期到四期的符合率都在87%以上.结论 CT和手术的诊断符合率良好,达到了80%及以上.因此,食管癌患者进行术前的CT诊断是必要的,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
作者:张合明;张喜军;原爱杰;林枫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认识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是早期肺癌的表现,预防早期肺癌的误诊和漏诊,对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我院2000年1月-2008年1月住院的873例肺癌患者中,39例是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分析肺外表现症状与肺癌的病理分型之间的联系.结果 有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39例,其中杵状指常见,为41.0%,内分泌异位综合征为33.3%,神经副癌综合征为25.6%,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为12.8%,下肢血栓性静脉炎为10.3%,肺栓塞2例,全身紫癜2例.结论 具有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患者缺乏呼吸道症状和体征或者肺外表现出现在呼吸道症状之前,约(37/39)94.9%的具有副癌综合征的早期肺癌被误诊.因此,对有上述综合征的患者应进一步查找有无隐匿性肺癌病灶,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谢红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子宫圆韧带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子宫圆韧带囊肿患者进行临床症状及超声声像图特征性回顾及分析.结果 7例诊断正确,2例合并斜疝未被检出,超声声像图表现为:腹股沟区梭形无回声包块,边界清晰,内可透声良好,亦可见光带分隔或光点分布,探头加压及改变体位,病灶不能回纳或大小形态未有明显改变,CDFI未能探及明显血流信号.结论 高频超声无痛,检查方便,对该病能作出较明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黄嘉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痛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79例冠心痛(CHD)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CHD组血清HCY、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CHD组HCY水平与载脂蛋白a(Lp(a)具有相关性.结论 HCY是CHD的一个独立因素.HCY水平与Lp(a)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CHD患者的诊断与防治.
作者:钱明;袁君君;吕雪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是医院人力资源培训合理化和科学化的前提,本文在原360度培训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医疗行业的特点和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我院的360度培训体系,并探讨了9个培训项目的 具体内涵和运用,以及在培训项目的 制定、实施、控制和运行中的障碍等问题.
作者:黄庆军;朱诗锡;蔡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68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及临床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8%,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随访均未发现骨不连、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不良情况.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佳的内固定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喻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与东莨菪碱合用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4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组,n=16)、丙泊酚(Pro组,n=16)、东莨菪碱组(Sco组,n=16)、丙泊酚+东莨菪碱组(Pro+Sco组,n=16).Pro组、Pro+Sco组大鼠腹腔注射丙泊酚50mg/kg作为诱导剂量,待翻正反射消失后在腹腔追加50mg/kg加深麻醉.每组的一半大鼠在注射丙泊酚后12h开始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另外的一半大鼠在注射丙泊酚后3d开始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连续3d,Pro+Sco组、Sco组大鼠在每天水迷宫测试前20 min腹腔注射东莨菪碱0.8 mg/kg.结果 与Con组比较,Sco组大鼠出现了学习记忆障碍;与Sco组比较,Pro+Sco组腹腔注射丙泊酚后1、2d学习记忆障碍加重,而注射丙泊酚后3~6d学习记忆功能测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泊酚与东莨菪碱合用可以短暂加重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
作者:郭龙龙;程桥;林贞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儿童支气管异物影像表现及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10年5月-2010年12月行64排螺旋CT扫描诊断为支气管异物66例.结果 经手术证实为气管异物4例,支气管异物62例.结论 64排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是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重要方法,可以发现常规方法无法明确诊断的病例,减少误诊.
作者:侯燕莉;荆长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澄清剂用于茵陈合血胶囊的澄清工艺.方法 比较澄清剂与乙醇对胶囊的主要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 澄清剂用于中药提取液的澄清在主要成分含量较乙醇有所提高.结论 在中药提取液的澄清工艺中可用澄清剂替代乙醇.
作者:蒋大义;陈振德;杨宏图;常翠;马惠莱;王惠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我院自制去腐生肌膏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46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实验组23例患者进行去腐生肌膏治疗,对照组23例患者进行常规方法治疗,治疗过程中进行观察对比,判断疗效.结果 去腐生肌膏治疗各期压疮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去腐生肌膏治疗各期压疮在治愈率及缩短疗程上,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卢立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术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6例行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监测生命体征、体位护理、排痰护理、胃肠减压护理、引流管护理、并发症护理及饮食护理等一系列护理干预.结果 术后并发吻合口瘘2例,呼吸衰竭1例;随访23例,失访3例,随访1-3年,患者术后1、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6.92%及46.15%.结论 精心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巩固食管癌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杨灵慧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与开腹术两种术式治疗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63例肝囊肿患者行开窗引流术,其中腹腔镜组35例,开腹组2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 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开窗术治疗肝囊肿较开腹治疗创伤小、患者恢复快、花费小,且更安全可靠,疗效相当.
作者:钟志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