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辉;郑宏良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我院同期病情稳定性脑梗死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定期检测血压;抽取患者静脉血测定血糖、血脂、C反应蛋白等.结果 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俨f).05);观察组(: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展性脑梗死病情发展与血压、血脂、血糖和C反应蛋白水平有关,可作为脑梗死病情进展的参考指标,值得借鉴.
作者:吕贻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临床、病理表现及诊治方法,旨在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6月-2011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普外科经病理证实为FNH共27例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治方法.结果 共27例FNH患者,均为单发;男性17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41.1岁;所有女性患者均无长期口服避孕药史.大多数FNH患者无明显症状,肝功能正常,所有患者AFP、CA19-9等肿瘤标志物在正常范围内.病灶直径2.2-11cm,其中20例病灶小于或等于5.0cm,术前确诊率为77.8%(21/27),3例经肝脏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FNH;其中彩超63.0%(17/27),CT80%(16/20),MRI81.8%(9/11),CT与MRI联用4例.术前误诊为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4例(14.8%),误诊为肝细胞腺瘤(hepatocelllular adenoma,HCA)2例(7.4%).开腹手术切除22例,腹腔镜下手术切除2例,3例经穿刺活检及影响学检查等确认后予以保守治疗.结论 FNH患者往往无临床症状,多数不需要手术治疗,但由于与HCC(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HCA等疾病难以鉴别,故合理检查提高疾病诊断率可减少过度治疗.
作者:乔晓辉;郭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真茵性咽喉炎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09年5月我科诊治的的19例真菌性咽喉炎的临床资料,研究其伴发症状、体征、辅助检验,采用喉镜吸净分泌物,制霉菌素、碳酸氢钠等含漱2到3周加雾化的治疗方法,分析其疗效.结果 18例临床治愈.症状多于治疗5d后明显好转.2周后复诊,声嘶明显减轻.3周后无自觉症状,1例3月后复发,再次治疗后治愈.1例咽痛明显、双侧颌下淋巴肿大患者确诊为全身多处深层组织真菌感染,未愈.结论 真菌性咽喉炎以往发病率较低,易被误诊.本病致病因素主要为各种原因所致的菌群失调、免疫力下降及局部自洁功能下降分泌物潴留.真菌性咽喉炎大多数患者局部治疗即可,局部治疗5d无效者,可给予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疗效较好.
作者:陈丽艳;夏秋梅;邢丽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高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通过对呼吸病学临床实习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与体会,本文介绍了我院留学生呼吸病学临床实习的现状,介绍几点教学经验,旨在对高校教师临床示教工作给予帮助,更好的培养留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作者:王晶;米合热古丽·司马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彩超在胆囊管结石的声像图表现、规律和特点及临床诊疗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40例胆囊管结石患者的声像图,并根据声像图进行研究和总结.结果 40例患者的声像图表现为胆囊明显肿大,扩张的胆囊管内强回声团,后方伴有或不伴有声影,采取饮水法、脂餐法等特殊方法可提高胆囊管结石的检出率.结论 彩超对胆囊管结石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马桂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注射用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34例初治或复治晚期卵巢癌患者,使用注射用伊立替康加顺铂方案化疗.注射用伊立替康30mg/m2静滴90mind1,8,15;顺铂20mg/m2静滴d1.28d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3周期.结果 34例均可评价疗效,获CR2例(5.9%),PR18例(52.9%),SD12例(35.3%),PD2例(5.9%).中位疾病进展时间7.3月,中位生存时间12.9月,主要毒副作用为恶心、呕吐、迟发性腹泻、乙酰胆碱综合征、中性粒细胞减少等,多为1-2级.结论 注射用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是晚期卵巢癌初治或复治的有效方案,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彭传真;李开艳;吴晓;钟菊维;冷宁;吴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生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淀粉酶(AMS)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调节作用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n=12)、模型组(SAP,n=12)和治疗组(生大黄组,n=12),以5%的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制备大鼠SAP模型,采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AMS及ALT、AST的吸光度以测定其浓度.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AMS及ALT、AST的浓度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生大黄可以使SAP大鼠AMS及ALT、AST显著降低,并减轻肝脏及胰腺的病理组织学改变.
作者:常燕;赵瑛;卢蕾;崔娅晖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舒必利在美施康定治疗癌痛的辅助作用.方法 将105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对照组52例.两组均给予美施康定口服,治疗组加服舒必利,观察两组的美施康定每日有效量、止痛效果、恶心呕吐发生率等.结果 治疗后两组之间美施康定用量、恶心、呕吐发生率有显著差异,止痛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 小剂量舒必利能减少美施康定的有效用量,同时对美施康定所致呕吐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吴洋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的配合及护理,提高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的配合,术前、术后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所有病例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结论 通过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术前、术中配合,术后的护理,提高了套扎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志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乳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乳癌根治术患者5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仰卧位,在胸3-4间隙行硬膜外麻醉穿刺,确定进入硬膜外腔后置管,回抽确定没有出血没有脑脊液情况下,注入1.2%利多卡因4ml,没有不良反应并出现组织平面后,观察组想硬膜外腔内注入0.35%罗哌卡因8-10ml;对照组向硬膜外腔内注入布比卡因8-10ml.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前5min给予咪唑安定2mg,氟哌利多1.5mg,芬太尼0.05mg,持续面罩吸氧.结果 观察组麻醉不同时间点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分别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35%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乳癌根治术中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布比卡因,较布比卡因安全,值得借鉴.
作者:宋宝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快速C-反应蛋白(CRP)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9年10月-12月期间儿科门、急诊上呼吸道感染儿童450例CRP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450例中细菌感染组CRP和WBC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90例CRP阳性患儿经抗生素治疗后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则轻度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能初步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可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疗效观察.
作者:张彦红;李丽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对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超早期生物电康复治疗与康复护理研究,探讨对脑梗死超早期复训练的治疗对策.方法 观察组(51例)采用BUT-610型生物反馈治疗仪,电极电源为50-60Hz,1次/d,每次30min,10d为1疗程,共2疗程,康复护理被动训练主要设计为床上训练,坐位、站立平衡,步行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对照组(45例)给予单纯康复护理训练.结果 治疗后两组较前ADL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Bethel指数ADL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1,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生物电对患肢实行早期康复护理训练是提高疾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主要措施.
作者:王玉霞;孙瑞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锥板减压及髓核摘除术院内外一体化循证健康教育路径的设计、应用及效果.方法 应用随机排列表法将6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从入院开始到随访结束为止,分别运用院内外一体化循证健康教育路径和常规方法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教育成绩、护理满意度、抑郁与焦虑得分及治疗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抑郁与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而健康教育成绩、护理满意度、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院内外一体化循证健康教育路径是一种科学、规范、高效的健康教育模式,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健康教育成绩、护理满意度和临床疗效.
作者:祝宁;曹胡林;徐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为了解首针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掌握影响接种的因素,进而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在常熟市各预防接种门诊补种首针乙肝疫苗的儿童进行分析.结果 常熟市2010年预防接种门诊有566名儿童在建卡时未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其中男性273人,女性293人,男女比为0.93:1.年龄大的为417d,年龄小的为2d,其中30-60d这个年龄组人数多,占62.72%.未种原因主要是低体重、医院外出生为主要,分别占38.87%、36.22%.母亲梅毒阳性、儿童皮疹、头部血肿等其他原因占11.84%.结论 严格执行产房接种、正确掌握乙肝疫苗的禁忌症是提高首针乙肝疫苗接种及时率的主要途经.打击非法行医、进行健康教育和优惠政策等综合措施,减少私人接生,也是提高儿童首针乙肝疫苗接种及时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邹新宇;任宇花;张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风后遗症又称偏瘫,是多种原因致脑损害后出现以偏侧肢体无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康复治疗是偏瘫恢复的重要措施,而且贯穿整个疾病的恢复过程,也是促进偏瘫患者恢复功能、重返社会、提高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中医针灸、按摩及康复训练治疗220例,基本恢复:≥81%,显着进步:56%-80%.进步:36%-55%.稍进步:11%-35%.无变化:<11%.效果较佳.
作者:李广财;黄金芝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华蟾素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华蟾素(0.01mg/L、0.1mg/L、1mg/L)干预SW480细胞,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比例变化,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药物作用前后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 华蟾素对SW480细胞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经药物作用的细胞凋亡比例显著增高,侵袭能力明显下降.结论 华蟾素能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沈欣;原翠林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对36例糖尿病并发甲亢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36例糖尿病并发甲亢患者临床资料,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结果进行探讨分析.结论 糖尿病和甲亢同为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同时发病后相互影响,需依据具体病情对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多能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睿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检测和分析大鼠2型糖尿痛伴牙周炎血液中纤维蛋白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2型糖尿病牙周炎与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 40只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10只,牙周炎组(P)为10只,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组(D)与糖尿病牙周炎组(DP)各10只,各组接受相应的建模处理.通过观察纤维蛋白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糖尿病与牙周炎的数值变化,来确定它们的相关性.结果 P、D、DP组2型糖尿病大鼠纤维蛋白蛋白与超敏C反应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与两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张帆;杨路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在选定患者中进行(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13)C-MBT),进而评估(13)C-MBT在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与硬化分期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40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130C-MBT,通过收集呼气样本,采用非色散同位素选择性红外光谱仪(IRIS)测定(13)CO2/(12)CO2同位素比值.以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和UCB分析确定(13)C-MBT在慢性肝病分期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MBT评估肝纤维化、肝硬化、Child-Pugh A级、B级和C级的敏感性与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6%和55%,90%和90%,68%和43%,42%和41%,50%和76%.肝纤维化的UCB为0.60,肝硬化UCB为0.94.结论 (13)C-MBT对于肝纤维化无预测价值,但可准确评估进展期肝硬化.
作者:刘迎迎;陈红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大麻素WIN55,212-2对体外培养的牛眼小梁细胞MMP-3、MMP-9及LTlMP-1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其降眼压机制.方法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牛眼小梁细胞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应用免疫组化方法(NSE,Ⅷ因子相关抗原染色)鉴定细胞,应用透射电镜对细胞进行形态学及生长特性观察;对传3代的小梁细胞分别施加含大麻素WIN55,212-2终浓度为0(对照组)、1、10、20、40μmol/L的培养液,48h后行MMP-3和MMP-9免疫组化SP染色,结果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并进行统计学检验.提取上清液用ELASA法检测随浓度的不同TIMP-1量的变化.结果 体外培养的牛眼小梁细胞表达MMP-3及MMP-9,大麻素WIN55,212-2可促进MMP-3及MMP-9的表达,并抑制TIMP-1的表达.结论 一定剂量的大麻素可以促进牛眼小梁细胞MMP-3及MMP-9的表达(P<0.05),并抑制TIMP-1的表达(P<0.01),从而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
作者:赵越超;王万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