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霞;孙瑞芳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及OSAH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血清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15例、OSAHS组28例、OSAHS合并2型糖尿病组7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血清TNF-α的水平.结果 OSAHS合并2型糖尿病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单纯OSAHS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单纯OSAHS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OSAHS可引起糖代谢异常,从而诱发和(或)促进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同时,2型糖尿病也可增加OSAHS的发生,而且可以加重OSAHS的症状.
作者:康冬梅;王萍;王虹;马艳兵;秦睿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中成药的不良反应情况及其原因.方法 例举几种常用中成药的主要成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中成药不良反应应引起足够重视,结论针对各种原因提出相应预防措施,减少中药不良反应.
作者:曹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开喉剑喷剂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97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7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开喉剑喷剂喷咽腔,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2.0,总有效率92%,对照组显效率48.9%,总有效率7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开喉剑喷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可以明显缩短病程,临床疗效明显,依从性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广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监测丙戊酸类药物血药浓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FPIA法测定丙戊酸血药浓度,对4016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016例次丙戊酸测定值在治疗浓度50-100mg/L内的共2698例次,占67.18%;低于治疗浓度范围下限(<50mg/L)共783例次,占19.50%;高于治疗浓度范围上限(>100mg/L)的共535例次,占13.32%.结论 丙戊酸的血药浓度存在个体差异大,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对提高疗效以及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圣明;黄希顺;王清理;郑春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老年护理人才已成为我国紧缺人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老年服务和管理设施改善,老年护理的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现代化、国际化,为适应和满足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老年服务业专门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开设老年护理专业教育是社会所需,将大有发展前景.
作者:谢凤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对70例重症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即同时、同步由外周静脉注血,挠动脉或肱动脉抽血.换血前、中、后检测血生化、肚功能、血培养及多功能监护仪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等.结果 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显著下降,换出率分别为52.66%、52.25%,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稳定,换血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效果好、快捷、安全、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薛永梅;王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探讨右胸前外侧切口感染风险,制定相应的对策和主要措施,降低感染率,保证手术安全.
作者:江云英;刘琼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子宫疤痕妊娠护理的要点.方法 总结子宫疤痕妊娠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配合、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及出院指导要点.结果 通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子宫疤痕妊娠患者安全实施了引产,未出现异常的阴道出血,随访患者血βHCG均恢复至正常,子宫复旧正常.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安全、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举措.
作者:杨丽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血透)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血透患者的年龄、性别、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血清C反应蛋白等指标及透析充分性指标(KT/V).结果 在56例血透患者中,各部位发生感染累计71例次;当血透患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年龄超过60岁,血红蛋白低于60g/L,血浆白蛋白低于35g/L,其感染率明显增加.结论 年龄、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是血透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何联勇;陈莹;何叶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新斯的明在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文献资料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应用新斯的明后腹胀全部缓解,无恶心、胸闷,无腹痛,无呼吸困难等副作用发生.结论 应用新斯的明可减轻术后腹胀,药源易得,价格便宜,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宗大伟;靳巍;吕耀龙;郭强;张志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西地那非对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降低肺循环阻力、提高手术耐受性的意义.方法 本组23例患者术前给予西地那非口服,1mg/kg,2次/d,连续服用7-15d.对比用药前后肺动脉压力改变情况、术前于术后肺动脉压力改变情况、术后1月于用药前肺动脉压力改变情况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用药后肺动脉压力明显下降;术后较术前肺动脉压力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西地那非能明显降低肺动脉压力,提高手术耐受性,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何茂鑫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行为经济学的概念: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析人的行为,是心理学与经济学的结合.它对人类的各种行为的解析比传统的经济学更微妙、更神奇、更复杂、也更现实[1].如:某个科室护士时刻保持和蔼可亲的面容,对患者服务周全,静脉注射时偶尔失误,结果患者会包容她、理解她,而不是指责她.其原因就是行为经济学在起作用,它使患者觉得虽然这个护士护理操作还不是十全十美,但她已经尽力了,没有什么好责怪的,护患关系依然保持良好,这正是行为经济学更微妙、更神奇、更现实的地方.
作者:李莲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黄体酮联合促性腺激素治疗黄体功能低下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确定为黄体功能低下的不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黄体酮联合促性腺激素治疗,对照组仅用黄体酮治疗,观察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发生率、妊娠率及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2、P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E2、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妊娠率和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黄体酮联合促性腺激素治疗黄体功能低下不孕患者能增强临床疗效、能提高患者的血清E2、P水平.
作者:吴艳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低血容量休克是指大出血或体液丢失,或体液积存于第三间隙,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进而发生微循环和细胞代谢功能障碍.由于其病理过程能够迅速引起或导致引起神经、内分泌、循环和代谢等重要功能紊乱或障碍,故休克又可称为是一种全身细胞急性缺氧的综合征[1].
作者:梁玉议;欧惠群;梁世景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在理论教学、教材选择、临床培训方法、科研能力培养等方面,七年制医教育模式有异于五年制,通过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增加临床实践内容、培养学生严谨科学态度等几方面着手探索适合七年制医学教育模式的耳鼻喉科学教学方法.
作者:朱敏辉;郑宏良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快速C-反应蛋白(CRP)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9年10月-12月期间儿科门、急诊上呼吸道感染儿童450例CRP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450例中细菌感染组CRP和WBC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90例CRP阳性患儿经抗生素治疗后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则轻度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能初步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可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疗效观察.
作者:张彦红;李丽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为了解首针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掌握影响接种的因素,进而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在常熟市各预防接种门诊补种首针乙肝疫苗的儿童进行分析.结果 常熟市2010年预防接种门诊有566名儿童在建卡时未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其中男性273人,女性293人,男女比为0.93:1.年龄大的为417d,年龄小的为2d,其中30-60d这个年龄组人数多,占62.72%.未种原因主要是低体重、医院外出生为主要,分别占38.87%、36.22%.母亲梅毒阳性、儿童皮疹、头部血肿等其他原因占11.84%.结论 严格执行产房接种、正确掌握乙肝疫苗的禁忌症是提高首针乙肝疫苗接种及时率的主要途经.打击非法行医、进行健康教育和优惠政策等综合措施,减少私人接生,也是提高儿童首针乙肝疫苗接种及时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邹新宇;任宇花;张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肝动脉及脾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对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患者的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患者共45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测量结果与肝组织病理活检结果对照,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 与非肝病组比较,肝硬化组的门静脉管径、脾静脉管径明显增宽(P<0.01),血流速度亦明显减慢(P<0.01),血流量明显增加(P<0.01);肝硬化组的QSV/QPV明显大于非肝病组.结论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患者的以上指标与其肝纤维化程度有相关性,可以为临床治疗及随访提供帮助.其无创、价格低廉、易于重复进行等优点,成为目前肝脏影像学诊断常规和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张宏宇;孙建平;姜凯辉;穆丹梅;辛忠秋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的佳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例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病情观察及精心护理.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过程顺利,术后病情未加重,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结论 通过对201例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总结及分析,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做好护理配合,术后全面、连续、动态观察神经系统的临床症状,加强体位护理,预防病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刘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做法与效果.方法 通过实施护理垂直管理、全院达成共识,改革管理模式,夯实基础、做精专科,推行全面保障护理工作的联动机制,落实细节等措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住院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明显上升,护理工作质量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可提高医生、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作者:叶政君;雷光锋;黄琼;谈菊华;刘艳琼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