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地那非在先心病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应用

何茂鑫

关键词:西地那非,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血压
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西地那非对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降低肺循环阻力、提高手术耐受性的意义.方法 本组23例患者术前给予西地那非口服,1mg/kg,2次/d,连续服用7-15d.对比用药前后肺动脉压力改变情况、术前于术后肺动脉压力改变情况、术后1月于用药前肺动脉压力改变情况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用药后肺动脉压力明显下降;术后较术前肺动脉压力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西地那非能明显降低肺动脉压力,提高手术耐受性,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彩超对胆囊管结石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彩超在胆囊管结石的声像图表现、规律和特点及临床诊疗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40例胆囊管结石患者的声像图,并根据声像图进行研究和总结.结果 40例患者的声像图表现为胆囊明显肿大,扩张的胆囊管内强回声团,后方伴有或不伴有声影,采取饮水法、脂餐法等特殊方法可提高胆囊管结石的检出率.结论 彩超对胆囊管结石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马桂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重症先天性梅毒急救1例

    1.临床资料患儿女,系G3P1,胎龄37周(+3)d.于2011年7月20 日 06:00顺产出生.体重2.9kg,生时脐绕颈1周,羊水多,羊水Ⅱ°粪染.生后颜面可见青色散在色素斑,头皮脱落,鼻梁塌,反应哭声差.肢端口周发绀,头顶部有4×3cm2大小的包块,无波动感.脐带旁偏左有一直径2cm的血管瘤样肿块,右踝外侧靠近跟处有一直径约0.5cm陈旧性疤痕脱皮,口吐白沫.

    作者:闻容慧;卢宝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苦参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8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苦参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44.对照组微波治疗,月经干净后3d开始治疗;治疗组于月经前7d阴道后穹窿置入苦参栓1粒,每晚1次,7d为1疗程,配合微波治疗,方法及时间同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70.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25%,二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总有效率8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苦参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新菊;赫荀;黄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迭莫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96.0%,心电图总有效率82.0%,对照组分别为84.0%、66.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迭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李月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医院优质护理工作模式研究与探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做法与效果.方法 通过实施护理垂直管理、全院达成共识,改革管理模式,夯实基础、做精专科,推行全面保障护理工作的联动机制,落实细节等措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住院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明显上升,护理工作质量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可提高医生、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作者:叶政君;雷光锋;黄琼;谈菊华;刘艳琼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大麻素WIN55,212-2对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MMP-3、MMP-9及TIMP-1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大麻素WIN55,212-2对体外培养的牛眼小梁细胞MMP-3、MMP-9及LTlMP-1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其降眼压机制.方法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牛眼小梁细胞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应用免疫组化方法(NSE,Ⅷ因子相关抗原染色)鉴定细胞,应用透射电镜对细胞进行形态学及生长特性观察;对传3代的小梁细胞分别施加含大麻素WIN55,212-2终浓度为0(对照组)、1、10、20、40μmol/L的培养液,48h后行MMP-3和MMP-9免疫组化SP染色,结果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并进行统计学检验.提取上清液用ELASA法检测随浓度的不同TIMP-1量的变化.结果 体外培养的牛眼小梁细胞表达MMP-3及MMP-9,大麻素WIN55,212-2可促进MMP-3及MMP-9的表达,并抑制TIMP-1的表达.结论 一定剂量的大麻素可以促进牛眼小梁细胞MMP-3及MMP-9的表达(P<0.05),并抑制TIMP-1的表达(P<0.01),从而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

    作者:赵越超;王万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白介素-11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的49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IL-11)对恶性肿瘤放化疗后引起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对49例放化疗后伴血小板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实验组23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在放化疗结束24h后给予按50μg·kg(1)·d(1)剂量给予IL-11 ih,连续应用至血小板数≥100×10(9)/L.对照组放化疗后不给予IL-11治疗.结果 治疗组血小板恢复至≥100×10(9)/L的平均时间为6.3d,明显短于对照组9.3d(P<0.05).治疗组中不良反应为:发热、肌肉关节疼痛、乏力、头痛、房颤及转氨酶轻度升高.结论 应用IL-11可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冯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关于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前景分析

    老年护理人才已成为我国紧缺人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老年服务和管理设施改善,老年护理的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现代化、国际化,为适应和满足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老年服务业专门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开设老年护理专业教育是社会所需,将大有发展前景.

    作者:谢凤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骨盆骨折急救中的护理

    目的 骨盆骨折患者在急诊救治中保证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合并伤及并发症,促进其康复.方法 本组采用ABCDEF方案进行抢救.结果 53例骨盆骨折患者经系统的治疗和护理下,均恢复并保持了患肢关节的正常功能.结论 在临床上积极采取各种治疗和护理措施,旨在降低死亡率和改善患者日后生活质量.

    作者:郄冬梅;王海波;谢红双;解桂芝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经皮肾镜治疗铸型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ulti-channel PCNL)能有效治疗铸型结石的护理.方法 观察护理2010年1月-12月221名铸型结石患者接受multi-channel PCNL手术患者.术前做好患者思想指导工作,通过相关检查评价患者能否耐受手术,体位训练,术后控制并发症发生,重点是对导尿管,肾造瘘管护理,换药方面护理;出院做好出院后教育指导工作.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无护理并发症,结石清除率92.1%.结论 术前准备充分,术后严密观察患者,落实预防并发症的措施,患者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朱凤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综合治疗中风后遗症220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风后遗症又称偏瘫,是多种原因致脑损害后出现以偏侧肢体无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康复治疗是偏瘫恢复的重要措施,而且贯穿整个疾病的恢复过程,也是促进偏瘫患者恢复功能、重返社会、提高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中医针灸、按摩及康复训练治疗220例,基本恢复:≥81%,显着进步:56%-80%.进步:36%-55%.稍进步:11%-35%.无变化:<11%.效果较佳.

    作者:李广财;黄金芝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异位妊娠手术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手术中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的护理体会.方法 术前了解治疗原理和手术过程,备齐术中所有物品,术中器械护士及时准确的传递各种器械及物品,巡回护士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结果 12例患者均完成自体血液回输,手术过程顺利.结论 异位妊娠手术中熟练掌握自体血液回收机的操作及急诊急救技术,顺利完成手术的配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我院同期病情稳定性脑梗死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定期检测血压;抽取患者静脉血测定血糖、血脂、C反应蛋白等.结果 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俨f).05);观察组(: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展性脑梗死病情发展与血压、血脂、血糖和C反应蛋白水平有关,可作为脑梗死病情进展的参考指标,值得借鉴.

    作者:吕贻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的佳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例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病情观察及精心护理.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过程顺利,术后病情未加重,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结论 通过对201例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总结及分析,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做好护理配合,术后全面、连续、动态观察神经系统的临床症状,加强体位护理,预防病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刘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在慢性肝病分期中的作用

    目的 通过在选定患者中进行(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13)C-MBT),进而评估(13)C-MBT在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与硬化分期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40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130C-MBT,通过收集呼气样本,采用非色散同位素选择性红外光谱仪(IRIS)测定(13)CO2/(12)CO2同位素比值.以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和UCB分析确定(13)C-MBT在慢性肝病分期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MBT评估肝纤维化、肝硬化、Child-Pugh A级、B级和C级的敏感性与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6%和55%,90%和90%,68%和43%,42%和41%,50%和76%.肝纤维化的UCB为0.60,肝硬化UCB为0.94.结论 (13)C-MBT对于肝纤维化无预测价值,但可准确评估进展期肝硬化.

    作者:刘迎迎;陈红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脊髓损伤基因治疗的策略

    脊髓损伤(SCI)可以导致损伤平面以下神经功能的破坏性丢失,严重地影响身体多个系统,是常见的危害严重的脊柱外科疾病[1].一个多世纪来,人们先后试用了手术吻合、手术减压、神经移植、大网膜移植、药物治疗、局部冷冻、物理康复以及应用酶制剂来抑制和消除结缔组织瘢痕等多种方法治疗脊髓损伤,但其效果均不能令人满意.

    作者:吕浩然;杨进顺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50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开喉剑喷剂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97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7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开喉剑喷剂喷咽腔,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2.0,总有效率92%,对照组显效率48.9%,总有效率7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开喉剑喷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可以明显缩短病程,临床疗效明显,依从性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广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西地那非在先心病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西地那非对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降低肺循环阻力、提高手术耐受性的意义.方法 本组23例患者术前给予西地那非口服,1mg/kg,2次/d,连续服用7-15d.对比用药前后肺动脉压力改变情况、术前于术后肺动脉压力改变情况、术后1月于用药前肺动脉压力改变情况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用药后肺动脉压力明显下降;术后较术前肺动脉压力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西地那非能明显降低肺动脉压力,提高手术耐受性,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何茂鑫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大承气汤加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发热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大承气汤加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大承气汤加味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退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神经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大承气汤加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发热效果显著,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疗效.

    作者:廖莎;彭德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急性脑梗死超早期生物电治疗与康复护理的研究

    目的 对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超早期生物电康复治疗与康复护理研究,探讨对脑梗死超早期复训练的治疗对策.方法 观察组(51例)采用BUT-610型生物反馈治疗仪,电极电源为50-60Hz,1次/d,每次30min,10d为1疗程,共2疗程,康复护理被动训练主要设计为床上训练,坐位、站立平衡,步行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对照组(45例)给予单纯康复护理训练.结果 治疗后两组较前ADL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Bethel指数ADL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1,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生物电对患肢实行早期康复护理训练是提高疾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主要措施.

    作者:王玉霞;孙瑞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