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宁;邹伟;孙晓伟;刘芷妤
目的 探讨肺动脉瓣狭窄的介入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肺动脉瓣狭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Inoue球囊瓣膜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进行治疗.结果 研究组右房压为(91±3.2)mmHg、右室压为(48.4±4.4)mmHg、肺动脉压为(21.9±2.8)mmHg、跨瓣压差为(22.4±3.1)mmHg,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noue球囊瓣膜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已成为治疗肺动脉瓣狭窄的首选.
作者:郭红雨;洪岩;段永珂;何瑞利;程冠昌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进行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指标评价.方法 我院就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210例,试验前3d停用影响ST段和心肌耗氧量的药物,均在餐前或餐后2h进行,按Bruce方案进行,运动前作12导联心电图、血压对照,运动中并同步监测12导联心电图.结果 其中EET阳性者124例:被证实冠心病110例,未被证实冠心病14例;阴性者86例:被证实冠心病63例,未被证实冠心病23例.敏感性88.71%;特异性73.26%;准确性82.38%.结论 EET对冠心病诊断敏感,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是一种能较准确做出诊断的检查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张翼;练海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8例正常宫颈上皮(normal cervical epithelium,NCE)、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CIN)和68例宫颈鳞癌(squamous carcinoma of cervix,SCC)组织HPA的表达情况,并检测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VEGFR 3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rnicrovessel density,LMVD)和MIB 1标记的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结果 HPA在NCE、CIN及SCC组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 0646±0.0166、0.0968±0.0155及0.1175±0.0212.从NCE到CIN再到SCC,HP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在CIN组,HPA高表达者MVD及LMVD均分别显著高于低表达者(P<0.05),HPA在CIN组表达分别与MVD及LMVD显著正相关(MVD:r=0.625,P=0.000;LMVD:r-0.380,P =0.022),而与PI无关(r-0.300,P=0.075).在SCC组,HPA高表达者MVD显著高于低表达者(P<0.05),HPA在SCC组表达与MVD显著正相关(r=0.330,P =0.006),而分别与LMVD及PI无关(LMVD:r=0.124,P=0.314;PI:r=-0.077,P=0.533).HPA在SCC组表达分别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脉管浸润密切相关,宫颈鳞癌有盆腔淋巴结转移和脉管浸润者HP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盆腔淋巴结转移及无脉管浸润者(P<0.01).宫颈鳞癌突破深肌层间质浸润者HP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浸润深度在浅肌层间质以内者,但未达统计学意义(t=1.946,P =0.056).宫颈鳞癌HPA高表达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但未达统计学意义(log rank检验,P =0.0607).结论 HPA可能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发挥重要作用.HPA在CIN组表达上调可能促进微淋巴管生成,在SCC组表达上调可能促进血管新生及癌细胞浸润转移.HPA过度表达可能是宫颈鳞癌患者的一个不良预后因素.
作者:齐碧如;江忠清;连成瑛;黄勉;林岷;陈玉华;刘兆董;方娇宁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后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n=12):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1R组)、丙泊酚1、2、4mg/kg后处理组(P1、P2、P4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肝组织中TLR4 mRNA、NF-κB mRNA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NF-a的浓度,光镜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S组比较,各组TLR4 mRNA、NF-κB mRNA表达上调,TNF-α升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与IR组比较,P1、P2、P4组TLR4 mRNA、NF-κB mRNA袁达下调,TNF-a降低(P<0.01);与P4组比较,P1、P2组TLR4 mRNA、NF-κB mRNA表达下调,TNF-α降低(P<0.01);与P1组比较,P2组TLR4 mRNA、NF-κB mRNA表达下调,TNF-α降低(P<0.01).病理检查显示P1、P2、P4组肝组织结构损伤明显小于IR组.结论 丙泊酚后处理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可能与下调TLR4、NF-κB的表达.降低肝组织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阎旭艳;曹定睿;刘晓利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纤维强化树脂粘结桥修复前牙缺失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门诊单个前牙缺失患者30例,其中6例为拔牙后即刻修复,3例为种植术后即刻修复,其余21例为希望固定修复又要求少磨牙的患者.均采取纤维强化树脂粘结桥进行修复.结果 30例修复体经4-24个月的临床随访观察,其中28例复诊的患者粘结桥修复体无松动、断裂和过度磨耗,无继发龋,修复体边缘密合,粘结界面良好,美观效果好.结论 纤维强化树脂粘结桥美观效果好,机械强度高,患者感觉舒适,不影响伤口愈合,对天然牙损伤小,可作为一种过渡性的修复方法或长期暂时性修复方法.
作者:吴婷婷;罗晓晋;李冰;田国兵;王健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脑挫裂伤合并迟发性脑水肿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43例脑挫裂伤合并迟发性脑水肿的患者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中患者存活39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2例.生存患者随访3-6月:Ⅰ级22例;Ⅱ级12例;Ⅲ级5例.结论 脑挫裂伤合并迟发性脑水肿多发生在伤后6-11d,病情好转后突然出现生命体征变化,提示此病可能.早期发现,及时复查头部CT,早期采用脱水、扩张血管、控制血压、及时开颅减压等治疗措施,则预后良好.
作者:赵建平;王敏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矽肺结核是矽肺、肺结核两个病变复合共存的特殊类型疾病,矽肺合并结核后不仅矽肺进展很快,而结核病也容易恶化,影响预后,是造成矽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随着矽肺结核患者老龄化,矽肺病的进展,患者极易反复合并呼吸道感染,易患肺心病、肺性脑病、大咯血窒息等并发症,造成患者劳动能力丧失,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波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恶性结节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方法 35例40个甲状腺恶性结节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40个恶性结节中,形状不规则26个、低回声实性成分为主32个、周边无声晕33个、出现沙砾样钙化24个、结节周边及内部均可见血流信号23个.颈部转移淋巴结8个,其中4个伴有钙化.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有助于甲状腺癌的诊断.
作者:张敏;刘利平;高素媛;高岭;冯婷华;曹成;张炎晶;鲁琴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 治疗组及时照组均给予综合保肝治疗,治疗组加用苦参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3个月.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AL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CVRNA转阴率为35%,高于对照组(转阴率5%,P<0.05).结论 苦参素注射液对肝功能恢复、抑制丙肝病毒复制具有一定疗效.
作者:闫秀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缺血后处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0年12月来我院心内科诊治的STEMI患者98例,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再灌注治疗,观察组进行缺血后处理,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情况、心肌梗死面积等.结果 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ST段完全回落率分别为81.63%、55.10%;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22.45%、61.22%;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0.73±0.07)%、(0.45±0 09)%;心肌梗死面积分别为(9.87±5 32)%、(15.11±712)%;发病72h内CK峰值分别为(1159.54±538.32)U/L、(1698.87±521.32)U/L,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ES、SS均有不同程度减小,较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ES、S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缺血后处理可明显减轻STEMI患者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保护再灌注的心肌组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应用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DLJ)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对内镜确诊的76例DU患者分别用两种方案治疗,4W后作胃镜检查,观察溃疡愈合和Hp根除情况;1Y后再次观察溃疡复发和Hp再感染情况.结果 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组治疗4W后DU的愈合与埃索美拉唑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Hp的根除有明显的差异(P<0.01);1Y后分别进行胃镜复查,埃索美拉唑组的溃疡复发与Hp再感染明显高于联合治疗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Hp相关性DU的治愈率和根除率高,不易复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聂道鸿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血必净对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8、TNF-α、IL-6)炎性细胞因子影响评价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帮助.方法 选择在我院住院诊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共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对照组共50例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留取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IL-8、TNF-α、IL-6)的表达,观察血必净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IL-8、TNF-α、IL-6)表达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IL-8、TNF-α、IL-6)明显下降.结论 血必净能明显降低血清中(IL-8、TNF-α、IL-6)的表达,对脑梗死患者有明显治疗作用.
作者:黄中杰;许银领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7例资料完整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MSCT平扫加三期强化扫描的影像资料.结果 肿瘤术前MSCT检出率100%(27/27);术前定位准确率92.59%(25/27);术前良、恶性判断准确率85.15%(23/27);术前病理组织类型判断准确率为29.63%(8/27);能清晰提示肿瘤与周围脏器、大血管及输尿管之间的关系.结论 MSCT能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沈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0例诊断明确的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完成本次实验的仅有64例.治疗组33例给予甲氨喋呤(MTX)+来氟米特(LEF)+白芍总苷(TGP);对照组31例给予甲氨喋呤(MTX)+来氟米特(LEF).分别于治疗0、4、8、12周观察患者关节症状改善程度及药物副作用.结果 治疗第12周后疗效比较:2组ACR20、50、70分别为90% Vs74%、70% Vs 52%、45% Vs35%,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在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时间、血沉、DAS28评分等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X+LEF+TGP组的肝损害低于MTX+LEF组.结论 联合应用TGP治疗活动期RA,能很好的缓解患者的关节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依从性高.
作者:王妤;李军霞;李小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大肠癌性梗阻外科诊治特点.方法 81例老年结直肠癌性肠梗阻病例,平均年龄79 2岁.电解质紊乱等合并症发生率77.8%.55例行择期手术,26例行急症手术.结果 所有病例皆痊愈出院,无术后吻合口漏.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47.8%,皆保守治愈.结论 老年性肠梗阻病情重、合并症多,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刘子光;丁红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贝那普利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2级和3级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稳定性.方法 选取40例2级和3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贝那普利10mg/d和左旋氨氯地平2.5mg/d,疗程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治疗后的谷峰比值与平滑指数.结果 治疗8周后:日间、夜间及24h平均血压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各自达到76%与71%,而二者的平滑指数分别高至1.13及1.09.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2级和3级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平稳降压效果.
作者:王雪萍;张丽杰;吴波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评估S-1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和临床受益反应.方法 36例晚期胃癌患者,1-14d内给予S-1,80mg/m2,分2次口服(餐后服用),同时在第1、8、15d紫杉醇90mg/m2.S-1用药14d停药,14d为1个周期,紫杉醇4周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进行疗效、不良反应及临床受益反应评价.结果 全组36例可评价,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24例,稳定9例,进展3例,有效率为66.7%,不良反应率较低,临床受益反应较好.结论 S-1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患者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临床受益反应较好.
作者:戴立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过继免疫疗法联合TP方案(紫杉醇和顺铂)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收集我科5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5例)给予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联合TP化疗;对照组(32例)行单纯TP化疗.随访观察患者接受治疗后其近远期疗效,同时记录患者的生存期.结果 CIK细胞回输联合TP方案化疗临床受益率达92%,生存质量的卡氏评分提高率为84%,2年生存率达到48.0%,相较于单纯TP方案化疗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联合TP化疗具有协同作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肯定的近期疗效并可改善其预后,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王苗;尹先哲;杜锋;刘丽娜;李毅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导致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心脑血管疾病研究领域的热点.近年来研究表明,白细胞分化抗原(CD40)及其配体(CD40L)广泛存在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各种细胞及血小板中,其相互作用显著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细胞功能,并与斑块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阻断这一系统的相互作用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意义重大.
作者:贾宁;邹伟;孙晓伟;刘芷妤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普理灵疝修补装置(PHS)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2010年12月应用PHS腹膜前置入治疗腹股沟疝1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痊愈,手术时间为35-100min,平均54min,住院时间3-8d.术后24h下床活动,术后疼痛较少,2例出现尿潴留,3例出现阴囊积液.切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切口感染.随访3月-3年,无明显慢性疼痛、局部异物感及复发.结论 PHS无张力疝修补术集各种修补术优点于一身,适应证广,更符合腹股沟管的解剖和生理,具有术后异物感小、疼痛轻、损伤轻、术后恢复快及复发率低等特点,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建敏;韩绍伟;唐湘莲;蒋平;林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