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贝那普利联合左旋氨氯地平的平稳降压效果研究

王雪萍;张丽杰;吴波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贝那普利, 左旋氨氯地平, 谷峰比值, 平滑指数
摘要:目的 评价贝那普利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2级和3级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稳定性.方法 选取40例2级和3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贝那普利10mg/d和左旋氨氯地平2.5mg/d,疗程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治疗后的谷峰比值与平滑指数.结果 治疗8周后:日间、夜间及24h平均血压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各自达到76%与71%,而二者的平滑指数分别高至1.13及1.09.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2级和3级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平稳降压效果.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时机选择的Meta分析

    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国内现有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以评价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时机的选择及疗效.方法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摘录20篇NRCT文献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结果等内容,用RevMan5.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延期手术治疗疗效较之早期手术总体上来讲有差异;前者的再手术率(OR-5.17,95%CI:1.85-14.45,P =0.002)及并发症发生率(OR =2.37,95%CI,0.99-5.65,P =0.05)低于后者,但病死率(OR=1.88,95%CI:0.94-3.77,P=0.08)及住院天数(MD=6.49,95%CI:-13.32-26.30,P=0.52)无统计学意义.在亚组分析中,非梗阻型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早期手术组与延期手术组病死率(OR - 1.06,95%CI:0.35-3.21,P =0.92)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计分(MD=2.00,95%CI:1.00-3.00,P<0.0001),前者高于后者;梗阻型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早期手术组与延期手术组病死率(OR =0.60,95%CI:0.21-1.70,P=0,34)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计分(MD=l.37,95%CI:0.51-2.23,P =0.002),前者高于后者.结论 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对其预后有一定影响,治疗上宜采用延期手术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方案相结合,对于出现手术指征的患者,则应考虑及时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胡志良;何若冲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急性苯的硝基化合物中毒4例报告

    我院曾收治急性苯的硝基化合物中毒患者4例,随访半年后其中1例诊断为TNT白内障,另2例诊断为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7-50岁,既往体健,为某厂保卫处消防班消防员.因该厂生产炸药的车间起火,患者均参与救火.当时仅戴头盔、穿消防衣,未戴防毒面具.吸人黑索金、三硝基甲苯(TNT)、硝酸铵等含苯的硝基化合物30-40min.来我院时间为中毒后12h.4例患者住院2个月均好转出院.

    作者:林莉;宁琼;李建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CD40/CD40L信号系统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导致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心脑血管疾病研究领域的热点.近年来研究表明,白细胞分化抗原(CD40)及其配体(CD40L)广泛存在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各种细胞及血小板中,其相互作用显著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细胞功能,并与斑块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阻断这一系统的相互作用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意义重大.

    作者:贾宁;邹伟;孙晓伟;刘芷妤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胃癌DNA倍体、SPF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目的 以2010年4月-2010年10月从手术室取材的43例新鲜胃癌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研究胃癌细胞DNA的异倍体率和S期分数(SPF>15%)百分率与肿瘤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43例胃癌细胞DNA含量及倍体、S期分数以及对应的癌旁细胞的DNA含量及倍体、S期分数,对照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胃癌组织细胞的异倍体率及SPF> 15%)的百分率与癌旁组织细胞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肿瘤的分化程度(高中分化、低分化及印戒细胞癌,P<0.05)、浸润程度(黏膜及黏膜下、肌层、肌层至浆膜外,P<0.05)、TNM分期(Ⅰ -Ⅱ、Ⅲ-V期,p<o.05)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淋巴结转移(阳性、阴性,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胃癌DNA含量及倍体类型、S期分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研究胃癌的生物学行为,了解疾病预后、指导临床综合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林继徐;董剑宏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及安全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0例诊断明确的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完成本次实验的仅有64例.治疗组33例给予甲氨喋呤(MTX)+来氟米特(LEF)+白芍总苷(TGP);对照组31例给予甲氨喋呤(MTX)+来氟米特(LEF).分别于治疗0、4、8、12周观察患者关节症状改善程度及药物副作用.结果 治疗第12周后疗效比较:2组ACR20、50、70分别为90% Vs74%、70% Vs 52%、45% Vs35%,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在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时间、血沉、DAS28评分等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X+LEF+TGP组的肝损害低于MTX+LEF组.结论 联合应用TGP治疗活动期RA,能很好的缓解患者的关节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依从性高.

    作者:王妤;李军霞;李小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冠心病中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的诊断应用

    目的 进行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指标评价.方法 我院就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210例,试验前3d停用影响ST段和心肌耗氧量的药物,均在餐前或餐后2h进行,按Bruce方案进行,运动前作12导联心电图、血压对照,运动中并同步监测12导联心电图.结果 其中EET阳性者124例:被证实冠心病110例,未被证实冠心病14例;阴性者86例:被证实冠心病63例,未被证实冠心病23例.敏感性88.71%;特异性73.26%;准确性82.38%.结论 EET对冠心病诊断敏感,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是一种能较准确做出诊断的检查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张翼;练海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辛伐他汀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 87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辛伐他汀加胺碘酮,45例)及对照组(单用胺碘酮,42例),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7.89±7.86) ng/ml;(32.57±8.75)ng/ml,P<0.05].治疗组复发率26.6% (12/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6% (20/42),P<0.05.结论 辛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少阵发性房颤的复发.

    作者:王爱琴;赵健祥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

    目的 研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 选择207例(其中69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7S 例2型糖尿病无肾病患者,63例正常健康对照者)为观察对象,从全血中提取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并结合电泳分离技术检测eNOS基因4b/4a的多态性.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组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无肾病的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健康对照组(分别为x2=8.2439,P<0.0167;x2-7 6537,P<0.0167).结论 携带a等位基因的2型糖尿病患者比携带b等位基因更易罹患肾病,a等位基因可能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郭雪娟;刘素筠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胆囊良恶性肿瘤中PTEN和Ki-67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PTEN和Ki-67在胆囊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41例原发性胆囊癌和14例胆囊炎、11例胆囊腺癌组织蜡块切片进行染色,检测PTEN和Ki 67蛋白的表达.结果 胆囊癌与胆囊炎和胆囊腺瘤组织中PTEN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有明显差异(P<0.01).胆囊癌中PTEN呈明显低表达,而Ki-67呈明显高表达.PTEN和Ki-67在性别和年龄上无明显差异(P>0.05).PTEN和Ki-67在组织分化和Nevin分期上有明显差异(P<0.05),PTEN随着组织分化降低和Nevin分期升高表达明显降低(P<0.05),Ki-67则明显升高(P<0.05).PTEN和Ki-67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s=-0.744,P<0.01).结论 胆囊癌的进展过程中PTEN的低表达与Ki 67的高表达起重要作用.

    作者:樊震宇;韩振国;赵浩亮;贺杰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联合应用凸阵探头及阴式探头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凸阵探头及阴式探头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 对38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异位妊娠患者与术前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7例患者在彩超检查中均探查到宫外孕包块影像.有1例患者超声检查中未见宫外孕包块,手术后证实.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输卵管妊娠34例,宫角妊娠3例.结论 联合应用凸阵探头及阴式探头诊断异位妊娠,能提高宫外孕包块的检出率,从而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王迎秋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前牙纤维强化树脂粘结桥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纤维强化树脂粘结桥修复前牙缺失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门诊单个前牙缺失患者30例,其中6例为拔牙后即刻修复,3例为种植术后即刻修复,其余21例为希望固定修复又要求少磨牙的患者.均采取纤维强化树脂粘结桥进行修复.结果 30例修复体经4-24个月的临床随访观察,其中28例复诊的患者粘结桥修复体无松动、断裂和过度磨耗,无继发龋,修复体边缘密合,粘结界面良好,美观效果好.结论 纤维强化树脂粘结桥美观效果好,机械强度高,患者感觉舒适,不影响伤口愈合,对天然牙损伤小,可作为一种过渡性的修复方法或长期暂时性修复方法.

    作者:吴婷婷;罗晓晋;李冰;田国兵;王健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胎鼠肠管BMP4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RMs)胎鼠小肠、结肠和直肠骨形成蛋白4(BMP4)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自身肠神经系统(ENS)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全反式维甲酸(ARTA)诱导大鼠产生肛门直肠畸形胚胎,孕20d剖宫取胎,选取对照组正常胎鼠12只,实验组ARMs胎鼠24只,在大体显微镜下解剖整个肠管,选取距盲肠10cm处小肠,距盲肠3cm处结肠,距肛门0.Scm处直肠各一段,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小肠、结肠和直肠BMP4的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肠壁肌间及粘膜下神经丛可见BMP4抗体染色阳性细胞,实验组胎鼠小肠阳性细胞的MOD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胎鼠直肠、结肠的阳性细胞的MOD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Ms胎鼠结肠、直肠BMP4表达水平减低,可能与其远端肠管ENS发育不良有关.

    作者:陈新新;陈兰萍;任红霞;吴晓霞;陈淑芸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旋覆降逆汤治疗噎膈10例

    消化系统中胃、食道恶性肿瘤属于中医噎膈范畴,常表现为食饮不下或食入即吐,其吞咽困难术前常为肿瘤压迫,术后不能进食则多为贲门痉挛所引起,一般常规治疗常不能奏效.本文介绍了用自拟旋覆降逆汤治疗10例的过程,重点讨论了晚期患者的身体病机特点及药理研究,证实该方确有缓解进食困难、改善机体状况、增强体质、减轻患者痛苦、延缓生命的作用.

    作者:杨拥军;左进娟;王素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S-1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估S-1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和临床受益反应.方法 36例晚期胃癌患者,1-14d内给予S-1,80mg/m2,分2次口服(餐后服用),同时在第1、8、15d紫杉醇90mg/m2.S-1用药14d停药,14d为1个周期,紫杉醇4周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进行疗效、不良反应及临床受益反应评价.结果 全组36例可评价,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24例,稳定9例,进展3例,有效率为66.7%,不良反应率较低,临床受益反应较好.结论 S-1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患者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临床受益反应较好.

    作者:戴立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移动护士工作站的设计构想

    本文旨在结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提出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和优质护理服务的主要内容,在现有的移动护士工作站的基础上,以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宗旨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思想内涵指导移动护士工作站的设计,从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提出的背景与概念、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概念与发展现状、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的移动护士工作站的设计目的与原则、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的移动护士工作站的设计构想四个方面对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的移动护士工作站的设计构想进行简要介绍.

    作者:张姝华;李锐臻;康凤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血必净对脑梗死患者血清IL-113、IL-8和II,-12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血必净对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8、TNF-α、IL-6)炎性细胞因子影响评价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帮助.方法 选择在我院住院诊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共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对照组共50例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留取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IL-8、TNF-α、IL-6)的表达,观察血必净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IL-8、TNF-α、IL-6)表达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IL-8、TNF-α、IL-6)明显下降.结论 血必净能明显降低血清中(IL-8、TNF-α、IL-6)的表达,对脑梗死患者有明显治疗作用.

    作者:黄中杰;许银领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MSCT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7例资料完整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MSCT平扫加三期强化扫描的影像资料.结果 肿瘤术前MSCT检出率100%(27/27);术前定位准确率92.59%(25/27);术前良、恶性判断准确率85.15%(23/27);术前病理组织类型判断准确率为29.63%(8/27);能清晰提示肿瘤与周围脏器、大血管及输尿管之间的关系.结论 MSCT能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沈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肝脂康胶囊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SREBP-1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肝脂康胶囊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 (SREBP-1)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NAFLD模型.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肝脂康胶囊干预组,每组各8只.干预组大鼠在进行高脂饮食同时每日给予不同剂量肝脂康胶囊灌胃.药物干预12周末结束实验.分别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肝组织TG、TC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SREBP-1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G、TC及肝组织TG、TC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肝脂康干预组大鼠血清AST、ALT、TC、TG和肝组织中TG、TC降低(P<0.05).模型组SREBP-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肝脂康干预组SREBP-1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结论 肝脂康胶囊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NAFLD有治疗作用,并降低肝脏SREBP-1表达.

    作者:韩波;张桓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急性皮质下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像学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与急性皮质下脑梗死病灶部位、体积、数目的关系.方法 182例急性皮质下脑梗死患者根据VCI诊断标准分为:有VCI发生组81例,无VCI发生组101例.对182例患者进行一般状况调查、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颅脑MRI等检查.所获资料输入Excel表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VCI组中,皮质下白质顶叶、侧脑室体旁白质前部、内囊前肢、内囊膝部、丘脑、左侧大脑半球的梗死发生率高于无VCI组;顶叶皮质下白质、侧脑室体旁白质前部、内囊前肢、内囊膝部、丘脑平均梗死灶数目多于无VCI组;梗死体积大于无VCI组,有统计学差异.MMSE评分与梗死体积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顶叶皮质下白质、侧脑室体旁白质前部、内囊前肢及左侧半球梗死更易导致VCI的发生;内囊膝部多个梗死灶数目的累积与VCI的发生密切相关.VCI的严重程度与梗死体积呈正相关.

    作者:赵英;高政;孙文芳;宋妮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血尿酸和C反应蛋白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酸(uA)与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108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按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测定入选患者血清hs-CRP、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等指标,并对三组进行比较,分析颈动脉硬化与hs-CRP、UA的相关关系.结果 随颈动脉硬化程度的加重,血清hs-CRP、UA水平逐渐升高,三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s-CR、UA均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成正相关.结论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血清hs-CRP、UA相关.

    作者:李旭;赵咏梅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