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例靶向治疗患者留置PICC管期间皮肤护理的体会

曾珏琪;宫玉翠;刘亚璐;谢娜;肖愔愔

关键词:靶向治疗,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术, 皮肤护理
摘要:目的 总结靶向治疗患者留置PICC管期间皮肤护理体会与护理经验.方法 对5例靶向治疗患者发生皮肤不良反应时,采取局部皮肤对症治疗,从治疗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 5例患者皮疹消退,PICC管能正常使用.结论 靶向治疗患者同时留置PICC管,当发生皮肤不良反应时,根据不同时期对皮肤采取有效的对症治疗和护理,可使皮疹治愈并保证PICC管的正常使用.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在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加强健康教育对提高胫腓骨骨折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简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根据患者不同时期需求详细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知识知晓情况、疼痛改善情况及治疗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并可调动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明秀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胸部外伤肋骨骨折致创伤性湿肺及护理干预

    目的 总结胸部外伤肋骨骨折致创伤性湿肺及护理干预.方法 胸部外伤肋骨骨折致创伤性湿肺保守治疗的同时采取系统的护理措施.结果 115例肋骨骨折治疗后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胸部外伤肋骨骨折致创伤性湿肺实施早期生理、心理护理干预及针对性护理,可降低患者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体芳;孔桂芬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平板运动负荷试验在168例冠心病的高危人群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痛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68例具有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但心电图表现正常的患者,对其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并予以分析.结果 168例患者有103例出现阳性,阳性率为61%.结论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可提高冠心病的诊断率与敏感性,在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尹芳子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地方传染病院护士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调查

    目的 探讨地方传染病医院护士对自身压力的认知状况、心理健康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运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山西省两所传染病专科医院280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①地方传染病医院护士工作总压力平均水平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地方传染病院护士的工作压力高于普通内外科护士.②地方传染病院护士SCL-90各因子得分高于国内常模,研究有统计学意义.③地方传染病医院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与工作压力呈负相关.结论 地方传染病院护士工作压力大,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和关注传染病院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动态发展.本研究为地方传染病医院优质护理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丁菁;金瑞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基层医院护士循证护理素质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护士循证护理素质.方法 以本院正式注册在岗护士为对象,采用自制循证护理素质调查表进行调查及量化分析.结果 169名护士循证护理素质平均得分为47.56±8.27,而且不同第一学历、高学历和职称层次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基层医院护士的循证护理素质不能满足循证护理的需要,主要对策是加强院本培训,其重点对象是第一学历较低的初、中级职称的护士,并在院本培训中改进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作者:陈香;曹胡林;王才琼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食管癌合并糖尿病32例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对32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肖静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元认知策略对口腔专业实践技能之影响的研究

    目的 尝试探究将元认知策略在医学生口腔专业实践技能中应用.方法 随机将10口腔班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进行元认知培训,对照组常规进行操作.结果 实验组学生实践技能操作成绩比未对照组实践技能操作成绩好.结论 元认知策略对口腔专业实践技能之影响的研究对专业技能实践课有实践意义.

    作者:刘黎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欠佳者改用替比夫定疗效观察

    目的 探索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欠佳者改用替比夫定的疗效.方法 将32例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欠佳者在继续应用常规保肝药物的基础上改用替比夫定600mg口服,1次/d.在第3、6、12月各检测HBVM、HBV-DNA及肝功能,观察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欠佳者换用替比夫定后3、6、12月时的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b阴转率、ALT复常率分别为43.7%、71.9%、78.1%;9.4%、56.3%、68.8%;6.3%、40.6%、46.9%;62.5%、78.1%、93.8%.结论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欠佳者换用替比夫定后取得显著抗病毒疗效并较快恢复肝功能,无不良反应.

    作者:仉海峰;韩祎迪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吡柔比星对乳腺癌MCF-7细胞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和吡柔比星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效应,以及两药联合应用有无协同增效作用.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乳腺癌MCF-7细胞,接种于96孔板和6孔板,设置4个组:全反式维甲酸组(ATRA组)、吡柔比星组(THP组)、两药联合组和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程度;采用FCM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全反式维甲酸单药及吡柔比星单药对MCF-7细胞的抑制率较对照组升高,联合组较单药组升高(P<0.05).联合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单药组,单药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反式维甲酸和吡柔比星对乳腺癌MCF-7细胞均有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两药联合有协同或相加作用.

    作者:何娟娟;赵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将12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普通护理组(对照组,n=61)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组(实验组,n=61).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平均医疗费用、对相关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实验组住院天数、肛门排气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相关疾病知识掌握程和满意度等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 <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供护理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钟冬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全头皮撕脱并严重挫伤再植成功1例报道

    目的 报告2007年10月通过重建血循环再植成功的严重全头皮撕脱伤病例.方法 全麻下将撕脱头皮及颅面部创面彻底清创,于10倍显微镜下吻合双侧颞浅动脉和颞浅静脉重建撕脱头皮血循环,手术历时7h.结果 再植头皮95%成活,术后2月成活头皮毛发生长.结论 血管吻合头皮再植术对头皮撕脱伤具有良好效果,术中彻底清创和高质量的血管吻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玉梅;陈雪风;窦洪磊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肥厚型心肌病18例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的临床特点及误诊疾病类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肥厚型心肌病及误诊疾病类型.结果 18例肥厚型心肌病,其中误诊10例,误诊率55.6%.结论 肥厚型心肌病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临床医生应掌握其特征,减少误诊.

    作者:朱荣根;李俊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32例临床经验

    目的 探讨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动脉栓塞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经验.方法 在DSA下经皮股静脉途径置入下腔静脉滤器32例,观察、随访预防肺栓塞的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6-32月,32例患者均未出现肺栓塞,2例出现相关并发症. 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可有效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出现的严重肺栓塞,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姚敏;杨丹丹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硬膜外腔注药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硬膜外腔注药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硬膜外腔注药配合手法治疗.结果 本组68例患者中,治愈43例,好转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6%.结论 硬膜外腔注药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患者易于接受,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赵大庆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小儿喉罩置入时七氟烷和丙泊酚合适浓度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国人小儿麻醉时七氟烷吸入、丙泊酚TCI在喉罩置入时的适浓度,并比较在适浓度时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择期腹股沟手术80例,年龄1-10岁,ASA Ⅰ -Ⅱ级,体重10-30kg.不用术前用药,常规禁食禁饮.基础麻醉采用阿托品0.02mg/kg+氯胺酮2mg/kg臀部肌肉注射.七氟烷组(S组,n=40)采用七氟烷吸入,按照有无基础麻醉分为SA组(n=20)和SB组(n=20).丙泊酚组采用效应室浓度靶控输注,按照有无基础麻醉分为PA组(n=20)和PB组(n=20).4组根据Dixon序贯法来确定喉罩置入时的合适浓度.在咽喉反射消失、下颌松弛、睫毛反射消失时用反转法置入.观察入室时、喉罩置入前和置入后的心率、呼吸频率、PETCO2、SPO2及异常情况.结果 SA组喉罩置入时呼末七氟烷浓度的ED50为1.60%,SB组喉罩置入时呼末七氟烷浓度的ED50为2.09%;PA组喉罩置入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ED50为4.05μg/ml,PB组喉罩置入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ED50为3.70μg/ml.结论 丙泊酚靶控输注置入喉罩更适用于已行基础麻醉小儿,而未做基础麻醉的小儿则用七氟烷吸入诱导后置入喉罩较为合适.

    作者:王妍心;刘俊;刘国泽;陈胜阳;李岩;刘胜;王涵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Er:YAG激光处理对牙本质粘接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Er:YAG激光是一种新近出现的牙体治疗激光,以其能够高效、精确地切割牙体硬组织而成为近年来激光牙医学的研究热点,该激光避免了传统涡轮机钻震动、噪音的缺点,其应用于临床牙体切割的生物安全性目前已被大量研究认可[1].因龋病、外伤、磨耗、发育不全等导致的牙体缺损,通常需要清除失去支持的病变牙体组织,选用适当的修复材料恢复至正常的牙体外形和功能,各种修复材料需要借助粘接剂才能达到有效的固位.然而,Er:YAG激光照射后牙本质的表面形貌、成分及结构均发生了改变,关于这些变化将如何影响修复材料的粘接,已有众多学者展开了研究.本文拟就Er:YAG激光处理后牙体组织与修复材料粘结性能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贾艳玲;林琪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辛伐他汀作用于糖尿病大鼠种植后血清BGP的表达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种植后血清中骨钙素(BGP)水平及骨密度(BMD)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T0组(正常种植组)12只、T组24只,T组大鼠经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在两组大鼠胫骨近骺端植入纯钛种植体,将T组随机分为T1(糖尿病种植组)、T2(辛伐他汀治疗组),每组各12只.术后T0、T1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1.5ml·只-1·h-1,T2组给予辛伐他汀5mg·kg-1·d-1灌服,共12W.放射免疫分析法(RIA)进行血清BGP检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胫骨骨密度(BMD).结果 第12周,T1组血清BGP水平低于T0、T2组,T2组血清BGP水平明显高于T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0组和T2组血清BG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组胫骨骨密度水平低于T0、T2组,T2组胫骨骨密度水平明显高于T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辛伐他汀可增加糖尿病大鼠骨密度,提高其种植后血清BGP水平,促进成骨.

    作者:姬京艳;赵彬;李刚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原发性肝癌放射介入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放射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8月-2011年1月于我院肝胆外科就诊并被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71例,随机将入选患者按奇数、偶数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放疗;治疗组采用放射介入治疗,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放射介入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5%,两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介入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总有效率,延长其生存时间,临床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学鸿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TGF-β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功能复杂的细胞因子,机体内乎所有的细胞或组织都能合成和释放TGF-β并表达其相应受体.近年来发现,TGF-β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且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研究证实,在肝癌、大肠癌、乳腺癌、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癌组织中存在TGF-β的过度表达,且其表达程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具有相关性.而TGF-β在妇科肿瘤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就TGF-β的结构、功能及其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武鹏飞;芦胜群;刘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硝普钠对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期患者BNP的影响

    目的 观察硝普钠对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期患者B型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100例的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硝普钠(n=50)和西地兰治疗组(n=50),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心功能及血清BNP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24h临床疗效比较:硝普钠组显效率[36例(72.0%)]及总有效率[47例(94.0%)]均高于西地兰组的[22例(44.0%)]及[41例(82.0%)],P<0.05.硝普钠组治疗后72h血清BNP水平较西地兰组下降(P<0.05);硝普钠组治疗后24h血清BNP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治疗72h后较治疗24h后有进一步的降低(P<0.05);西地兰组治疗24h血清BNP及NE亦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治疗72h后血清BNP较治疗24h有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 硝普钠有效地用于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且可降低患者BNP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佳;阿不来提·海里力;刘宇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