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玲;李琪;王玲;陈璐
目的 探讨连续型多节段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对2005年-2010年接收手术治疗的9例连续型多节段(>3个节段)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例,女6例;年龄36-71岁,平均年龄52.2岁.病变位于胸段、胸腰段、腰段;髓外硬脊膜下8例,硬脊膜外1例.均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并行椎弓根螺钉融合内固定术.结果 本组患者肿瘤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无四肢瘫痪及死亡病例.随访3-38月,症状完全消失2例,好转5例,无变化1例,加重1例.结论 连续型多节段椎管内肿瘤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确诊率低.一经发现尽可能切除肿瘤,但应避免神经损伤.术中注意重建脊柱稳定性,预防术后出现脊柱后凸或侧凸畸形.患者术前神经功能状态和病程长短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倪晓军;吴建锋;邵将;宋滇文;贾连顺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腔注药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硬膜外腔注药配合手法治疗.结果 本组68例患者中,治愈43例,好转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6%.结论 硬膜外腔注药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患者易于接受,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赵大庆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种植后血清中骨钙素(BGP)水平及骨密度(BMD)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T0组(正常种植组)12只、T组24只,T组大鼠经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在两组大鼠胫骨近骺端植入纯钛种植体,将T组随机分为T1(糖尿病种植组)、T2(辛伐他汀治疗组),每组各12只.术后T0、T1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1.5ml·只-1·h-1,T2组给予辛伐他汀5mg·kg-1·d-1灌服,共12W.放射免疫分析法(RIA)进行血清BGP检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胫骨骨密度(BMD).结果 第12周,T1组血清BGP水平低于T0、T2组,T2组血清BGP水平明显高于T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0组和T2组血清BG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组胫骨骨密度水平低于T0、T2组,T2组胫骨骨密度水平明显高于T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辛伐他汀可增加糖尿病大鼠骨密度,提高其种植后血清BGP水平,促进成骨.
作者:姬京艳;赵彬;李刚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将12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普通护理组(对照组,n=61)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组(实验组,n=61).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平均医疗费用、对相关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实验组住院天数、肛门排气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相关疾病知识掌握程和满意度等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 <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供护理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钟冬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护士循证护理素质.方法 以本院正式注册在岗护士为对象,采用自制循证护理素质调查表进行调查及量化分析.结果 169名护士循证护理素质平均得分为47.56±8.27,而且不同第一学历、高学历和职称层次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基层医院护士的循证护理素质不能满足循证护理的需要,主要对策是加强院本培训,其重点对象是第一学历较低的初、中级职称的护士,并在院本培训中改进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作者:陈香;曹胡林;王才琼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硝普钠对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期患者B型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100例的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硝普钠(n=50)和西地兰治疗组(n=50),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心功能及血清BNP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24h临床疗效比较:硝普钠组显效率[36例(72.0%)]及总有效率[47例(94.0%)]均高于西地兰组的[22例(44.0%)]及[41例(82.0%)],P<0.05.硝普钠组治疗后72h血清BNP水平较西地兰组下降(P<0.05);硝普钠组治疗后24h血清BNP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治疗72h后较治疗24h后有进一步的降低(P<0.05);西地兰组治疗24h血清BNP及NE亦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治疗72h后血清BNP较治疗24h有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 硝普钠有效地用于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且可降低患者BNP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佳;阿不来提·海里力;刘宇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总结前臂尺、桡骨干双骨折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2004年10月-2006年8月收治42例尺、桡骨干双骨折的治疗.石膏外固定组8例,加压钢板螺丝钉组34例.结果 4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 -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前臂屈伸、旋转功能恢复良好,无切口感染发生.结论 尺桡骨干双骨折临床常见,解剖功能复杂、不稳定,多移位明显,骨折复位要求高,手术内固定治疗可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利于骨折愈合及使前臂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
作者:李永旺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国人小儿麻醉时七氟烷吸入、丙泊酚TCI在喉罩置入时的适浓度,并比较在适浓度时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择期腹股沟手术80例,年龄1-10岁,ASA Ⅰ -Ⅱ级,体重10-30kg.不用术前用药,常规禁食禁饮.基础麻醉采用阿托品0.02mg/kg+氯胺酮2mg/kg臀部肌肉注射.七氟烷组(S组,n=40)采用七氟烷吸入,按照有无基础麻醉分为SA组(n=20)和SB组(n=20).丙泊酚组采用效应室浓度靶控输注,按照有无基础麻醉分为PA组(n=20)和PB组(n=20).4组根据Dixon序贯法来确定喉罩置入时的合适浓度.在咽喉反射消失、下颌松弛、睫毛反射消失时用反转法置入.观察入室时、喉罩置入前和置入后的心率、呼吸频率、PETCO2、SPO2及异常情况.结果 SA组喉罩置入时呼末七氟烷浓度的ED50为1.60%,SB组喉罩置入时呼末七氟烷浓度的ED50为2.09%;PA组喉罩置入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ED50为4.05μg/ml,PB组喉罩置入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ED50为3.70μg/ml.结论 丙泊酚靶控输注置入喉罩更适用于已行基础麻醉小儿,而未做基础麻醉的小儿则用七氟烷吸入诱导后置入喉罩较为合适.
作者:王妍心;刘俊;刘国泽;陈胜阳;李岩;刘胜;王涵 刊期: 2011年第24期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功能复杂的细胞因子,机体内乎所有的细胞或组织都能合成和释放TGF-β并表达其相应受体.近年来发现,TGF-β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且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研究证实,在肝癌、大肠癌、乳腺癌、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癌组织中存在TGF-β的过度表达,且其表达程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具有相关性.而TGF-β在妇科肿瘤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就TGF-β的结构、功能及其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武鹏飞;芦胜群;刘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etomidate)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0只杂种犬随机分组(n=4):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小剂量依托咪酯预处理组、大剂量依托咪酯预处理组,开放液路,监测平均动脉压(MAP),用3%戊巴比妥钠30mg/kg静注间断给药维持麻醉,静注维库溴铵0.3mg/kg,气管插管后控制呼吸.缺血再灌注组、小剂量依托咪酯预处理组、大剂量依托咪酯预处理组分别于肝缺血前30min静注生理盐水,依托咪酯0.6mg/kg(低浓度),依托咪酯1.5mg/kg(高浓度),阻断肝第一、第二肝门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模型.除Sham组外,所有犬肝脏都经历30min缺血和120min再灌注.再灌注120min时,取各组缺血区肝脏组织,TUNEL法测定肝脏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 TUNEL肝细胞凋亡:高浓度治疗组明显低于缺血组和低浓度治疗组(P<0.05);BCL-2蛋白表达:高浓度治疗组明显高于缺血组和低浓度治疗组(P <0.05);BAX蛋白表达:高浓度治疗组与低浓度治疗组明显低于缺血组和假手术组(P<0.05).结论 依托咪酯预处理可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的表达,抑制肝细胞凋亡,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张东博;刘保江;温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加强健康教育对提高胫腓骨骨折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简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根据患者不同时期需求详细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知识知晓情况、疼痛改善情况及治疗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并可调动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明秀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放射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8月-2011年1月于我院肝胆外科就诊并被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71例,随机将入选患者按奇数、偶数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放疗;治疗组采用放射介入治疗,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放射介入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5%,两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介入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总有效率,延长其生存时间,临床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学鸿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报告2007年10月通过重建血循环再植成功的严重全头皮撕脱伤病例.方法 全麻下将撕脱头皮及颅面部创面彻底清创,于10倍显微镜下吻合双侧颞浅动脉和颞浅静脉重建撕脱头皮血循环,手术历时7h.结果 再植头皮95%成活,术后2月成活头皮毛发生长.结论 血管吻合头皮再植术对头皮撕脱伤具有良好效果,术中彻底清创和高质量的血管吻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玉梅;陈雪风;窦洪磊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痛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68例具有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但心电图表现正常的患者,对其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并予以分析.结果 168例患者有103例出现阳性,阳性率为61%.结论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可提高冠心病的诊断率与敏感性,在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尹芳子 刊期: 2011年第24期
Er:YAG激光是一种新近出现的牙体治疗激光,以其能够高效、精确地切割牙体硬组织而成为近年来激光牙医学的研究热点,该激光避免了传统涡轮机钻震动、噪音的缺点,其应用于临床牙体切割的生物安全性目前已被大量研究认可[1].因龋病、外伤、磨耗、发育不全等导致的牙体缺损,通常需要清除失去支持的病变牙体组织,选用适当的修复材料恢复至正常的牙体外形和功能,各种修复材料需要借助粘接剂才能达到有效的固位.然而,Er:YAG激光照射后牙本质的表面形貌、成分及结构均发生了改变,关于这些变化将如何影响修复材料的粘接,已有众多学者展开了研究.本文拟就Er:YAG激光处理后牙体组织与修复材料粘结性能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贾艳玲;林琪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总结胸部外伤肋骨骨折致创伤性湿肺及护理干预.方法 胸部外伤肋骨骨折致创伤性湿肺保守治疗的同时采取系统的护理措施.结果 115例肋骨骨折治疗后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胸部外伤肋骨骨折致创伤性湿肺实施早期生理、心理护理干预及针对性护理,可降低患者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体芳;孔桂芬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做好腰椎后入路手术患者俯卧位的护理,避免因体位不当造成医源性损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60例腰椎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结果 均在俯卧下顺利完成腰椎后入路的各类手术,术中体位能满足术者的需要.患者术中呼吸循环通畅,出血少.结论 舒适、安全、有效的体位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预防护理并发症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邓翠香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气压治疗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将70例脑卒中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前双下肢均未接受早期循环驱动治疗.观察组使用气压治疗仪,结合常规治疗方法预防深静脉血栓,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嘱或者家属经常按摩或者双下肢,结合常规治疗方法预防深静脉血栓.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对照组发生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压治疗的助于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佰;陈芳;顾敬鸿;杨静萍;胡芳芳;吴宇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腮腺基底细胞瘤(Basal Cell Adenoma,BCA)的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表型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BCA病理学特征,用S-P法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BCA主要是由腺样细胞构成的上皮源性肿瘤;免疫组化AE1/3、CK5/6、SMA均表达阳性.结论 BCA是一种少见腮腺的上皮源性肿瘤;瘤体主要由腺样细胞构成,免疫组化上皮细胞分化标志物多呈阳性,具有比较特征性的病理及免疫组化表现.
作者:石菡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总结分析产后宫腔积血的原因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分娩的1896例产妇中发生38例宫腔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产后宫腔积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 产后宫腔积血原因为宫缩乏力及妊娠合并症;产后宫腔积血与分娩方式及孕产次数有关.结论 重视产后宫腔积血的有关因素,加强围产期保健,防治妊娠合并症;加强孕前宣教工作,减少孕产次数;重视心理护理,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产后宫腔积血的关键;早期发现、针对不同原因及时处理是预防重点.
作者:柴玉珍;周元芹 刊期: 201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