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丽
目的 探讨短期联合阶梯用药治疗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0例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患者采用短期联合阶梯口服给药治疗.结果 症状结果 :0分74例,1分3例,2分2例,3分1例;胃镜检查结果 :愈合73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2例;Hp阴性77例,阳性3例.结论 短期联合阶梯用药治疗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张俊生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2005年6月~2009年5月开展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60例临床资料.结果 1042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18例,胆道损伤4例,胆瘘1例,胆总管残余结石1例,胆囊动脉出血1例.结论 胆道的解剖及解剖变异的清晰认识、严格掌握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指征及腔镜外科的丰富经验是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关键.
作者:彭春林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计前凋亡因子Bim是否参与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内皮祖细胞(EPCs)调亡及其机制.方法 采集人脐静脉血,用6%羟乙基淀粉沉降和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提取脐血中单个核细胞.培养7d,采用免疫荧光法和免疫组化法鉴定EPCs.AngⅡ诱导EPCs凋亡,加入AT受体拮抗剂1h后即刻加入AngⅡ.实验分为对照组、AngⅡ组和AngⅡ+AT受体拮抗刺组.24h后检测EPCs凋亡率,KT-PCK法分析各组BimmKNA的表达.结果 一定剂量AngⅡ可诱导EPCs凋亡,通过AT受体拮抗剂的阻断可降低EPCs凋亡率,KT-PCK显示BimmRNA在对照组中低表达,AngⅡ组表达高,AngⅡ+AT受体拮抗剂组中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其表达变化趋势与EPCs凋亡率变化一致.结论 AngⅡ可诱导EPCs凋亡,BLM参与并促进了EPCs的凋亡.
作者:潘伟力;沈小梅;吴志莲;杜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直肠癌容易发生肝脏和肺的转移,直肠癌合并远处转移的治疗是临床难题,既往有文献报告肺转移灶不能完全切除的直肠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有9个月[1].近年来,随着化疗药物和各种分子靶向药物的迅猛发展,合并远处转移的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有了显著的提高.本文报告我科收治的1例直肠癌患者,患者虽然在就诊时已经合并肺转移癌,但在经过放化疗、手术、生物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后获得长期生存.目前其生存期已经超过3年.
作者:易秉强;王振军;魏广辉;赵博;杨勇;马华崇;韩加刚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术前放置与不放置鼻胃管的快速康复外科处理方法 对围手术期患者病理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结直肠肿瘤患者1 00例,随机分为术前不放置鼻胃管的实验组与放置鼻胃管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肺不胀、发热、术后腹胀、呕吐等.结果 实验组发热、肺不张人数比对照组少,差剐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胀、呕吐人数实验组比对照组多,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痊愈.结论 普通的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前可以不常规放置鼻胃管.
作者:冯少兰;钟美华;夏丽娟;罗冬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误诊分析.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2008年收治的30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因肺心病患者病史较长,长期乏氧,心肌氧张力减低,红细胞增多和肺血管分流,使左、右心室尤其是右心室负荷增加,右心室扩大,一般认为肺心病是右心室受累的心脏病,但肺心痛也有左心室损害.缺氧、高碳酸血症、肺部感染对心肌的损害,心输出量的增加以及支气管肺血管分流的形成对左心室负荷的增加以及老年人合并冠心病存在,均可使心脏功能受损加重,应引起临床重视.结论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常见,尤其在基层医院,不具备冠脉造影,但应该提高诊断意识,掌握二病合并的特点,对防止漏诊和误诊、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有很大帮助.
作者:薛铁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方法 对2002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后路间盘摘除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进行随访及回顾性总结.结果 40例经1~7年随访,优良者36例,优良率90.0%.结论 手术方式既要达到减压目的 ,又要重建腰椎的稳定性.术中必须同时适度扩大椎管,尤其是神经根通道.
作者:景元海;胡艳波;许文彬;陈嘉利;范洪源;周继辉;杨小玉;朱庆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针对多根牙大面积缺损以及伴邻牙缺失的多根牙采用铸造桩核修复,制作全冠及固定桥修复203例,本方法 提高了多根牙大面积缺失牙齿的保留率,同时具有美观、功能好等优点.追踪观察3~5年,追踪到的共352颗桩核中有18颗松动,2颗根折,其余均稳固,功能良好,外崩瓷3例.本文对制作要点、适应征以及临床应用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周淑丽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手术时机及不同术式的矫正效果.方法 对68例(82只眼)3~12岁重度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改良提上睑肌缩短术、改良额肌瓣悬吊术和阔筋膜悬吊术,术后均随访3个月~3年,平均6个月.结果 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和改良额肌瓣悬吊术者,术后外观自然美观,效果满意;采用阔筋膜悬吊术者,上睑迟滞和眼睑闭合不全较明显,还较易发生矫正不足.结论 改良提上睑肌缩短术及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是治疗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首选方法 .
作者:何炯;罗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标准.方法 按照目前超声诊断宫内节育器下移的常用标准和我们在实践中摸索的IUD上缘出现宫内膜回声即为IUD位置下移的方法 ,选择A、B两组病例,进行连续36月的观察,并将监测结果 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IUD上缘出现宫内膜回声即为IUD位置下移的方法 ,明显优于目前常用标准.结论 IUD上缘出现宫内膜回声即为IUD位置下移的方法 科学、简单,可操作性强,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刘乔建;刘振兴;谢美钦;赵云曾;徐贵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口服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69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二甲双胍片500ng/次,2次/d.治疗3个月之后,观察患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血糖(2hBG)、餐后2h胰岛素(2h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体重指数(BMI)等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二甲双胍显著降低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TC、TG、LDL-C和体重指数,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量(FIDL-C)(p<0.01).结论 二甲双胍是较好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
作者:曾慧明;赵建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的分娩结局,指导在基层医院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我院2007年~2009年578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成功率42.1%,与文献报道的60~80%不同.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感染率较阴道分娩增加,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需要加强在基层医院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宣传与监护,提倡开展子宫下段剖宫产.
作者:骆勤红;成娟;张宇 刊期: 2010年第09期
1 病历摘要患者赵,女性,48岁,主因右侧耳后疼痛3d,右侧口角麻木伴流涎1d入院.该患于入院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耳后疼痛,未在意,1d前出现右侧口角麻木,伴右侧口角流涎,无头痛头晕,无耳鸣和听力减退,无四肢无力及走路不稳,无发热咽痛,未治疗.
作者:孙雪;刘长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健康成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选纯化的方法,并对分选结果进行纯度鉴定.方法 对10例健康成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进行荧光抗体标记,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选及纯度鉴定.结果 流式细胞仪分选T淋巴细胞纯度为(94.40±3.3)%,高纯度达98%,回收率约为95%.结论 应用流式细胞术,可从外周血中快速分选出高纯度的CD3+T淋巴细胞.
作者:段静静;苏丽萍;郑美婧;王艳峰;苏文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调查焦虑症患者心理状态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门诊焦虑症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调查2008年3月~2009年6月在本院心理科门诊就诊的焦虑症初诊患者106例,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100)对此类患者进行生存质量测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状态的评定.结果 焦虑症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100)测评结果 示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及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评分低于常模(p<0.05);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总均分、阳性症状均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常模(p<0.01).结论 焦虑症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普通人群,其生存质量亦低于一般人群,早期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十分重要.
作者:姚建玲;王艳明;张惠云;汤姿英;李永坤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宫喜IUD和MuIUD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选择自愿放置宫喜IUD及MuIUD的已婚育龄妇女4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放置宫喜IUD200例及MuIUD200例并进行12个月随访观察.结果 宫喜IUD组因症取出率、月经增多、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明显低于MuIUD,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宫喜IUD与MuIUD于妇女避孕方面,宫喜IUD更具可接受性.
作者:李红玉;冼坚;李玉燕;刘小静;廖敏娟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术前准备、术前、术中护理配合,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陈敏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我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的开展情况,为今后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全市18个自愿咨询检测点的3226例求询者的信息,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1)3226例求询者男性1643人,女性1683A,男女之比为1:1;初中文化的占47.7%,年龄以20~39岁的青壮年为主,占80.7%;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占62.3%;(2)求询者类型中非婚异性性行为占73.2%;提供转介服务的326人,占9.8%;综合医院VCT的门诊量占8.7%;(3)检测发现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6人,阳性率为0.18%.结论 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中介服务的提供率与综合医院的VCT门诊量,使艾滋病自愿咨询真正成为艾滋病防控工作的有效手段.
作者:郭素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我院门诊妇科收治入院并同意采取采用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前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的病理结果 与宫颈锥形切除术后的病理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宫颈冷刀锥切术后与术前阴道镜病理结果 诊断相符者169例(84.496),不符合者31例(15.6%),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5,P<0.05).术后有11例(5.5%)局部少量出血,多发生在术后1~3d,7例(占3.5%)术后出现切口局部感染,抗炎治疗后恢复,2例(1.0%)于术后9~13d由于缝线脱落出现活动性出血.3例患者术后1周后出现腹痛,B超检查后提示宫腔积液.结论 宫颈冷刀锥切术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存在一定的差距,可以弥补阴道镜下活检的不足.因此,宫颈冷刀锥切术能提高宫颈病变诊断准确性,可以避免宫颈病变的诊治不足.
作者:彭跃辉;宋亚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1 病例资料椎管内麻醉目前仍是基层医院常用的麻醉方法,笔者单位共实施了18000多余例,出现2例明显神经损伤,现报告如下:例1,1974年.赵某某,男,23岁,拟行阑尾切除术,术前患者全身情况好,采用腰麻,在L3、L4间隙穿刺,经反复穿刺后成功,注入配制的5%普鲁卡因,麻醉效果好,手术顺利.术后3d,患者诉说右下肢麻木,无力,分析原因神经损伤并发症,立即采取消炎,减轻水肿,有利于神经恢复的维生素类药物治疗,住院5个月后出院.2年后随访,痊愈,从事正常工作生活.
作者:王华风 刊期: 201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