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7例

李昕秀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中药治疗
摘要: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异质性指患者遗传背景不同,病因可能也非单一,因而发病机制不尽相问.临床可有不同亚型,表现为病程、轻重、预后、结局都会有差异.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真空采血针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

    目的 观察真空采血法的临床应用.方法 我科2008年1月~2008年10月应用真空采血400例的临床效果观察.结果 一针见血率明显提高.结论 该采血法既安全实用、又提高血标本质量.

    作者:李文贤;柴雪艳;杨豫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静脉快通道麻醉在骨关节脱位复位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静脉快通道麻醉在骨关节脱位复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ASA分级为Ⅰ~Ⅱ级的单纯性肩关节、髋关节脱住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利多卡因传统麻醉组,待麻醉作用完全消失后自行离院;B组:丙泊酚静脉快通道麻醉组,完全清醒后无须住院自行离院.两组病人麻醉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2 mg.kg-1、阿托品0.01 mg.kg-1,入室后先建立静脉通路,备好麻醉器械和药品,全程监护生命体征,面罩吸氧,监测并记录MAP、HR、SpO2,麻醉准备时间(病人开始麻醉至麻醉效果满意的时间)、手术时间、自行离院时间(手术结束至自行离院时间)、手法复位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麻醉准备时间、自行离院时间A组明显长于B组,术中MAP、HR、SpO2均较稳定,各类复位手法均在一个复位程序中完成,无1例术后并发症.结论 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门诊骨关节脱位的手法复位,是无须住院病人的安全、可行和便捷的麻醉方法.

    作者:侯铁军;陈继恩;孙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胃炎康片治疗慢性胃炎45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胃炎康片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用胃炎康片治疗,对照组用猴头健胃灵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症状、胃镜、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总有效率8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随访总有效率分别为88.9%和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胃炎康片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进展

    受体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LuminalA、LuminalB、Her-2和normal-like亚群相比复发早、进展快、生存短,成为临床普遍关注的重点.本文综述了其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进展.

    作者:刘月林;刘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散发性脑炎9例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散发性脑炎误诊的原因,以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对9例散发性脑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9例散发性脑炎患者中,4例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2例诊断为精神性疾病,2例诊断为其他类脑炎,1例以抽搐原因待查,考虑脑部肿瘤或器质性病变收住院.结论 误诊原因:主观判断,缺乏全面的了解和分析病史,往往被一些常见疾病所掩盖:对散发性脑炎认识不足和警惕性不高;忽视了一些重要实验室检查.

    作者:胡伟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主动脉夹层的螺旋CT、MRI与DSA影像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螺旋CT、DSA、MRI影像学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21例患者,男16例、女5例.年龄44-73岁,平均54.5岁.全部患者均做CT平扫、增强扫描,DSA造影6例,MPI检查5例.结果 按Debakey分型,Ⅰ型5例,Ⅲ型16例,CT平扫主动脉内膜钙化内移者9例,增强后呈不同或等密度真假两腔,均显示内膜片,且扫描快,图像直观,不受金属植入物及病重的限制.DSA检查,发现主动脉破口及主动脉双腔4例(66.6%),MRI检查,均能精确显示主动脉夹层特有的双腔征,内膜撕裂的位置.结论 螺旋CT对本病诊断率高,具有非创伤性且迅速方便的特点,较DSA、/MRI诊断有明显的优势,应用范围更广.可作为主动脉夹层诊断的首选.

    作者:陈刚;刘继伟;李德生;王忠红;文福祥;徐亚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21例误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常见的内科急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一般典型病例在甲_期诊断并不困难,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形式多样,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易出现误诊、漏诊,以致延误治疗,下面选择了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AMI患者因各种原因首诊误诊的21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志华;董玉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脊柱骨折合并截瘫的护理

    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如合并褥疮,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将威胁患者的生命.所以正确的抢救和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的康复.在护理工作中对截瘫并发症的预防是主要的.另外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使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他们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尽早康复.

    作者:王丽;樊晓丽;王玉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特异性的促进血管再生作用使其在肿瘤生长转移、组织愈合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ⅦGF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对机体的作用、表达及生成的调节及其在临床应用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肖建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40例干燥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特点.方法 对我院4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ss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口眼干燥,其次为发热,猖撅龋和皮肤粘膜表现,而皮肤粘膜损害较为多样.结论 pss由于临床表现多样,常首诊于其他科室未能及时确诊.临床上遇到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关节痛、肺部病变等,都要考虑pss可能而做相应的检查,以达到早期诊治.

    作者:翟小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及毒性.方法 27例晚期胃癌患者应用多西紫杉醇75mg/m2第1天静脉滴注,5-氟尿嘧啶2 500 mg/m2持续静点48小时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21例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0例,总有效率为57.12%.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和脱发,但患者能较好耐受.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方案是目前治疗晚期胃癌较理想的二线方案.

    作者:邢书娟;王俪娟;吕巧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探讨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方法 对我科2001~2007年收治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20例保守治疗.35例行复位内固定,14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11例人工髋关节置换.对其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康复训练指导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80例患者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消除了焦虑、恐惧心理,主动配合做好各项医疗护理工作,在医护人员、家属的协助下能正确地进行功能锻炼,住院期间均无并发症发生,手术切口达到一期愈合,出院随访,生活均能自理,人工股骨头无松动、下沉、脱位等.结论 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是患者康复重要因素.

    作者:胡秋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输卵管结扎术后异位妊娠4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榆卵管结扎术后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44例榆卵管结扎术后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输卵管结扎术后发生的异位妊娠均为输卵管妊娠,以31-40岁为发病年龄高峰.术后4-6年为高发时间,结扎方法以结扎切除法发病率高,抽芯近端包埋法安全.结论 输卵管结扎术后异位妊娠的发生与输卵管结扎术式,手术时机,手术部位有关.结扎时采用峡部抽芯包埋法相对安全.

    作者:赵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氟比洛芬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68例.麻醉方式以局麻为主,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氟比洛芬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切皮前30min给予氟比洛芬酯100mg静脉注射.通过下列指标评价临床效果:(1)VAS评分;(2)局麻药和芬太尼的用量;(3)患者对术中镇痛效果总体印象评分;(4)术后24h内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氟比洛芬酯组术中VAS评分较低,局麻药和芬太尼用量及加药次数显著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少(P<0.05或P<0.01).结论 氟比洛芬酯用于甲状腺手术可以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

    作者:罗云;张敏;廖雄鹏;吕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彩超诊断肾癌下腔静脉转移1例

    病例女38岁,腰部不适来诊.尿化验:血尿阴性.血常规无异常.超声显示:右肾增大为118*58*57mm,上极饱满,变形,见范围73*67mm不均质略低同声向肾表面突起,轮廓不清晰,形态不规则,内可探及动脉血流信号,上极集合系统受压消失,下极未见异常,未见分离.

    作者:魏凤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新时期医院安全管理重点探讨

    目的 面时新形式下医院安全工作发生的变化,制定医院安全工作的新对策.方法 深入分析影响医院安全的重点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 必须树立医院大安全观,从理念层面、管理层面、操作层面采取新方法,制定新措施.使医院健康、稳定地运行和发展.结论 安全是医院的根本,医院的发展需要一个稳定、安全的良好环境,在医院安全管理新构架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常抓不懈,维护医院的稳定和发展.

    作者:许永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儿止咳平喘合剂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小儿止咳平喘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荆中苦杏仁、黄芩、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麻黄碱、伪麻黄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中阴性无干扰,专属性强;麻黄碱、伪麻黄碱在1.728μg~8.640μg和1.36μg~80μg范围内成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3%、100.55%.结论 本试验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止咳平喘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邱建永;辜学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性传播疾病患者心理的流行病学分析

    性传播疾病(STD,简称件病)是一组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而传染.患者的患病过程常涉及个人隐私.目前,我国的性病患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而件病患者作为一组特殊的患病人群,不仅有切肤之痛,而且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且较其它疾患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作者:侯明琼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卫生职业学校英语课中的应用

    中专英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应用到英语课堂中,是对英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补充和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白血病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化疗过程中对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将115例病人随机分成干预组58例,对照组5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等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加以心理干预、饮食指导.结果 干预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护理干预能降低化疗过程中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可使其程度明显减轻,临床上应给予重视.

    作者:户艳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