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0例干燥综合征临床分析

翟小琳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特点.方法 对我院4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ss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口眼干燥,其次为发热,猖撅龋和皮肤粘膜表现,而皮肤粘膜损害较为多样.结论 pss由于临床表现多样,常首诊于其他科室未能及时确诊.临床上遇到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关节痛、肺部病变等,都要考虑pss可能而做相应的检查,以达到早期诊治.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普外科护士心理疲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普外科是一个急诊多、病种多、工作量大、护理操作技术要求全面的科室,由于护理工作任务繁重,每天面对重复的操作技术,枯燥的工作流程和紧张的工作气氛,且还要应对数次的上级领导检查,以及来自于家庭、各种人际关系,都会给护士压力,以至于心理疲惫.本文对普外科护士产生心理疲劳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缓解护士疲劳,保持身心健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王天华;张静;王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川芎嗪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血小板衍生化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血小板衍生化生长因子(PDGF)影响.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模型组(n=8)、川芎嗪组(n=8).采用高脂喂养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以川芎嗪对该模型进行干预.观察各组大鼠血清PDGF浓度、主动脉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PDG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大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明显;川芎嗪组大鼠血清PDGF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主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改变优于模型组.结论 川芎嗪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PDGF浓度,川芎嗪抗大鼠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PDGF有关,降低血清PDGF水平可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机制.

    作者:李迎春;李迎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高、低频超声诊断阑尾炎符合率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阑尾炎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低频及高频超声对203(100)例可疑阑尾炎性病变进行检查并诊断,将其结果与手术结果、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低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43%,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结论 高频超声对阑尾炎的显示率明显高于低频超声,其对阑尾炎性病变的直观显示可为临床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

    作者:范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9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9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治愈23例(占58.9%),症状全部消失,盆腔结节包块等局部体征基本消失,不孕患者受孕.显效9例(占23.1%),症状基本消失,治疗前后月经周期的同期B超检查对比盆腔包块缩小>1/2,虽局部体征存在但月经不调改善.有效5例(占12.8%),症状减轻,包块缩小1/3~1/2,停药3个月内症状不加重.无效2例(占5.12%),症状和体征无改变.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乔学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院前急救工作是提高抢救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地处市郊,出诊多为市、县及农村,路况差,转运时间长,这给院前急救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因此,如何做好院前急救,一直是我们努力探讨的方向.现将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丽丽;刘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治疗空蝶鞍综合征手术体会

    目的 报道经蝶入路手术治疗10例空蝶鞍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 10例病例均经CT及MR确诊手术采用经鼻小柱切开一鼻前庭、中隔-蝶窦入路填充空鞍鞍底重建.结果 无死亡病,9例病人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4年),7例明显改善,2例无变化.结论 经蝶八颅手术治疗空蝶鞍综合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中鞍内填充及鞍底重建十分重要.

    作者:刘洋;王严;刘增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方法的改进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静脉输液拔针后的按压方法.方法 300例需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50例:大面积按压法,示指、中指和无名指3指并排横向,将针眼上、下1-3cm全部压住,按压的力量,以指尖按压变苍白又没有变苍白的力量正好,按压时间为3-5min.对照组150例:小面积按压,只按压针眼,用拇指指腹横向按压,力量为指尖按压变苍白,时间同实验组.结果 实验组出血、皮下淤血、血管闭塞(完全、不完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此方法确实有效,使患者的血管得到保护,给再次静脉穿刺带来方便.

    作者:暴静玲;杨家鹏;张玉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析护士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目的 了解护士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15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统计调查结果.结果 护理人员不足及业务知识匮乏是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论 加强知识培训,加强沟通协调,保证护理人员数量是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的关键.

    作者:周凤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子宫输卵管造影76例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ystreosalping ography,HSG)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回顾近年来子宫输卵管造影术76例出现不良反应征象的分析,结果不良反应征象的发生是多种因素所至,如疾病、逆流、造影刑等.结论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是一种较简易安全的检查方法,但未严格掌握造影指标,也可以产生不良后果.为提高对不良反应的认识,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术前、术中做好充分准备并采取有效措施,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徐野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3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3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非手术治疗失败后的手术疗效.方法 1996年-2007年38例肱骨髁上骨折非手术治疗失败的患儿采用切开复住,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结果 3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均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非手术治疗失败后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操作简单,稳定性好,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郭红江;卢鹤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多层螺旋CT增强3期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

    肝癌是指发生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起病多隐匿,临床多无明显症状,小肝癌是指单个癌结节大直径 3cm,多个癌结节数日不超过两个,其大直径总和应 3cm,随着临床对影像科诊断依赖性的增大,对早期、小病灶肝癌的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叶长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谈我国健康教育的现况及对策

    分析我国健康教育的现况,探索健康教育的对策.

    作者:孟涛;赵健;张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进展

    受体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LuminalA、LuminalB、Her-2和normal-like亚群相比复发早、进展快、生存短,成为临床普遍关注的重点.本文综述了其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进展.

    作者:刘月林;刘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对血液病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 通过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探讨各种血液病人NAP活性和阳性指数用来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以备早期及时诊断和治疗.方法 应用快速偶氮偶联法对1103例,50多种不同疾病血液病人进行NAP活性和阳性指数检测,并分组配对与正常组进行参比检测,经统计学处理,算出相关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在贫血组中,其中再障(从),AA-PNH综合征,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其他贫血和正常组,相互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在骨髓增殖性疾病(MPD)组中,真性红细胞增多征(Pv),骨髓纤维化(MF)酶的活性较其他增殖性疾病和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白血病组,急淋(ALL),慢淋(CLL),毛白(HCL),浆白(PCL),酶的活性较其他白血病和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而急非淋M1、M2、M4、全髓性白血病(PMS)酶的活性低;肿瘤组中,骨髓瘤(MM)酶的活性增高明显,其次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而恶性组织细胞病(MH)酶的活性极度减低或消失为零,相五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在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全血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脾亢等疾病中,除了AITP较正常不同程度增高,但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NAP对血液病不同病期,治疗前后酶的活性有明显差异,可作血液病人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诊断指标.

    作者:张云环;徐裕海;王永才;王忠利;赵成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内镜诊治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PU)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是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的发展,使经内镜诊断和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成为可能.本文收集了2006年4月~2007年4月经胃镜诊治PU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徐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40例干燥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特点.方法 对我院4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ss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口眼干燥,其次为发热,猖撅龋和皮肤粘膜表现,而皮肤粘膜损害较为多样.结论 pss由于临床表现多样,常首诊于其他科室未能及时确诊.临床上遇到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关节痛、肺部病变等,都要考虑pss可能而做相应的检查,以达到早期诊治.

    作者:翟小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探讨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方法 对我科2001~2007年收治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20例保守治疗.35例行复位内固定,14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11例人工髋关节置换.对其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康复训练指导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80例患者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消除了焦虑、恐惧心理,主动配合做好各项医疗护理工作,在医护人员、家属的协助下能正确地进行功能锻炼,住院期间均无并发症发生,手术切口达到一期愈合,出院随访,生活均能自理,人工股骨头无松动、下沉、脱位等.结论 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是患者康复重要因素.

    作者:胡秋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特异性的促进血管再生作用使其在肿瘤生长转移、组织愈合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ⅦGF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对机体的作用、表达及生成的调节及其在临床应用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肖建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主动脉夹层的螺旋CT、MRI与DSA影像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螺旋CT、DSA、MRI影像学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21例患者,男16例、女5例.年龄44-73岁,平均54.5岁.全部患者均做CT平扫、增强扫描,DSA造影6例,MPI检查5例.结果 按Debakey分型,Ⅰ型5例,Ⅲ型16例,CT平扫主动脉内膜钙化内移者9例,增强后呈不同或等密度真假两腔,均显示内膜片,且扫描快,图像直观,不受金属植入物及病重的限制.DSA检查,发现主动脉破口及主动脉双腔4例(66.6%),MRI检查,均能精确显示主动脉夹层特有的双腔征,内膜撕裂的位置.结论 螺旋CT对本病诊断率高,具有非创伤性且迅速方便的特点,较DSA、/MRI诊断有明显的优势,应用范围更广.可作为主动脉夹层诊断的首选.

    作者:陈刚;刘继伟;李德生;王忠红;文福祥;徐亚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谈甲状腺疾患手术的护理

    甲状腺疾病是普外科常见病,其术前合并症及术后并发症均很复杂,因此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尤为重要.一、临床资料本组共收集病历24例,其中甲状腺腺瘤5例,甲状腺肿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甲亢1例.术后切口均2期愈合,痊愈出院.

    作者:张晶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