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主动脉夹层的螺旋CT、MRI与DSA影像对比分析

陈刚;刘继伟;李德生;王忠红;文福祥;徐亚红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螺旋CT, 血管造影, 磁共振成像
摘要: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螺旋CT、DSA、MRI影像学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21例患者,男16例、女5例.年龄44-73岁,平均54.5岁.全部患者均做CT平扫、增强扫描,DSA造影6例,MPI检查5例.结果 按Debakey分型,Ⅰ型5例,Ⅲ型16例,CT平扫主动脉内膜钙化内移者9例,增强后呈不同或等密度真假两腔,均显示内膜片,且扫描快,图像直观,不受金属植入物及病重的限制.DSA检查,发现主动脉破口及主动脉双腔4例(66.6%),MRI检查,均能精确显示主动脉夹层特有的双腔征,内膜撕裂的位置.结论 螺旋CT对本病诊断率高,具有非创伤性且迅速方便的特点,较DSA、/MRI诊断有明显的优势,应用范围更广.可作为主动脉夹层诊断的首选.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桂枝在中医内科临床的应用

    桂枝是仲景应用的广泛的药物之一.据<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含桂枝的方剂约占其总数的29%.不但外感常用,内伤亦多配伍.近些年来,桂枝的应用有不少新的发展,通过和有关药物配伍,被用于治疗肺结核、肝硬化、溃疡病、痨型克山病、急性心肌梗塞、风湿性心肌炎等.

    作者:毛俊芳;杨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主动脉夹层的螺旋CT、MRI与DSA影像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螺旋CT、DSA、MRI影像学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21例患者,男16例、女5例.年龄44-73岁,平均54.5岁.全部患者均做CT平扫、增强扫描,DSA造影6例,MPI检查5例.结果 按Debakey分型,Ⅰ型5例,Ⅲ型16例,CT平扫主动脉内膜钙化内移者9例,增强后呈不同或等密度真假两腔,均显示内膜片,且扫描快,图像直观,不受金属植入物及病重的限制.DSA检查,发现主动脉破口及主动脉双腔4例(66.6%),MRI检查,均能精确显示主动脉夹层特有的双腔征,内膜撕裂的位置.结论 螺旋CT对本病诊断率高,具有非创伤性且迅速方便的特点,较DSA、/MRI诊断有明显的优势,应用范围更广.可作为主动脉夹层诊断的首选.

    作者:陈刚;刘继伟;李德生;王忠红;文福祥;徐亚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46例

    慢性胆囊炎系胆囊的慢性炎症性病变,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在10%左右[1],约70%-95%的病人合并胆囊结石[2].西药治疗只能起到控制和缓解作用,容易复发.本文从1996年11月到2007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胆囊炎46例.疗效满意.

    作者:向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

    文章从现代医学与中医学两个方面深入探讨了脂肪肝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并阐述了从病因方面防治脂肪肝的方法,以及应用中药治疗脂肪肝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刘远琴;李海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如何确保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安全的体会

    目的 10年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安全无纠纷的分析总结.方法 对我院自1997年与上级医院协作开展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以来,对1084名白内障病人,1102眼进行手术治疗,术后一个月对837眼进行随访.我们对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并对整个操作过程进行详尽的论述.结果 除发生一例角膜失代偿严重并发症以外.均达到了病人满意的效果.结论 严谨检查筛选病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手术禁忌症,把握手术时机.做到每一个环节都把病人安全放在第一位.积极吸取其他医院的先进经验及惨痛教训,将工作做的更塌实,更细致.

    作者:寇中秋;姚建华;王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对肛瘘术后的护理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肛瘘手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 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根据临床观察,分析具体原因,采取切实护理计划,实施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护理措施得当,效果良好,病人顺利康复.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肛瘘术后患者,能有效消除或减少患者痛苦和不适,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伤口早期愈合.

    作者:王秀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3000张门诊处方规范性评价

    目的 通过对处方规范性分析,为临床一线提供真实资料,提高处方书写及用药质量.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处方3000张,对处方的书写规范、合理用药、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不合格处方255张.抗菌药物的处方数931张,使用率31.03%.结论 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逐步提高,但不合理用药现象仍较严重,医师和药师应加强业务知识学习.

    作者:丁绍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高、低频超声诊断阑尾炎符合率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阑尾炎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低频及高频超声对203(100)例可疑阑尾炎性病变进行检查并诊断,将其结果与手术结果、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低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43%,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结论 高频超声对阑尾炎的显示率明显高于低频超声,其对阑尾炎性病变的直观显示可为临床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

    作者:范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母婴不同室时母乳喂养的指导

    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均有益,为了保证异常分娩的新生儿顺利吃到母乳,我们对30例新生儿母亲进行乳房护理及泌乳指导,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和情感支持,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冯晓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阿昔洛韦软膏局部外用在小儿水痘的疗效观察

    1临床资料 我院在2006年6月~2008年lO月门诊及住院患儿1120例,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在1-6岁,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水痘的诊断符合朱福棠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在性别、年龄、治疗前发病天数及体温方面,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作者:李东涛;刘睿骞;王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0.05%卤米松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0.05%卤米松乳膏和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将93例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48例采用0.05% 米松乳膏治疗,对照组采用1%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9.58%,对照组有效率75.56%.结论 0.05%卤米松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见效快,疗效好.

    作者:程桃英;陈静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通脉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90%以上,目前临床上对这种常见并发症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我们自2005年以来应用我院自制中药通脉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6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90例根管治疗术失败原因分析

    根管治疗术的过程是医生用根管治疗专用的器械通过和化学方法,清除根管内的炎症性内容物,以消除根管内的彻底去除感染的牙髓以及感染的牙本质和毒性分解产物,严大部分感染.第二步是根管消毒,通过物理和化学(药物)方密填塞根管,隔绝细萧进入根管再感染,防止根尖周病变的法彻底消除根管内的残余感染.

    作者:姚亚辉;姚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两种精神、服务产品与创新医学教育

    针对当前医患信任度降低、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基于服务产品理论将医疗服务产品分为技术与人文两个维度,对接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分离与融合历程,提出创新医学教育及教学改革的政策建议.

    作者:黄奕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散发性脑炎9例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散发性脑炎误诊的原因,以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对9例散发性脑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9例散发性脑炎患者中,4例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2例诊断为精神性疾病,2例诊断为其他类脑炎,1例以抽搐原因待查,考虑脑部肿瘤或器质性病变收住院.结论 误诊原因:主观判断,缺乏全面的了解和分析病史,往往被一些常见疾病所掩盖:对散发性脑炎认识不足和警惕性不高;忽视了一些重要实验室检查.

    作者:胡伟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白血病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化疗过程中对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将115例病人随机分成干预组58例,对照组5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等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加以心理干预、饮食指导.结果 干预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护理干预能降低化疗过程中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可使其程度明显减轻,临床上应给予重视.

    作者:户艳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处理原则

    妊娠妇女同一般妇女一样可以合并各种急腹症,有文献报道占同时期住院妊娠妇女的1.53%,而且由于子宫随孕期的增火,使体内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同时由于身体内分泌的变化,孕激素水平的增加,使得某些急腹症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从而延误诊断和治疗,危及母儿生命,如何识别和正确恰当地处理将直接影响母儿的安危.

    作者:仝丽丽;彭志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脑出血合并大面积脑梗塞1例报告

    患者女性,70岁.以意识不清2小时入院.患者于2007年2月12日20时洗浴时意识不清,伴呕吐咖啡渣样物,右侧肢体活动减少.既往有糖尿病病史.查体:血压150/75mmHg,浅昏迷,左侧瞳孔直径6mm,右侧4mm,对光反射迟钝,右侧肢体肌力0级,双侧Babinski征(-).

    作者:孟凯涛;冯勋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36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寒直接原因通常是急性血栓形成使冠脉管腔完全阻塞,局部心肌血流丧失.因而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溶栓,能迅速重建冠脉血流,有效限制和缩小梗塞范围.本文对我院36例静脉溶栓患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郑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结肠造瘘术后排便习惯的训练方法及健康指导

    结肠造瘘术后,初期患者不能控制排便,使患者非常苦恼,医护人员应及早对患者进行定时排便训练,使患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不仅可以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可以减少造口器材的消耗,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胡景霞;杨彩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