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散发性脑炎9例误诊分析

胡伟盛

关键词:散发性脑炎, 误诊, 脑脊液, 脑电图
摘要:目的 探讨散发性脑炎误诊的原因,以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对9例散发性脑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9例散发性脑炎患者中,4例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2例诊断为精神性疾病,2例诊断为其他类脑炎,1例以抽搐原因待查,考虑脑部肿瘤或器质性病变收住院.结论 误诊原因:主观判断,缺乏全面的了解和分析病史,往往被一些常见疾病所掩盖:对散发性脑炎认识不足和警惕性不高;忽视了一些重要实验室检查.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肝豆状核变性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Wil-son病(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缺陷病,表现为铜代谢障碍导敛的以基底神经节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及肝脏损害,同时伴有肾脏受损及角膜病变.不同地区及人群的发病率不一,据估计世界人群发病率为1/10万至1/30万[1,2],是儿科常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之一.

    作者:方洁;叶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氟比洛芬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68例.麻醉方式以局麻为主,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氟比洛芬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切皮前30min给予氟比洛芬酯100mg静脉注射.通过下列指标评价临床效果:(1)VAS评分;(2)局麻药和芬太尼的用量;(3)患者对术中镇痛效果总体印象评分;(4)术后24h内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氟比洛芬酯组术中VAS评分较低,局麻药和芬太尼用量及加药次数显著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少(P<0.05或P<0.01).结论 氟比洛芬酯用于甲状腺手术可以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

    作者:罗云;张敏;廖雄鹏;吕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102例消化道肿瘤应用化疗泵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应用化疗泵临床护理体会和措施.方法 回顾我科应用化疗泵治疗消化道肿瘤102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化疗均顺利完成全程治疗,且无任何反应及并发症.空气进入泵体3例,静脉渗漏5例,静脉炎12例.结论 熟练掌握化疗泵原理和构造、严格的操作、严密观察、细致静脉护理,可以使化疗均顺利完成.

    作者:高春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性传播疾病患者心理的流行病学分析

    性传播疾病(STD,简称件病)是一组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而传染.患者的患病过程常涉及个人隐私.目前,我国的性病患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而件病患者作为一组特殊的患病人群,不仅有切肤之痛,而且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且较其它疾患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作者:侯明琼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清热祛湿化瘀汤治疗结节性红斑30例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局限于皮下组织和真皮深层的血管炎,主要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在体内变异导敛发病,亦可由结核菌所致.此外,病毒、衣原体、真菌、类风湿性关节炎、肠道疾病、肿瘤或药物均可成为本病的致病凶素,其临床多见于青年女性,多发于春秋两季节,我院自拟处方并制成汤剂,用于治疗湿热下注,气血瘀滞所致的结节性红斑,经近五年的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小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如何确保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安全的体会

    目的 10年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安全无纠纷的分析总结.方法 对我院自1997年与上级医院协作开展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以来,对1084名白内障病人,1102眼进行手术治疗,术后一个月对837眼进行随访.我们对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并对整个操作过程进行详尽的论述.结果 除发生一例角膜失代偿严重并发症以外.均达到了病人满意的效果.结论 严谨检查筛选病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手术禁忌症,把握手术时机.做到每一个环节都把病人安全放在第一位.积极吸取其他医院的先进经验及惨痛教训,将工作做的更塌实,更细致.

    作者:寇中秋;姚建华;王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宫内传播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宫内传播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01-2007年产检乙肝大三阳的120位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宫内传播、产后予新生儿联合免疲的孕妇及其新生儿作为观察组(A组),未用乙肝免疫球蛋仅产后予新生儿联合免疫的孕妇及其新生儿60例作为对照组(B组).A组于20周起每4周进行一次HBIG(200IU)肌内注射,两组均在产后立即抽脐血查乙肝五项及HBV-DNA,HBsAg、HBeAg及HBV-DNA阳性者于产后1年复查婴儿乙肝五项及HBV-DNA,两组新生儿均行联合免疫.结果 两组新生儿脐血大多为大三阳,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HBV-DNA均处于较低水平,而观察组均处于高水平.产后1年婴儿HBsAg、HBv-DNA阴性率观察组为93.34%,对照组为20%P<0.005.结论 大三阳孕妇多次小剂量注射HBIG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宫内传播.

    作者:温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川芎嗪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血小板衍生化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血小板衍生化生长因子(PDGF)影响.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模型组(n=8)、川芎嗪组(n=8).采用高脂喂养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以川芎嗪对该模型进行干预.观察各组大鼠血清PDGF浓度、主动脉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PDG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大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明显;川芎嗪组大鼠血清PDGF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主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改变优于模型组.结论 川芎嗪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PDGF浓度,川芎嗪抗大鼠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PDGF有关,降低血清PDGF水平可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机制.

    作者:李迎春;李迎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Pp粉坐浴治疗会阴切口愈合不良16例疗效分析

    会阴保护或适时切开为助产的必要步骤之一,故会阴裂伤或切开处缝合术是产科常见手术,术后愈合不良直接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及产后母乳喂养,同时还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家庭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因此,如何缩短愈合时间及减轻病痛是我们产科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我科自2004年1月使用pp粉坐浴治疗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加速创面愈合,缩短疗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作者:杨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脑出血合并大面积脑梗塞1例报告

    患者女性,70岁.以意识不清2小时入院.患者于2007年2月12日20时洗浴时意识不清,伴呕吐咖啡渣样物,右侧肢体活动减少.既往有糖尿病病史.查体:血压150/75mmHg,浅昏迷,左侧瞳孔直径6mm,右侧4mm,对光反射迟钝,右侧肢体肌力0级,双侧Babinski征(-).

    作者:孟凯涛;冯勋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7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异质性指患者遗传背景不同,病因可能也非单一,因而发病机制不尽相问.临床可有不同亚型,表现为病程、轻重、预后、结局都会有差异.

    作者:李昕秀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腰椎MRI间盘信号及高度的改变与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腰椎MRI间盘信号及高度的改变与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相关性,为临床应用腰椎MRI信号及高度评价椎间盘源性腰痛提供依据.方法 164例椎问盘源性腰痛患者行腰椎MRI平扫并VAS评分,测量腰椎MRIT2加权像上椎间盘的信号强度及高度.根据VAS评分结果分为轻度疼痛组(A组)、中度疼痛组(B组)、重度疼痛组(C组).检查结果与正常组(80例)进行比较.结果 腰椎间盘信号与年龄间的直线回归的相关系数R值接近-1,信号与年龄呈负相关;椎间盘高度与年龄的相关系数R值接近0,椎间盘高度与年龄无关.三组椎间盘信号与正常组相比较及其三组间信号比较,P值都<0.05,随着疼痛症状加重,问盘信号逐渐减弱,;中度疼痛组、重度疼痛组椎间盘高度改变与正常组相比较,P值均<0.05,而轻度疼痛组与正常组差异不明显.椎间盘信号/高度的比值的回归相关系数R值与临近节段关系为密切,说明椎间盘信号/高度的改变与临近节段的退变程度相关.结论 椎问盘MRI的信号及高度改变是椎间盘退变的影像学表现,椎间盘源性腰痛旱期椎问盘信号出现减弱而并无椎间隙高度改变,当腰痛程度进一步加重时信号明显减弱并出现椎间高度塌陷,而且椎间盘信号的减弱及高度的丢失可加速相邻节段的退变,为临床诊治椎间盘源性腰痛提供依据.

    作者:吴建锋;贾连顺;李家顺;张志宏;史建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输卵管结扎术后异位妊娠4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榆卵管结扎术后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44例榆卵管结扎术后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输卵管结扎术后发生的异位妊娠均为输卵管妊娠,以31-40岁为发病年龄高峰.术后4-6年为高发时间,结扎方法以结扎切除法发病率高,抽芯近端包埋法安全.结论 输卵管结扎术后异位妊娠的发生与输卵管结扎术式,手术时机,手术部位有关.结扎时采用峡部抽芯包埋法相对安全.

    作者:赵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介绍一种实用新型两用护理记录曲线尺

    各医院在护理患者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多次的体温、脉搏曲线记录,现在各医院临床上一直是用手工画此曲线的.其缺点是工作效率低、单调易出差错,还容易造成记录纸面的不清洁,不规范.为了解决体温单正规的问题,特发明一种实用新型两用护理记录曲线尺,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36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寒直接原因通常是急性血栓形成使冠脉管腔完全阻塞,局部心肌血流丧失.因而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溶栓,能迅速重建冠脉血流,有效限制和缩小梗塞范围.本文对我院36例静脉溶栓患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郑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40例干燥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特点.方法 对我院4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ss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口眼干燥,其次为发热,猖撅龋和皮肤粘膜表现,而皮肤粘膜损害较为多样.结论 pss由于临床表现多样,常首诊于其他科室未能及时确诊.临床上遇到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关节痛、肺部病变等,都要考虑pss可能而做相应的检查,以达到早期诊治.

    作者:翟小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议临床检验对早期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指导作用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所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我国除病毒性肝炎之外受害大的病毒性传染病.由于该病早期临床表现复杂、近年不典型病例增多、新疫区不断增多、没有特异性诊断技术、临床医生认识不足等因素,误诊误治病例逐年增多.常因此导致延误治疗甚至病情恶化.笔者现将临床检验对早期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指导作用的体会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作者:祝丽娟;周朴华;曹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非语言沟通在产妇正常分娩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非语言沟通在产妇正常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环境布置、仪表、面部表情、触摸等途径时产妇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产妇存在的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表现能得到缓解、消除.顺利分娩婴儿.结论 非语言沟通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庆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0.05%卤米松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0.05%卤米松乳膏和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将93例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48例采用0.05% 米松乳膏治疗,对照组采用1%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9.58%,对照组有效率75.56%.结论 0.05%卤米松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见效快,疗效好.

    作者:程桃英;陈静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肿瘤

    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肿瘤临床比较少见,约占呼吸系统肿瘤的1%-2%,其中以恶性肿瘤居多.由于临床缺乏特异性,以及临床医师对该类疾病的认识不足,使得此类疾病常常被误诊、漏诊[1].本文综合国内外资料对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肿瘤的分类、临床特点以及诊治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就支气管镜检查及支气管腔内介入治疗技术在气道肿瘤中发挥的作用做简要阐述.

    作者:郭丽;张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