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萌
目的 探究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运用6S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该院于2016年3月全面实施6S管理模式,对比实施前后神经内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了解6S管理模式的优势和作用.结果 6S管理模式实施后护理工作各方面质量水平均有所提升,患者及家属总满意度与之前相比较高,降低护理意外发生几率.结论 6S管理方法适用于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不仅能够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同时有助于加强护理工作安全性,应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魏晓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男护生妇科临床实习带教模式,且总结临床实习带教的心得.方法 于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抽取20名男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法纳入研究组与参照组(n=10).参照组予以常规的临床实习带教模式,研究组采用综合性临床实习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实习结束后成绩以及护生的临床实习带教满意度.结果 与参照组护生相比,研究组护生的专科理论成绩、操作考试成绩所获分数均相对较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护生临床实习带教满意率为100%,参照组护生临床实习带教满意率为7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护生妇科临床实习带教期间综合性指导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更快提升护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与实践技能水平,增强护生的临床实习带教满意率,进而为其妇科临床实习活动的深入开展及未来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苏瑜;王琼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在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人民对医疗水平要求增高,并对医院内部行政档案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院行政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将医院中的重要信息进行整理并保存.但是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该文主要针对医院行政档案管理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创新途径.
作者:郭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析二级防控模式和三级防控模式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1—12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二级手足口病防控模式,于2017年1—12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三级手足口病防控模式,统计实施两种防控模式下的手足口病患儿资料及发病情况,并对两种防控模式在普通病例防控、聚集性疫情防控、疫情持续时间、药物发放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三级防控模式下的普通病例数、个案调查数、电话随访数、聚集性疫情发生率、聚集性疫情调查率均明显优于二级防控模式,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防控模式下的疫情持续时间明显短于二级防控模式,且三级防控模式下的药品发放率明显高于二级防控模式,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防控模式下的学生复课率、幼儿入托率均明显高于二级防控模式,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足口病疫情防治中应用三级防控模式可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进展和扩散,缩短疫情的持续时间,降低聚集性疫情的发生率,降低对儿童身体和学业的影响,获得理想的防控效果.
作者:曲阳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性研究齐齐哈尔地区高校教师福利收入、提升进修、领导管理满意度,为提高工作满意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齐齐哈尔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和齐齐哈尔大学800名教职员工进行调查.分析福利收入、提升进修、领导管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在薪酬福利方面,年龄(F=8.057,P<0.001)、学历(F=7.385,P<0.001)、职称(F=5.779,P=0.017)和工作年限(F=11.703,P<0.001)4项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修提升方面,各因素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校教师关注的职称评定评分较高.在领导管理方面,各因素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项目高分为领导能客观公正的评价我的工作,平均分为3.87分.结论 薪酬福利水平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进修提升维度处于中等水平,领导管理维度处于较高水平.
作者:李帅;刘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随着临床输血需求的日益增长,成分血制备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仪器设备自动化的推广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血液成分制备信息化也逐渐被临床熟知并逐步应用于临床,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血液成分制备信息化成功实现了对人、机、料、法、环的质量管控,并对关键点进行持续改进,在提高成分血制备的效率及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水平也随着不断提高,在人类疾病种类不断增加的同时,人们对于医疗机构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神经外科疾病在现阶段我国各地区医疗机构的临床疾病治疗工作中属于一种常见性疾病,就当前此类疾病的发病率来看,呈现出明显的升高趋势.由于神经外科疾病需要经过较长的治疗周期,为了更好的保证疾病的治疗以及预后效果,一定要加强护理工作的有效落实,针对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问题予以全面分析并制定全面而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在提高医院服务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神经外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石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工作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在不断加大改革力度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就目前来看,随着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化,医疗机构的管理模式越来越完善,档案管理工作效率随之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在公共服务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为了提升医院的服务效率与服务价值,需要进一步调整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医疗机构的长期稳定发展也离不开档案管理工作的支持.该文对医院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模式的改革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报道如下.
作者:杨淑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医学不断地进步,世界性的医疗合作越来越广泛,医务工作者需要通过医学文献彼此的学习,交流知识,以获取进步,因此,医学文献的等值翻译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高质量的医学文献翻译体现中外医学异同,能够促进医学的进步.该文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基础,探讨医学文献翻译的等值性,为医学英语的翻译和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宋丽莉;赵松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护患矛盾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通过查阅中国期刊数据库相关研究论述,结合神经内科临床实际工作中的护理情况,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概括.结果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和专业知识培训,强化护理安全意识,提高专业技术,对涉及护理安全的因素进行评估、早发现、及时处置.提高护理患者满意度,做好多方面工作防范护理纠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加强对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就能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作者:郭晓微;郑蕾蕾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某医院2017年出院患者的病案首页主要诊断存在的缺陷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为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信息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原则,对42124份出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进行审核.结果 缺陷的内容主要是疾病诊断名称书写不规范、主要诊断选择错误.阐述了选择主要诊断的方法和技巧.结论 提出加强对医师进行国际疾病分类知识的培训和指导,有助于临床医师正确书写主要诊断,提高ICD编码的准确性,确保医疗信息的统计质量.
作者:杨竹青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幻听等感知觉障碍是较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的,社会心理学、遗传学、神经生物学因素,是患者主要的发病原因.而对于此病的治疗上仍以药物治疗为主,较多药物药理作用对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均是通过对患者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的抑制及阻断.在精神类疾病中,精神分裂症较为常见,表现为和环境不协调精神活动,患者的基本个性会发生转变.该文将主要致力于探究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风险管理.
作者:李翠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在医院设备管理中,要重视医院设备的维修,对医院设备维修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医院设备的故障所在.现代化医院管理中,重视医院维修人员的资格准入和医院设备维修工作,还要建立医院专业的维修团队,需要了解电子设备的故障情况,对故障进行分析,对故障进行检查,对故障进行维修以及复检测试,这样才能保养、维修和管理医院维修设备的管理工作.该文从医疗器械中电子设备的维修技术入手,阐述了医疗器械中电子设备的维修对策,以供参考.
作者:郭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该研究旨在结合实例探讨PDCA循环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运用.通过进行绩效管理现状调查,分析制约绩效发展的主要因素,制定、开展针对性的改革工作,并对改革成效进行分析和总结,进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不断推进医院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刘毅;刘斌;金丽霞;朱宴玉;宋振;王新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局部解剖学知识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7—12月在该院医学影像科实习的医学生80名,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案,观察组采用以局部解剖学知识为目标,结合阶段性实习带教模式,分析医学生出科理论及技术操作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对带教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医学生医学影像学出科理论成绩、技术操作考核成绩,综合能力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带教效果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局部解剖学知识开展阶段性教学,有助于强化医学生基础知识,全面提高其专业素养.
作者:郁延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针对血液透析中心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方法 进行探析.方法该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在2015年7月—2017年11月期间接收了47名护理专业实习护士生,通过运用随机数字表示法将这47名护理专业实习护士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24名护理专业实习护士生,观察组有23名护理专业实习护士生,不同的小组选择不同的带教方法,对照组护理实习生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观察组的护理实习生采用一对一的带教负责制,对两组护理实习生进行考核以及效果评价等.结果 通过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我们发现,对照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比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对照组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实践操作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实践操作水平,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带教老师在带教的过程当中对护理实习生进行一对一带教十分有效,这种带教的方式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这种带教的方式不但能够更好的适应现如今我国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对于提高护生的实习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者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东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程序化教学在儿科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接收护理的专业临床实习生82名,按照入院的时间顺序分为两组,每组41名实习护士.对照组所有实习生采用常规临床带教方式,研究组所有实习生采用程序化教学,分析应用效果.结果 教学结束阶段,研究组理论基础评价、实践操作、医院及护理流程、标准掌握状况、护理满意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程序化教学用于儿科护理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理论、实践知识能力,并且减少错误发生率,增加护理满意度.
作者:邓腊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影响某地艾滋病防治工作效果的主要因素.方法 以不同年度不同地区《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试行)》中的9个核心指标观测值为基本数据,运用基于秩和比的和谐分析找出影响艾滋病防治工作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 影响该地艾滋病防治工作效果因素的排序为X7>X1>X5>X8>X2>X6>X4>X9>X3,其中前两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暗娼近一次发生商业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和省、地(市)和县级政府本年度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增长比例是影响该地2008—2010年艾滋病防治工作效果的主要因素,应重视暗娼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逐步增加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增长比例,不可忽视提高HIV/AIDS及其家庭获得关怀、支持和服务的比例,注射吸毒者在近一个月内未共用注射针具并使用了安全套的比例和在过去12个月中接受过艾滋病检测并知晓检测结果的高危人群比例,不断提高艾滋病防治工作效果.
作者:于静华;成长英;孙爱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高职口腔教育想要化解就业危机,就要联合社会企业,着重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同时,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完美对接.基于此,该文对口腔医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进行探讨,并以此为出发点,对高职口腔专业教学的目标和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为提高口腔专业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作者:马洁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疼痛管理培训对肿瘤内科护士癌痛知识与态度的影响.方法 该院于2016年6月—2017年8月对肿瘤内科护士实施疼痛管理培训,科室共有护士20名,就WHO三阶梯镇痛方案、药物镇痛方法 、癌痛评估、肿瘤疼痛基础知识以及安抚与交流技巧等方面对护士进行培训,采用该院自制的癌痛知识了解度与应用度评量表评价护士对癌症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应用程度,并使用该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量表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培训后护士对WHO三阶梯镇痛方案的掌握度评分为(92.3±2.5)分,对非药物镇痛方法的掌握度评分为(93.2±1.6)分,对肿瘤疼痛基础知识的掌握度评分为(94.5±1.7)分,对癌痛评估方法的掌握度评分为(90.8±4.7)分,对安抚与交流技巧的掌握度评分为(95.2±1.7)分,各项数据均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护士对上述疼痛管理的应用度评分均在90分以上,各项数据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管理培训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32例),培训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38例),两项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管理培训可有效提高肿瘤内科护士对癌痛知识的认知度,并提升护士对癌痛护士的态度,促进其积极采取疼痛护理措施,有效帮助患者缓解疼痛,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东华;樊艳宏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