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普勒超声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检测

金效民

关键词:多普勒超声, 眼动脉, 视网膜中央动脉, 老年人, 糖尿病
摘要:目的 通过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参考.方法 用线阵高频探头观察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和35例正常老年人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并测量其收缩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结果 糖尿病组收缩期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评价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眼底动脉血流的变化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卒中后抑郁状态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156例住院脑卒中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进行调查及评分.结果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9.1%,抑郁的发生与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及病灶部位无关,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依赖、高血压、糖尿病及有烟酒嗜好有关系.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依赖、高血压、糖尿病及烟酒嗜好有关,为预防脑卒中后抑郁发生提供了依据.

    作者:李少清;黄玉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肝硬化患者腹外疝58例临床经验

    目的 总结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58例肝硬化患者的腹外疝的临床经验.方法 使用疝环充填物及网状补片,对58例肝硬化患者的腹外疝进行无张力修补治疗;对手术方法及时间、手术指征、术后病人自主能力的恢复、术后伤口疼痛、并发症、住院时间和复发率等进行观察.结果 与传统疝修补手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指征宽,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肝硬化患者腹外疝的佳手术方法.

    作者:蒋良双;王伟;魏国;范和璋;何敏;胡晓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应用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尿激酶组,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志松;王海;蒋超;杨霄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论对使用IUD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的必要性

    我们对辖区内13437例育龄妇女使用宫内节育环(IUD)避孕者生理和心理变化,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生理变化与心理变化有非常明显的对应相关性(P<0.01);生理(月经、白带等)变异者中95%以上的人均伴有心理(应激、厌烦、苦闷、易激动等)变异;而没有心理变异者中,其生理变异率只有46.45%[1].由此可见对使用IUD避孕节育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是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内涵的重要方面.

    作者:王萍;谭颖;陈雅红;李彩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蜡样芽胞杆菌致人食物中毒79例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蜡样芽胞杆菌致人食物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 对发生食物中毒现场的可疑食品采样化验,并进行中毒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所有发病人员均有在同一食堂就餐的病史,查封该食堂后无续发病人.结论 个别学校食堂存在管理不完善,是引起食物中毒的隐患,急需加强对该类食堂的卫生监督管理.

    作者:钱梅仙;张继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青岛市1999~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曾严重危害儿童的身体健康,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之一.麻疹疫苗的推广应用是控制麻疹的有效措施.为评价青岛市麻疹控制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进一步加强青岛市麻疹控制工作,现将青岛市1999~2006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杨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规范疗养康复护理的做法和体会

    我院收住疗养员多是军队离退休老干部、慢性恢复期病人、艰苦地区优秀基层军官及地方的查体、会议等人员.要通过护理尽可能地减轻疗养员的亚健康状态,使之恢复日常生活和劳动工作能力,保持和增进健康.全面康复是疗养工作的终目的,它要求护士既要有技术专长与人文休养,又要一专多能与品质高尚[1],如心理护理,其效果主要受到护士的言行和神态的影响,有着无法度量的很强的艺术性.一般性护理工作职责和标准,是按常规硬性要求完成的,而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则是疗养护理的根本,是软性的一面,是个体工作的灵魂,对护士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因此,用文明服务守则规范疗养康复护理,使其有规律可循,潜移默化地提高护士素质,用自觉的行为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作者:何丽丽;任璐;王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p53和MDM2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患者病理组织中p53和MDM2蛋白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NHL、15例良性增生性淋巴结炎中p53和MDM2蛋白的表达.结果 p53和MDM2蛋白在良性增生性淋巴结炎中未见阳性表达,在NHL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58.33%,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406,P=0.002);p53和MDM2蛋白的表达率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患者有无B症状及LDH水平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细胞源分类、结外位点、临床分期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53和MDM2蛋白在NHL病理组织中均呈高表达,MDM2蛋白和/或p53基因突变使p53基因功能失活在NHL发生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巧英;潘洪琳;何平生;葛建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氧化亚氮加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氧化亚氮加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收集360例宫内妊娠6~10周健康而无禁忌症的妇女,随机分为三组,120例自愿要求应用氧化亚氮加米索前列醇,120例只要求吸入氧化亚氮而不用米索前列醇,120例在手术中不愿应用任何药物.结果 显示氧化亚氮有明显的镇痛效果,米索前列醇对宫颈有明显的松弛作用.二者合用使手术操作容易,减少了副作用的发生.结论 氧化亚氮加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是简便、安全、有效.

    作者:石印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药物所致顽固性呃逆

    目的 对药物引起顽固性呃逆的相关报道进行综述.方法 收索近5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药物引起的顽固性呃逆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涉及药物品种较多,而且以男性患者多见,发病机理不明.结论 药物引起的顽固性呃逆为一种较为严重的药源性疾病,临床一旦发现应及时停药处理,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袁灵姝;张素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pCDNA3.1(+)-PENK真核载体的表达与肿瘤镇痛

    目的 构建人前脑腓肽原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入NIH3T3细胞中表达,为晚期癌症的镇痛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用pCR的方法获得人脑腓肽原基因,构建人前脑腓肽原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ENK,用脂质体2000包裹转染NIH3T3细胞,G418筛选稳定表达后检测培养液中脑啡肽的含量.结果 pCDNA3.1(+)-PENK真核表达质粒可以在NIH3T3细胞中高表达.结论 pCDNA3.1(+)-pENK可作为肿瘤镇痛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的有力工具.

    作者:马艳丽;曹靖;任秀花;赵青赞;臧卫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低场强磁共振尿路水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的初步探索

    目的 评价低场强(0.35T)磁共振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SFSE)尿路水成像(MRU)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42例正常和尿路梗阻患者,在GE 0.35T永磁MR成像仪上采用SSFSE进行MRU成像;38例加作2DFSE重T2WI,经大信号强度投影(MIP)重建MRU图像.结果 采用SSFSE所得MRU图像可清晰显示正常尿路,效果比2D FSE重T2WI经MIP重建所得MRU图像要佳,尿路梗阻患者均能显示梗阻部位及程度,定性诊断正确率也达84.8%.结论 低场强下应用SSFSE对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吕长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Y型小儿静脉留置针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Y型小儿静脉留置针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住院的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8例.对照组用常规静脉穿刺针或成人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观察组用Y型小儿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结果 观察组静脉输液时液体外渗、意外拔针、静脉炎发生较少,满意度观察组80.4%,对照组51.2%,两组比较满意度有显著差异(x2=7.56 P<0.05).结论 Y型小儿静脉留置针在颅脑外伤患者静脉输液中效果较好.

    作者:马巧灵;韩书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健康指导型产后康复检查对妇女健康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健康指导型产后康复检查方式与传统检查方式对妇女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 调查对象36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80人,采用健康指导型康复检查方式;对照组180人,采用传统康复检查方式.随访观察一年,分别从两组生育性肥胖的转归;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乳腺疾病就诊次数;避孕效果;血钙水平五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130例肥胖者中,108例体重恢复至正常范围,好转率为83.07%;对照组125例肥胖者中有83例体重恢复至正常范围,好转率66.4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生育性肥胖转归情况有显著性差异.(x2=5.46,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能持续10个月者,比例较高;乳腺疾病就诊比例较低;避孕措施应用比例较高;避孕失败比例较低;血钙水平正常比例较高,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健康指导型康复检查方式比传统检查方式更能促进妇女的身心健康,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邹维霞;王桂红;贾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剖宫产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分析

    子宫内膜组织(腺体或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异位内膜常见的种植部位是盆腔脏器和腹膜,其中以侵犯卵巢常见,但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腹壁切口瘢痕内异症的发病率也明显提高.我院自2001年6月~2005年6月收治10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内异症病例,现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晶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心房颤动的治疗进展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心律失常,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50~59岁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为0.5%,60~69岁为1.8%,70~79岁为4.8%,80~89岁为8.8%,60岁以后发生率显著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1倍.目前我国的房颤病人在800万以上,且随着人口老龄化,房颤的发病和危害将继续增长,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作者:范天全;杨惠建;张运卫;王治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的临床和CT表现.结果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的主要CT表现为:①中央型28,例占67%;②旁侧型12例,占28%;③椎间孔型2例,占4 5%,L4-5、L5-S1是椎间盘突出的好发部位.结论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为中央型,伴发征象少与成人不同;本病的发生与外伤及腰骶椎发育异常有关.

    作者:宋永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海南省黎族人眶距和眼球突出度与汉族人的对比

    目的 了解海南黎族人的眶距和眼球突出度的发育规律,并和汉族人进行对比.方法 用Hertel眼球突出计对3~90岁黎族人的眶距和眼球突出度进行活体测量.结果 眶距从3岁组的男女平均86.0mm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至13岁组的96.3mm,眼球突出度从3岁组的男女平均10.5mm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至13岁组的11.3mm.儿童少年眶距和眼球突出度的发育与年龄呈正相关,至青春前期二者的发育基本达到成人水平.男性眶距较女性大,但13岁前两性间差异无显著性.13岁后女性眶距发育趋缓,而男性眶距仍快速增大,至15岁时基本停止发育.结论 黎族人的内眶距和汉族人有显著的差异,黎族人的内外眶距均比汉族人大,但黎族人的眼球突出度却比汉族人小.

    作者:孙文;黄燕;王朝青;韩联仪;郑德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配戴老花镜多焦渐进镜不满意的原因分析24例

    目的 分析老花多焦渐进镜配戴不适原因,寻找处理方法,总结经验,以便更好的推广使用.方法 对自2003~2005三年间在海南省医院验光配镜中心验光配戴老花多焦渐进镜的152名顾客,对其中24例在配戴一个周或一个月间返回本中心主诉不适的,进行多方面查找原因分析和给予处理意见.结果 24例的投诉中,由于验光误差的6例,装配误差的9例,选架不符的3例,完全不能适应的6例.根据不同的原因做了相应的处理.结论 验配老花渐进镜各环节都应严格把关,讲明该镜的优缺点,做好配前解释工作.

    作者:黄燕;孙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关注耐药细菌的威胁

    耐药细菌引起的感染增加疾病的死亡率,虽然开发抗生素的速度似乎很快,而细菌的耐药现象常伴随发生.要关注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发展趋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迎接耐药细菌的新的挑战.现就临床常见的耐药细菌有关问题提出探讨.

    作者:任纪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