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分析

张晶松

关键词:剖宫产, 子宫内膜异位症
摘要:子宫内膜组织(腺体或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异位内膜常见的种植部位是盆腔脏器和腹膜,其中以侵犯卵巢常见,但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腹壁切口瘢痕内异症的发病率也明显提高.我院自2001年6月~2005年6月收治10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内异症病例,现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复脉灵胶囊的研制及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复脉灵胶囊并对其主要成分麻黄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对方中丹参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对麻黄中的麻黄碱进行提取分离,在257nm和286nm处含量测定.结果 复脉灵胶囊中的麻黄碱的含量为0.33%.在0.5-3.0 mg/ml范围内是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101.5%,RSD=2.65.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质量可控等优点.

    作者:寸伟新;李兴华;段宗明;杨杨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p53和MDM2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患者病理组织中p53和MDM2蛋白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NHL、15例良性增生性淋巴结炎中p53和MDM2蛋白的表达.结果 p53和MDM2蛋白在良性增生性淋巴结炎中未见阳性表达,在NHL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58.33%,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406,P=0.002);p53和MDM2蛋白的表达率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患者有无B症状及LDH水平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细胞源分类、结外位点、临床分期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53和MDM2蛋白在NHL病理组织中均呈高表达,MDM2蛋白和/或p53基因突变使p53基因功能失活在NHL发生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巧英;潘洪琳;何平生;葛建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04、9~2006、2的出院病历182例进行分析.结果 其中174例都应用抗菌药物,占抽查病历数的95.6%,无菌手术预防性用药的55例,不合理用药的40例,内科呼吸道感染56例,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23例,无菌手术34例,不合理用药12例,其它29例,不合理用药8例.结论 不合理用药主要在不合理联合应用抗菌药物以及在预防性应用方面的不合理.

    作者:陈子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规范疗养康复护理的做法和体会

    我院收住疗养员多是军队离退休老干部、慢性恢复期病人、艰苦地区优秀基层军官及地方的查体、会议等人员.要通过护理尽可能地减轻疗养员的亚健康状态,使之恢复日常生活和劳动工作能力,保持和增进健康.全面康复是疗养工作的终目的,它要求护士既要有技术专长与人文休养,又要一专多能与品质高尚[1],如心理护理,其效果主要受到护士的言行和神态的影响,有着无法度量的很强的艺术性.一般性护理工作职责和标准,是按常规硬性要求完成的,而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则是疗养护理的根本,是软性的一面,是个体工作的灵魂,对护士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因此,用文明服务守则规范疗养康复护理,使其有规律可循,潜移默化地提高护士素质,用自觉的行为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作者:何丽丽;任璐;王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对策

    目的 观察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临床价值,探讨护理对策.方法 HICH患者91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组(手术组)51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保守组)40例,配合手术进行整体护理.分析对比临床疗效,分析手术组临床疗效与出血量的关系.结果 ①手术组死亡率(23.5%)显著低于保守组(47.5%),手术组总有效率(60.8%)显著高于保守组(17.5%),Ⅳ级患者显著降低,Ⅰ级、Ⅱ级及Ⅲ级患者显著增多.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后并发症.②手术组出血量<60ml者与>60ml者比较,有效率显著增高(P<0.01),死亡和无效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HICH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内科保守治疗,是治疗HICH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高质量的护理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取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作者:周义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盐酸倍他司汀治疗颅脑创伤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倍他司汀治疗颅脑创伤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选择外伤后眩晕病例60例,采用盐酸倍他司汀进行治疗34例,采用复方丹参治疗26例,并将两组疗效作一比较.结果 盐酸倍他司汀对头晕总有效率为88.24%,无明显不良的反应.结论 盐酸倍他司汀治疗颅脑创伤后眩晕,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

    作者:党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谈对献血者的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心理护理已广泛用于临床,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运用,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实施提出来的,需要血站工作者去探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针对献血者的心理反应特点,实施正确的心理疏导,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方玉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甲氨蝶呤联合中药与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或单纯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方法 观察组:甲氨蝶呤单次肌内注射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单次MT×肌内注射.结果 治愈率观察组为93.3%,对照组为86.6%,观察组明显缩短血B-HCG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减少住院日,提高治疗成功率(P<0.05).结论 甲氨蝶呤单放次注射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高,副作用小,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金玫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2例锁骨下静脉置管并发气胸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通过12例锁骨下静脉置管并发气胸的原因分析,总结了对锁骨下静脉置管并发气胸的预防措施,在置管前应认真评估病人的一般情况,针对不同的体型病人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魏志华;宋堃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等效剂量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条件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目的 研究单次静注等效剂量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后喉镜置入和气管插管的插管条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在静注异丙酚2mg/kg,维库溴胺0.12 mg/kg后,R组给予瑞芬太尼2μg/kg,F组给予芬太尼2 4μg/kg,3min后行气管内插管.观察气管插管期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插管条件等情况.插管条件采用4分评分系统评价5个变量指标,即下颌松弛度、喉镜放置的难易、声带的位置、咳嗽反射、肢体运动情况.结果 两组插管成功率均为100%.插管条件满意率R组85%(17/20),F组80%(16/20);两组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值比较,两组在插管前即刻及R组在插管后5min时MAP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F组比较,R组在插管后1min时MAP明显降低,在插管后3min时MAP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基础值比较,两组在插管前即刻及R组在插管后3min、插管后5min时HR明显均减慢(P<0.05);R组在插管后1min、3min、5min时HR明显低于F组(P<0.05或P<0.01).两组麻醉诱导后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效剂量的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取得了一样良好的插管条件,在抑制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方面瑞芬太尼优于小剂量芬太尼.

    作者:邵兵;刘琴湘;李泉;邹冬玲;郭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卒中后抑郁状态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156例住院脑卒中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进行调查及评分.结果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9.1%,抑郁的发生与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及病灶部位无关,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依赖、高血压、糖尿病及有烟酒嗜好有关系.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依赖、高血压、糖尿病及烟酒嗜好有关,为预防脑卒中后抑郁发生提供了依据.

    作者:李少清;黄玉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胶体果胶铋胶囊对胃癌前病变Bcl-2、P53基因蛋白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胃癌前病变(PLGC)Bcl-2、P53基因蛋白的表达及胶体果胶铋胶囊的治疗机制.方法 选取临床胃镜诊断胃癌前病变病例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胶体果胶铋胶囊与维酶素治疗,观察对病变粘膜组织中Bcl-2、P53基因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能明显阻断化学致癌物对粘膜的炎症损伤,改善癌前病变组织粘膜不典型增生程度.同时应用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后Bcl-2、P53基因蛋白阳性指数亦明显低于病理对照组(P<0.05).结论 胶体果胶铋胶囊通过降低PLGC患者病变组织增殖水平,诱导细胞正常凋亡,从而对胃癌前病变细胞的增殖有良好的阻断作用.

    作者:靳桂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隙阻滞用于新式剖宫产术

    目的 比较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阻滞用于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选择急诊剖宫产术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均为25例.A组:罗哌卡因7.5mg+芬太尼20μg;B组:罗哌卡因15mg.两组均加入10%葡萄糖配成重比重液2.5ml.用体表针刺法测感觉平面,用改良Bromage法测运动阻滞,观察两种不同配方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清况、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高感觉阻滞平面、平面固定时间以及运动恢复时间,记录新生儿娩出后1、5分钟时Apgar评分.结果 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较B组慢(P<0.01),平面固定时间较B组快(P<0.05),镇痛维持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麻醉高平面A组和B组分别为T6和T4~T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下肢运动阻滞起时间A组较B组慢(P<0.01),但运动恢复时间A组较B组快(P<0.01).B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A组明显,在注药后的5min,血压、心率显著降低,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A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少于B组(P<0.01)新生儿娩出后1、5分钟Apgar评分A、B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新式剖宫产能减少局麻药用量,麻醉效果确切,对机体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能能延长镇痛时间,运动恢复时间短,并且可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黄志明;邵兵;刘琴湘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食物中毒急救的综述

    食物中毒是由于食品被污染后造成的一类急性或亚急性疾病,及时排出毒物,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能有效的控制病情的发展,缩短病程,防止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窦俊新;张春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低场强磁共振尿路水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的初步探索

    目的 评价低场强(0.35T)磁共振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SFSE)尿路水成像(MRU)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42例正常和尿路梗阻患者,在GE 0.35T永磁MR成像仪上采用SSFSE进行MRU成像;38例加作2DFSE重T2WI,经大信号强度投影(MIP)重建MRU图像.结果 采用SSFSE所得MRU图像可清晰显示正常尿路,效果比2D FSE重T2WI经MIP重建所得MRU图像要佳,尿路梗阻患者均能显示梗阻部位及程度,定性诊断正确率也达84.8%.结论 低场强下应用SSFSE对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吕长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舌下腺囊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总结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囊腔内注射治疗舌下腺囊肿的疗效[1].方法 收集2001年1月~2006年4月用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注射治疗舌下腺囊肿46例,7~10d注射1次,3~4次为1个疗程.结果 经过6~40个月随访,治愈和基本治愈率为93.5%,好转4.4%,无效2.1%,总有效率为95.6%.结论 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治疗舌下腺囊肿疗效高,疗程短,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有效方法.

    作者:马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双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双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1997年3月~2003年2月,应用此技术对59例低位直肠癌(肿瘤下缘距肛缘<12cm)病人行直肠前切除保肛手术,对其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9例中行根治性切除55例,姑息性切除4例,全组吻合满意.术后出现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1例,切口感染2例.结论 双吻合器技术能帮助外科医师顺利完成以往手法缝合难以完成的中低位直肠癌直肠前切除保肛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便捷的手术.

    作者:王鲁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疗改革过程中医患关系的思考

    医患关系是指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医疗体系中基本和重要的关系,也是复杂的人际关系[1].

    作者:孙爱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玻璃离子用于窝沟封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采用Ketac-Molar玻璃离子用于窝沟封闭剂预防窝沟龋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136名6~7岁儿童,对每个儿童选取左侧或右侧上下两个已完全萌出的第一磨牙共272只牙,使用Ketac-Molar玻璃离子进行窝沟封闭,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其对侧同名牙作空白对照,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封闭术后1、2、3年复查封闭剂保留情况,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龋情况.结果 随诊3年发现Ketac-Molar玻璃离子在术后1、2、3年的完整保留率分别为81.3%,73.2%和58.1%,术后1、2、3年观察组龋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玻璃离子窝沟封闭剂能有效地预防窝沟龋的发生,值得在小学生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应用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尿激酶组,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志松;王海;蒋超;杨霄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