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等效剂量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条件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邵兵;刘琴湘;李泉;邹冬玲;郭训

关键词:瑞芬太尼, 芬太尼, 气管插管条件, 血流动力学变化
摘要:目的 研究单次静注等效剂量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后喉镜置入和气管插管的插管条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在静注异丙酚2mg/kg,维库溴胺0.12 mg/kg后,R组给予瑞芬太尼2μg/kg,F组给予芬太尼2 4μg/kg,3min后行气管内插管.观察气管插管期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插管条件等情况.插管条件采用4分评分系统评价5个变量指标,即下颌松弛度、喉镜放置的难易、声带的位置、咳嗽反射、肢体运动情况.结果 两组插管成功率均为100%.插管条件满意率R组85%(17/20),F组80%(16/20);两组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值比较,两组在插管前即刻及R组在插管后5min时MAP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F组比较,R组在插管后1min时MAP明显降低,在插管后3min时MAP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基础值比较,两组在插管前即刻及R组在插管后3min、插管后5min时HR明显均减慢(P<0.05);R组在插管后1min、3min、5min时HR明显低于F组(P<0.05或P<0.01).两组麻醉诱导后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效剂量的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取得了一样良好的插管条件,在抑制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方面瑞芬太尼优于小剂量芬太尼.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自2002年7月~2005年7月,我科采用前路椎体切除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2~56岁,平均42岁.致伤原因:坠落伤2例,交通事故伤5例,重物砸伤1例.发病部位:胸71例,胸111例,胸122例,腰13例,腰31例.神经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1例,C级3例,D级2例,E级1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2例,颅脑损伤1例,胸腹外伤2例,并发休克1例.

    作者:冷新国;刘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蜡样芽胞杆菌致人食物中毒79例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蜡样芽胞杆菌致人食物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 对发生食物中毒现场的可疑食品采样化验,并进行中毒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所有发病人员均有在同一食堂就餐的病史,查封该食堂后无续发病人.结论 个别学校食堂存在管理不完善,是引起食物中毒的隐患,急需加强对该类食堂的卫生监督管理.

    作者:钱梅仙;张继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pCDNA3.1(+)-PENK真核载体的表达与肿瘤镇痛

    目的 构建人前脑腓肽原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入NIH3T3细胞中表达,为晚期癌症的镇痛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用pCR的方法获得人脑腓肽原基因,构建人前脑腓肽原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ENK,用脂质体2000包裹转染NIH3T3细胞,G418筛选稳定表达后检测培养液中脑啡肽的含量.结果 pCDNA3.1(+)-PENK真核表达质粒可以在NIH3T3细胞中高表达.结论 pCDNA3.1(+)-pENK可作为肿瘤镇痛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的有力工具.

    作者:马艳丽;曹靖;任秀花;赵青赞;臧卫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盐酸倍他司汀治疗颅脑创伤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倍他司汀治疗颅脑创伤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选择外伤后眩晕病例60例,采用盐酸倍他司汀进行治疗34例,采用复方丹参治疗26例,并将两组疗效作一比较.结果 盐酸倍他司汀对头晕总有效率为88.24%,无明显不良的反应.结论 盐酸倍他司汀治疗颅脑创伤后眩晕,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

    作者:党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环状混合痔两种手术方法的比较

    目的 为了比较梭型切除分段结扎保留齿线法与外切内扎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用两种方法治疗.结果 两组术后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外痔梭型切除内痔分段结扎保留齿线法各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外切内扎法各组.

    作者:李建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270例分析

    目的 总结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意义.方法 总结2a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270例临床资料分析,采取x2检验.结果 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病死率差异显著;符合诊断标准项目多者病死率高.结论 SIRS诊断更早发现危重患儿,对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孙晓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药物终止12-16周妊娠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目的 通过加强对药物终止12~16周妊娠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方法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同时50ug碾成粉末放入阴道内,2~3 h一次共次.对象:63例,妊娠12~16周,健康孕妇要求终止妊娠者.结果 63例妊娠12~16周的健康孕妇,用药0.5~1小时后开始宫缩,1~5小时内分娩40例,6~10小时分娩17例,11~15小时分娩6例.结论 对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的孕妇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可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爱萍;方惠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生儿败血症五年病原菌变迁及耐药分析

    目的 了解五年来新生儿败血症病菌的变迁及耐药状况,指导临床诊断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 对2000~2004年住院10489名新生儿感染病例血培养标本中检出的589株病原菌株和耐药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及临床总结.送检标本应用BacT/ALERT3D血培养仪、VITEK 32细菌鉴定仪,按微生物血培养检验常规进行培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ATCC27853为质控菌株,用M-H培养基,按美国1999年版NCCLS标准判读结果.结果 10489例新生儿血培养标本中阳性病例共589例,血培养阳性率5.6%.589株菌株中检出革兰阳性球菌378株占阳性菌株的64.2%(378/589);革兰阳性球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占阳性球菌的90.7%(343/378);检出革兰阴性杆菌211株占阴性菌株的35.8%(/211/589)%,其中肠杆菌科147株,占阴性杆菌的69.7%,非发酵菌64株占阴性杆菌的30.3%.五年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为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肠杆菌;非发酵菌主要为假单胞菌、不动杆菌.阳性菌株中葡萄球菌占首位(58.23%),葡萄球菌属中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84.3%(289/343).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肠杆菌是新生儿败血症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条件致病菌中非发酵菌呈增高趋势.耐药菌逐年增多,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类、红霉素耐药率>80%、苯唑西林、头孢唑啉耐药率明显增加>60%.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80%,头胞唑林、哌拉西林、头胞噻肟等耐药率均>50%头孢哌酮、头孢他啶耐药率均在增长.结论 五年间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以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肠杆菌为主,非发酵菌有增高趋势.要高度重视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对抗生素多重耐药性现状.

    作者:吴茜;肖曙芳;倪林仙;黄海林;吕孟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定量毛细管速率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与红细胞压积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定量毛细管速率法测定的红细胞沉降率(ESR)与红细胞压积(HCT)的相关关系,以确定其是否需要在实验前对HCT进行处理,并确定其测定结果是否需要进行校正.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广州市胸科医院住院病人标本120例(男64例,女56例),健康体检者标本100例(男50例,女50例),均采用EDTA-K2抗凝,分别运用以定量毛细管速率法的Microtest 1自动血沉仪测定ESR,用KX-21血细胞分析仪测定HCT,对数据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Microtest 1自动血沉仪测得的健康体检男性组ESR与其HCT相关系数r=-0.257,P=0.073;女性组相关系数r=-0.209,P=0.146.病例男性组ESR与其HCT相关系数r=-0.122,P=0.376;女性组相关系数r=-0.139,P=0.342.结论 定量毛细管速率法测定的ESR与HCT间,无论是病例组还是健康组,均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采用此法测定的ESR无需调整标本的HCT,测得的ESR也无需经HCT值校正.

    作者:陶树高;谭耀驱;陈珊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疗改革过程中医患关系的思考

    医患关系是指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医疗体系中基本和重要的关系,也是复杂的人际关系[1].

    作者:孙爱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卒中后抑郁状态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156例住院脑卒中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进行调查及评分.结果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9.1%,抑郁的发生与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及病灶部位无关,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依赖、高血压、糖尿病及有烟酒嗜好有关系.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依赖、高血压、糖尿病及烟酒嗜好有关,为预防脑卒中后抑郁发生提供了依据.

    作者:李少清;黄玉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胶体果胶铋胶囊对胃癌前病变Bcl-2、P53基因蛋白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胃癌前病变(PLGC)Bcl-2、P53基因蛋白的表达及胶体果胶铋胶囊的治疗机制.方法 选取临床胃镜诊断胃癌前病变病例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胶体果胶铋胶囊与维酶素治疗,观察对病变粘膜组织中Bcl-2、P53基因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能明显阻断化学致癌物对粘膜的炎症损伤,改善癌前病变组织粘膜不典型增生程度.同时应用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后Bcl-2、P53基因蛋白阳性指数亦明显低于病理对照组(P<0.05).结论 胶体果胶铋胶囊通过降低PLGC患者病变组织增殖水平,诱导细胞正常凋亡,从而对胃癌前病变细胞的增殖有良好的阻断作用.

    作者:靳桂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脉灵胶囊的研制及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复脉灵胶囊并对其主要成分麻黄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对方中丹参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对麻黄中的麻黄碱进行提取分离,在257nm和286nm处含量测定.结果 复脉灵胶囊中的麻黄碱的含量为0.33%.在0.5-3.0 mg/ml范围内是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101.5%,RSD=2.65.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质量可控等优点.

    作者:寸伟新;李兴华;段宗明;杨杨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辅助化疗后放射治疗≥N2期鼻咽癌的远期临床疗效

    目的 比较≥N2期鼻咽癌新辅助化疗后放疗与单纯放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188例≥N2期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被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A组)和单纯放疗组(B组),每组94例.A组于放疗前用DF方案(DDP、5-Fu)化疗2~3周期.两组放疗方法相同,全部病例用6MeV光子线常规分割放疗,鼻咽部剂量65~74Gu/6.5~8周,颈部剂量58-72 Gy/5.8~7.2周.结果 A组和B组鼻咽部肿瘤完全消退率分别是93.5%和87.2%,颈部转移淋巴结完全消退率分别为94.6%和90.3%,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70.8%和56.6%,A组高于B组(P<0.05).A、B两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0.8%和30.2%,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转移时间为19个月和9个月,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急性毒副反应较B组重,但未影响治疗进程.结论 对≥N2期颈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化疗(新辅助化疗)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减少远处转移,延长出现转移的时间.

    作者:蔡长青;廖万清;刘文哲;汤新跃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蛇药片外涂治疗隐翅虫皮炎126例体会

    我部于2001年8月~2006年9月,采用季得胜蛇药片外涂治疗隐翅虫皮炎126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部患者均诊断明确,其中男性119例,女性7例,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5.6岁.病程短者1d,长者3d.

    作者:俸世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苯佐卡因的合成方法改进

    目的 改进苯佐卡因的合成工艺.方法 评价了合成苯左卡因的主要合成路线,在较优合成路线的基础上进行了试验研究,在酯化反应阶段进行了工艺改进并优化反应条件.结果 氯化高锡是酯化反应适宜的催化剂,酯化反应收率92.6%以上;工艺改进后,氧化、酯化和还原三个阶段的总收率达80.2%以上,有较大提高.结论 实验证明工艺改进后,操作可行,总反应收率增加.

    作者:彭彩云;方渡;李云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玻璃离子用于窝沟封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采用Ketac-Molar玻璃离子用于窝沟封闭剂预防窝沟龋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136名6~7岁儿童,对每个儿童选取左侧或右侧上下两个已完全萌出的第一磨牙共272只牙,使用Ketac-Molar玻璃离子进行窝沟封闭,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其对侧同名牙作空白对照,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封闭术后1、2、3年复查封闭剂保留情况,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龋情况.结果 随诊3年发现Ketac-Molar玻璃离子在术后1、2、3年的完整保留率分别为81.3%,73.2%和58.1%,术后1、2、3年观察组龋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玻璃离子窝沟封闭剂能有效地预防窝沟龋的发生,值得在小学生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感染与急性脑梗死相互关系的临床分析(附临床病例430份)

    目的 探讨感染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及急性脑梗死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寻求控制预防急性脑梗死及降低脑梗死后感染率的方法.方法 分析2000~2006年我院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患者430例发病前后感染情况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起病前有近期感染者97人,感染率为22.56%.急性脑梗死后并发感染者93人,感染率为21.63%.结论 感染在脑梗死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积极控制感染能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梗死后的预后与康复.

    作者:胡龙姣;刘建中;姚成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保妇康栓联合宫颈激光治疗重度宫颈糜烂326例分析

    目的 研究激光联合保妇康栓对宫颈糜烂的治疗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宫颈糜烂患者326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与激光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及单纯激光治疗,将两组疗效、术后阴道流液量和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术后复发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且在术后阴道流液量和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术后复发及并发症等方面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激光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有较好疗效,安全、有效、易接受,而且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出血,降低复发率.

    作者:李忠祥;薛峰艳;贺丽;王兰玲;于恩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试论医学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主动转化

    人才资源只是包含人才所具有的生产(工作)能力,人才资本才具有资本的属性.人才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是关系到医疗单位能否做到优质服务、提高竞争力以及发展经济的关键环节.医学人才本身应该自学习、自适应,注重创造性劳动,自觉主动地注入人才资本的增量.

    作者:王昌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