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定量毛细管速率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与红细胞压积相关性研究

陶树高;谭耀驱;陈珊茗

关键词:红细胞沉降率, 定量毛细管速率法, 红细胞压积, 相关关系
摘要:目的 观察定量毛细管速率法测定的红细胞沉降率(ESR)与红细胞压积(HCT)的相关关系,以确定其是否需要在实验前对HCT进行处理,并确定其测定结果是否需要进行校正.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广州市胸科医院住院病人标本120例(男64例,女56例),健康体检者标本100例(男50例,女50例),均采用EDTA-K2抗凝,分别运用以定量毛细管速率法的Microtest 1自动血沉仪测定ESR,用KX-21血细胞分析仪测定HCT,对数据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Microtest 1自动血沉仪测得的健康体检男性组ESR与其HCT相关系数r=-0.257,P=0.073;女性组相关系数r=-0.209,P=0.146.病例男性组ESR与其HCT相关系数r=-0.122,P=0.376;女性组相关系数r=-0.139,P=0.342.结论 定量毛细管速率法测定的ESR与HCT间,无论是病例组还是健康组,均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采用此法测定的ESR无需调整标本的HCT,测得的ESR也无需经HCT值校正.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环状混合痔两种手术方法的比较

    目的 为了比较梭型切除分段结扎保留齿线法与外切内扎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用两种方法治疗.结果 两组术后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外痔梭型切除内痔分段结扎保留齿线法各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外切内扎法各组.

    作者:李建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氯氮平组分别进行治疗,各36例.疗程为12周.结果 经过3个月治疗后,阿立哌唑组患者PANSS量表的阴性因子分低于氯氮平组(P<0.01),阿立哌唑组患者WHO QOL-100的评分在生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精神支柱等因子评分明显高于氯氮平组(P<0.05或P<0.01).氯氮平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阿立哌唑组(P<0.01).结论 两组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氯氮平组.

    作者:肖国椿;王达平;黄国平;肖李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硒酵母片的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硒酵母片的工艺处方.方法 按不同工艺生产硒酵母片,进行回收率测定.结果 用碳酸钙做辅料回收率76.70%,用氢氧化铝做辅料回收率100.15%.结论 硒酵母片的工艺处方中可以用氢氧化铝做辅料,回收率好.

    作者:李佳一;周云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辅助化疗后放射治疗≥N2期鼻咽癌的远期临床疗效

    目的 比较≥N2期鼻咽癌新辅助化疗后放疗与单纯放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188例≥N2期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被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A组)和单纯放疗组(B组),每组94例.A组于放疗前用DF方案(DDP、5-Fu)化疗2~3周期.两组放疗方法相同,全部病例用6MeV光子线常规分割放疗,鼻咽部剂量65~74Gu/6.5~8周,颈部剂量58-72 Gy/5.8~7.2周.结果 A组和B组鼻咽部肿瘤完全消退率分别是93.5%和87.2%,颈部转移淋巴结完全消退率分别为94.6%和90.3%,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70.8%和56.6%,A组高于B组(P<0.05).A、B两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0.8%和30.2%,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转移时间为19个月和9个月,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急性毒副反应较B组重,但未影响治疗进程.结论 对≥N2期颈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化疗(新辅助化疗)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减少远处转移,延长出现转移的时间.

    作者:蔡长青;廖万清;刘文哲;汤新跃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抢救经验.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5例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35例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中,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多于室上性心律失常,前者占78.38%,后者占21.62%.抢救成功34例(97.14%),死亡1例(2.86%).结论 抢救乌头碱中毒性心律失常不能仅依靠阿托品解除迷走神经的过度兴奋,提高窦性心律抑制低位起搏点的兴奋性而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对室性心律失常应及时应用利多卡因,如不能很好控制应及时更用普罗帕酮或胺碘酮.对于发生室颤者,不能轻易放弃,积极处理可望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玉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270例分析

    目的 总结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意义.方法 总结2a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270例临床资料分析,采取x2检验.结果 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病死率差异显著;符合诊断标准项目多者病死率高.结论 SIRS诊断更早发现危重患儿,对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孙晓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海南省黎族人眶距和眼球突出度与汉族人的对比

    目的 了解海南黎族人的眶距和眼球突出度的发育规律,并和汉族人进行对比.方法 用Hertel眼球突出计对3~90岁黎族人的眶距和眼球突出度进行活体测量.结果 眶距从3岁组的男女平均86.0mm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至13岁组的96.3mm,眼球突出度从3岁组的男女平均10.5mm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至13岁组的11.3mm.儿童少年眶距和眼球突出度的发育与年龄呈正相关,至青春前期二者的发育基本达到成人水平.男性眶距较女性大,但13岁前两性间差异无显著性.13岁后女性眶距发育趋缓,而男性眶距仍快速增大,至15岁时基本停止发育.结论 黎族人的内眶距和汉族人有显著的差异,黎族人的内外眶距均比汉族人大,但黎族人的眼球突出度却比汉族人小.

    作者:孙文;黄燕;王朝青;韩联仪;郑德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多普勒超声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检测

    目的 通过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参考.方法 用线阵高频探头观察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和35例正常老年人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并测量其收缩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结果 糖尿病组收缩期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评价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眼底动脉血流的变化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金效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甲氨蝶呤联合中药与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或单纯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方法 观察组:甲氨蝶呤单次肌内注射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单次MT×肌内注射.结果 治愈率观察组为93.3%,对照组为86.6%,观察组明显缩短血B-HCG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减少住院日,提高治疗成功率(P<0.05).结论 甲氨蝶呤单放次注射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高,副作用小,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金玫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食物中毒急救的综述

    食物中毒是由于食品被污染后造成的一类急性或亚急性疾病,及时排出毒物,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能有效的控制病情的发展,缩短病程,防止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窦俊新;张春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胶体果胶铋胶囊对胃癌前病变Bcl-2、P53基因蛋白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胃癌前病变(PLGC)Bcl-2、P53基因蛋白的表达及胶体果胶铋胶囊的治疗机制.方法 选取临床胃镜诊断胃癌前病变病例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胶体果胶铋胶囊与维酶素治疗,观察对病变粘膜组织中Bcl-2、P53基因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能明显阻断化学致癌物对粘膜的炎症损伤,改善癌前病变组织粘膜不典型增生程度.同时应用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后Bcl-2、P53基因蛋白阳性指数亦明显低于病理对照组(P<0.05).结论 胶体果胶铋胶囊通过降低PLGC患者病变组织增殖水平,诱导细胞正常凋亡,从而对胃癌前病变细胞的增殖有良好的阻断作用.

    作者:靳桂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玻璃离子用于窝沟封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采用Ketac-Molar玻璃离子用于窝沟封闭剂预防窝沟龋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136名6~7岁儿童,对每个儿童选取左侧或右侧上下两个已完全萌出的第一磨牙共272只牙,使用Ketac-Molar玻璃离子进行窝沟封闭,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其对侧同名牙作空白对照,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封闭术后1、2、3年复查封闭剂保留情况,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龋情况.结果 随诊3年发现Ketac-Molar玻璃离子在术后1、2、3年的完整保留率分别为81.3%,73.2%和58.1%,术后1、2、3年观察组龋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玻璃离子窝沟封闭剂能有效地预防窝沟龋的发生,值得在小学生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缬沙坦联合小剂量苯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苯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78例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苯那普利5mg/d+缬沙坦80mg/d)、苯那普利组(苯那普利10mg/d)和缬沙坦组(缬沙坦80mg/d),观察期12周.治疗前后检测血压、血糖(B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钾(SK+).结果 3组治疗前后血糖、血清钾、肾功能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各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下降更明显(P<0.05),单独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小剂量苯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合并高血压的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安全合理.

    作者:钟倩;王晓霞;李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中药+抗生素+理疗综合治疗;对照组41例;用抗生素+理疗治疗.两组均治疗10天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60.9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作者:陆颖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氨甲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30例

    目的 探讨用氨甲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 30例异位妊娠患者单次肌注氨甲喋呤的同时口服米非司酮,定期进行血β-hCG化验和B超检查,观察疗效.结果 30例异位妊娠的患者,治愈28例,失败2例,治愈率93 3%.结论 氨甲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见效快,治愈率高,特别是对那些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宋延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pCDNA3.1(+)-PENK真核载体的表达与肿瘤镇痛

    目的 构建人前脑腓肽原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入NIH3T3细胞中表达,为晚期癌症的镇痛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用pCR的方法获得人脑腓肽原基因,构建人前脑腓肽原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ENK,用脂质体2000包裹转染NIH3T3细胞,G418筛选稳定表达后检测培养液中脑啡肽的含量.结果 pCDNA3.1(+)-PENK真核表达质粒可以在NIH3T3细胞中高表达.结论 pCDNA3.1(+)-pENK可作为肿瘤镇痛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的有力工具.

    作者:马艳丽;曹靖;任秀花;赵青赞;臧卫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低场强磁共振尿路水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的初步探索

    目的 评价低场强(0.35T)磁共振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SFSE)尿路水成像(MRU)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42例正常和尿路梗阻患者,在GE 0.35T永磁MR成像仪上采用SSFSE进行MRU成像;38例加作2DFSE重T2WI,经大信号强度投影(MIP)重建MRU图像.结果 采用SSFSE所得MRU图像可清晰显示正常尿路,效果比2D FSE重T2WI经MIP重建所得MRU图像要佳,尿路梗阻患者均能显示梗阻部位及程度,定性诊断正确率也达84.8%.结论 低场强下应用SSFSE对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吕长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定量毛细管速率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与红细胞压积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定量毛细管速率法测定的红细胞沉降率(ESR)与红细胞压积(HCT)的相关关系,以确定其是否需要在实验前对HCT进行处理,并确定其测定结果是否需要进行校正.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广州市胸科医院住院病人标本120例(男64例,女56例),健康体检者标本100例(男50例,女50例),均采用EDTA-K2抗凝,分别运用以定量毛细管速率法的Microtest 1自动血沉仪测定ESR,用KX-21血细胞分析仪测定HCT,对数据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Microtest 1自动血沉仪测得的健康体检男性组ESR与其HCT相关系数r=-0.257,P=0.073;女性组相关系数r=-0.209,P=0.146.病例男性组ESR与其HCT相关系数r=-0.122,P=0.376;女性组相关系数r=-0.139,P=0.342.结论 定量毛细管速率法测定的ESR与HCT间,无论是病例组还是健康组,均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采用此法测定的ESR无需调整标本的HCT,测得的ESR也无需经HCT值校正.

    作者:陶树高;谭耀驱;陈珊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肝硬化患者腹外疝58例临床经验

    目的 总结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58例肝硬化患者的腹外疝的临床经验.方法 使用疝环充填物及网状补片,对58例肝硬化患者的腹外疝进行无张力修补治疗;对手术方法及时间、手术指征、术后病人自主能力的恢复、术后伤口疼痛、并发症、住院时间和复发率等进行观察.结果 与传统疝修补手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指征宽,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肝硬化患者腹外疝的佳手术方法.

    作者:蒋良双;王伟;魏国;范和璋;何敏;胡晓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自2002年7月~2005年7月,我科采用前路椎体切除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2~56岁,平均42岁.致伤原因:坠落伤2例,交通事故伤5例,重物砸伤1例.发病部位:胸71例,胸111例,胸122例,腰13例,腰31例.神经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1例,C级3例,D级2例,E级1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2例,颅脑损伤1例,胸腹外伤2例,并发休克1例.

    作者:冷新国;刘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