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彩云;方渡;李云耀
目的 比较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阻滞用于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选择急诊剖宫产术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均为25例.A组:罗哌卡因7.5mg+芬太尼20μg;B组:罗哌卡因15mg.两组均加入10%葡萄糖配成重比重液2.5ml.用体表针刺法测感觉平面,用改良Bromage法测运动阻滞,观察两种不同配方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清况、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高感觉阻滞平面、平面固定时间以及运动恢复时间,记录新生儿娩出后1、5分钟时Apgar评分.结果 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较B组慢(P<0.01),平面固定时间较B组快(P<0.05),镇痛维持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麻醉高平面A组和B组分别为T6和T4~T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下肢运动阻滞起时间A组较B组慢(P<0.01),但运动恢复时间A组较B组快(P<0.01).B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A组明显,在注药后的5min,血压、心率显著降低,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A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少于B组(P<0.01)新生儿娩出后1、5分钟Apgar评分A、B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新式剖宫产能减少局麻药用量,麻醉效果确切,对机体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能能延长镇痛时间,运动恢复时间短,并且可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黄志明;邵兵;刘琴湘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我部于2001年8月~2006年9月,采用季得胜蛇药片外涂治疗隐翅虫皮炎126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部患者均诊断明确,其中男性119例,女性7例,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5.6岁.病程短者1d,长者3d.
作者:俸世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儿慢性咳嗽病因与诊断步骤.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4年2月~2006年11月收治的57例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资料.结果 复发性支气管炎、肺炎占小儿慢性咳嗽第1位,复发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占第2位;而在慢性孤立性咳嗽中咳嗽变异性哮喘占第1位,鼻窦炎占第2位,胃食管反流占第3位.结论 小儿慢性咳嗽病因很多很复杂,应根据其咳嗽特点与诊断步骤进行分析和检查,力争得到确切诊断.
作者:田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定量毛细管速率法测定的红细胞沉降率(ESR)与红细胞压积(HCT)的相关关系,以确定其是否需要在实验前对HCT进行处理,并确定其测定结果是否需要进行校正.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广州市胸科医院住院病人标本120例(男64例,女56例),健康体检者标本100例(男50例,女50例),均采用EDTA-K2抗凝,分别运用以定量毛细管速率法的Microtest 1自动血沉仪测定ESR,用KX-21血细胞分析仪测定HCT,对数据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Microtest 1自动血沉仪测得的健康体检男性组ESR与其HCT相关系数r=-0.257,P=0.073;女性组相关系数r=-0.209,P=0.146.病例男性组ESR与其HCT相关系数r=-0.122,P=0.376;女性组相关系数r=-0.139,P=0.342.结论 定量毛细管速率法测定的ESR与HCT间,无论是病例组还是健康组,均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采用此法测定的ESR无需调整标本的HCT,测得的ESR也无需经HCT值校正.
作者:陶树高;谭耀驱;陈珊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构建人前脑腓肽原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入NIH3T3细胞中表达,为晚期癌症的镇痛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用pCR的方法获得人脑腓肽原基因,构建人前脑腓肽原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ENK,用脂质体2000包裹转染NIH3T3细胞,G418筛选稳定表达后检测培养液中脑啡肽的含量.结果 pCDNA3.1(+)-PENK真核表达质粒可以在NIH3T3细胞中高表达.结论 pCDNA3.1(+)-pENK可作为肿瘤镇痛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的有力工具.
作者:马艳丽;曹靖;任秀花;赵青赞;臧卫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阿托法他汀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标志蛋白-desm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及治疗组;分别于实验第12周末测定各组大鼠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24h尿蛋白定量,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肾小球desmin的表达,同时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肾小球足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治疗组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时期的糖尿病组(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较糖尿病组有所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组desmin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治疗组desmin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 阿托法他汀能够下调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皮质desmin的表达,具有肾脏保护作用,此保护作用可能并不依赖于其降脂作用.
作者:王红;王玉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意义.方法 总结2a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270例临床资料分析,采取x2检验.结果 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病死率差异显著;符合诊断标准项目多者病死率高.结论 SIRS诊断更早发现危重患儿,对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孙晓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156例住院脑卒中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进行调查及评分.结果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9.1%,抑郁的发生与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及病灶部位无关,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依赖、高血压、糖尿病及有烟酒嗜好有关系.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依赖、高血压、糖尿病及烟酒嗜好有关,为预防脑卒中后抑郁发生提供了依据.
作者:李少清;黄玉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心律失常,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50~59岁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为0.5%,60~69岁为1.8%,70~79岁为4.8%,80~89岁为8.8%,60岁以后发生率显著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1倍.目前我国的房颤病人在800万以上,且随着人口老龄化,房颤的发病和危害将继续增长,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作者:范天全;杨惠建;张运卫;王治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单次静注等效剂量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后喉镜置入和气管插管的插管条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在静注异丙酚2mg/kg,维库溴胺0.12 mg/kg后,R组给予瑞芬太尼2μg/kg,F组给予芬太尼2 4μg/kg,3min后行气管内插管.观察气管插管期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插管条件等情况.插管条件采用4分评分系统评价5个变量指标,即下颌松弛度、喉镜放置的难易、声带的位置、咳嗽反射、肢体运动情况.结果 两组插管成功率均为100%.插管条件满意率R组85%(17/20),F组80%(16/20);两组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值比较,两组在插管前即刻及R组在插管后5min时MAP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F组比较,R组在插管后1min时MAP明显降低,在插管后3min时MAP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基础值比较,两组在插管前即刻及R组在插管后3min、插管后5min时HR明显均减慢(P<0.05);R组在插管后1min、3min、5min时HR明显低于F组(P<0.05或P<0.01).两组麻醉诱导后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效剂量的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取得了一样良好的插管条件,在抑制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方面瑞芬太尼优于小剂量芬太尼.
作者:邵兵;刘琴湘;李泉;邹冬玲;郭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的临床和CT表现.结果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的主要CT表现为:①中央型28,例占67%;②旁侧型12例,占28%;③椎间孔型2例,占4 5%,L4-5、L5-S1是椎间盘突出的好发部位.结论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为中央型,伴发征象少与成人不同;本病的发生与外伤及腰骶椎发育异常有关.
作者:宋永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苏芬太尼蛛网膜下腔行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ASAⅠ~Ⅱ级、头位、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苏芬太尼组(50例),蛛网膜下腔注射苏芬太尼5μg后60min,PCEA输注0.1%罗哌卡因的溶液,按PCA 5ml/15min,于宫口开全时停泵.罗哌卡因组(50例),蛛网膜下腔注射罗哌卡因3mg后30min,PCEA输注0.1%罗哌卡因的溶液,按5ml/45min,于宫口开全时停泵.结果 CSEA后VAS从镇痛前的(9.6±0.8)分迅速降为(0.5±0.8)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苏芬太尼分娩镇痛组的麻醉起效时间1~3 min,到达高镇痛平面时间为5min左右,镇痛维持时间60~90 min.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组的麻醉起效时间3~5 min,到达高镇痛平面时间为10min左右,镇痛维持时间30~50 min.PCEA总量0~85 ml,苏芬太尼分娩镇痛组罗哌卡因用量(6.5±2.5)mg/h,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组罗哌卡因用量(11.9±4.7)mg/h.镇痛总有效率为100%.两组产妇MBS在镇痛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产妇均能下床活动.两组产程、Apgar评分和新生儿的SpO2,无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出生后脐静脉血中的苏芬太尼的含量未测出.母体动脉血及新生儿脐静脉血血气分析正常.结论 苏芬太尼分娩镇痛,起效迅速、镇痛持续时间长、运动阻滞轻,副作用较小,对产妇和新生儿更安全,对母婴安全有益,是分娩镇痛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金波;刘利佳;王钟宇;暴慧君;马志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就诊眼科后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的眼部情况.方法 对45例(70只眼)以视力下降、眼红、眼光、畏光流泪及复视等症状就诊的患者给予眼部检查及血糖、尿糖检查.结果 45例患者均为Ⅱ型糖尿病.70只眼中42只眼有不同形态、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占60.0%;12只眼诊断为葡萄膜炎,占17.1%;眼外肌麻痹3只眼,占4.2%;视网膜病变4只眼,占5.7%;视神经病变1只眼,占1.4%;屈光异常8只眼,占11.4%.结论 糖尿病常因眼部并发症而就诊于眼科,临床工作中应加以重视,以免延误治疗.
作者:邢滨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对药物引起顽固性呃逆的相关报道进行综述.方法 收索近5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药物引起的顽固性呃逆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涉及药物品种较多,而且以男性患者多见,发病机理不明.结论 药物引起的顽固性呃逆为一种较为严重的药源性疾病,临床一旦发现应及时停药处理,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袁灵姝;张素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我们对辖区内13437例育龄妇女使用宫内节育环(IUD)避孕者生理和心理变化,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生理变化与心理变化有非常明显的对应相关性(P<0.01);生理(月经、白带等)变异者中95%以上的人均伴有心理(应激、厌烦、苦闷、易激动等)变异;而没有心理变异者中,其生理变异率只有46.45%[1].由此可见对使用IUD避孕节育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是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内涵的重要方面.
作者:王萍;谭颖;陈雅红;李彩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为了探讨患者对入院宣教内容的需求与入院宣教时间及患者入院时病情的关系,提出针对性的入院宣教方式.对121例入院2天以上且神志清醒的病人随机抽查,进行入院宣教需求情况调查.结果 显示:病情不同对入院宣教的时间及内容要求也不同.
作者:赵翠梅;闫京冉;崔爱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耐药性经常性感冒的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对同一病例15年中使用的单纯西药治疗、单纯中药治疗及中西药联合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在大体相同的病情条件下,单纯西药方案在西药停药后,腹泻在14d内复发率达100%,单纯中药15d未见效达100%,中西药联合应用三日见效50%,10d内见效100%,而且效果较持久(P<0.01).结论 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较好.
作者:闫德祺;刘东红;赵金香;代建德;李云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子宫内膜组织(腺体或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异位内膜常见的种植部位是盆腔脏器和腹膜,其中以侵犯卵巢常见,但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腹壁切口瘢痕内异症的发病率也明显提高.我院自2001年6月~2005年6月收治10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内异症病例,现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晶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医患关系是指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医疗体系中基本和重要的关系,也是复杂的人际关系[1].
作者:孙爱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如何保持医学影像设备运行状态良好,保障医院检查、治疗工作正常进行,是各医院及每个操作、维护者应当首先考虑和研究的问题.文章在如何减少医学影像设备故障方面,列举了一系列方法及措施,重点从医院设备操作员及设备维护人员方面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医院在减少影像设备故障、提高开机率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办法.
作者:朱险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