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明;邵兵;刘琴湘
目的 观察比较在剖宫产术中全身麻醉和腰麻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48例ASA Ⅰ-Ⅱ级拟行剖宫产术的足月孕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G组施行全身麻醉,S组施行腰麻,两组产妇术中均监测ECG、HR、MAP和SPO2;观察比较两组自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和术中输液量.结果 两组产妇术中ECG均为窦性心率.G组术中输液量明显低于S组(P<0.05),S组手术开始及新生儿剖出时HR、MAP显著低于G组(P<0.05)两组SPO2均可维持在98%~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及手术时间G组短于S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身麻醉和腰麻对剖宫产术来说都是安全有效的,全身麻醉对产妇的影响显著小于腰麻.
作者:郑洪;刘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患者随机者分为2组,均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加服血府逐瘀颗粒(由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赤芍、牛膝、柴胡、枳壳、枳梗、甘草等组成),对照组加服复方丹参片.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 2组症状及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府逐瘀颗粒可作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较满意药物.
作者:成为;刁志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为了探讨患者对入院宣教内容的需求与入院宣教时间及患者入院时病情的关系,提出针对性的入院宣教方式.对121例入院2天以上且神志清醒的病人随机抽查,进行入院宣教需求情况调查.结果 显示:病情不同对入院宣教的时间及内容要求也不同.
作者:赵翠梅;闫京冉;崔爱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采用Ketac-Molar玻璃离子用于窝沟封闭剂预防窝沟龋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136名6~7岁儿童,对每个儿童选取左侧或右侧上下两个已完全萌出的第一磨牙共272只牙,使用Ketac-Molar玻璃离子进行窝沟封闭,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其对侧同名牙作空白对照,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封闭术后1、2、3年复查封闭剂保留情况,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龋情况.结果 随诊3年发现Ketac-Molar玻璃离子在术后1、2、3年的完整保留率分别为81.3%,73.2%和58.1%,术后1、2、3年观察组龋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玻璃离子窝沟封闭剂能有效地预防窝沟龋的发生,值得在小学生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加强对药物终止12~16周妊娠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方法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同时50ug碾成粉末放入阴道内,2~3 h一次共次.对象:63例,妊娠12~16周,健康孕妇要求终止妊娠者.结果 63例妊娠12~16周的健康孕妇,用药0.5~1小时后开始宫缩,1~5小时内分娩40例,6~10小时分娩17例,11~15小时分娩6例.结论 对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的孕妇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可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爱萍;方惠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人工破膜时机对产程的影响.方法 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间我院住院经阴道分娩的258例初产妇,按活跃期人工破膜时机的不同分为三组,即加速,大加速,减速阶段各一组(A组136例,B组63例,C组59例),分析比较各组产程时间的差异.结果 三组活跃期分别为2.38±1.26h,2.67±1.56h,2.19±1 48h,总产程时间分别为9.38±2.68h、9.14±2.38h、7.29±2.46h.三组活跃期无显著性差异,越接近活跃期晚期行人工破膜,总产程越短.结论 活跃期常规破膜对产程影响不大,无指征时尽量不行破膜,等待自然破膜.
作者:黄顺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毛细支气管炎的雾化吸入治疗方法.方法 将13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同时静滴抗病毒药物、抗支原体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静滴抗病毒药物、抗支原体药物及氨茶碱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1 h后哮鸣音消失或减少的例数和呼吸困难、哮鸣音、痰鸣音消失的时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够迅速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作者:辛万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933年Ghormley把椎小关节退变伴腰腿痛命名为椎小关节综合征[1].但一直未引起临床及X线工作者的重视.本病例典型的临床症状是:中老年患者有严重的肩背痛、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并能排除外伤、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脊椎结核及肿瘤等疾病因素.X线脊椎正、侧、双斜位检查对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显示、诊断做到简便、易行.X线表现为:上关节小面增生、椎小关节间隙改变、椎小关节半脱位、椎小关节结构紊乱.
作者:杨长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心理护理已广泛用于临床,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运用,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实施提出来的,需要血站工作者去探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针对献血者的心理反应特点,实施正确的心理疏导,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方玉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1998年12月~2004年12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46例,均为新鲜骨折,使用DHS内固定,进行手术方法、术后结果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骨折均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3%.结论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牢固,可以早期行关节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残率,疗效满意.
作者:佟峙强;邢宏;赵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的临床和CT表现.结果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的主要CT表现为:①中央型28,例占67%;②旁侧型12例,占28%;③椎间孔型2例,占4 5%,L4-5、L5-S1是椎间盘突出的好发部位.结论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为中央型,伴发征象少与成人不同;本病的发生与外伤及腰骶椎发育异常有关.
作者:宋永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的适应症及优缺点.方法 应用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38例.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长7年,短9个月,平均随访23个月.参照胥氏[1]膝关节综合评分标准,结果优29例,良8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97.4%.结论 对于髌骨粉碎性骨折,特别对于髌尖及全髌骨粉碎型骨折,镍钛聚髌器为佳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薛勇;董大为;韩志;张涛;高栩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或单纯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方法 观察组:甲氨蝶呤单次肌内注射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单次MT×肌内注射.结果 治愈率观察组为93.3%,对照组为86.6%,观察组明显缩短血B-HCG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减少住院日,提高治疗成功率(P<0.05).结论 甲氨蝶呤单放次注射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高,副作用小,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金玫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如何保持医学影像设备运行状态良好,保障医院检查、治疗工作正常进行,是各医院及每个操作、维护者应当首先考虑和研究的问题.文章在如何减少医学影像设备故障方面,列举了一系列方法及措施,重点从医院设备操作员及设备维护人员方面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医院在减少影像设备故障、提高开机率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办法.
作者:朱险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156例住院脑卒中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进行调查及评分.结果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9.1%,抑郁的发生与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及病灶部位无关,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依赖、高血压、糖尿病及有烟酒嗜好有关系.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依赖、高血压、糖尿病及烟酒嗜好有关,为预防脑卒中后抑郁发生提供了依据.
作者:李少清;黄玉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临床价值,探讨护理对策.方法 HICH患者91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组(手术组)51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保守组)40例,配合手术进行整体护理.分析对比临床疗效,分析手术组临床疗效与出血量的关系.结果 ①手术组死亡率(23.5%)显著低于保守组(47.5%),手术组总有效率(60.8%)显著高于保守组(17.5%),Ⅳ级患者显著降低,Ⅰ级、Ⅱ级及Ⅲ级患者显著增多.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后并发症.②手术组出血量<60ml者与>60ml者比较,有效率显著增高(P<0.01),死亡和无效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HICH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内科保守治疗,是治疗HICH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高质量的护理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取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作者:周义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蜡样芽胞杆菌致人食物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 对发生食物中毒现场的可疑食品采样化验,并进行中毒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所有发病人员均有在同一食堂就餐的病史,查封该食堂后无续发病人.结论 个别学校食堂存在管理不完善,是引起食物中毒的隐患,急需加强对该类食堂的卫生监督管理.
作者:钱梅仙;张继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胃癌前病变(PLGC)Bcl-2、P53基因蛋白的表达及胶体果胶铋胶囊的治疗机制.方法 选取临床胃镜诊断胃癌前病变病例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胶体果胶铋胶囊与维酶素治疗,观察对病变粘膜组织中Bcl-2、P53基因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能明显阻断化学致癌物对粘膜的炎症损伤,改善癌前病变组织粘膜不典型增生程度.同时应用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后Bcl-2、P53基因蛋白阳性指数亦明显低于病理对照组(P<0.05).结论 胶体果胶铋胶囊通过降低PLGC患者病变组织增殖水平,诱导细胞正常凋亡,从而对胃癌前病变细胞的增殖有良好的阻断作用.
作者:靳桂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思密达,又称蒙脱石或十六角蒙脱石,本品是由双四面体氧化硅单八面体氧化铝组成的多层结构,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腹泻,尤其对儿童急性腹泻疗效为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思密达有许多其它临床应用,本文对近几年有关思密达的临床新用途方面的文献加以综述,供临床医师参考.
作者:王黎黎;高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患者病理组织中p53和MDM2蛋白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NHL、15例良性增生性淋巴结炎中p53和MDM2蛋白的表达.结果 p53和MDM2蛋白在良性增生性淋巴结炎中未见阳性表达,在NHL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58.33%,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406,P=0.002);p53和MDM2蛋白的表达率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患者有无B症状及LDH水平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细胞源分类、结外位点、临床分期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53和MDM2蛋白在NHL病理组织中均呈高表达,MDM2蛋白和/或p53基因突变使p53基因功能失活在NHL发生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巧英;潘洪琳;何平生;葛建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