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辛万春

关键词:沙丁胺醇, 毛细支气管炎, 雾化
摘要:目的 探讨毛细支气管炎的雾化吸入治疗方法.方法 将13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同时静滴抗病毒药物、抗支原体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静滴抗病毒药物、抗支原体药物及氨茶碱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1 h后哮鸣音消失或减少的例数和呼吸困难、哮鸣音、痰鸣音消失的时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够迅速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败血症五年病原菌变迁及耐药分析

    目的 了解五年来新生儿败血症病菌的变迁及耐药状况,指导临床诊断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 对2000~2004年住院10489名新生儿感染病例血培养标本中检出的589株病原菌株和耐药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及临床总结.送检标本应用BacT/ALERT3D血培养仪、VITEK 32细菌鉴定仪,按微生物血培养检验常规进行培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ATCC27853为质控菌株,用M-H培养基,按美国1999年版NCCLS标准判读结果.结果 10489例新生儿血培养标本中阳性病例共589例,血培养阳性率5.6%.589株菌株中检出革兰阳性球菌378株占阳性菌株的64.2%(378/589);革兰阳性球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占阳性球菌的90.7%(343/378);检出革兰阴性杆菌211株占阴性菌株的35.8%(/211/589)%,其中肠杆菌科147株,占阴性杆菌的69.7%,非发酵菌64株占阴性杆菌的30.3%.五年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为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肠杆菌;非发酵菌主要为假单胞菌、不动杆菌.阳性菌株中葡萄球菌占首位(58.23%),葡萄球菌属中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84.3%(289/343).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肠杆菌是新生儿败血症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条件致病菌中非发酵菌呈增高趋势.耐药菌逐年增多,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类、红霉素耐药率>80%、苯唑西林、头孢唑啉耐药率明显增加>60%.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80%,头胞唑林、哌拉西林、头胞噻肟等耐药率均>50%头孢哌酮、头孢他啶耐药率均在增长.结论 五年间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以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肠杆菌为主,非发酵菌有增高趋势.要高度重视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对抗生素多重耐药性现状.

    作者:吴茜;肖曙芳;倪林仙;黄海林;吕孟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规范疗养康复护理的做法和体会

    我院收住疗养员多是军队离退休老干部、慢性恢复期病人、艰苦地区优秀基层军官及地方的查体、会议等人员.要通过护理尽可能地减轻疗养员的亚健康状态,使之恢复日常生活和劳动工作能力,保持和增进健康.全面康复是疗养工作的终目的,它要求护士既要有技术专长与人文休养,又要一专多能与品质高尚[1],如心理护理,其效果主要受到护士的言行和神态的影响,有着无法度量的很强的艺术性.一般性护理工作职责和标准,是按常规硬性要求完成的,而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则是疗养护理的根本,是软性的一面,是个体工作的灵魂,对护士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因此,用文明服务守则规范疗养康复护理,使其有规律可循,潜移默化地提高护士素质,用自觉的行为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作者:何丽丽;任璐;王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应用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尿激酶组,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志松;王海;蒋超;杨霄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苯佐卡因的合成方法改进

    目的 改进苯佐卡因的合成工艺.方法 评价了合成苯左卡因的主要合成路线,在较优合成路线的基础上进行了试验研究,在酯化反应阶段进行了工艺改进并优化反应条件.结果 氯化高锡是酯化反应适宜的催化剂,酯化反应收率92.6%以上;工艺改进后,氧化、酯化和还原三个阶段的总收率达80.2%以上,有较大提高.结论 实验证明工艺改进后,操作可行,总反应收率增加.

    作者:彭彩云;方渡;李云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蜡样芽胞杆菌致人食物中毒79例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蜡样芽胞杆菌致人食物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 对发生食物中毒现场的可疑食品采样化验,并进行中毒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所有发病人员均有在同一食堂就餐的病史,查封该食堂后无续发病人.结论 个别学校食堂存在管理不完善,是引起食物中毒的隐患,急需加强对该类食堂的卫生监督管理.

    作者:钱梅仙;张继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的临床和CT表现.结果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的主要CT表现为:①中央型28,例占67%;②旁侧型12例,占28%;③椎间孔型2例,占4 5%,L4-5、L5-S1是椎间盘突出的好发部位.结论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为中央型,伴发征象少与成人不同;本病的发生与外伤及腰骶椎发育异常有关.

    作者:宋永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胶体果胶铋胶囊对胃癌前病变Bcl-2、P53基因蛋白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胃癌前病变(PLGC)Bcl-2、P53基因蛋白的表达及胶体果胶铋胶囊的治疗机制.方法 选取临床胃镜诊断胃癌前病变病例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胶体果胶铋胶囊与维酶素治疗,观察对病变粘膜组织中Bcl-2、P53基因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能明显阻断化学致癌物对粘膜的炎症损伤,改善癌前病变组织粘膜不典型增生程度.同时应用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后Bcl-2、P53基因蛋白阳性指数亦明显低于病理对照组(P<0.05).结论 胶体果胶铋胶囊通过降低PLGC患者病变组织增殖水平,诱导细胞正常凋亡,从而对胃癌前病变细胞的增殖有良好的阻断作用.

    作者:靳桂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联合治疗

    目的 探讨神经阻滞、腰牵、超短波和中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行腰牵、超短波和中频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神经阻滞疗法.结果 经过一个疗程临床观察,观察组80例,痊愈22例,显效28例,好转28例,无效2例,痊愈率27.5%,总有效率97.5%.对照组80例,痊愈14例,显效16例,好转38例,无效12例,痊愈率17.5%,总有效率85%.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 配合神经阻滞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吴会新;蒋振刚;刘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环状混合痔两种手术方法的比较

    目的 为了比较梭型切除分段结扎保留齿线法与外切内扎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用两种方法治疗.结果 两组术后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外痔梭型切除内痔分段结扎保留齿线法各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外切内扎法各组.

    作者:李建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隙阻滞用于新式剖宫产术

    目的 比较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阻滞用于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选择急诊剖宫产术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均为25例.A组:罗哌卡因7.5mg+芬太尼20μg;B组:罗哌卡因15mg.两组均加入10%葡萄糖配成重比重液2.5ml.用体表针刺法测感觉平面,用改良Bromage法测运动阻滞,观察两种不同配方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清况、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高感觉阻滞平面、平面固定时间以及运动恢复时间,记录新生儿娩出后1、5分钟时Apgar评分.结果 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较B组慢(P<0.01),平面固定时间较B组快(P<0.05),镇痛维持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麻醉高平面A组和B组分别为T6和T4~T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下肢运动阻滞起时间A组较B组慢(P<0.01),但运动恢复时间A组较B组快(P<0.01).B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A组明显,在注药后的5min,血压、心率显著降低,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A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少于B组(P<0.01)新生儿娩出后1、5分钟Apgar评分A、B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新式剖宫产能减少局麻药用量,麻醉效果确切,对机体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能能延长镇痛时间,运动恢复时间短,并且可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黄志明;邵兵;刘琴湘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舌下腺囊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总结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囊腔内注射治疗舌下腺囊肿的疗效[1].方法 收集2001年1月~2006年4月用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注射治疗舌下腺囊肿46例,7~10d注射1次,3~4次为1个疗程.结果 经过6~40个月随访,治愈和基本治愈率为93.5%,好转4.4%,无效2.1%,总有效率为95.6%.结论 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治疗舌下腺囊肿疗效高,疗程短,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有效方法.

    作者:马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自2002年7月~2005年7月,我科采用前路椎体切除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2~56岁,平均42岁.致伤原因:坠落伤2例,交通事故伤5例,重物砸伤1例.发病部位:胸71例,胸111例,胸122例,腰13例,腰31例.神经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1例,C级3例,D级2例,E级1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2例,颅脑损伤1例,胸腹外伤2例,并发休克1例.

    作者:冷新国;刘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血府逐瘀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6例观察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患者随机者分为2组,均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加服血府逐瘀颗粒(由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赤芍、牛膝、柴胡、枳壳、枳梗、甘草等组成),对照组加服复方丹参片.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 2组症状及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府逐瘀颗粒可作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较满意药物.

    作者:成为;刁志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谈减少医学影像设备故障的措施

    如何保持医学影像设备运行状态良好,保障医院检查、治疗工作正常进行,是各医院及每个操作、维护者应当首先考虑和研究的问题.文章在如何减少医学影像设备故障方面,列举了一系列方法及措施,重点从医院设备操作员及设备维护人员方面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医院在减少影像设备故障、提高开机率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办法.

    作者:朱险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盐酸倍他司汀治疗颅脑创伤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倍他司汀治疗颅脑创伤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选择外伤后眩晕病例60例,采用盐酸倍他司汀进行治疗34例,采用复方丹参治疗26例,并将两组疗效作一比较.结果 盐酸倍他司汀对头晕总有效率为88.24%,无明显不良的反应.结论 盐酸倍他司汀治疗颅脑创伤后眩晕,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

    作者:党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等效剂量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条件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目的 研究单次静注等效剂量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后喉镜置入和气管插管的插管条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在静注异丙酚2mg/kg,维库溴胺0.12 mg/kg后,R组给予瑞芬太尼2μg/kg,F组给予芬太尼2 4μg/kg,3min后行气管内插管.观察气管插管期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插管条件等情况.插管条件采用4分评分系统评价5个变量指标,即下颌松弛度、喉镜放置的难易、声带的位置、咳嗽反射、肢体运动情况.结果 两组插管成功率均为100%.插管条件满意率R组85%(17/20),F组80%(16/20);两组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值比较,两组在插管前即刻及R组在插管后5min时MAP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F组比较,R组在插管后1min时MAP明显降低,在插管后3min时MAP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基础值比较,两组在插管前即刻及R组在插管后3min、插管后5min时HR明显均减慢(P<0.05);R组在插管后1min、3min、5min时HR明显低于F组(P<0.05或P<0.01).两组麻醉诱导后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效剂量的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取得了一样良好的插管条件,在抑制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方面瑞芬太尼优于小剂量芬太尼.

    作者:邵兵;刘琴湘;李泉;邹冬玲;郭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肝硬化患者腹外疝58例临床经验

    目的 总结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58例肝硬化患者的腹外疝的临床经验.方法 使用疝环充填物及网状补片,对58例肝硬化患者的腹外疝进行无张力修补治疗;对手术方法及时间、手术指征、术后病人自主能力的恢复、术后伤口疼痛、并发症、住院时间和复发率等进行观察.结果 与传统疝修补手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指征宽,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肝硬化患者腹外疝的佳手术方法.

    作者:蒋良双;王伟;魏国;范和璋;何敏;胡晓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脉灵胶囊的研制及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复脉灵胶囊并对其主要成分麻黄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对方中丹参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对麻黄中的麻黄碱进行提取分离,在257nm和286nm处含量测定.结果 复脉灵胶囊中的麻黄碱的含量为0.33%.在0.5-3.0 mg/ml范围内是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101.5%,RSD=2.65.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质量可控等优点.

    作者:寸伟新;李兴华;段宗明;杨杨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不同方法同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的比较

    目的 比较分析三种临床常用检测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RS)的检出率.方法 同时采用普通M-H平板,1ug/片苯唑西林药敏纸片扩散法,含4%NaCI的M-H平板、1ug/ml苯唑西林药敏纸片扩散法及含4%NaCI、6ug/ml苯唑西林琼脂筛选法对临床分离的51株葡萄球菌(凝固酶阳性13株,凝固酶阴性38株)进行检测,比较三种方法对MRS的检出率.结果 三种方法对51株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72、55%、70、59%和50、98%.普通M-H平板药敏纸片扩散法和含4%NaCI的M-H平板药敏纸片扩散法MRS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种纸片扩散法与琼脂筛选法在MRS检出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纸片扩散法对在MRS检出率明显高于作为MRS检测推荐方法的琼脂平板筛选法.

    作者:韩春滔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论对使用IUD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的必要性

    我们对辖区内13437例育龄妇女使用宫内节育环(IUD)避孕者生理和心理变化,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生理变化与心理变化有非常明显的对应相关性(P<0.01);生理(月经、白带等)变异者中95%以上的人均伴有心理(应激、厌烦、苦闷、易激动等)变异;而没有心理变异者中,其生理变异率只有46.45%[1].由此可见对使用IUD避孕节育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是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内涵的重要方面.

    作者:王萍;谭颖;陈雅红;李彩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