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革;管文超;吴俊明;杨瑞良
目的 通过调查总结护患沟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临床护士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 针对本院2004年12月~2006年12月两年间病人的满意度问卷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沟通技巧;缺乏科学管理.应对措施:密切护患关系,掌握沟通技巧;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整体素质.结论 通过应对措施的广泛应用,来我院就诊的人数大副度增加,护患纠纷明显降低,受到了社会好评.
作者:张小琴;朱艳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开展健康教育能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增强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提高工作满意度.方法 对护士进行新的健康观念及教育培训,强化护士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责任.结果 开展健康教育应受到病人及家属的欢迎,客观上起到了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从观念转变到工作模式转变的作用.结论 满足了病人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刘建茹;孙彩青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1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布地奈德混悬液0.5mg加特布他林雾化液2.5mg放入氧气驱动雾化装置,雾化吸入,每天2次,连用5~7 d.对照组: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每次5mg/kg,每天2次,连用5~7 d.观察两组喘息、咳嗽、哮鸣音好转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喘息消失、咳嗽消失、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增强疗效,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安全有效,简单易行.
作者:梁水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脑外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成A、B2组,分别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结果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早期肠内营养组肝功能等明显好于肠外营养组.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方面优于肠外营养,有利于脑损伤患者尽早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海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理规范化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将五常法灵活运用到急诊科护理工作中,改进急诊护理工作流程,规范护理工作,优化护理管理.结果 规范急诊科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结论 五常法的应用,提高了急诊科护理管理.
作者:辛菊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儿愈后的影响.方法 209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分妊娠高血压40例,轻度子痫前期75例,重度子痫前期86例,与正常分娩对照组200例对比分析.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时照组比较,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疾病及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胎、围生儿疾病及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高血压组(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母儿不良愈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适时终止妊娠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重要措施,时降低母儿发病率及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霁;汤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亚段性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联合华蟾素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中晚期肝癌患者47例,根据治疗情况分为STACE组和TACE组;两组病人术后均随机分为华蟾素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于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AFP、肝肾功能.疗程结束测量病灶大小,生活质量根据Kannofsky评分标准,并进行生存率评估.结果 蟾素联合治疗组在阻止肿瘤进展(21/24vs14/23),稳定生活质量(20/24vs13/23),及减少化疗造成的白细胞减少(3/24vs11/23)及肝功能恶化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优越性,与STACE联合治疗在生存率(12个月8/12vs2/12;18个月4/12vs0/12)上亦明显的优于单纯采用TACE治疗.STACE治疗在瘤体的缩小(14/23vs8/24)、生活质量的提高(10/23vs4/24)、术后肝功的影响、生存期(13.3个月vs9.1个月)等各个方面均优于TACE治疗.尤其是华蟾素联合STACE治疗在提高疗效、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减少化疗副作用等方面更是大大优于单纯TACE治疗.结论 华蟾素联合STACE治疗在提高疗效、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减少化疗副作用等方面大大优于单纯TACE治疗,可以作为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方法得到更广泛的普及.
作者:吕梅;于庆功;刘春英;舒敏;王媛媛;王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作为姑息疗法,减轻临床症状,延长生长期,保全肢完整.方法 骨动脉穿刺插管,腹主动脉.髂动脉造影,与肿瘤供血动脉内,经导管注入抗肿瘤药物及少量栓塞剂,后造影复查.结果 左髂内动脉造影风臀上肢为肿瘤供血动脉,肿瘤呈多血管形型,血供丰富,有少量小分支供应臀部软组织,经导管注入抗肿瘤药物及栓塞剂,肿瘤供血血管明显减少.结论 骨肉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且术前多辅以放疗化疗,要至少超过一个关节进行截断或离断,多数患者难以接受,骨肉瘤的治疗并不多见,也答不到彻底治疗的目的,就姑息治疗而言,它满足了患者的要求.
作者:高庆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高压氧对中毒脑损害治疗的机制和确切疗效.方法 向高压舱内加压缩空气.治疗压力为2.5ATA、戴面罩吸纯氧60min(中间休息10min).结果 氟乙酰胺中毒脑损害经高压氧治疗而恢复.结论 肯定高压氧对脑神经损害的治疗价值.
作者:赵春红;赵英华;王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在日趋激烈的医疗竞争环境中,医院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医院必须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医院各项医疗成本的构成和变化习性,运用成本核算和控制这一有效的经营管理手段和措施,抓住管理要点,实施有效管理,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求得发展.
作者:汪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根管治疗的疗效评价有利于口腔根管治疗技术的提高和完善.方法 随机选择2001年10月~2002年9月在中央财经大学校医院口腔科完成根管治疗的276例患者的367颗患牙为研究对象,分析根管治疗的质量和疗程.通过临床检查以及X线检查,两年回访根管治疗临床疗效.结果 367颗患牙根管的恰填率为80.47%;欠填率为14.03%;超填率为5.50%;磨牙根管全治率为88.71%;平均疗程为2.9周.患牙回访率为49.48%.根管治疗两年的临床成功率为94.36%.结论 两年根管治疗临床质量较好,磨牙根管治疗质量有待提高,根管治疗疗程需缩短.
作者:吕有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鼻咽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130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量.方法 提取35例鼻咽癌组织及20例鼻咽慢性炎症组织总RNA,采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p130基因mRNA含量.结果 表明鼻咽癌组p130基因mRNA的量显著地低于对照组鼻咽慢性炎症组(秩和检验z统计量=2.33,近似x2统计量=5.47,P值<0.05).结论 p130基因mRNA含量的减少与鼻咽癌有着密切的联系,p130基因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蔡俊宏;符生苗;邓立群;陈鑫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复方肿节风颗粒动物实验研究,探讨其止咳、祛痰、抗炎的作用.方法 设复方肿节风颗粒大(10.0g·kg-1)、小(5.0g·kg-1)剂量组,对照组(0.9%氯化钠针25 ml·kg-1)、阳性药物对照组[喷托维林组(0.1g·kg-1)氯化铵组(0.5g·kg-1)阿司匹林组(0.1g·kg-1)].①小鼠二氧化硫引咳模型上进行止咳实验.②小鼠酚红气管分泌实验.③小鼠和大鼠非特异性炎症模型上进行抗炎实验(小鼠二甲苯耳廓肿胀和大鼠卵蛋白后足肿胀抗炎实验).结果 ①止咳实验:复方肿节风颗粒大、小剂量组,喷托维林组能明显延长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差异极显著性(P<0.01),或差异显著性(P<0.05).②分泌实验:复方肿节风颗粒大、小剂量组,氯化铵组均明显增加酚红分泌量,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③抗炎实验: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廊肿胀率和卵蛋白所致大鼠后足肿胀率,复方肿节风颗粒大、小剂量组,阿司匹林组有明显减少肿胀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差异极显著性(P<0.01).结论 复方肿节风颗粒具有止咳、祛痰、抗炎作用.
作者:王晓芝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加强对肝硬化腹水病人的护理,达到缓解病人症状,减轻患者痛苦,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和医院护理质量的目的 .方法 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加强心理、饮食、皮肤、体位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19例患者症状缓解,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的保证.
作者:张晋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临床治疗效果及其特点.方法 通过分析在本院住院的确诊的糖尿病足患者15例,给予常规治疗和局部外科治疗.结果 治愈6例,好转4例,截肢2例,截趾3例.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具有发病年龄较大、发病机率与糖尿病程度无关等特点;观察表明糖尿病足患者通过综合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光生;谢志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对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开同)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3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患者,肌酐200~700 μmol/L,用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治疗3个月,每天蛋白质摄入量0.6g/kg,开同4~8 片/d,观察生化指标:肌酐、尿素氮、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HCO-3等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治疗第1个月患者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血磷等有所下降,治疗3个月对下降更显著.结论 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能有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作者:徐玉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支气管扩张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患者常常表现为咳痰、咯血,轻者痰中带血,重者大咯血,双肺固定湿性罗音,X光胸片;非纹理增强、变粗、扭曲、变形,呈囊状改变.
作者:刘会鑫;徐振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收集本院自1996年以来住院治疗及急诊观察均经CT或MRI证实,对其临床特征及CT或MRI表现进行分析讨论,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从而改变病人的预后.
作者:阎玉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当前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与社会公众所期待的需求仍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其核心是医疗卫生服务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之一是卫生资源分配上的不合理,一方面是面临着卫生资源短缺,另一方面又存在卫生资源的浪费.
作者:徐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8例临床明确诊断的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早期甲状腺腺体回声减低、增粗,分布不均匀;10例患者腺体回声增强、增粗,内见条索状中强回声,腺体实质呈网格状,2例合并单发或多发低回声结节,一例疑诊桥本氏甲状腺炎,一例考虑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断符合率88.9%(16/18).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效民;高树熹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