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永;党帅;李柯
肠造口术是指低位直肠癌、结肠癌引起的肠梗阻,先天性直、结肠肛门畸形,某些直、结肠外伤及严重的炎症性结肠病变,在治疗原有疾病的基础上,行手术治疗不能保留肛门或不易行D-期肠吻合而把病变以上的肠管拉出腹腔,将开口缝于腹壁,用于排泄粪便.即形成永久性或暂时性的人工肛门.以保证病人在生活上获得基本生理需求.由于排便途径发生改变,没有肛门括约肌,粪便排泄失去控制,没有规律,给病人生理和心理方面带来巨大烦恼.加之身体外形的改变,自尊受到刺激又加重了病人的心里反应,生活质量受到影响.所以,根据不同病人的心理状况,分析其心里反应的因素,阻断不良心理与临床症状之间的恶性循环,缓解病人的心理应激反应,大程度使病人身心放松调整心态,面对现实,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作者:孙元平;杜萍;何春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平铺法无张力人工补片修补术与传统手术的护理观察要点.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4年2月~2006年5月无张力人工补片修补术与传统手术各62例,针对术后切口疼痛,复发率,合并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无张力人工补片修补术术后痛苦小,下床活动早,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随访3个月~2年无排异反应发生.结论 无张力人工补片修补术弥补了传统手术多项不足,而且无病例复发,减轻患者的痛苦,恢复快,且护理也更为简便,省时,省力.
作者:许秀凤;莫晓蕾;吴恒慧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血管活性肠肽(VIP)是一种具有多种免疫调节功能的神经肽.通过特异性膜表面受体,作用于免疫细胞,起抑制炎症因子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IL)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的分泌及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产生,抑制T细胞的过度活化,维持机体免疫状态的稳定,阻止炎症反应的过度放大,在器官保护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对机体免疫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作者:李青;蔡立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药配合自制软坚散结贴治疗乳癖的临床疗效及B超结果.方法 180例乳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50天后症状体征及B超结果.结果 实验组治愈率95.6%,好转率3.3%,对照组治愈率76.6%,好转率11.1%,经统计学分析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中药配合自制软坚散结贴是治疗乳癖的良好选择,无毒副作用,无复发率,无癌变率,经济方便,患者容易接受.
作者:张丽蓉;刘旭丹;温国庆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氨溴索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效果及其对呼吸系统特殊的保护作用.方法 观察对比治疗组(n=60)与对照组(n=60)RDS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①治疗组RDS的发生率3.3%,对照组15.0%,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早产儿产后立即给予氨溴索对预防RDS、保护肺功能具有较好效果.
作者:马越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有机化学的知识已是众所周知;一分子葡萄糖氧化后生成6CO2和6H2O即:C6H12O6+6O2=6CO2+6H2O.但从生物化学有关教科书论述糖氧化过程中葡萄糖水的消耗与生成来看,似有8H2O生成,显然与所学过的知识不相符,本文的目的是为了阐明有机化学中的葡萄糖氧化与在生物体内氧化产物水分子数相同,消除读者在生物化学中学习对葡萄糖的体外氧化与生物体氧化水分子产物不同的误解.方法 是以生物化学中葡萄糖的糖酵解及有氧氧化的详细反应具体脱氢过程的脱氢次数及生成的氢分子数目,氢分子数目经过NADH及FADH氧化呼吸链后生成的水分子数目及分子反应结构的变化过程一步一步推导出来.结果 与结论从上述的方法的推导可认证葡萄糖无论是体外氧化还是生物体内氧化生成的产物水分子数结果相同,与有机化学所学的知识相同,都应遵循化学的原理和规律.
作者:周芸竹;田月赐;周宏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符合纳入标准的输卵管不孕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西药宫腔灌注、中药保留灌肠及口服中药;对照组仅用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45.00%,两组综合疗效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x2=11.111,P=0.004<0.01).结论 西药宫腔灌注、中药保留灌肠及口服中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李红;陈建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阴道镜对宫颈疾病筛查的价值.方法 对比阴道镜检查412例患者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及420例肉眼下病检结果.结果 阴道镜下病检CIN及宫颈癌占15.78%,肉眼病检CIN及宫颈癌占7.62%,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阴道镜下定点活检是宫颈癌筛查的可行方法.
作者:孙霁;汤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麻醉状态下和非麻醉状态下对急症肩关节脱位进行手法复位的难易程度及优越性.方法 急症肩关节脱位患者60例,年龄(42~65)岁,男34例,女26例,随机分成麻醉组(30例)和非麻醉组(30例),麻醉组在臂丛复合颈丛阻滞麻醉下进行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非麻醉组直接对患者进行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如复位失败,则改在臂丛复合颈丛阻滞麻醉下进行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同时观察二组复位的成功率及难易程度,并比较其优越性.结果 麻醉组全部手法复位成功,顺利良好,病人无痛苦,无麻醉并发症;非麻醉组只有19例复位成功,且复位困难,病人痛苦不堪,11例复位不成功者改在臂丛复合颈丛阻滞麻醉下进行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后,复位顺利,病人无痛苦.结论 急症肩关节脱位患者进行手法复位时,在臂丛复合颈丛阻滞麻醉下进行,复位顺利,病人无痛苦,手法复位成功率高.
作者:黄时美;费江林;曹强;周良军;卫才权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与C反应蛋白(CRP)和D-Ⅱ聚体(D、D)的关系.方法 将本院收集的104例经头颅CT或MR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按起病6 h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8%归入进展组(56例),<18%归入稳定组(48例).所有病例均在发病24 h内检测血清CRP和D、D质量浓度.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50例)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清血清CRP和D、D质量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死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各组CRP和D、D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1:CRP和D、D的升高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2:CRP是D、D升高的主要相关因素;3:CRP和D、D升高可以为脑梗死的治疗和估计预后提供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作者:陈建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腹腔内注射利尿剂及多巴胺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方法 将2001-1~2004-6辽宁省丹东市铁路医院收治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71例随机分为2组,A组(治疗组)43例,予以保肝、营养支持、口服利尿剂同时联合腹腔内注射利尿剂及多巴胺治疗;B组(对照组)28例,只予以保肝、营养支持及口服利尿剂治疗.结果 腹水总有效率A组88.4%、B组53.6%,P<0.01.复发率A组32.3%、B组71.5%.结论 腹腔内注射利尿剂及多巴胺,能增加腹水重吸收率,增强利尿效果,减轻抗利尿效应,在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中是安全、经济、有效的.
作者:沙文裕;沙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早期进行康复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8例住院的中风偏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31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27例单纯用药物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应用康复治疗,能较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对预防残疾、降低致残率、减轻致残程度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朝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利湿排浊胶囊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利用对照法对6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临床应用观察.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湿排浊胶囊组方合理,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
作者:李大佑;李友根;逄金满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我院于1999年2月~2007年2月对门诊86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联合应用心痛定与卡托普利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志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凯时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照组予以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组(前列地尔注射液)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及微循环障碍.
作者:王瑞英;张兆杰;许华强;张洪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宫颈炎治疗托治疗轻、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站2006年3月~2007年2月门诊诊断宫颈糜烂458例轻、中、重度患者,采用宫颈炎治疗托治疗用药1~4枚,观察治疗结果,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轻度、中度、重度治愈率分别为100%、96.94%、25.74%.合计总有效率为96.94%,单纯型100%,颗粒型92.04%,乳突型68.18%.结论 宫颈炎治疗托治疗宫颈糜烂疗效确实,治疗周期短,使用方便,无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潘社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本文概述了近几年植物药抗癌成分的研究概况.按其结构性质对其抗癌成份进行分类,并对其抗癌谱作了介绍.
作者:张兴耐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K治疗新生儿晚期到婴儿期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站2001~2005年收治的18例患儿,根椐不同病情分别用维生素K1加葡萄糖、输新鲜血浆、用甘露醇、地塞米松、止血敏和鲁米那.结果 18例惠儿中17例治愈出院,1例因严重颅内出血家属放弃治疗.结论 维生素K1在治疗晚发性维生素缺乏症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延翠兰;王晓君;吕淑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腹腔穿刺在急腹症诊断中应用广泛,因其操作简便,不受条件、设备限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我院自1996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腹腔穿刺协助诊断各类急腹症362例,其中腹部闭合性损伤146例,急性腹膜炎216例,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翟建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本课题旨在探讨血液分析仪在血常规中检出血液病.方法 KX-21型血液分析仪及其配套用的试剂,检测自2006年1~12月期间门、急诊21230例血常规.结果 发现18例血液系统疾病,检出率为0.085%.结论 为避免血液病漏检,对门、急诊首诊病人的血常规检验质量把关尤其重要,对白细胞个数异常,出现报警信号,无分类结果或中间细胞比值增高的标本,必须血涂片复检.
作者:彭瑞娇;吴汉鑫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