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腹腔内注射利尿剂及多巴胺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方法 将2001-1~2004-6辽宁省丹东市铁路医院收治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71例随机分为2组,A组(治疗组)43例,予以保肝、营养支持、口服利尿剂同时联合腹腔内注射利尿剂及多巴胺治疗;B组(对照组)28例,只予以保肝、营养支持及口服利尿剂治疗.结果 腹水总有效率A组88.4%、B组53.6%,P<0.01.复发率A组32.3%、B组71.5%.结论 腹腔内注射利尿剂及多巴胺,能增加腹水重吸收率,增强利尿效果,减轻抗利尿效应,在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中是安全、经济、有效的.
作者:沙文裕;沙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病因,并根据目前条件提出合适的急诊处理方案.方法 96例上尿路急性梗阻致肾后性肾功能衰竭,54例行膀胱镜下输尿管逆行插管(RCU),22例行经皮肾穿刺引流(PCN),11例行开放手术(OS),6例行血透,32例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2例行急诊体外震波碎石(ESWL).结果 ①梗阻原因:结石梗阻87.5%,肿瘤侵犯占6.3%,医源性占4.2%.②处理结果:RCU、OS、PCN、URSL、和ESWL成功率分别为66.7%、90.9%、100%、78.1%和50.0%.解除梗阻93例,成功率为96.9%;2例死亡,死亡率2.1%;2例透析维持.结论 上尿路急性梗阻性无尿的病因绝大多数是结石梗阻,其次为肿瘤侵犯和手术并发症.外科急诊应尽早明确诊断并尽快处理.治疗方法应首先选用RCU、PCN等方法引流肾盂尿液,全身情况许可者可采用URSL、ESWL或OS解除梗阻;肾功能差、全身情况不良者,则可在RCU、PCN或透析后再进一步解除梗阻.各种处理方法均应结合病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久敏;陈浩阳;冯自卫;罗耀雄;柯庆阳;王行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与C反应蛋白(CRP)和D-Ⅱ聚体(D、D)的关系.方法 将本院收集的104例经头颅CT或MR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按起病6 h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8%归入进展组(56例),<18%归入稳定组(48例).所有病例均在发病24 h内检测血清CRP和D、D质量浓度.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50例)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清血清CRP和D、D质量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死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各组CRP和D、D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1:CRP和D、D的升高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2:CRP是D、D升高的主要相关因素;3:CRP和D、D升高可以为脑梗死的治疗和估计预后提供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作者:陈建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4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 将40例糖尿病病足患者资料根据分型、病程、空腹血糖、HbALC、体重指数、并发症、合并症、Wagner分级、治疗等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足的比例明显高于1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病程长者、血糖控制不理想者占多数,在糖尿病足患者中伴有其它急慢性并发症、合并症者很多.糖尿病足患者按Wagner分级1-4级均有,1级和4级稍多.治疗有效率较高,但截肢率也不低.结论 糖尿病足是常见病、多发病、是可防可治的疾病,其病因复杂,及早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非常重要,要加强糖尿病足的宣教.
作者:洪小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结肠癌引起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 选择2000年1月~2007年1月在北票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23例病人进行总结.结果 23例中21例获得救制成功,2例在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对老年人结肠癌引起的肠梗阻之治疗一定要兼顾治疗及保存生命原则,方法选择上可进可退,一定是个性化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徐占民;刘俊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前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240例拟行单纯胆囊切除术病人在术前常规做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并对检查异常者进行分析.结果 1240例中阳性发现188例,其中慢性胃窦炎28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57例,其中12例行手术治疗;十二指肠非乳头旁憩室6例,十二指肠多发憩室2例,其中6例手术治疗;胃癌4例;胃溃疡9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6例;十二指肠滞留4例;食道静脉曲张14例;重度胃下垂47例;食道裂孔疝1例.结论 胆囊切除术前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可以发现并存疾病,有利于并存疾病的治疗,对手术适应证的判断和胆囊切除术后问题的预防有指导意义.
作者:党兴宏;李维彪;盛国才;马占才;张承中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龄(≥75岁)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2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常规治疗组.溶栓组32例,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加皮下注射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常规治疗组30例,除不用尿激酶及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外,其余治疗均与溶栓组相同.结果 冠状动脉再通率溶栓组为65.6%(21/32),常规治疗组为16.7%(5/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溶栓组病死率为6.3%(2/32),而常规治疗组病死率为23.3%(7/3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是可行性治疗措施.
作者:高爽;李红民;何永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凯时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照组予以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组(前列地尔注射液)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及微循环障碍.
作者:王瑞英;张兆杰;许华强;张洪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OP的内在联系.方法 使用DPX-L双能骨密度X线测量仪测定骨密度.结果 骨质疏松组骨密度明显低于非骨质疏松组(P<0.01).结论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引起的继发性OP,应引起重视,注意防治.
作者:王连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氨溴索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效果及其对呼吸系统特殊的保护作用.方法 观察对比治疗组(n=60)与对照组(n=60)RDS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①治疗组RDS的发生率3.3%,对照组15.0%,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早产儿产后立即给予氨溴索对预防RDS、保护肺功能具有较好效果.
作者:马越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的急诊救治体会.方法 对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救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良好52例(60.47%),中度伤残12例(13.95%),严重伤残7例(8.14%),死亡15例(17.44%).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采取正确合理的救治措施,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王凤永;党帅;李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近年来随着肿瘤治疗理念的更新辅助放化疗的普遍应用,乳腺癌的治疗获得可喜的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手术后若干年出现复发和转移,对复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主要以化疗为主.我们应用紫杉醇(TAX)联合小剂量的顺铂(PDD)加氢尿嘧啶(5-FU)方案(TPF方案)治疗复发转移乳腺患者17例,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元鹏;赵红梅;任志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平铺法无张力人工补片修补术与传统手术的护理观察要点.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4年2月~2006年5月无张力人工补片修补术与传统手术各62例,针对术后切口疼痛,复发率,合并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无张力人工补片修补术术后痛苦小,下床活动早,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随访3个月~2年无排异反应发生.结论 无张力人工补片修补术弥补了传统手术多项不足,而且无病例复发,减轻患者的痛苦,恢复快,且护理也更为简便,省时,省力.
作者:许秀凤;莫晓蕾;吴恒慧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脑电图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使用MEB-9100型BAEP仪及ZN-7800型8导EEG仪,对36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检查结果的分析.结果 BAEP正常6例(16.7%),异常30例(83.3%).EEG正常2例(5.6%),异常34例(94.4%).结论 在新生儿期,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功能的准确评估至关重要.其功能状态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脑电图(EEG)关系密切.BAEP与EEG为临床诊断HIE提供了有价值的客观依据,BAEP能客观、直接地反映脑功能状态及埙害程度,而常规的神经系统检查法和测听方法,在新生儿HIE中应用颇为困难,而BAEP检查敏感性高,影响因素小,结果准确可靠,说明BAEP、EEG对HIE的早期诊断,估计预后,指导治疗均有一定的价值,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唯一可靠的测试手段.
作者:王慧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早期进行康复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8例住院的中风偏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31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27例单纯用药物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应用康复治疗,能较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对预防残疾、降低致残率、减轻致残程度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朝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胰管结石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6年间18例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上腹痛、黄疸及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障碍的症状是胰管结石的主要临床表现,但缺乏特征性,X光立位腹部正侧位照片、B超、CT、ERCP、MRCP均可明确诊断.本组18例全部行手术治疗,10例行胰管空肠内引流术,4例行whipple手术,3例行胰体尾切除及脾切除,1例单纯性行胰管切开取石后在胰管放入F24号T型管后缝合胰管切口,术后3月拔除胰管内T管.18例术后腹痛症状消失或显著缓解,胰腺外分泌功能明显改善,9例合并糖尿病术后糖尿病依然存在.结论 慢性胰腺炎和胆道疾患是胰管结石的主要发病因素.B超和CT扫描可作为胰管结石的首选检查方法.手术是治疗胰管结石有效和终的手段,能有效地缓解腹痛及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的症状,但对合并胰腺内分泌功能障碍的症状疗效不明显.胰管结石可合并胰腺癌及壶腹癌,应引起重视.
作者:田平;王照红;张波;康健;盛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甲状腺病变在临床较为常见,CT扫描是目前诊断甲状腺病变常用的影像技术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病变的CT图像资料,探讨其CT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刚宪祯;王德广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疣迪搽剂与高频电刀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疣迪搽剂组用疣迪搽剂外涂疣体,高频电刀组局麻后用高频电刀灼除疣体,同时口服先锋霉素.结果 与结论疣迪搽剂组痊愈率95%,复发率5%;高频电刀组痊愈率70%,复发率30%,疣迪搽剂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明显高于高频电刀.
作者:吴琦琦;陈丽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腹腔穿刺在急腹症诊断中应用广泛,因其操作简便,不受条件、设备限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我院自1996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腹腔穿刺协助诊断各类急腹症362例,其中腹部闭合性损伤146例,急性腹膜炎216例,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翟建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贫血是由许多不同原因或不同疾病导致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对其进行正确的分类和诊断,有助于提高贫血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贫血的分类通常有根据血红蛋白浓度、根据贫血发生的进程、根据红细胞数量、根据红细胞形态以及根据骨髓红系增生程度、根据病理机制等几种.贫血的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检查或实验性治疗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作者:任纪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肠造口术是指低位直肠癌、结肠癌引起的肠梗阻,先天性直、结肠肛门畸形,某些直、结肠外伤及严重的炎症性结肠病变,在治疗原有疾病的基础上,行手术治疗不能保留肛门或不易行D-期肠吻合而把病变以上的肠管拉出腹腔,将开口缝于腹壁,用于排泄粪便.即形成永久性或暂时性的人工肛门.以保证病人在生活上获得基本生理需求.由于排便途径发生改变,没有肛门括约肌,粪便排泄失去控制,没有规律,给病人生理和心理方面带来巨大烦恼.加之身体外形的改变,自尊受到刺激又加重了病人的心里反应,生活质量受到影响.所以,根据不同病人的心理状况,分析其心里反应的因素,阻断不良心理与临床症状之间的恶性循环,缓解病人的心理应激反应,大程度使病人身心放松调整心态,面对现实,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作者:孙元平;杜萍;何春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麻醉状态下和非麻醉状态下对急症肩关节脱位进行手法复位的难易程度及优越性.方法 急症肩关节脱位患者60例,年龄(42~65)岁,男34例,女26例,随机分成麻醉组(30例)和非麻醉组(30例),麻醉组在臂丛复合颈丛阻滞麻醉下进行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非麻醉组直接对患者进行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如复位失败,则改在臂丛复合颈丛阻滞麻醉下进行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同时观察二组复位的成功率及难易程度,并比较其优越性.结果 麻醉组全部手法复位成功,顺利良好,病人无痛苦,无麻醉并发症;非麻醉组只有19例复位成功,且复位困难,病人痛苦不堪,11例复位不成功者改在臂丛复合颈丛阻滞麻醉下进行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后,复位顺利,病人无痛苦.结论 急症肩关节脱位患者进行手法复位时,在臂丛复合颈丛阻滞麻醉下进行,复位顺利,病人无痛苦,手法复位成功率高.
作者:黄时美;费江林;曹强;周良军;卫才权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的护理体会,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分析108例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婴光疗前、中、后的护理情况.结果 经过(24~48)小时的蓝光治疗,10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婴黄疸消退,治愈出院.结论 蓝光照射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简单易行、疗效较好的的辅助治疗方法.治疗中护士应加强责任心,认真做好蓝光治疗的各项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辛菊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46例糖尿病患者实施了疾病基础知识宣教、糖尿病饮食指导、运动治疗、使用胰岛素注意事项和并发症的护理、出院指导.结果 46例患者的病情能有效地控制,全部好转出院.通过对患者的疾病跟踪随访,他们能掌握护理本病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治疗方法,具备良好的遵医行为.结论 加强对患者疾病知识的健康宣教,使其掌握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糖尿病的防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林巧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股骨颈骨折常见于老年人,多因老年人骨质疏松,反映迟钝,摔倒后外旋暴力而致.受伤后可表现为失去站立和步行功能,局部存在剧烈的活动性疼痛,伤腿外旋短缩畸形.2000年~2005年我科共收治110例伴有不同程度并发症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过正确的治疗和针对性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华守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士对精神病患者的个性关怀护理达到康复目的,延缓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方法 将172例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时用抛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86例),因经济困难脱落1例,实际完成85例.用护理观察量表(NORP-40)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1],分别对患者入院时及3个月后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3个月后,BPRS评分比较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过护士的个性化关怀护理,使患者及家属情绪稳定,是医院工作成功关键之一.
作者:许丽荣;刘红霞;马爱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邹城市为全球基金第三轮艾滋病项目县,于2004年9月开始启动.为了解邹城市艾滋病流行现状和可利用资源,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4年10月~2005年4月开展了邹城市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基线调查.
作者:孔宪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2005年、2006年二年,朝阳市出现麻疹暴发疫情.2005年报告567例,2006年报告932例,两年共报告1499例,发病率为440.8/10万.平均年、220.4/10万.,为探讨高接种覆盖下麻疹暴发的原因,流行病学分析如下.
作者:苏佩龙;常甲三;王铁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宫颈炎治疗托治疗轻、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站2006年3月~2007年2月门诊诊断宫颈糜烂458例轻、中、重度患者,采用宫颈炎治疗托治疗用药1~4枚,观察治疗结果,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轻度、中度、重度治愈率分别为100%、96.94%、25.74%.合计总有效率为96.94%,单纯型100%,颗粒型92.04%,乳突型68.18%.结论 宫颈炎治疗托治疗宫颈糜烂疗效确实,治疗周期短,使用方便,无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潘社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对停经≤49天的妊娠完全流产率达90%以上[1],已被临床妇产科医师和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我院妇产科自2001年以来研究出通过改变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的服用剂量以终止>49天而<16周的妊娠,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加以推广.
作者:张凤霞;郭思言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阴道镜对宫颈疾病筛查的价值.方法 对比阴道镜检查412例患者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及420例肉眼下病检结果.结果 阴道镜下病检CIN及宫颈癌占15.78%,肉眼病检CIN及宫颈癌占7.62%,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阴道镜下定点活检是宫颈癌筛查的可行方法.
作者:孙霁;汤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妇产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为15%~45%[1],有资料表明,BV的孕妇早产、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和产褥感染等发病率较高[2],诊断BV的标准中,PH值和胺试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阴道出血、滴虫性阴道炎,阴道液性状的观察又不能排除主观因素.新资料表明检测阴道唾液酸酶活性的方法诊断BV,可以克服上述缺点,我们对孕16周~28周孕妇进行BV筛查,并随访追踪孕妇妊娠结局.
作者:郭敏;杨志惠;张亦威;李凤艳;杨春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产程中对会阴部进行局部阻滞麻醉避免会阴撕裂伤的效果.方法 在临产乔坝?%利多卡因20 ml行会阴部封闭.结果 实施本法者102例.总有效率为80.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会阴封闭对避免会阴撕裂有良好的效果,有显著的推广价值.
作者:黄玉珍;徐海莲;吴汉鑫;徐文慧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近5年来就诊及体检的3060例调查者中乳腺疾病的患病情况,探讨分析乳腺疾病的相关因素,为乳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临床检查结合采用电脑红外诊断仪检查,怀疑肿瘤者进一步结合彩色多普勒检查或钼靶摄片检查,怀疑恶性者,进一步针吸细胞学检查或活检明确诊断.结果 共调查了3060例,患乳腺疾病的2315例,患病率75.65%,乳腺增生2236例(73.07%)、乳腺纤维瘤35例(1.14%)、乳腺导管扩张16例(0.52%)、乳腺癌38例(1.24%).(后三者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论 乳腺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乳腺癌已跃居妇女癌症发病率之首,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通过做好乳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来降低乳腺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姜伟芳;朱建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凯时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照组予以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组(前列地尔注射液)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及微循环障碍.
作者:王瑞英;张兆杰;许华强;张洪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血栓通(冻干)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50~60岁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4例,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4周后复查活动平板试验及相关检查,心肌缺血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改善35例,显效率62.5%,有所改善52例,有效率92.9%;对照组明显改善23例,显效率42.6%,有所改善42例,有效率7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血栓通(冻干)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缺血效果好.
作者:李国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纳络酮和醒脑静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积极的控制感染,持续低流量吸氧,解痉、平喘、化痰,保持气道通畅,呼吸兴奋剂,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脑保护、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络酮和醒脑静.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结论 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罗毅;周少珑;罗开仁;徐爱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复方皂矾丸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非重型再障肾虚型的疗效.方法 对30例非重型再障肾虚型病人采用复方皂矾丸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作为治疗组,另30例以传统雄激素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基本治愈6例,缓解12例,明显进步4例,无效8例;对照组基本治愈7例,缓解10例,明显进步6例,无效7例,治疗组有效率为73%,而对照组有效率为76%.结论 复方皂矾丸联合六味地黄丸是治疗非重型再障肾虚型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伟;崔海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利湿排浊胶囊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利用对照法对6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临床应用观察.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湿排浊胶囊组方合理,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
作者:李大佑;李友根;逄金满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我院于1999年2月~2007年2月对门诊86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联合应用心痛定与卡托普利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志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小儿阴道外伤,特别是严重外伤需要手术缝合的病例,在临床并不多见.由于幼女阴道尚未发育,阴道腔狭窄,很难直视出血点缝合结扎,因此良好的暴露是手术成功的关健.2002年12月~2006年6月期间我们救治了5例患儿,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将鼻部分手术器械应用于小儿阴道外伤手术治疗中,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洪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2006年12月~2007年3月我科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雪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脱髓鞘性炎症性疾病.趋化因子是一类具有趋化功能的细胞因子,在向炎症区募集并激活白细胞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其与多发性性硬化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关系密切,将为揭示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机制、寻找诊断和治疗多发性硬化的新靶点提供新的契机.本文将对趋化因子及受体的分类、特性、致炎机制,及其与多发性硬化(MS)的关系进行阐述.
作者:张深义;卢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有机化学的知识已是众所周知;一分子葡萄糖氧化后生成6CO2和6H2O即:C6H12O6+6O2=6CO2+6H2O.但从生物化学有关教科书论述糖氧化过程中葡萄糖水的消耗与生成来看,似有8H2O生成,显然与所学过的知识不相符,本文的目的是为了阐明有机化学中的葡萄糖氧化与在生物体内氧化产物水分子数相同,消除读者在生物化学中学习对葡萄糖的体外氧化与生物体氧化水分子产物不同的误解.方法 是以生物化学中葡萄糖的糖酵解及有氧氧化的详细反应具体脱氢过程的脱氢次数及生成的氢分子数目,氢分子数目经过NADH及FADH氧化呼吸链后生成的水分子数目及分子反应结构的变化过程一步一步推导出来.结果 与结论从上述的方法的推导可认证葡萄糖无论是体外氧化还是生物体内氧化生成的产物水分子数结果相同,与有机化学所学的知识相同,都应遵循化学的原理和规律.
作者:周芸竹;田月赐;周宏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本文结合本课题组近年来的工作以及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报道,就诊断超声对胎儿的影响做了较全面的总结.结果 提示以诊断剂量超声辐照小于10 min对胎儿并无显著的不良影响,但多次辐照或辐照时间大于20 min的情况下,诊断超声也可能对胎儿产生多方面的副作用,甚至会影响胎儿出生后的体质.
作者:彭朗鸣;郭家松;尹春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血管活性肠肽(VIP)是一种具有多种免疫调节功能的神经肽.通过特异性膜表面受体,作用于免疫细胞,起抑制炎症因子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IL)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的分泌及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产生,抑制T细胞的过度活化,维持机体免疫状态的稳定,阻止炎症反应的过度放大,在器官保护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对机体免疫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作者:李青;蔡立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本文概述了近几年植物药抗癌成分的研究概况.按其结构性质对其抗癌成份进行分类,并对其抗癌谱作了介绍.
作者:张兴耐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本课题旨在探讨血液分析仪在血常规中检出血液病.方法 KX-21型血液分析仪及其配套用的试剂,检测自2006年1~12月期间门、急诊21230例血常规.结果 发现18例血液系统疾病,检出率为0.085%.结论 为避免血液病漏检,对门、急诊首诊病人的血常规检验质量把关尤其重要,对白细胞个数异常,出现报警信号,无分类结果或中间细胞比值增高的标本,必须血涂片复检.
作者:彭瑞娇;吴汉鑫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药配合自制软坚散结贴治疗乳癖的临床疗效及B超结果.方法 180例乳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50天后症状体征及B超结果.结果 实验组治愈率95.6%,好转率3.3%,对照组治愈率76.6%,好转率11.1%,经统计学分析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中药配合自制软坚散结贴是治疗乳癖的良好选择,无毒副作用,无复发率,无癌变率,经济方便,患者容易接受.
作者:张丽蓉;刘旭丹;温国庆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符合纳入标准的输卵管不孕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西药宫腔灌注、中药保留灌肠及口服中药;对照组仅用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45.00%,两组综合疗效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x2=11.111,P=0.004<0.01).结论 西药宫腔灌注、中药保留灌肠及口服中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李红;陈建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K治疗新生儿晚期到婴儿期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站2001~2005年收治的18例患儿,根椐不同病情分别用维生素K1加葡萄糖、输新鲜血浆、用甘露醇、地塞米松、止血敏和鲁米那.结果 18例惠儿中17例治愈出院,1例因严重颅内出血家属放弃治疗.结论 维生素K1在治疗晚发性维生素缺乏症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延翠兰;王晓君;吕淑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皮肤康洗液联合尤卓尔软膏治疗婴儿湿疹的疗效.方法 对124例婴儿湿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外用尤卓尔软膏,治疗组加用皮肤康洗液外用.结果 治疗7d后,治疗组愈显率83.87%,对照组愈显率51.61%,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复发率30.65%,对照组复发率62.90%,两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皮肤康洗液联合尤卓尔治疗婴儿湿疹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无不良反应.
作者:白静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