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医疗安全隐患成因及对策

刘刚

关键词:医疗安全, 隐患, 风险防范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临床服务过程中常见的医疗安全问题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近3年的临床资料及防范措施.结果 认为医疗缺陷与医疗隐患、渎职与侵权、医院感染、生物污染等,对医疗安全有显著影响;并针对这些因素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干预对策.结论 对影响医疗安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能够较少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安全质量.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PDCA循环管理措施在康复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PDCA循环管理措施在康复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间在该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1582例患者,根据管理方式的不同,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间就诊的78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3月-2018年2月就诊的79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措施对患者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法对患者进行管理.管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管理期间记录的就诊预约用时、挂号时间、投诉次数等数据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的就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的就诊投诉率(3.32%)明显高于观察组(1.13%),观察组患者的就诊满意度(71.21%)显著高于对照组(60.15%),观察组患者的预约就诊用时,挂号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以上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措施能够及时处理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降低患者的投诉率,提高患者的就诊满意度和康复科门诊的管理质量.

    作者:蒋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采用环节质量控制管理对降低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环节质量控制管理对该院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0月于该院就血液透析室收治的86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观察组予以环节质量控制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控制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环节质量控制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减少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率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高,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单体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具体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00例内科患者采用随机的试验方法分成两组,即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分别给予相对应护理干预,连续干预6个月.干预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生存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根据评估结果,干预组的内科患者心理状态、生理功能、自觉症状、社会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等指标评分更高,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得到了更好的改善,并且对医院的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内科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积极意义,中西医结合护理管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季玉凤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分级管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护理管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级管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护理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118例脑梗死患者,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睡眠管理,观察组实施分级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睡眠情况的改善.结果 观察组护理管理满意度、睡眠质量、ASHQ睡眠因子值、NIHSS评分、F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级护理管理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睡眠障碍,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伍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药剂科有效管理与药物合理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药剂科有效管理与药物合理应用管理的效果.方法 在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将药剂科与临床药物的管理分为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第一阶段进行常规方法管理,第二阶段则实行强化管理.在这两个阶段管理结束后抽查医院一年来的抗菌药物使用量前5名的用量情况,然后实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第二阶段强化管理实施之后,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相对于第一阶段管理之后有了很大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重对药剂科以及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有利于提升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王丽华;米宏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零售药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该文分析了我国零售药店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规范经营行为、提高员工服务水平、完善现有药事法律法规、实施差异化管理及其加强自律教育管理对策.

    作者:詹淡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PDCA循环在医院临床输血标准化管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医院临床输血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6-11月于该院接受输血治疗的2290例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有114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普通输血护理,研究组在普通输血护理基础上给予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输血管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输血管理总有效率是84.1%,输血不规范事件发生率是5.9%;研究组输血管理总有效率是97.6%,输血不规范事件发生率是1.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在医院临床输血标准化管理中具有显著应用效果,可明显减少输血不规范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方华;杨菁菁;曾飞燕;向晓欢;雒红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护理管理对感染科护士自我健康行为的影响

    目的 分析护理管理对感染科护士自我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感染科2017年1-12月在职护士12名,均给予强化护理管理,观察管理前后护士自我健康行为情况,统计职业暴露事件发生情况,调查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程度.结果 管理后,感染科护士自我健康行为评分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12名护理人员中,1名出现皮肤划伤,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8.3%.经调查,护理人员对工作满意度评分为(88.9±4.5)分.结论 给予感染科护士护理管理后,有利于增加其自我健康管理行为,减少职业暴露事件,提高护士的职业安全,并提升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程度,具有良好的管理效果.

    作者:张明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我国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办法

    该文从保障基层群众食品药品安全与维护基层群众根本利益两个方面说明了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重要性,从监管对象物质水平低、食品药品环节存在隐患、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力量薄、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技术手段较差、基层食品药品经营秩序需要规范与基层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差等方面分析了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从提升安全监管的质量、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提升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人员素质、推行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增强基层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问题的优化路径.

    作者:李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PDCA循环管理法在高压氧治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为了提高高压氧治疗安全管理质量,分析和探讨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将该院2017年1-12月的高压氧治疗安全管理质量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管理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2017年1-6月实施常规管理措施并设为对照组,2017年7-12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并设为观察组,比较实施前后各观察指标如基础护理质量、分级护理质量、技术操作质量差异.结果 研究表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各考察指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高压氧治疗的安全管理中,不仅可以增加护理质量,而且能够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慧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集束化管理策略在重症医学科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通过实施管理手段,预防和减少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用循证思维查阅相关文献,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建立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集束化管理策略,包括置管过程监控、置管维护操作记录、保持管道密闭、不常规冲管、减少导管附属装置更换时间、治疗室集中配药、严格手卫生及无菌技术操作等,就实施前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例次及发生率进行前后对比.结果 实施集束化管理策略2年来,绵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在收治患者人次、住院总天数、中心静脉置管天数、中心静脉插管使用率、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均增加的情况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例次及发生率均较2014年明显减少,至2016年无1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结论 集束化管理策略有利于降低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其中保持管道的密闭性和集中配药是具影响性的两大因素.

    作者:汪迪;陈斌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层级培训应用于消化内科新护士带教管理中的意义分析

    目的 研究层级培训对于该院消化内科新护士带教管理中的意义.方法 在2016年6-9月期间选取该院的14名消化内科新护士自由组合后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7名新护士选择临床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的7名新护士则是在临床常规教学方法上进一步采用层级培训.经过两种教学方法后,对新护士对于教学的满意度情况以及综合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7名新护士对于教学的满意度以及综合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名新护士(P<0.05).结论 层级培训能够显著提高消化内科新护士的综合能力,满意度高.

    作者:杨春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应用对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层级护理管理制度是一种符合当前护理理念的管理模式.其能够依据护理人员不同的工作权限,落实工作任务,履行岗位职责,满足不同病患对于疾病的需要,让患者感受到高品质的护理服务.进而提升护理品质.结合实际情况,该文从3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应用对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情况,旨在为相关学者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性意见.

    作者:贾志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医药公司开展日常药品养护加强药品质量管理研究

    目的 分析探讨医药公司开展日常药品养护,加强药品质量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7年在医药公司开展日常药品养护工作,侧重药品质量管理的加强,比较实施质量管理前后药品质量问题发生情况及药品管理评分情况.结果 实施质量管理后,药品霉变、药品变质、药品破损渗漏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实施质量管理前(P<0.05).在药品储存管理评分、药品养护管理评分、药品有效期管理评分方面,实施后均比实施前高(P<0.05).结论 医药公司开展日常药品养护,加强药品质量管理,能够降低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率,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解直磊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新医改形势下社区护理管理现状研究

    目的 对新医改形势下社区护理管理现状进行研究.方法 将该院2014年和2015年各3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和新医改形势下的护理管理模式,并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发生率分别为9.37%和25.00%,被投诉率分别为3.12%和21.87%,护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0.00%和12.50%,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人员的管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3.75%和53.12%,离职率分别为3.12%和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医改形势下的社区护理管理能够降低社区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发生率、被投诉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同时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管理方式的满意程度和降低护理人员的离职率,值得进行应用及推广.

    作者:胡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新媒体环境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与优化对策

    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媒体的传播途径、传播方式等都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覆盖面也越来越广.文章分析了新媒体的即时性、选择性、互动性等特征,探讨了新媒体环境给医患关系衍化带来的积极作用和不利影响.针对不利影响,提出了完善法律制度建设、强化政府职能、提升医院舆论危机管理能力、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等对策建议,以期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有所裨益.

    作者:马洪瑶;申俊龙;秦姗;王洪忠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随着新医改的推行,医院的许多档案信息都在随之发生改变,利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加强对医院档案的管理,才能够发挥出各类档案信息的价值,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该文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刘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基层社区高血压等慢性病的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基层社区高血压等慢性病的管理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对该院附近社区的300名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统计调查对象的慢性疾病患病情况,并应用统计学中的回归模型对慢性疾病的管理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统计.结果 该次调查显示,该社区的慢性疾病患病率较高(32.33%),高血压、糖尿病、阻塞性肺病及冠心病为主要的几种慢性病.影响该社区居民慢性疾病的因素主要有年龄、体重和健康锻炼习惯等.结论 社区居民的慢性疾病患病率较高,应根据主要影响因素,对年龄高的居民给予更多的重视,同时帮助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锻炼习惯.

    作者:张青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白内障术后并发症中应用的教学体会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影响的教学效果,为白内障术前术后护理的教学和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4月在该院接受护理实习的12名实习生,在这期间收治的需要白内障手术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6名实习生,9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带教方法进行白内障术前术后护理的临床教学,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教学,比较观察两组实习生的实习效果和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的实习成绩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实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白内障手术护理的护理教学中引入循证护理模式,不仅可以让实习生学到更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同时也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令狐静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团体献血过程中献血反应的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目的 分析团体献血的献血反应以及发生原因.方法 该研究于2017年1-12月通过对发生献血反应的22个献血团体进行调查,探讨其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结果 22个献血团体中,2个献血团体是因为献血时精神紧张导致出现献血反应,8个献血团体多是由于空腹问题发生献血反应,12个献血团体由于献血环境嘈杂和疲劳产生献血反应.结论 献血反应受献血者的自身条件以及献血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作者:万蕾;李瑞玲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