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塘
近年来,细胞因子在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对213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检验,以探讨其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作用.
作者:李宜;高人焘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部队急性病毒性肝炎与乙型肝炎实际发病率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部队肝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整群抽样方式抽取观察对象,收集相关资料和血清标本,用ELISA检测肝炎感染指标和血清学分型. 结果 1993~2000年某部队发生肝炎130例,发病率为0.81‰,各年度发病率在0.34‰~1.01‰;其中乙型肝炎66例,发病率为0.45‰,各年度发病率在0.14‰~0.67‰,并占肝炎发病数的55.93%.1993~2000年总漏报率为9.23%,各年度漏报率在0%~23.81%.干部肝炎发病率(1.62‰)和乙型肝炎发病率(1.02‰)均高于战士(0.90‰、0.50‰),新兵检疫仍有1.6% HBsAg阳性. 结论某部队每年肝炎的实际发病率高于报告发病率,部队肝炎防治应以乙型肝炎为重点,积极开展新兵检疫.
作者:杨占清;刘运喜;王宏伟;于晓敏;邢瑞云;郭进清;曹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世界著名的三大群众性渔港之一沈家门渔港即位于舟山市普陀区,由于人口流动性大,给性病防治工作带来诸多困难.普陀区自1988年开始有性病病例报告,其后发病率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病种也由单一的淋病发展到包括HIV感染者的国家卫生部规定报告的7个病种(除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本文对普陀区1995~2000年性病病种构成变化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今后性病防治工作的一些设想.
作者:张波涛;张世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本文对某医院1997~2000年153例服毒自杀者进行分析,探讨服毒自杀的高峰期及自杀的动态,以便为有关部门判定、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邓亚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异常已经多项研究证实,并认为与缺氧所致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有关[1].为尽早发现性激素水平的改变,以便纠正性激素代谢紊乱,防止病情恶化,对50例尚未出现肺心病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COPD)者进行了血浆睾酮(T)测定并随机选取20例COPD患者测得同期PaO2、PaCO2,结果如下.
作者:徐爱晖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自1982年发现O157:H7大肠杆菌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主要血清型以来,由其引起的食源性爆发流行在发达国家不断发生.近年来该菌在国内检出报道不断[1],为了解宁波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流行状况,在辖区内的各县(市、区)建立了监测网络,进行联合监测,于2001年9月从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到本市首株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现将鉴定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徐景野;许国章;徐奋奋;金春光;王建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由多基因、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严重的、复杂的精神疾病.众多研究结果的不同可能是由于研究方法或诊断标准的不同而导致,建立一种科学客观的方法学有利于在不同人群中进行跨地区、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和交流.现在,双生子法作为揭示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重要工具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从双生子法的卵性鉴定、同病率与非同病率、发病机理等方面对该方法研究精神分裂症的进展及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做一综述.
作者:彭少杰;金永堂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HTLV-Ⅰ)是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的病因[1],且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热带痉挛性下肢瘫痪/HTLV-Ⅰ相关脊髓病(TSP/HAM)密切相关[2],输血是传播HTLV-Ⅰ的重要途径,日本、美国、法国等许多发达国家,均将HTLV-Ⅰ检测列为献血者必检项目,以预防和控制HTLV-Ⅰ经输血传播.目前,我国献血者中HTLV-Ⅰ感染、流行情况已有一些报道[3],但尚未规定对献血者开展HTLV-Ⅰ检测.为了解南京地区献血者状况,作者对南京地区献血者进行了HTLV-Ⅰ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孟钵;谈维;孙启俊;杜义真;赵敏;赵进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枣庄市自实施计划免疫工作以来,应用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OPV)进行免疫预防,取得了显著成效.1991年建立并逐步完善了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15 a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自1993年后均实现了超过1/10万的目标,AFP病例监测的各项指标自1997年后均达到了卫生部>80%的要求,已连续10年无脊灰野毒株引起的脊灰病例发生.现将枣庄市1991~2000年AFP病例的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李夫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了解伤害死亡的发生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现对文登市1998~2000年间的1 317例伤害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王润胜;张玉英;刘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昆虫的抗药性是由于杀虫剂的选择作用,家蝇在杀虫剂的选择压力下,抗药性增长很快,因此,杀虫剂的选择压力决定了抗药性的水平.在抗药性治理中的各种防治模式包括轮用、混用、增效剂的使用等主要目的就是减弱杀虫剂的选择压力.为了进一步了解在没有杀虫剂的选择压力的情况下,家蝇的抗药性的变化,作者进行了室内抗药性衰退观察.
作者:胡兴强;吴明生;李荣民;夏立照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在我国城市地区,以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越来越成为影响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作为动脉粥样硬化(AS)及冠心病(CHD)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的血脂异常日益受到重视[1].研究人群的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的分布现状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着重要意义.为了解冶金行业行政人员的血脂水平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作者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马鞍山市某钢铁公司行政人员进行高脂血症的普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成荣;陈希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了解安庆市郊的结核病疫情,估计今后发病情况,研究结核病的防治对策,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了市郊乌岭村为调查点.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方长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从分子水平检测中药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CCl4复合因素对SD大鼠复制肝纤维化模型,用中药灌胃预防,检测其生化指标、肝纤维化指标、病理情况以及肝组织中HGF mRNA表达量.结果肝纤维化组及中药预防组的ALT、AST、A/G均较空白组恶化(P<0.01),但中药预防组的ALT、AST、A/G的恶化程度低于肝纤维化组(P<0.01).HA(透明质酸)、PCⅢ(Ⅲ型血清前胶原)、LN(层粘蛋白)、PLD(羟脯氨酸)四项血清学指标的结果显示:肝纤维化组及中药预防组均高于空白组(P<0.01),但中药预防组的升高幅度低于肝纤维化组(P<0.01),此四项指标的降低与病理组织切片反应肝纤维化的程度相一致.中药预防组与肝纤维化组肝组织HGF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空白组高(P<0.01), 中药预防组肝组织HGF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肝纤维化组高(P<0.01).结论联合检测生化、肝纤维化指标可提高肝纤维化早期诊断;肝纤维化时肝组织HGF mRNA的表达增加,中药通过促进肝组织HGF mRNA的表达可延缓或减轻肝硬化的发生.
作者:彭彦辉;刘殿武;高博;国雪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自2000年9月20日起,至2001年1月上旬止(学期结束),马鞍山市共有26所中小学校报告在学生中发生风疹的爆发流行.2001年2月中旬(新学期开始)以来,全市又有29所中小学校(同一学校在两个学期均发病的计作两所 )相继报告在学生中发生出疹性疾病的流行.现将整个疫情的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朱宏斌;方大春;邓国支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和基因组信息学的发展,使进一步寻找疾病的易感基因成为可能,许多新的统计方法被引入多基因遗传病的研究,如群体关联分析(病例对照研究)、单纯病例研究、病例父母对照研究和患病亲属对研究,这些都是探索疾病的易感基因及研究基因与环境致病因素交互作用常用的研究方法.但是,病例对照研究在选择对照时要求很严格,该方法要求对照的遗传背景一致,而且由于群体的混合等容易造成虚假关联现象;单纯病例研究只能评估环境致病因素和易感基因都存在时的相乘模型交互作用,而不能单独评估易感基因的效应,以及它还存在不同亚人群暴露率和基因频率不一致所引起的偏倚.因此,Fack和Rubinstein提出了病例父母对照研究.
作者:杨仕贵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老年患者的医院感染,因其发生率较高,故是当前医院感染监控的重点人群.为了解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以期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为此我们对我院干部病房的老年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培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检测94株肠产毒性大肠杆菌中耶尔森菌强毒力岛.方法对分离自中国腹泻病人的肠产毒性大肠杆菌,采用PCR和DNA打点杂交的方法,检测耶尔森菌强毒力岛核心区的irp 8、irp 2、irp 3、irp 4、irp 5及fyuA基因.结果分离的肠产毒性大肠杆菌,14%(13/94)的菌株irp 8、irp 2、irp 3、irp 4、irp 5及fyuA基因扩增阳性,以irp 2及fyuA为探针进行DNA打点杂交,上述菌株均为阳性.结论 14%的肠产毒性大肠杆菌中国分离株携带耶尔森菌强毒力岛.
作者:张冬梅;洪倩;俞守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宁波市居民病伤死亡统计从1987~2000年,在12年中伤害死亡顺位始终列第4位,全国占第5位,其死亡率在(45~60)/10万之间,占总死亡的9%~10%左右.1997年以来,该市外来流动人口(城区以外的户籍)逐年增加,伤害引起的死亡逐年呈上升趋势.现将1997~2000年该市城区流动人口中伤害死亡分析如下.
作者:谢亚莉;应焱燕;许国章;胡依红;贺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窝沟封闭剂的临床效果评价,常用封闭剂保留率和龋齿降低率两个指标作衡量.本研究主要侧重龋齿降低率.
作者:胡万金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