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Rh抗E引起新生儿溶血病1例

田宗斌;郭超群;李运琴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 RH分型, 抗E
摘要:新生儿溶血病(HDN),在RH血型中多发生于RH(D)阴性的母亲孕育RH(D)阳性胎儿的情况下.我们在解决交叉配血问题时,发现一例RH(D)血型相同的母亲和胎儿,因抗E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现报告如下.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抗高血压药物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门诊抗高血压处方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合理安全用药.方法 抽取2006年3~6月的门诊处方,选出含降血压药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在6339张含抗高血压药处方中,含1或2种抗高血压处方占90%,存在不合理用药处方545张占8.6%.结论 门诊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基本符合控制血压、个体化用药方案,但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因为高血压的发病因素很多,病理、生理改变复杂,每位患者的个体差异也很大,因此做为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合理使用降高血压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张瑞萍;宋均亮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梅毒检测阳性无偿献血者与非病理因素的关系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阳性率与非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2005年7,8,9,10月共19052份献血者标本进行梅毒检测;观察TPPA法和ELASE法两种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有无差别;对梅毒检测结果阳性的153名献血者和随机抽取126名合格献血者,根据献血档案进行统计分析非病理因素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民族、献血次数、血型分布、职业、婚姻观察与梅毒阳性率的关系.结果 共检出梅毒阳性者153例,阳性检出率为0.804%,两种检验方法对梅毒的阳性检出率无差异;梅毒阳性发生率与非病理因素中女性高于男性,年龄在24~35岁之间的青壮年较高,文化程度高中中专教育及大学以上者较高,以高中中专教育者为主,从事服务业者高于其他职业,已婚者高于未婚者.结论 两种梅毒检测方法对梅毒阳性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梅毒阳性献血者与非病理因素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有关,与ABO血型、民族及献血次数无关.

    作者:邹文涛;何子毅;贝孟辉;费亚涛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心肌肌钙蛋白与心肌酶谱检验的体会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多发病.目前,在我们发展中国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这就要求我们医务人员尽快诊断病情,及时救治心肌梗塞病人,挽救濒死的心肌,预后降低急性期病死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患者心肌损伤的诊断和评价都依赖于实验室的检验结果,可见这项检验极为重要.

    作者:孙健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鼻咽癌p16、p130/Rb2、nm23-H1基因mRNA表达研究

    目的 检测鼻咽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16、p130/Rb2、nm23-H1基因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探讨其与鼻咽癌诊断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p16基因mRNA检测采用生物素标记RNA探针的原位杂交技术;p130/Rb2、nm23-H1基因先提取鼻咽癌及鼻咽慢性炎症患者鼻咽部活检组织的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鼻咽癌组织中p130和nm23基因mRNA含量.结果 30例NPC标本原位杂交阳性13例,p16 mRNA阳性表达为43.3%,3个高发家系的NPC标本无阳性表达,20例对照(鼻咽炎患者的标本)全部有p16 mRNA阳性表达.鼻咽癌组p130和nm23-H1基因mRNA含量显著地低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P值<0.05,p130和nm23-H1基因mRNA在癌组织中表达与慢性咽炎组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鼻咽癌有无转移者其表达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表明p16、p130/Rb2、nm23-H1 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均呈低表达,提示p16、p130/Rb2、nm23-H1基因的突变或缺失可能对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恶性行为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鑫苹;符生苗;邓立群;蔡俊宏;马志超;王一鸣;李冬娜;梁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人性化护理在CCU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CCU实行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方法 开展入住CCU病人全程优质护理服务,营造人文气氛,构建护患交流平台,创造温馨舒适的环境,关注老年患者心理需求.结果 病人满意度从90%上升到98%,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 人性化护理是提高病人满意度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保证.

    作者:贾林霞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非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研究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46例的非手术治疗经验.结果 非手术治疗32例,2例死亡,痊愈30例,治愈率93.75%;手术治疗16例,6例死亡,痊愈12例,治愈率62.5%.结论 早期非手术综合治疗可以阻止病情发展、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作者:沈煜和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创伤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

    鉴于严重创伤病人因危重、紧急、全身生理紊乱等特点,在麻醉选择和处理上,无疑会增添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总结我院1998年12月~2006年12月资记录齐全的792例创伤病人的麻醉,并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马思杰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肿瘤

    恶性肿瘤能浸润其他组织并形成瘤块,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深入了解肿瘤侵袭转移过程将有助于新的治疗方案的确定.目前认为肿瘤侵袭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基因的表达在肿瘤侵袭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郭文有;张海伶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广东省女性吸烟现况研究

    目的 了解广东省女性居民的吸烟现状及吸烟的原因.方法 采取横断面研究.资料来源于对广东省社区居民吸烟调查的调查结果.结果 女性吸烟问题日催严重,吸烟率逐步升高和吸烟的年轻化的趋势逐渐显露出来.而且是由多个因素导致,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等因素对女性是否吸烟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楚慧珠;邹宇华;汤捷;巫小佳;苏胜华;李丽霞;陈瑞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肿瘤标志物的组合测定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AFP、CA125、CA19-9、CEA、β-hCG组合测定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以60例体检健康女性作为正常组,35例术后病理报告为良性肿瘤者为对照组,35例术后病理报告为恶性肿瘤者为测定组.三组分别测定五项肿瘤标记物,并对三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测定组中三项以上升高者18例占51 4%,对照组中仅有一项升高者6例占17.14%,两项升高者2例占5.71%,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测定可以显著提高卵巢癌诊断的阳性率.

    作者:张福海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医院中药库房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对于一些中小医院,中药饮片的使用量较少,医院对中医药相对重视不够,加之随着药品招标体制的完善、规范,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减小,对药物采购的资金及资源的配置采取控制压缩,因此尽量减少库存,保证药材的质量及保证药品的正常供应,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作者:吴文胜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螺旋CT大密度投影对肺内小结节的诊断价值

    目的 通过与常规螺旋CT和薄层CT重建图像比较,评价大密度投影(MIP)对肺弥漫性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6例经常规螺旋CT或临床检查怀疑有肺小结节浸润的病人,行螺旋CT平扫,利用原始数据进行薄层重建和多层厚MIP重建,比较各种图像对小结节的显示情况.结果 5种图像中,5mm和10mm层厚MIP对小结节的显示率明显高于常规5mm和10mm层厚扫描(X2=5.10~9.5,P<0.05)和1.25mm薄层重建(X2=5.10、7.5,P<0.05),常规5mm、10mmCT扫描、1.25mm薄层重建图像对小结节的显示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0,P>0.05),横轴位5mm和10mm层厚MIP重建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1.23,P>0.05).结论 螺旋CT的MIP重建图像对肺部小结节的显示优于常规CT和薄层CT重建图像.

    作者:陈铁军;崔巍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论胰脏及胰脏经脉

    在五绝指针疗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中发现,胰脏也有一定的经脉循行部位和腧穴,并有很好的治疗疾病作用,从而确定了胰脏的位置、属性、生理功能及胰脏经脉的循行部位、腧穴和主要作用.

    作者:张宝增;张剑锋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血液细菌污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控制

    细菌污染的血液输注后能够引起受血者发生严重反应甚至死亡,在输血相关的传染病中,血液细菌污染相关的临床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是高的,其发生率超过输血相关病毒性疾病的发生率2个数量级(几十~几百倍)[1].

    作者:张孟尚;贾玉磊;管庆勇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一次性输血器胸穿引流治疗胸腔积液(附50例分析)

    目的 探讨省时省力简单的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 治疗组用一次性输血器经简单改造后胸穿引流胸腔积液.结果 经改造的一次性输血器胸穿引流胸腔积液具有简单省时省力安全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祝和平;吴书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尼尔雌醇、米索前列醇用于妇女绝经后取IUD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尼尔雌醇、米索前列醇分别用于绝经期妇女取宫内节育器(IUD)的效果.方法 选择绝经期取IUD无禁忌证的妇女118例,随机分为A组59例,于术前3h吋阴道穹窿置入米索前列醇0.4mg;B组59例,于取IUD前1wk口服尼尔雌醇1mg/d,连服5d.观察两组宫颈软化程度及取IUD手术情况.结果 A组米索前列醇置入后穹窿宫颈软化效果明显低于B组尼尔雌醇分次服法宫颈软化效果,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取IUD手术情况差异显著(P<0.01).结论 尼尔雌醇分次服法软化宫颈效果明显,取IUD手术顺利,应用方便、简单,避免和减轻了绝经期妇女扩张宫口取IUD的痛苦,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淑敏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影响医院空气质量的因素

    影响医院空气质量的因素有医院建筑结构和空调系统、医院通风条件、建材有害气体释放、病原微生物、工作废气以及患者人数.

    作者:刘吉祥;徐淑娟;孙胜利;陈俊;徐宗鹄;牛春波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脑络欣颗粒对大鼠体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血栓素(TXB2)的影响

    目的 通过试验观察脑络欣颗粒对Wistar大鼠体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血栓素(TXB2)等指标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脑络欣颗粒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机理.方法 Wistar大鼠,按性别、体重均衡随机分组,灌胃给药,分别采用电刺激大鼠颈总动脉造成血栓形成、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浴造成大鼠血瘀模型,运用透射比浊、放射免疫、发色底物等方法对相应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结果表明脑络欣颗粒明显延长电刺激颈总动脉造成的血栓形成时间,明显提高t-pA活性,明显升高大鼠血浆中TXB2含量,且与用药剂量呈线性相关.结论 脑络欣颗粒可以改善组织血流状况,防止血栓前状态.

    作者:李琛;徐萌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高频超声对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腹股沟斜疝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对14名小儿腹股沟斜疝进行检查诊断,全部经手术证实.结果 14例患儿可复疝9例,嵌顿疝5例.结论 高频超声对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作腹股沟斜疝的首选诊断方法.

    作者:舒建萍;陈林;刘攀峰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O型血抗B抗体缺乏1例

    无偿献血者,男、24岁.2004年11月参加街头无偿献血活动,现场正定型O型.血液回到站内,我站检验科进行血型复检,发现正反定型不符,血样送血型室进行多项试验,仍不能确定其血型.

    作者:郭超群;田宗斌;李运琴 刊期: 2007年第24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