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乙肝基因疫苗免疫效果的前瞻性研究

王德全;陈学旻

关键词:肝炎, 乙型/预防和控制, 肝炎疫苗, 乙型/治疗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母亲对新生儿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基因疫苗免疫接种效果的影响.方法按母亲是否有HBV感染,将新生儿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各76名,追踪观察两组新生儿接种乙肝基因疫苗后1、2和7个月龄时的免疫效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测定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液检测.结果在两组新生儿系列血清中均未检出HBV DNA和血清HBV感染标志物,暴露组乙肝疫苗无应答率为19.74%(15/76),而非暴露组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率为6.58%(5/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21.56,P<0.01).疫苗接种后2个月和7个月时,暴露组外周血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明显下降.结论母亲感染HBV后对新生儿的吞噬细胞活性和抗-HBs的阳转率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三氯羟基二苯醚杀菌效果与毒性的试验观察

    家庭护士消毒护理液为含Triclosan(三氯羟基二苯醚)的复方消毒剂,近年来,对Triclosan的杀菌效果报道各有不一,作者在实验室对家庭护士消毒护理液的性能进行试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梁进军;陈贵秋;朱应凯;黄威;宋江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学龄儿童单纯肥胖症的危险因素

    目的研究影响学龄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体格测量方法在2 348名儿童中筛选单纯肥胖儿童.通过问卷方式对肥胖儿童和对照儿童的饮食和生活行为等进行调查.结果单纯肥胖儿童组在进餐速度、食欲好、爱吃零食、爱吃油重食物、课余体育活动和睡眠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食欲好、喜食油重食物、吃零食、活动时间和父母体质指数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论应加强对于有家族史的肥胖高危儿童的行为干预,预防单纯性肥胖发生.

    作者:蒋建华;刘金萍;郭金兰;张金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激光联合斯奇康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CA)是由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以乳头瘤样增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是近几年增长率快的性病[1],治疗后复发率高,作者采用二氧化碳激光一次性去除疣体并联合肌注斯奇康注射液(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CA,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继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银屑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银屑病发病的环境危险因素.方法运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合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3.21)、居住地潮湿(OR=2.60)、食鱼虾(OR=1.35)、嗜酒(OR=2.99)、精神紧张(OR=2.19)、喜食辛辣(OR=3.99)、饮酒(OR=5.71)、精神紧张(OR=4.19)、感染(OR=5.83)、居住地潮湿(OR=4.73)是银屑病发病可能的危险因素.结论吸烟、嗜酒、精神紧张、感染、居住地潮湿等环境因素在银屑病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作者:童志才;徐元勇;沈善峰;李诚让;郝加虎;尹婧;叶冬青;张学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化学消毒剂对金属的腐蚀性

    为了在实验室条件(20~25℃)下进行常用化学消毒剂对金属腐蚀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观察.本文采用了光学显微镜(型号XJG01,南京江南光学仪器厂生产)40×12.5镜头观察,同时进行了手术刀片的模拟现场浸泡试验,并进行光镜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越英;谌康涛;顾健;李家振;丁萍;周士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国结膜吸吮线虫及结膜吸吮线虫病流行病学

    结膜吸吮线虫(thelazia callipaeda)所致的眼病称作结膜吸吮线虫病(thelaziasis).本虫寄生部位特殊,仅在眼部主要是结膜囊内,有时可一过性爬行于眼球表面.世界上发现人体病例早是在中国北京(Stuckey,1917)和福州(Trimble,1917).迄今,仍以中国的病例多,据统计已达331例[1](实际病例远不止这些),病例报告还在不断增加.由于本虫分布于亚洲许多国家,故又称东方眼虫,所致病又称东方眼虫病.随着近些年来对本虫研究的不断深入,已取得全面进展,特作综述.

    作者:王增贤;陈群;江宝玲;王志成;沈继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金寨县碘缺乏病防治效果评价

    为了解和掌握金寨县碘缺乏病现状与防治措施效果, 于2001年11月进行了碘缺乏病病情监测评估,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俞亮;陈科;彭良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早产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早产是导致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来,早产一直居江门市新生儿死亡原因的第一位,本文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发生早产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降低早产发生率的策略提供依据.

    作者:彭晓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抗氧化剂、抗衰老与疾病控制的研究进展

    近几年,国际上以活性氧在信号转导中显著作用为代表的自由基生物学研究,已经有长足的发展[1,2].研究表明,一氧化氮(NO)是重要的活性氧分子,在许多生物学作用的信号传导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1998年,NO作为血管活性信号因子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因而倍受学术界的关注[3].活性氧、自由基与许多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和治疗有关,如心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肿瘤、衰老糖尿病等.大量人群和实验研究表明,采取有效预防手段,特别是合理服用抗氧化剂或自由基清除剂,均可有效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生,发挥良好的预防作用[4].

    作者:海春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机车乘务员膳食状况调查

    为了给机车乘务员、运转车长的合理营养提供科学依据,预防营养缺乏病的发生,从而保证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正点,笔者于2001年9月17日至2001年9月23日在吐鲁番公寓食堂进行了膳食状况调查.

    作者:孙慧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某高校新生艾滋病知识的调查

    艾滋病正威胁着全人类,尤其是儿童、青少年.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方式,包括性观念和性行为的变化,使许多青少年成为艾滋病传播的易感人群,作为一级预防的健康教育工作,不仅可以促进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传播,而且能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降低人们危险行为的发生.

    作者:郑全美;王德艳;孙鲜策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医用线性回归模型多个异常点诊断及稳健估计方法

    1 引言经典的线性回归模型理论创立以来,在医学科研与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许多成果,例如运用于疾病的病因学研究及疾病预测、控制等方面.

    作者:王彤;何大卫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脏中γ干扰素的表达与肝纤维化

    应用链酶亲和素-生物素化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技术,对晚期血吸虫肝内IFN-γ表达和分布与肝纤维化的关系进行研究.

    作者:邓芝阳;曾令兰;袁新汉;袁耀明;罗端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海拉尔地区城乡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调查分析

    为探讨海拉尔地区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状况、位次,为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997~1999年,笔者对海拉尔地区城乡总计 605 693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回顾性死因调查.

    作者:吕凤云;杨光复;刘淑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副溶血性弧菌直接溶血毒素65位氨基酸突变体的构建

    目的将副溶血性弧菌直接溶血毒素65位氨基酸进行突变.方法酶切tdh基因获得tdhm268-570 bp,一对突变引物扩增出tdhm1-267 bp,与载体pUC19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JM109;对重组质粒进行测序鉴定.结果 DNA测序结果表明tdhm和tdh的序列有2个碱基的差别.结论按照预期设计成功突变了副溶血性弧菌的直接溶血毒素的65位氨基酸,为构建该菌的基因工程菌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鲍慧宁;聂军;吴振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网络建设和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现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为使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走上科学、规范化轨道,提高决策水平,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建了以中心为枢纽,以信息管理系统为核心,覆盖全市各镇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网络,以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效能,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作者:汪涛;李炳烈;谈晔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31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分析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婴儿期常见的维生素缺乏性疾病,其颅内出血发生率高,预后不良,大多数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现就31例晚发维生素K缺乏症病例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俞艳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池州市城区学校卫生情况调查报告

    2002年3~5月,对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对池州市城区15所学校的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池州市城区学校15所,其中小学4所、中学4所、中专(职高)6所、普高1所.

    作者:苏权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苯作业工人维生素B1、B2、C需要量的探讨

    中国医学科学院营养系1962年制定了14种作业人员保健膳食初步草案[1],但对苯作业工人的营养问题研究不多.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有改善苯作业工人机体的解毒代谢过程,促进骨髓再生的作用.1997年8~10月,我们参考Kline与Eheart的饱和试验法[2]对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煤焦化公司苯回收车间50名志愿者进行了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需要量的研究.

    作者:余劲松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影响紫外线杀菌效果的因素

    紫外线因具有杀菌谱广、对物品损害较小、无残留毒性、使用方便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紫外线的杀菌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照射强度、照射时间、微生物类型、温湿度等.本文着重对各种因素变化对紫外线杀菌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作者:武惠斌;巴福森;宿双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